压迫语言中枢、说话极度困难时,她更决定将一辈子的三百万元积蓄,捐给学校,做为“自强奖助学金”!
六十岁的刘老师,教书生涯三十七年,先生是退休军人,住在老旧眷村宿舍,“三百万”对他们而言,是一生的大部份积蓄:但是刘老师认为,孩子都已经长大,可以自立更生,所以他们全家都支持、也“舍得”将三百万元捐出来,成立奖助学金。而且,刘老师坚拒该奖学金以她的姓名来命名,而仅取名“自强奖助学金”。
看到这则新闻时,我的眼眶逐渐湿红、模糊、深受感动!
我常在想,万一有一天,我不幸罹患癌症,知道自己不久人间,那我会怎么办?是不是也愿意像刘老师一样,“无私无我”、“无怨无悔”地捐出“一生的积蓄”给贫困待济的学生,或穷苦无依的人?
《静心一得》
古时候,庄子曾经穷得三餐不继,只好向魏文侯借一些粟米来吃。魏文侯说:“好的,没问题,等我向老百姓收来粟米后,就一定马上借你,要借多少都没问题。”
庄子听了,很失望,也很难过。他对魏文侯说:“今天我走在路上时,看见路旁的一个牛缔印里,有一尾小鱼,牠喘着气对我说:‘庄周啊,求求你给我一些水吧,不然我就快要死了!”
那时,我回答牠说:“没问题,小鱼,我将会为你特地到南方,去拜见楚国国君,请求他引来长江淮河的水来救你。”
那尾小鱼张开口,奄奄一息地骂着我说:“我现在都已经快没命了,如果等你去见楚王,再引长江淮水的水来救我,那你干脆到卖干鱼的店找我算了!’”
庄子忍着咕噜叫的肚子说:“现在我因为家里米缸已经空了,所以急着向您借粟米吃,您却要我等您向老百姓收齐之后才借我,那您不如到奴隶市场去找我算啦!”
魏文侯听庄子这么说,感到十分惭愧,马上派人从仓库里拿出六百四十斗的粟米,送到庄子的家里去──毕竟“助人要及时”啊!
德蕾莎修女说:“世界上为什么会有贫穷?因为大部份人都不想和别人分享自己所拥有的。”的确,人都有“自利”、“自私”、“功利”的想法:然而,能施予他人、分享快乐,则自己一定会更快乐!这就是“EQ高手”的表现啊!
古人说:“施舍不在大,救人之急可也。”
《宇宙光》送炭活动中有一句话,更可成为你我的勉励──
“爱,就是在别人的需要上,看见自己的责任!”
请问,您府上有几个“令堂”?
*生活中,力行“给、给、给”的艺术
艾森豪总统向全体阁员说:
“如果你‘用力推’,再怎么推绳子,
它哪儿也到不了!它就是无法向前推进;
但是,如果你‘拉这条绳子’,
轻轻一拉,你要到哪儿,
它就会到哪儿!”
古时候,有一个农夫没唸过书,目不识丁,所以对一些客套话都不甚了解。有一天,这农夫遇见乡里的“状元”,就很客气地请教他:“请问您,‘令堂’是什么意思呢?”
状元一听──唉,种田的就是“没学问”,连这么简单的基本常识都不懂,真是“乡巴佬”、“土包子”一个啊!
状元对这个问题感到厌烦,就以不屑、鄙视的口气说道:“‘令堂’二字,就是一般有程度的人,用来称呼别人家女儿的!这样懂不懂?”
状元说完,心里还暗自地窃笑──他真是“呆瓜”呀!这农夫听了,恍然大悟!为了感谢状元的教导,农夫就很客气地与状元闲话家常:“敢问,状元您府上有几个‘令堂’呢?”
状元一听,气得脸色发白,但是又不便发作,只好装作若无其事、勉强地笑说道:“我家里没有‘令堂’!”
纯朴老实的农夫信以为真,就十分难过,并恳切地安慰状元说:“状元,您没有‘令堂’不用太伤心、难过,我家里有五个女儿,都长得很不错,您不嫌弃的话,可以选一个,我就把她送给您当‘令堂’吧!”
曾有一个基督徒,家中很富有,也是书香世家,但是,他经常瞧不起那些没唸书的村民,也瞧不起那些不信耶稣的人,总是认为别人知识程度很低,天天烧香拜佛,没水准,总有一天会“下地狱”!
当然,这基督徒过得并不快乐,因为他觉得自己很“清高”,而不愿和“异教徒”来往:他也觉得别人都是“罪人”,不能和他们当朋友。
一天,这基督徒向上帝埋怨──我这么虔诚,天天读经祷告,每个星期天到教会做礼拜,又慷慨地奉献金钱,为什么我都没有得到丰富的祝福?为什么我都没有要好的朋友?为什么我的生意愈来愈差?
后来,上帝回答他说:“不错,你是个虔诚的教徒,我知道了,我一定会赐给你加倍的恩典与祝福……”不久后,该地区油料短缺、闹油荒:但后来有人发现,附近农田竟然从地里冒出了“天然地油”。于是,所有村子里的人都拿了瓶子和容器,赶到农田冒油处,希望多装些天然油。可是,说来也真奇怪,地里冒出的油都是“间歇性”的,每个人“排队盛油”时,总是冒出一下子,就停住了;按规定,只好轮到下一个村民盛油。
不过,轮到那个基督徒盛油时,地里的油突然源源不绝地涌现,哇,真是太棒了、太高兴了,上帝真是应允他,有加倍的“恩典与祝福”!
当那基督徒看见地里的油溢出手中的瓶子和桶子时,大声对其他人喊道:“你们赶快把瓶子和桶子拿过来啊!快来帮我装油啊!这里的油很多,都满溢到地上了…”可是,尽管这基督徒再怎么大叫、大喊,旁边的村民却都无动于衷,没有人愿意伸出援手,将瓶子或桶子借给他去盛油,还冷冷地说:“你不是一直觉得我们是‘异教徒’、很没水准,不和我们来往的吗?”
的确,每个朋友都可算是一个“瓶子、杯子”,而每个人都应该有“很多杯瓶”,足够我们拿来盛用、享受的爱;但是,假如“心存高傲”,自视甚高、无视他人,却会使杯子一个个“破碎”,以致成为“很有油,却没有杯子、瓶子的人”!
“情绪智慧”提醒我们,经营好自己的“人际关系”是成功的重要一环,如果只有“聪明智慧”,却“高傲自负”,经常瞧不起别人、轻蔑他人,则可能将“原本可以属于我们的杯瓶都打碎”:最后造成──“有大量恩典与祝福时,却没有杯瓶可用。”
《静心一得》
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将军,在一次内阁会议上,把一条绳子放在会议桌上,请其助手把绳子“往前推”,结果,绳子始终“推不动”,无法往前进。
艾森豪向全体阁员说:“这就是领导的艺术,如果你‘用力推’,再怎么推绳子,它哪儿也到不了,它就是无法向前推进;但是,如果你‘拉这条绳子’,轻轻一拉,你要到那儿,它就会到哪儿!”
所以,一个“EQ高手”,常懂得经营自己的“人脉”,知道“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就力行“给、给.给”(Give; give; give)的艺术──给人方便、给人微笑、给人帮助.给人称赞、给人回报.给人鼓励……
也因此“EQ高手”应是一个懂得谦卑“拉绳子的人”,不断地“给予”,来累积人脉,而不是高傲“推绳子的人”,免得把一些朋友都“推吓”跑了。
伍、坚忍沉着、乐观迎向成功
众人皆走,我独睡!
*没有人因“懒惰、贪睡、懈怠”而成功
“死亡”所指为何?
是指“脑部”停止活动的时刻?
还是指“心脏”停止跳动的时刻?
假如“死亡”是指“脑部停止活动”,
那我不得不宣布──
我们班上同学,很多人现在都已经死亡了。
一天清晨七时,南部有一居民惊吓地跑到分驻所向警察报案,指出路旁有一具“军人尸体”:警员闻讯赶紧前往处理,但是在翻动这具“军人尸体”时,这“尸体”突然悠悠醒来,并迷迷糊糊地问:“这里是哪里?我怎么会在这里?”
原来,一个迷糊的洪姓二等兵,随着部队长途行军,但因天气酷热,士兵十分疲惫,所以黄昏时,部队就在路旁休息。而洪姓阿兵哥也不知不觉地睡着了!可是因他睡得太沉了,所以当部队休息完继续行军前进时,他都不知道:而在所有阿兵哥都走光时,他还一个人靠着两个背包和一箱通讯器材,继续昏睡!
这阿兵哥到底睡得多熟呢?您可以想像,在大马路边,大小车辆不断地呼啸而过,但是他都“不为所动”、“处变不惊”,一直睡到“东方大白”,被路人发现报警,才惺松地醒来。当时,他一时之间真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古人说:“众人皆睡,我独醒”,可是这个洪姓阿兵哥却是“众人皆走,我独睡”,可爱吧!
曾听过一则故事── 以前,有一个爱睡觉的主人,邀请了另一个也喜欢睡觉的朋友,到家里来做客。当这个朋友到了主人家里时,发现主人还在楼上忙,所以就在客厅的椅子上打盹,不久,也就呼呼大睡起来。
当主人下楼,看见客人在椅子上睡着,就不忍心惊动他,也坐在客人对面椅子,小睡一番。过了一会儿,客人醒了过来,看到主人也坐着睡觉,亦不好意思打扰他,所以继续“再睡一下”。
不久,主人从椅上醒来,看见客人还在睡:心想,客人一定很累,不要叫醒他,自己也就“再睡一下”。
好一阵子后,客人醒了,看“天色已暗”,而主人也还在睡,于是客人不愿惊扰主人,就小声细步地潜出主人家;而当主人醒来,看见客人已经离去,就回卧房,继续进入甜蜜的梦乡了!
有时候,人喜欢偷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