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校到职场:华尔街是我的商学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从学校到职场:华尔街是我的商学院-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美吹慕鹱樱詈笠蛘呕共黄鹎吠跷醴锏恼槐粕硗觯殖雒福旨乙虼嘶褡铩爸渭也徽保怀撸晃髅徘炜颗烁阒刈椋⒁桓雠巳σ槐什聘唬忻鞯模褂幸蔚模够ㄇ蚬伲詈笠踩瞬屏娇铡私鹆母挝逶喽急晃渌赏诔隼垂沂魃希渌捅鹚盗耍核赖乃溃⒌纳ⅲ舻穆簟U鲆桓隹铡9槟善鹄矗髅徘煳薅龋裁词露家龉罚煌跷醴镌蚴遣欢岸猜涞靡怀】铡R幌氲酵跷醴锬歉鱿挛缣欤龃蠊墼盎杌璩脸廖缧萑チ耍蚣τ褡呃矗谑墙斜τ窭蠢蠢窗锼愀稣耍嫒梦液蒙椋】沼幸簧砥劣鹈墙枥吹摹N蚁胨庞Ω美凑饫锘蛔埃仍诜蝑ress code上和华尔街接轨,然后去哈佛把脑子装满,再去资本市场做投行。到那时,看她还会不会投资失误,闹出人命来?
  把盘在头上的青丝剪成秀美的齐肩发;三寸长的绿色葱管美甲,修得三厘米长——那种在华尔街女士中流行的法式,涂成淡雅的乳白色;垂在两颊晃晃荡荡的纯金耳环也换成若隐若现的耳钉;脸上的浓妆改换成雅诗兰黛的自然妆,清纯得雾中看花;浑身的绫罗绸缎、烫金烙银,也换下来,昂贵低调,含而不露。不见人先听声的王熙凤,虽然改装后,性格却依然,是华尔街要的那种具有“4As”的”Natural” 自然的投行明星: attractive引人注目; articulate吐词清楚; assertive声情并茂; affable讨人喜欢。她拉着我的手,嘻嘻哈哈上哈拂。六个月上完必修课,学会所有的关键词,然后去花旗银行实习半年,武装到牙齿,最后空降中国资本市场。
  18年后的2010年,把中国的银行拿到纽约证交所,成功挂牌上市……。
  我的头发在理发师的手中又剪又染,王熙凤就在我的脑袋里换着身份走马灯一样出现,我俩还优劣势互补。我读的书比王熙凤多,但不是金融;王熙凤不识字,更别说讲英文了——全球商业用语,那我教她。(这也是为什么我后来写了《走进华尔街:金融英语》(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做高利贷,胆子要大。胆子大是华尔街操盘手的第一要素,我的胆子没有她的大,但我可以模仿她。重塑性格是第二要素,纽约大学医学院的一个研究证明:21天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方法:一天一点点。后天的知识很重要,但被排在了第三位,在自然天性和性格重塑之后。王熙凤没有专业知识,我也没有,但可以学。我俩上哈佛——学去!借人100两银子只给80的道理,哈佛和银行都会教我们:20两扣下来做了管理费,律师费,手续费,等等。这样一来,不就控制了部分借贷风险?借给人100两银子指望别人还120两,现实吗?张华的抵押的在哪里?KYC——know your client,王熙凤了解张华吗?
  张华的财务,王熙凤当然一点不知道。张华生意做砸了,还不起王熙凤的连本带利,只好自杀。王熙凤卷入命案官司,贾家倒霉……。
  什幺叫collateral damage连带赔偿?
  什幺叫corporate culture企业文化?
  我就这样浮想联翩。
   。。

职场成功的捷径(2)
王熙凤上哈彿,西门庆搞兼并。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对美男美女,就这样伴着我走进华尔街。似懂非懂。
  剪完头发,我去隔壁的高档时装店花了360美元(不包括7%的购物税)买了两套深色西装套裙,给王熙凤买了一套含蓄高雅的CUCCI套装——当然是想象中的,我哪里有那样的钱摆这排场?我已经有一个英文名了,Jeannie; 王熙凤她呢?
  Phoenix——凤凰。对!Phonix Wang。
  于是,在回家的途中,在穿过一座座由银行大楼组成的State Street波士顿市中心的政府街,我想象着我和王熙凤等我们羽毛长齐了后,一块儿去华尔街做投行业务,帮企业赚大钱。融资上市后不要他们还钱,分一堆公司股票就成,他们富,我们也富;他们大富,我们小富。当然,分的不能是垃圾股。中国资本市场上的小鸡,就这样变成了华尔街的凤凰。
  在我的想象中。
  我换装的那天,也是我换脑的那天。我变了。看着镜中的我,我告诉自己:记住今天。金钱不能随便乱用,这是一笔对自己的投资。
  这笔投资一定要有回报。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不是千里马,没法在交易市场跑。交易员交易产品,那我就交易他们。做人力资源,首先得有专业方面的资格认证(PCC………personal consulting certificate),很快我就获得了这个资格认证。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的大老板是全美人力资源协会的主席,我们都不用等,公司就替我们申请了资格认证。那是普林斯顿大学和全美人力资源协会共同准备的一套专业考题,用于性格测试。为了不浪费人才并且最大限度的鼓励员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他们的性格和他们从事的工作性质,必须在最大限度上吻合。测试表明,我的性格最适合与人打交道,比如从事媒体、教师、攻关这一类“好为人师”的工作,会如鱼得水。我们大老板相信所有的性格都能成功。
  成功不是一种模式,而是多种模式。不同的性格,要求我们做不同的事。性格,没有好与不好之分。一家好的人力资源公司,应该“顺藤摸瓜”,不是改变人的性格,而是将人性格中最自然的因素发挥到极致。最自然的就是最好的。10多年下来,我是这种理念的最好证明;我包装过的华尔街精英,也是。
  性格——成就了我们。
  那时,公司经常举办培训班,培训公司的老板,也培训人力资源专家和高端猎头。什么样的公司应该获得什么样的人才,才能帮助公司提高效益?如何在员工身上复制CEO精神?是我们公司当时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我最喜欢去旁听的课程。1992年的美国,很像今天的中国,面临知识结构和工作方式的改变。大企业的产品在美国市场饱和,卖不出去了,一个家庭不需要5台冰箱。关门的关门,倒闭的倒闭。为了自救,small business中小企业如雨后野草铺天盖地,电脑开始从庞大的电脑机房走向美国家庭。小企业和大品牌如何各分一碗粥?爸爸的小店怎样卖给什么是全球领导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等等。我那时学的东西,都是现在中国企业极为需要的。全球500强的企业,平均寿命不过45年,如何将好的公司变为百年老店,都是我们当时、也是现在跨国公司面临的挑战,特别是在金融海啸后的2008年和2009年。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职场成功的捷径(3)
事情都是人做出来的。用什么样的人,去做什么样的事,成为我们人力资源公司的主要课题。People connection,capital connection,人找事,事找人,一切都围绕这两点展开。如何帮助我们的客户得到和事情能对接的人才,我们每天都在动脑子,而不能只是挖东墙补西墙,把A公司的人拉到B公司去就成。
  有一次我的大老板,还有我的小老板也在旁边,问我怎么工作起来,效率这么高?人们不知,高端猎头,是很难作的。人手很多,但一将难求。我就说我喜欢看书。看书?我们这工作可不是纸上谈兵啊,他们说。我说先在纸上走一遍,有百利无一害。纸上先走一遍,心上就有数了。我这个人看书,喜欢看前面几页,然后立刻就看后面几页,中间的部分就是提出一个问题自己去找答案的过程。比如有一个人才需求项目,如何找到一个适合这个位置的人才?这是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就是要找到这个人,把他放到那个位置上去。到哪儿去找这个人呢?这就是我们的服务,为了得到该服务,企业是要付我们高昂报酬的。先在纸上找,伦敦,纽约,香港,东京,新加坡,澳大利亚,看看这人可能在哪里?纸上谈兵,其实就是做家庭作业。
  进公司后,我们18个新人一块培训。这个培训很有趣,全是讲故事。我们坐成一排,每个人手上都有一个电话薄,按照潜在客户名单一个一个地打电话,每人一天打五十个电话。电话内容都是问他们需不需要招人,需要招什么样的人,等等,然后再相互讲述刚才打电话的心得。我们就是通过电话进行工作的。当时我觉得有三句话我永远不会忘记。第一句是“一切都是一个电话”,第二句是“把握机遇”,第三句是“要有胆量”。在实行这三句话的过程中,我的性格改变了:我变得言简意赅,说长句子的习惯,丢了。
  那时,我还真不敢打电话。我没打过电话。我以前是学生哪里用得着打电话?有什么事情都是看看写写,就行了。在电话训练中,培训师告诉我们,打电话是一定要面带微笑的,即使对方在说“不”,你还要说“是”,因为我们不是对着一个死的电话线在说话,电话线的背后是一颗心。后来,我的客户告诉我,很喜欢接听我的电话,听到我的声音很高兴。记得有一次我的电话打给了一个大牌交易员,他催着我赶快把自己介绍介绍:你凭什么有资格管理我的职场生涯?“我只有一分钟给你,”他说,口气好硬。
  听这样一说,我不知该怎么说了,赶快甩下电话。我们每一个电话都有录音,大家都要互相听。我旁边的培训师说,Jeannie; 你没有资格浪费任何人的时间,特别是一个交易员的时间。他的一秒钟可能会决定一个千万、一个亿万的投资胜败。投资失误,哪家银行还会要他?从这以后,他就要求我们每人手边必须有一份已经写好的自我介绍:30秒钟内,把自己讲清楚。你没有多少个明天可以胡扯胡来,培训师说。
  现在我认为,工作一开始时接受的训练很重要。如果员工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大公司的话,那么他接受的培训、那时养成的好习惯,对他后来的工作真是益处无穷。我采访海尔首席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