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世界不再是谁是老大、谁是老二的世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不仅仅是成为下一个美国,成为另一个超级大国。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世界的潜规则……哪个国家或经济体的分量轻了或重了……都会在达沃斯得到体现。有的人去达沃斯确实抱着改变世界、让世界更美好的目的,还有一部分人是机会主义者。还是那几句话:到了达沃斯,你看这个人像谁,他其实就是谁。
无论是达沃斯改变了中国,还是中国改变了达沃斯,无论是世界融合了中国,还是中国融合了世界,通过达沃斯的发展历程我们看到,21世纪确实是一个经济世纪。而经济发展健康的国家也就能够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30而励
风暴主播思考中国与世界第一部分 当东方遇到西方世界上的很多事物都是如此,一旦接触了,有了直观的印象,神秘的面纱褪去后,看到的原来只是平民般的真实。
比如说象征美国政治最高权力的白宫,在中国语境中,“宫”字通常用于“宫殿、宫廷、皇宫、行宫”等。宫在古代的最初本义是对房屋、居室的通称,自秦、汉之后特指帝王的住所。由此,一提到“宫”,人们脑海里联想到的就是富丽堂皇、庄严雄伟、宽敞奢华的建筑。白宫也就自然而然被想象成如北京的故宫、英国的白金汉宫、法国的爱丽舍宫和俄罗斯的克林姆林宫般的建筑。
不是宫殿的白宫
其实不然。白宫的英文是“White House”,“house”就是房子的意思,任何人住的房子都可以称为“house”。所以,“White House”准确的译法应该是“白房子”……一个很简单、很平实的概念。而事实上,这个美国总统居住和工作的地方就是个普通的大房子。我们中国人又一次按着我们的想象对世界做了自己的演绎。
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白宫其实并不是总统办公的地方,而是总统一家的住处和接待宾客举行社交活动的地方。真正的美国政务中心……总统的椭圆形办公室,其实坐落在白宫的西翼 (West Wing)。美国有部热播多年的电视连续剧《白宫风云》(The West Wing)就是围绕几位主要的总统幕僚发生在西翼办公室的故事展开的。西翼部分是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才加盖的,为的是将总统居住和工作的区域分开,并适应不断扩大的办公空间的需要。
我去白宫西翼办公室参观,最大的感触就是,总统班子办公的地方怎么这么窄小,每间办公室(包括副总统办公室)都很小,秘书们很多是在办公室外面的公共区域办公,办公室总体上来说是很局促的设计。我的一位朋友曾经在白宫工作过,他和另一位秘书共用一间洗手间般大的办公室,仅够两张办公桌并排紧挨着摆放,真有点让人难以置信。我去西翼参观的时候是晚上十点以后,正常的公务时间早已结束。穿行在狭窄的走道之间,就能设想到白天办公时人来人往的拥挤场面。
。 想看书来
参加2006年胡锦涛主席访美白宫欢迎仪式后
总统的椭圆形办公室其实并不大,长不过11米,宽不足9米,比中国任何一个民营企业总经理的办公室都要小。通常见到的照片或是影片都是拿广角镜拍摄的,所以显得很大。办公室里的装饰也很简单,几乎是一成不变的,唯一总统有权利决定的恐怕就是地毯和窗帘的颜色,这也成了历任总统上任时媒体必报的一个小插曲。
西翼部分和主楼都开放给美国大众参观,每年大约有200万参观者光临白宫。遇到重要节假日,还会由第一夫人亲自做导游。西翼与总统就寝的主楼之间只有一条狭窄的走廊相通。走廊两边的墙上挂满了总统最近的工作和生活照,白宫的摄影队伍每天记录总统工作生活的重要时刻,随时更新和发布,向大众展示白宫生活的平常一面。
至于白宫为什么是白色的,其实也没有什么特殊意义。根据白宫历史研究协会记载,最初建造时使用的石头是灰色的,由于这种石头多孔,华盛顿的冬季又很冷,为防止石头受冻形成损害,于是工人们就用一种绿柠檬提炼的白灰把外墙的石头粉刷了一遍,这就是白色的来源了。由于白石灰会不断褪色,让外墙显得很脏,所以白宫的外墙过一段时期就会重新粉刷。
整个白宫大院,算上西翼、东翼(第一夫人的办公室)和南北草坪,总共近3亩地。这在美国真不算什么,很多中产阶级的房子都比这要大。我在美国读书时,一位教授家里的庄园就有十几亩。
总统与平民的共同点
白宫给美国大众所传递的形象并不是国家最高权力的威严象征,而是和平民生活紧密相连。白宫的装饰、所举办的活动和美国的文化传统、大众生活紧密地联系着。比如说,三月份的复活节是美国儿童的节日,每年的这一天,白宫南草坪都会向公众开放,迎来数千名儿童参加一年一度的白宫“滚彩蛋”活动。每年感恩节,总统都要在玫瑰花园赦免一只火鸡,白宫的这一习俗自林肯总统开始已经有61年历史了。每年12月的第一个星期四,由总统和第一夫人共同点亮草坪上树立的“国家圣诞树”,宣布美国正式进入圣诞节倒计时。每年的10月是美国的全国乳腺癌月,这个月,白宫就会披上灯光做成的粉红色外衣,提高公众对乳腺癌这一女性健康最大杀手的关注。
住在白宫里的是美国的“第一家庭”(the first family)。“第一”并不是说总统一家是“全国第一重要的家庭”,“第一”的更深含义是“最具表率的”、“领头的”。总统和总统夫人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公众的眼光下,第一家庭的一言一行也成为美国大众家庭所推崇的榜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的美国总统威尔逊(Woodrow Wilson)一家就在白宫草坪上放养了一群羊,成了美国国土后方支持前方作战的重要表率。这18头羊成了白宫的新住客,不仅为白宫节省了剪草的开支,而且羊毛拍卖所得的52 823美元全部捐给了红十字会。
白宫草坪上的羊群:白色在东西方文化中的不同含义
东西方文化中还有许许多多类似的互相不一定理解的文化底蕴,在对“白宫”的翻译较真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借此机会多了解一下白色在西方文化中的一些典故。
英语中有“white man, white people, white knight, white day, white hands, white…collar, white page, white h, white paper”,以上词汇译成中文分别是“有教养的人、有性格的人、正义的骑士、吉日、援手、办公室工作、居民电话号码本、电脑卫士、重大长远议题报告”。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理解,在西方文化中,白色通常是积极的,这样来看,美国总统居住的白色房子的含义就更加清楚了。那么白旗是不是就是消极的呢,不是!在西方文化中,白旗的含义是请求接受和平,接受非暴力的条件,是请求磋商的意思。当然,中国文化也可以理解为是投降的意思,但是,投降就是贬义的了,而请求和平则是积极的。
再来看看白色在中国文化中的意思。常用的词汇有“白字、白军、白忙、白旗、白条、白开水、白头发、红白喜事、白色恐怖”。可见,白在中国文化中没有什么积极的、美好的意思。不过,也有清白、洁白、白净、白花花等积极的象征。通常来看,从孔夫子时代起,白色就意味着哀悼或者死亡。我们常说东方渐渐露出了鱼肚白。鱼死了以后,肚子向上,从而让我们看到的是鱼肚的白色。所以,白色在中国文化中多数情况下表达了消极的含义。白旗意味着投降,是来自西方的直接译法。
白宫为什么是白的,因为他们知道,一张白纸可以画上最新、最美的图画;因为我们也知道,无论是出生还是死亡,人类面对的都是共同的困难,都在共同的理解基础上追求进步和发展。无论什么文明,彼此都是邻居,无论有多少堵隔阂的墙,终究都可以共同携手翻越。
真实的白宫没有那么大,真实的白宫不是宫殿,真实的白宫是总统办公的地方,而不是豪华奢侈的所在。参观白宫要看到真实的白宫,学习英语要学到本质的语意,应该尊重原文最实在的有渊源的含义来翻译,而不是按照我们自己的文化的理解来诠释。我们经常责怪西方人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但我们也不应用自己的逻辑诠释别人的生活与文化。
对西方的文化,对西方的语言,对西方的一切表面现象,如果能真真切切地把握了其本原,东西方之间一定会消除许多的误解,能够更加客观地理解对方,当然,这涉及更多文化层面上的交流。只有通过对历史、语言、艺术等所有方面的深入学习才真正可以透彻认识这一切。
从这个意义上看,东西方的交流和交往确实需要更多人较真,需要更多较真的人传播,需要更多传播的人成为桥梁。
30而励
风暴主播思考中国与世界第一部分 当东方遇到西方1996年,我还在外交学院读书的时候,第一次注意到中文“龙”和英文“dragon”的差异。从那时起,每当和西方的朋友聊天,都会提起这个词。后来,无论是去伦敦参加世界英语演讲比赛,还是在耶鲁大学给美国学生上课,我一直用这个例子来折射西方世界对中国的误解。
西方人认为,中国人通常称自己为龙的传人。龙在中国文化中确实有特殊的含义,不仅仅是代表着某种动物,还是在中国文化漫长的发展史中形成的一种图腾,有其确定的象征意义,也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符号。
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是远古人类文明两大发源地之一。人类文明的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粮食的控制问题。能够有计划地控制农作物的生长、繁殖、储藏,就可以把人类在解决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