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就好了。老高说:千百年才遇到一次大地震,别让我们在地震过后心中懊悔,别让我们无颜面对子孙后辈。
爸,婆婆是怎么死的?
婆婆老了,跑不动了。老高怅然地说。
原来和婆婆说好五一节来我家住,但她临时又变了卦,婆婆她怎么不过来呢?她本该躲过地震啊!婆婆的命真苦。高兴菊悲伤无比,失声痛哭着。
别哭,婆婆都八十多岁了,不闹地震也活不了多久。这一次权当她替我们挡了一难,如果婆婆活着而我们中死了谁,婆婆心里会好受吗?我们就当是婆婆自然死亡吧。
嗯,我会想开的。高兴菊点点头,问:妈出来了吗?她怎么不过来?
今天翻山越岭走了几十里山路,她累了,我让她早些休息。再说我来时没有告诉她,明天她会来看你们的。
你今晚在我们这里住吗?
不,我要回去。
让加林送你吧。
不用。老汉又不是一天走夜路。
老高心情轻松地从女儿家出来,打着手电,沿着坑洼不平的小道朝帐篷区走去。回到帐篷区,村民们全睡了,他查看了一遍民兵巡夜情况,一切正常,他便钻进自己的帐篷,和衣躺门口的棕垫上,很快进入了梦乡。
这一天,他的确太劳累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亲人(3)
范秋桐背着那个从不离身的黑色丝绸包袱走进学校时,竟然没有人搭理他,这让他感到十分奇怪。往日,他每次走进学校,众老师无不上前和他打招呼,校长还会亲自把范浼中给他叫到跟前。今天晚上,情形与往日不一样了,那些老师从他面前经过,像没看见他人似的,难道一场地震让他范秋桐变成了隐形人不成。
有两个学生迎面走过来,他忙走上前问道:请问同学知不知道范浼中老师在什么地方?
第一次对方没有理睬他。他又再问一次,对方像吃了火药,硬邦邦地甩出一句:不知道。
范秋桐没有和两个小孩计较,继续朝学校里面走去。操坝靠近学生食堂的地方用编织布搭起一个棚子,里面摆放着十多具用黄色裹尸袋装着的尸体,从大小推断应该全是学生。两个穿防毒衣服戴防毒口罩的士兵正在向黄袋子上喷药消毒,一股刺鼻的腐肉和消毒药水混杂的气味扑面而来。四、五个穿公安制服戴口罩的人正围着尸体忙碌,有的拍照,有的登记,有的对尸体进行抽样检查,恶臭难当,但这些人没一个停止工作。
停尸棚朝东30米处,便是倒塌的教学楼,此刻,几只200瓦的大灯泡将教学楼废墟照得如同白昼,三台吊车伸直了塔臂,分作不同方向,一个接一个地把码压在废墟上的沉重水泥板吊起来,移开。数十名解放军战士强忍着刺鼻的气味全力以赴地战斗在废墟上,在吊车的帮助下将水泥板挪开,掏挖出下面深埋着的尸体或伤员。当然,黄金救援72小时过后,从废墟中掏出的被埋人员能够生还的当属奇迹。可对于救援者来说,无论楼板下被埋的是尸体还是伤员,抢时间尽早一些把他们挖出来才是第一位的。救援的原则是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不放过任何一个希望。
救援现场戒了严,另一群士兵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地警戒着。警戒线外面,十多名个村民簇拥成团,翘首引颈,眼巴巴地望着救险现场。他们是仍未掏出的被埋学生的家长,许是心里的悲伤和眼里的泪水早已流干了,这会儿一脸木讷色。
范秋桐走上去,向他们打听范浼中。那些人也不张理他,其中一个长相蛮横的妇女没好气地说:范浼中,不晓得死到哪里去了。
哪有这样答话的,范秋桐刚想和她理论,但目光和妇女凶巴巴的眼光碰到一起,不觉心中一凛,黑暗中,女人的眼光如一把寒气逼人的刀子,直刺心肺,他立刻打消了教训女人的念头,心里却直犯嘀咕,今天是咋啦,每个人的态度都如此恶劣?
他绕过家长,向教师宿舍那边走,那儿的空地上搭了一些帐篷和简易防震棚。帐篷里很黑,他又不能冒然闯进篷去,就站在居中一个棚子前喊范浼中的名字,却无人应答。地震损坏了供电系统,整个场镇陷入一片黑暗中,救险现场的照明是发电机现发的电。
他在黑暗中踯躅不前,猜想范浼中干什么去了,是不是在地震中受了伤或者被埋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亲人(4)
是范老先生吗?终于从一个棚子钻出一个人来,是范浼中的同事。
是,是。范秋桐连声回应。
老先生,你怎么来了学校?听说你们被困在山中,几时出来的?
我们刚被解放军带出来,心里牵挂浼中,就来学校看看他。他人呢?是不是被埋了?
他精得跟猴似的,说被埋了谁相信?他是我们学校第一个从教学楼跑出来的人。
那他人去了哪里?
我也不知道。地震当天见了他一眼,过后一直不见人。
他没有参加救人吗?
嘿嘿……只有他知道。
范秋桐内心怅惘地和儿子的同事告辞了,背着包袱往回走。经过停尸棚时,解放军战士刚好又从废墟中掏出来一个死难学生,刚才那位用狼一样歹毒眼光瞪着范秋桐的妇女,此刻抱着僵硬而且腐臭的尸体嚎啕大哭:儿啊,你死得好惨啊,班上其他同学都逃出来了,你咋不跑快点喽……儿啊,你一直很听话,在家里爸爸妈妈叫你做什么就做什么,可这回为你什么不犯一下规呢?范浼中不叫跑你就不跑了,你怕他把班长给你撤了吗?……挨千刀的范浼中啊,你枉为老师,发生这么大的地震,你却叫学生坐在教室里不动,自己独自逃了。你这个不得好死的狗东西,生个孩子没屁眼,走在路上会被汽车撞死,从山下经过会被石头砸死,祖宗八代会被人骂死……范浼中,你个混球给老娘站出来,老娘今天不将你撕成八瓣不叫人。王八蛋范浼中在哪里?遭雷劈的范浼中在哪里?你不敢见人了吗?有种就给老娘站出来!
范秋桐从妇女的哭号中终于听明白了,原来许多人都用白眼看着他,是因为他儿子在地震发生时不顾所教学生的安危,扔下学生独自逃生了。也难怪人们对他不友好,也难怪家长口口声声要找范浼中拼命,将心比心,如果是自己的儿子被一个不负责人的老师丢在地震的波峰浪谷中自生自灭,你会没有怒火吗?会对那个无耻的老师友善吗?不,中国人自古以来只尊重那些道德高尚品行端正的谦谦君子,不齿于唯利是图突出自我的卑鄙小人。中国人信守礼义廉耻,“仁义”是他们心中永远不落的太阳。。 最好的txt下载网
亲人(5)
妇女恶毒刻薄的咒骂声,像一柄锋利的尖刀,杂乱无章地从范秋桐心上划过,一刀接着一刀,痛彻心腑。他猛地觉得头脑发晕,脚步踉跄了一下。
这个畜牲,怎么会做出如此不仁不义之事呢?难道他不是吃粮食长大的,难道他在北京大学接受的是数典忘祖的教育?唉,愧对先人啊,老范家的脸面让他丢光了,祖宗啊,范秋桐内心好生惭愧,养了这么一个丢人现眼的东西。往后范姓子孙怎么有脸去见乡亲啊!作孽了,作孽……
范秋桐忽然感到脸皮发烫,无地自容,他马上挪动脚步,孤独而落寞地朝帐篷区走,一路上,心里都晃晃荡荡的不踏实,似乎什么宝贝不见了,却又说不出所以然来。回到帐篷内,邻居和他打招呼,可他呼呼地喘着气没有搭理,脸黑得像要拧出一把水来,幸好帐篷内光线昏暗邻居没看清,他径直走到最里面,和衣躺在床垫上,面对篷壁独自而眠。
可是一晚上,他都无法入睡,心中想着儿子的过去和现在,既伤心又难过,像烤烙饼似的在床垫上翻来覆去倍受煎熬,情不自禁地一行灼热的眼泪滚出了眼眶,落到了头下的包裹上。
范浼中是他结婚二十年一直不开花,四十岁时突然结果的妻子送给他的最心爱的礼物。中年得子,令他欢天喜地,他把儿子视为珍宝,自小宠爱有加。儿子打小就聪明伶俐,懂事听话,他教他读《四书》《五经》,给他讲道德文章,教他做人的道理,儿子刚满五岁,他就将范氏先祖仲淹公的《岳阳楼记》教他背熟,每天清晨,当儿子用稚气未脱的童声在院子里呤颂:……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每当此时,他心里特别满足,为祖先送他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而无比骄傲。
儿子果真没令他失望,先后考上了初中、高中,最后过五关斩六将居然顺利考上了北京大学。太出乎他的意料了。自仲淹公以后,老范家几百年竟未再出过一个状元,儿子浼中总算给老范家长脸了。此后,在外人面前讲起他们是北宋名相范仲淹的子孙,他都觉得底气足些,不凭别的,他们血管里流淌的是王公贵族传下血脉,范浼中高中状元就是最好地证明。
亲人(6)
送儿子去北大读书,在火车站,他又想起让儿子背一遍仲淹公的《岳阳楼记》,儿子一脸不乐意:爸,都什么年代了,还背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破文章。
他毫不客气地数落道:浼中,《岳阳楼记》是篇老文章,但它不破,它承载的精神再过一千年都不会破,它是仲淹公的心血之作,它是仲淹公的精神写照,记着了它,范姓子孙就记住了祖训。浼中,说说看范家的祖训是什么?
儿子撅着嘴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他满意地点点头:对,记住了范家祖训,无论走到哪里都是范姓子孙。
四年以后,儿子从北大毕业了,本来可以在外面施展一番远大抱负的儿子却自觉自愿回到了家乡中学教书。儿子的选择,让他忽然觉得儿子已经长大了,成熟了。因为《岳阳楼记》中还有一条训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