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狂爱圣彼得堡》(The Stroll)中那位女子欧雅,很享受自己与自己恋爱、与全世界恋爱的情境,身边的人就会开始尾随她、爱恋她。而当她焦点都在爱自己、沉浸在自己想象的美好世界中时,也就是她最有自信、最快乐、最有魅力的时候,她就像是个自得其乐的迪斯尼乐园,所到之处广开分店,看到的人都被她吸引了。
欧雅说,她常想象自己是一块方糖,放在咖啡里,咖啡就不苦了,放在茶中,茶也甘了……她喜欢那种融化在各式饮料里的感觉,让不同的饮料变甜。这就是她的生命哲学,自己够甜,融在世界中,让世界变甜。
当一个有着巨大创造动能的人开始运转,他就以全新的视野、全方位的掌握力,创造自己、众人、万物集体合演新局面的剧本。这个时候,他已经不只是自己的、而是更多人的导演、摄影、编剧、制片、宣传,其他周围动能比较弱的人,就只能在旁边围着他,因为光是在他身边,就已经很能感受到源源不绝的生命力与喜悦,也因为如此,才能形成多人合演的盛世。
人生创世学 站无限可能的点上看最好的可能 第九层(3)
比方云门舞集的林怀民、国际知名艺术总监奥斯特摩尼(Thomas Ostermeier)、大提琴家马友友、无垢舞团的林丽珍,以及比利时终极舞团、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德国莎夏?瓦兹舞团、巴伐利亚国家芭蕾舞团,所到之处,就是众所瞩目的舞台,就是一个创世纪的展现,所有的观众全神贯注、全场屏息地进入那个能量流中,只能被动接收感动,无法主动思考。
以一个外星客的角度,惊叹这些地球人类的艺术奇迹。看完这些精彩的创世纪后,那股活力会继续感染你的后续生活,突然变得创意满载,很想赶紧回去创作很多事物。
在“第八层人生创造”中提过,创意的产出,对一个在创造层的创意人而言,一点都不难;只要在丰沛的花果园中,选取几个客户要的蔬果即可。但对创世层的创意人来说,就不必大量栽种,因为他的创造力太快太强,不再需要努力耕种储存,只要把自己空出来,就可以瞬间变出对方要的东西。也就是说,从创造到创世,就是从“什么都种的农夫”变成了“能瞬间无中生有的魔术师”。
此外,亦可观摩一些全思考型导演执导的电影,如纽约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执导的电影《真爱泉源》(The Fountain),加拿大导演罗伯特?勒帕吉执导的电影《灵魂啊!你在何方?》(Possible Worlds)、《捕月》(Far Side of the Moon),英国导演彼得?格林纳威的电影《枕边书》(The Pillow Book),韩国导演金基德《春去春又来》(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and Spring)、《空房间》(3 Iron)、《弓》(The Bow)、《时间》(Time),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执导的电影《黑暗中的舞者》(Dancer In The Dark,导演在拍摄电影时,同时以一百架摄影机拍摄女主角碧玉,为的是要找出哪几个角度最特别)……当你以他们的视点看电影,或是看导演的幕后花絮时,就会明白,这些导演早就站在造物者的眼界上——创世纪。
到了这个层次,当你在向别人陈述某事某物时,你的主词永远都是“我认为……我觉得……”而不会说“我听某某人说,我看到某某书上说……”并且你会常听到别人跑过来跟你说:“我听××提起你……看到在××媒体上报道你……”也就是说,当你到了创造、创世的层次,你就已经瞬间超越了一群正在追求创意的人。自此之后,你就已经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没有竞争者,只有仰慕者与追随者的境地。如同之前提到的境界——眼前只有自己,以及未来的自己。
当你完成了deeper的创意层、higher的创造层,到达了creator的创世层时,你快速演化的历程,也等于代表着有成百上千万的人,跟着你一起进步。所以,现在请开始想,如果你会成为这个世界上非常重要的人,那么会是以怎样的身份,做了哪些事?把这些都想清楚了,再去思考该如何变成这样的人。
【没有人记得第二个登上月球的人——迪拜如何以弹丸之地,做世界大梦?】
对悲观的人来说,住在沙漠能干什么呢?——我们能从迪拜身上看到,如何把全世界带进自己的生活;如何以有限的先天资源,启动无限资源和创造力,只做世界唯一的第一名。
迪拜(Dubai)很小,面积3885平方公里,于1971年12月2日才脱离英属殖民地的命运,与其他六个沙漠游牧民族——阿布扎比(Abu Dhabi)、沙迦(Sharjah)、阿治曼(Ajmⅲ齨)、富查伊拉(Fujayrah)、乌姆盖万(Umm alQaywayn)、哈伊马角(Rⅲ齭 alKhaimah)共组成*联合酋长国(UAE)。
人生创世学 站无限可能的点上看最好的可能 第九层(4)
20世纪60年代,自发现石油与天然气后,迪拜就从贫瘠的小渔港,摇身一变成了小富邦。经济开始快速发展,人口也开始快速增长,如今已经高达280万人(只有20%的人口是本地人,80%的人口来自外地,包括亚洲、欧洲,以及其他*国家)。人口虽少,但它已经让全世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名模在此拍摄,明星在此展演,各国的行政团队到此考察,各企业、银行、精品店在此设立据点,各项国际会议在此举行,无以数计的商家都以在迪拜帆船饭店(Burj Al Arab)住宿作为抽奖的头等礼来吸引顾客……连新婚夫妻都把到迪拜度蜜月列为最幸福的蜜月指标。英国BBC日前选出的“全球十大蜜月胜地”,迪拜异军突起,与意大利、马尔代夫、泰国等并列十大名单之中。
区区一家帆船饭店(见图7),就让全世界一夕之间认识了迪拜,这栋独步填海造岛的风帆形建筑,自1999年12月31日建成以来,平均每年吸引600万以上的观光客涌进迪拜,秘诀只有一个:第一名只有一位,全球最贵的饭店只有一栋。虽然饭店的分级最高只到五星级,但它远远超过五星级标准的设备与服务,让它被一位英国记者尊称成“七星级”,也瞬间提高了它的世界知名度。这就是迪拜邦酋长穆罕默德(Sheikh Mohammed Bin Rashid Al Maktoum)在2006年4月所出版的《My Vision》中所提到的观念:“谁会记得第二个登上月球的人?”
迪拜的地理位置,比不上法国、瑞士、意大利、德国、荷兰等几国相连的欧洲观光腹地,在旅游版图上也可说是非常孤零零的,而且没有如北欧峡湾冰川的自然风光,没有如东欧、西欧保存完好的人文资产,没有中国、南美以及北非的千年文明古迹,迪拜只有大面积的沙漠、酷热的天气、极小的面积,其条件充其量只能当转机地。正因为如此,迪拜有的是比别国更大的重新创造空间,若想要在全世界上百个国家中异军突起,它必须非常有想象力、创造力,且能无中生有。上帝以六天创世,之后就让物种自己繁衍,同样的,迪拜在小而贫瘠的土地上,以最大的梦想执行力创世纪。令人好奇的是,到底迪拜是如何使它的建设几乎是如爆炸般快速成长,把一般国家要花数十年的时间瞬间缩短?
迪拜以一个小邦的规模,完全做到我心目中创意的最高境界——创世,即梦想另辟战场、自定游戏规则、放射性超高速执行力,将整张蓝图瞬间梦想成真。换句话说,迪拜已经不是在玩创意,而是跳出整个世界思维的运行轨道,自己玩自己的,完全无视现实条件有多糟。正因为在观光资源上几乎是零,完全没有包袱,所以就有整张几近空白的版图,仿佛上天给了一张全新的图画纸,以及一大笔石油资产,让他们可以照自己的方式,大胆放手地随心“创世”,还同时可以免去所有的拆除拆迁的费用。海岸线太短?没关系,就填海造岛,长出各种新奇形状的地表,创造出最多的滨海建筑。没有像关岛般可以潜泳的美丽海底世界?没关系,就照自己的意思画海底蓝图,以高科技种养珊瑚礁。沙漠里没有河川溪流?没关系,就自行挖河道、人工湖,利用海水淡化技术,让居民有美丽的水景观与资源。沙尘太多?便开始大量植树、建公园,让居民拥有较好的空气质量。沙漠不可能下雪?没关系,就请专家研究造雪,创建一座全年四季都可以滑雪的场地,让迪拜人在夏天50℃的酷暑下,不必远赴瑞士去滑雪!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人生创世学 站无限可能的点上看最好的可能 第九层(5)
仅剩不多的石油库存,让迪拜很早就有危机意识,成功地将国家提前转型。现在石油产业收入值只占全迪拜国内生产总值(GDP)不到6%,其余是运输贸易、观光休闲、建筑地产、金融服务、制造业、电信等。迪拜自称到2010年前,要把石油产业收入值缩减到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
就像手上只有一小盒乐高积木的小孩,很天真地想要什么就去做什么,完全不会因为可行性,或是经济效益裹足不前。整个迪拜的计划,绝大多数来自酋长穆罕默德(见图8)一人的点子。他在荒芜之地上,清楚看到了梦想中的饭店、海滩、岛屿……他每天都有新点子,只要打开报纸,就可以看到他刚出炉的新梦想,然后整个执行团队,甚至来自世界各地的各行业精英,不分国籍、克服万难来到迪拜,以地球史上最快的兴建速度,追赶他的狂想,让昨天的梦迅速成真,让明天更大的筑梦计划接着成形,把穆罕默德如亚历山大大帝的世界梦,一处处地兴建起来。换句话说,如果领导者没有一张出奇制胜的蓝图,只依循目前各国既定模板来规划,那么迪拜将会与世界其他地方雷同——“很纽约”拥挤、“很东京”消费、“很埃及”观光……而迪拜就不会是迪拜。这也就是穆罕默德所说的:“没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