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下了雨,下雨之后立刻放晴就会出现上面所述那样的景象了。橙色开始渐渐涂抹李晓的宿舍楼,下午就要过去了。李晓逃了课,当然要逃,白痴才去,他自诩还不是个白痴。
夜幕渐渐拉开,同学们也都开始自己的夜生活,楼下愈发的喧闹。李晓决定去玩魔兽世界。在楼下,是夜市一般的热闹。他们或三五成群或形单影只,稍微聚堆的在进行年轻人一般欢乐的谈话,独自的凌厉得来回走动,魅影梭梭,将挂在天地间的幕色的“下垫面”又抹上了些许流动的墨色。有时人群发出哄笑,很像电视中上流社会的鸡尾酒party。
网吧在宿舍楼旁边一座不土不洋的5层楼里,李晓很怀疑这座楼是改革开放初期某门市部的遗迹。如今成了煌煌高校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整座建筑物很热闹,1、2层是食堂。打烊的各饭堂助长了此时的市井气氛。3楼是闲置的部分,后来某个没有远见的投机商人在此地开了一家台球馆,并没有催生美式的民间浪漫,只是若干以球技自称的老男团体去消磨时光。所以自始至终他都保持不温不火的状态。门帘上*台球女性的倩影倒是能吸引若干人机械的目光,比如李晓。路过时,习惯还是随意,他又看了一眼。然后就是网吧了,灯火璀璨。他时常给李晓尼罗河上皇家游艇的恍惚感。炽亮的灯泡,错落有致的分散在这个地方。网吧在四楼,光充斥了那一层面的黑暗,并有一种要溢出来的态势,于是网吧就像是某种外星文明带给凡人的什么启示一般,镶嵌在高处。李晓总觉得这里有个迪厅或是什么娱乐会所,但总找不到他。或者在五楼?网吧叫凯迪——曾经好象听说过一个娱乐城叫凯撒、迪厅。。。这大概就是李晓意识发生的缘由吧?
网吧里面的修饰,很前卫。手办、海报、不知什么电竞比赛的获奖证书、奖杯、透明的冰箱。未加修饰的廊柱,很现代,管道交错的吊顶加速了风格上由现代向后现代演进的过程。
魔兽世界,大概是讲一对情侣屡次分开又和好,最后找到心中真爱,终于在一起的故事。。厄。。那是秋之回忆。
魔兽世界,大概是讲一个矮人猎人为了自己亲手制作一架飞行器,四处收集零件,而拚命赚钱——为别人送信、接受买凶杀人的契约、参加集体斗殴、武装抢劫他人、对某些未知种族实行种族灭绝、盗窃、屠杀珍惜野生动物、斩下巨魔的獠牙在黑市沽个好价钱。。。等等。最后他攒够了自己需要的数目,得到了所有的零件——一阵叮叮当当,飞行器做好了。那呈现在他眼前的极致的华丽、震撼人心的机械的美感。。。他激动的抚摸自己每英寸都敲打了的铁皮,看着粗糙的涂漆。。。一堆废铜烂铁如今成了搏击长空的鹰,生命对于这堆铁不过是旁枝末节,征战天际才是他的夙求,那才是他的归宿。年轻的矮人哭了,像小孩子那样呜呜的哭。虽然他已经两百岁了,对于矮人而言似乎是20岁,几乎和他身高一样长短的胡子结成维京人的样式,查波罗什人式的发辫缠绕在他的脖颈,泛着青光的狙击手的护目镜。龙麟鞣成的手套,沉甸甸的弹药袋,肌肉虬扎的铁臂。。。他是个战士,也曾经宣誓誓死捍卫铁炉堡的荣誉。
好吧,驾驶这*的机器,向天空进军!以木拉丁胡须之名!
故事到这里就终结了?最好到这里终结,但事实还有后来。大概有三个版本。
第一个:从刀锋山到纳格兰,从地狱火半岛到影月谷。矮人猎人像真正的王者那样阅视他的疆域。。在战场博得英雄的威名,最后像他的祖先那样,他建立了不朽的战功。
第二个:从刀锋山到纳格兰,从地狱火半岛到影月谷。矮人猎人注视这生生不息的大地。。宁静,他明白过去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他终于找到了宁静,他想自己的墓志铭以后会这样写道“生前宁静,死后安详”
第三个:从刀锋山到纳格兰,从地狱火半岛到影月谷。矮人猎人也见过葱郁的丛林,没有落下沼泽擎天的蘑菇,看到人间的杀戮,越过巨龙的尸骸。。。之后,他悬停在半空中,一种从未有过的情感浸透了他,那堪比刺骨的寒风、灼似烈日的骄阳,比焦虑更恐惧,比沮丧更沉重,像火花塞一样闪烁出现的压迫感。。空虚,终于找到他了,轻而易举的击败并俘获了他。
这就是某人的魔兽故事,角色扮演。10点,该回宿舍了。
魔兽世界是全球一流的网络游戏,这个世界之所以诞生是因为魔兽争霸三代的系列作品以将这个世界的价值观、制度、自然法则、地理分布、种族设定得清清楚楚,甚至还有厚厚的几本编年史。一个世界的元素基本齐全了,让我们把他架构起来。颤栗着矗立起一个帝国——魔兽世界。
这世界是为了承载英雄的传说,为了证明真理、正义的真实,为了将暴虐的压迫击败好大快人心而存在的,简单而合理。
真实世界为什么存在?因为它诞生了。
到了门市部门口,食堂早已安静下来。但夜生活还未彻底结束,上自习的或踌躇、或充实,他们回来了。情侣们在进行最后的厮磨——爱的告别式?李晓突然想到这么个词。小团体将鸡尾酒会推向最后的高潮。仲夏的夜,即便没有摇曳的花,夜风也足够让人享受。人的河流时急时缓,涌入宿舍楼。
该去吃点东西,胃比肺更真实。这还有点象征意味——吃烟嗑风到底不太现实。人还是要吃点东西的。去买加饼吧。加饼的小摊点着一盏淡黄的灯,现在是夏天,所以这情景的温馨感略有丧失。但小蛾、小虫嘤嘤嗡嗡绕来绕去,也可以用姗姗可爱形容。充满童趣的温馨,可能比对家的眷恋更容易打动人?现在是夏天。
“一鸡蛋、一辣子、一豆腐、一个饼”说这话时李晓吐字麻利、字正腔圆,很有大学生的风采。。。自觉。望着小摊上码整齐的各种菜,陷入沉思。其实脑子里连这些菜色都没有,大概是浑沌的比香烟还要浓重的烟在翻滚?翻滚?他为什么会翻滚?不应该翻滚,因为没有原动力。堆砌的烟?气体在静止状态下是什么样?中学物理有讲?他忘了。
回到宿舍看一部台湾拍了3年,演了2年的电视连续剧。主人公说:“我们已经是。。。。。。生命共同体了啊。”如果这是一部恐怖片,那应该叫《异种》或者《血合》李晓很胆小,不敢继续想下去。电视里的女演员很漂亮。所以几乎是刹那,恐怖的初步幻想又被看起来温顺的仰慕掩盖。可能要吃饭。到那吃?吃什么?吃完饭以后,电视剧重又播放。为什么又播放起来了?有人换台?电视台出故障了?不,也许这是一个阴谋。“他们要麻痹我。”李晓感到一阵紧张。又是刹那。这种可笑的、经不起推敲的想法引起了李晓的自嘲。我多么蠢阿。李晓想。
在楼道里,风很清凉。大学公寓的走廊让李晓觉得放学了。放学那一刻的欢愉,无论何时都能在走廊找到。在这里行走更容易找到年轻人幻想中的轻松。昏黑包庇了自由,就在这里。其实最像明星们走得红地毯。两边一扇扇门,像是一扇扇新媒体的镜子。有的时候媒体举起来的不是聚光灯而是镜子。或者某个很文艺的场景会刻意制造这种情景——记者们穿着不亚于明星的笔挺的礼服,举着一面面硕大的镜子“可查可查”star们在向记者摆pose的时候还可以随时检查自己的装扮。而且许多镜子分列在红地毯两边,更容易让人感到艺术的华丽,而让他们倾倒。也许这是一部话剧?歌剧?甚至是诗剧也说不定。如果是部喜剧的话。主角都是些惹人喜欢的明朗的人类的造型。他们都很优雅,令人羡慕。但编剧或是戏剧的主人若是愤世嫉俗,拍了一部政治讽刺剧。那岂不是大刹风景么?政客们相貌丑陋,言语奸猾,口是心非。在镜子照相机前面更显滑稽。咳,那不是艺术。太难过了。
一个人引领着8个影子,随着一扇扇发出光的门。影子们来来往往。和李晓擦肩而过。有的甚至迎面而来。到了楼梯口,影子们纷纷躲在他背后。“我简直有点像雨中曲的男主角诶。”但马上自嘲又袭来了。“我可真是无可救药。”买了饭,带进自己的那件宿舍。大嚼大嚼。“嘿嘿,这才是自己啊。返璞归真反对自嘲。”李晓笑起来。
电视剧终于演完了。这是无法避免的。时间一去不复返。带走了李晓的电视剧。也带走了他的看电视运动。接下来有很多种选择——洗脸、洗脚、洗手、刷牙、看书、发呆、躺着、幻想(yy、冥想)看书、去窗户前面向外望。。。。。。干什么?选择太多。无从下手。电视剧开演了。又开演了?又?刚才天黑了?难道不该睡觉么?但是天亮好像还没有结束。愁磨、徘徊。不得不这样。
看书,识字。如果不识字就无法看书。一个字一个字的念。当一句结束时。无法勾兑出恰当的意思。为什么句子要有意思?许许多多的字最终都趋向于句子想要得结果?不尽然?“我怎么又有这样莫名其妙的想法?”这次不是自嘲。李晓感到懊恼。“他就是说那个意思。他不能够说明他不是。他比他高深很多。就算他说的不对,目前他也无法反驳。读了足够多得书就能够揭穿他。但他很怀疑那一天不会揭穿他,而是热烈的拥护!如果是这样。每本书都成了暴君。思想像雷霆一样威力十足的冲进脑袋,剪除异己。像他那样的愚者更是那样——不容抵抗。缘木求鱼,就是那专注的最终却微弱的抵抗所选择的前进方向。恐惧变成仰慕。抵抗成为崇敬。文明爱人类。像神所作的那样。字里行间字里行间。好吧,不揭穿,却也不妥协。”那就不看书了。
“要不要揭穿写书的那个人?”李晓认真地考虑,同时也在与自己的决心较量——从不做什么事除了吃饭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