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缅甸,带上佛的微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去缅甸,带上佛的微笑-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书名:去缅甸,带上佛的微笑

    作者:小重山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原名王永胜,甘肃定西人,现居广州。喜户外旅行、徒步摄影;好舞文弄墨、填词写诗。已出版《奔向湄公河》《背包东南亚》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缅甸旅行散文,作者在15天内穿行缅甸8个城市,记录了缅甸的历史、民俗和著名景点,拍摄了大量精美图片,附带食住行的信息,是背包旅人的绝好参考。

    缅甸是虔诚的佛教国家,历史上修建了大量佛塔,精美绝伦;另一方面,缅甸是二战中中国主要的境外战场,对于中国人来说具有别样的意义。

    书摘正文:

    曼德勒MANDALAYj米j花j书j库j ;www。7mihua。com

    阳光、棕榈和叮叮作响的风铃

    几盏路灯发出微黄的光晕,四周停满了各式车辆,地面凹凸不平,低洼处甚至有积水。甫一落车,我和辛荑呆立当地,待反应过来,余人已隐入到夜色里。

    这里是曼德勒公路(HighWay)汽车站,凌晨四点半,离市区15公里。

    步出停车场,才摆脱纠缠不休的摩托车司机。然而,走半天却不见有其他车辆,十余分钟后到大路,有摩托车揽客,1000基亚到市内。旅人到底计较不了太多,我将行李放在司机脚下,坐在他后面,辛荑则紧贴我后背。

    司机敲开皇宫(Royal)旅馆的大门,伙计呵欠连天,揉着眼睛说〃客满。〃到不远处的花园(Garden)酒店,总算有房。伙计居然能讲流利的普通话,便不再挑剔。计划今晨先到曼德勒山看日出,然后租车游周边古城,傍晚去乌本桥。酒店提供租车服务,和伙计商定,以30000基亚成交。

    再度出门,辛荑略显疲态,精神有些萎靡。行不多远,碰到摩托车招徕生意,1000基亚到曼德勒山。此公居然不知道如何去曼德勒山,看来他不是职业揽客的摩托仔,只是临时起意,赚点儿外快。当然,本地人嘛,很快打听出头绪来。

    〃曼德勒〃巴利语意为〃多宝之城〃,因近郊有古都阿佤(Ava),华侨便称之为〃佤城〃。四方形的曼德勒皇城是城市地标,也是城中之城,其西南为市中心,东北为曼德勒山。
第2页 :
    看到曼德勒山门巨大的神兽和陡峭的台阶,辛荑胆怯了,再也不愿走路。我无计可施,建议她参观山脚的塔林,她点答应,径直去了。我只好独自上山,以迎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曼德勒山旧称〃罗刹女山〃,离平地236米。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是缅甸著名的佛教胜地。沿途店铺和寺庙尚未开门,据说沿途有〃八大寺庙〃。早起的人,正在打扫,看到我赶路急切,微笑点头。

    半山有座寺庙,据说里面珍藏佛祖的三块遗骨。迎面有尊巨大的镀金柚木立佛像,高约8米,左手捻佛珠,右手遥指曼德勒。佛祖当年游历金地,在此预言山脚将成大都市。2400多年后,预言应验。公元1857年,敏东(Mindon)王将国都从阿玛拉普拉(Amarapura)迁到山脚,动工伊始立此佛像。︴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爬完1729级台阶,终于到达山顶的佛寺。可能受印度教影响,佛塔斗拱相连,回廊贯通,有金环眼镜蛇神像,墙壁贴着玻璃镶嵌的几何图案,四面可观景。太阳还没有出来,天际云霞灿烂,倒映在伊洛瓦底江里,如壮阔的山川形胜图;江畔烟树隐约,参差十万人家;南边是酣睡中的曼德勒城。

    我原计划沿伊洛瓦底江溯流而上,探访缅北重镇密支那(Myitkyina),现在看来,恐怕成了泡影。密支那位于伊洛瓦底江支流恩梅开((NmaiHka)江和迈立开(MaliHka)江汇合处的下游,克钦邦首府。克钦自称〃景颇〃,起源于青藏高原,与中国景颇族源出同门的克钦族,史书记为〃寻传蛮〃和〃峨昌蛮〃。现在的克钦族有独立武装,盘踞在拉咱地区,与缅甸政府水火不容,摩擦不断。

    1942年5月,腊戍失守,〃曼德勒会战〃破灭,中国远征军全线败退。日军两个联队约7000人抢先占领密支那,截断远征军归途。第5军司令长官杜聿明见情况危急,又不愿撤入印度,命令部队扔掉辎重,沿铁路以西向北转进,穿越纵深480公里的野人山,行军两个半月,最后到达印度雷多(Ledo)。5万余官兵,仅有约1万人走出丛林。而第一次远征缅甸的10。4万名将士,生还4万余人。除战斗减员,其余5万余人在撤退途中被热带丛林吞没,是为中国抗战史上最为惨痛的篇章。

    两年后,中国驻印军反攻缅甸,血战密支那。同时攻克腾冲、松山,将日本人逐出国门。密支那城埋葬着许多中国远征军,如今,他们的墓碑毁坏殆尽,灵魂仍然在四处游荡。

    我很讨厌这种跳跃式的思维,本是良辰美景,却没来由的想起烽火狼烟。也难怪,旅行是地理学和历史学,每块土地,不都充满着爱恨情仇?每个时代,不都充满着浴血杀戮?

    佛塔没有开门,有阶梯通上塔顶,铁门紧锁,不能达顶。一个邋遢的年轻人正在扫院子,我问能否到塔顶,他说不能。再问,哪里看日出最好?答曰从台队下去。

    下面是寺庙,有人居住。东边墙角光滑圆溜,显然被许多人攀爬。我倚墙而立,等待东方破晓的阳光。吉卜林(RudyardKipling)说:〃曼德勒之路啊,那里有阳光,棕榈和叮叮作响的风铃。〃诗人没来过曼德勒,但他的诗句却是曼德勒最成功的广告语。我上山的步伐太快,不仅赢得汗湿衣衫,而且糟蹋了摇曳的棕榈和叮当的风铃。

    山东南有两片正方形的白色塔林,掩映在青翠欲滴的林木中,辛荑也许正徜徉其间吧?原野云烟流动,仿佛灰色的帏幔,或如谁人温柔的手,拂过贪睡孩子额头的发梢,〃喂,宝贝儿,该醒来啦!〃晨光袅袅,山鸟喳喳,我当然能听懂这爱的呢喃。旷野的尽处是掸邦高原的群山,作成曼德勒的屏障。如此布局,怪不得曼德勒较仰光更加炎热。
第3页 :
    天边黑云接山,等看清太阳时,已蹦得老高,正如魔术师藏在袖中的鲜花,突然在手里盛放。万道霞光铺满原野,金色的佛塔闪现出异样的光彩,流动的云烟如丝如缕,缠绵悱恻。这等情境,到底使人销魂。

    曼德勒是佛祖青睐的城市,缅甸传统文化的心脏和宗教中心。可是,其历史仅有150多年,相对周边的古城,资历短浅。而且贡榜王朝的末代帝子,在这里被英国殖民者俘虏。佛祖对基督的飞扬跋扈有心无力,直到日本人到来,才将英国人赶出缅甸。但日本人根本不是救世主,醒悟过来的佛教徒再次和英国人携手,驱逐日本人。再经过几轮讨价还价,终于独立。

    下山的路上,尽是阳光、棕榈和风铃。辛荑跑哪儿去了?她不在塔林里。回到曼德勒山门,见她正在巨大的狮子像前徘徊。__

    阳光完全铺展开来,一时找不到车辆,便顺着皇城东往南。护城河是曼德勒绝妙的风景,天光云影,亭台楼阁,都在旖旎的河水中流动。

    酒店位于皇宫西南,从东门直穿西门,比沿着护城河走要近。门口有荷枪实弹的军人,示意买票。通票10美元,包括曼德勒山下收门票的佛塔和周边古城。

    小贴士:

    公路汽车站到市中心15公里,摩托车1000基亚,我所住宿花园酒店12至18美元。去曼勒山摩托车1000基亚到门口,据说能到半山腰,路口有皮卡也可达,曼德勒山东麓为佛教圣地,有塔林僧院。听人说,曼德勒山的日落不错。

    军人咧嘴一笑:〃外国人,我送你过去〃

    公元1752年,盘踞缅甸贡榜(今瑞波)的缅族领袖雍籍牙,击溃孟人,建立贡榜王朝。他用三年时问,发展经济,促进生产,国力日盛,直至重新统一缅甸。贡榜王朝历10代王,延续132年。从立国到雍籍牙第四子孟云(Bodawpaya)在位,是王朝全盛时期。有意思的是,贡榜王朝先后五次迁都,两次迁都阿佤,两次迁都阿玛拉普拉,最后迁到曼德勒。

    1852年,贡榜王朝在第二次英缅战争中失败。次年敏东继位,大臣高僧上书,建议迁都。他们认为阿玛拉普拉(Amarapura)是失败之都,很不吉利。敏东王召集文武大臣,共商迁都大计,随后颁文:阿玛拉普拉是指挥第二次英缅战争失败的都城,是昏君蒲甘王(BaganMin)下台之地,威信扫地,失去民众信任,新君不宜在此主持朝政,所以迁都曼德勒。

    将失败归结为城池风水,不算什么笑话,中国也不鲜见。

    迁都令颁布后,敏东与其弟加囊亲王(KanaungMintha)率领30多名重臣高僧到曼德勒实地考察,责成建筑师绘制宫殿和都城的草图。1857年,皇帝动员阿玛拉普拉15万百姓随驾,于曼德勒附近定居。皇宫于1859年落成,敏东选择的好风水,并未带来长治久安。随着英国殖民者的入侵和国内矛盾的激化,贡榜王朝日趋衰落。1885年,英国侵占缅甸全境,曼德勒作为缅甸皇都仅28年。

    1942年,曼德勒王宫遭日军轰炸,宫室成为废墟。1992年,缅甸政府投入巨资重修,以恢复王宫昔日风貌,1995年对外开放。不过,我的旅游书对此颇有微辞,认为现在的皇城是拙劣的山寨货,劳民伤财,不值一看。
第4页 :
    皇城中住居民,饭馆甚至将桌凳摆出来,座上许多军人。据说这里还驻扎着缅甸陆军总司令部,游客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