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走吧。”
……
阿姐面对整栋楼二十多层的人,拒绝了她一次又一次,呆子根本没法插上话,最终只拿到了五六张不知真假的、所谓的老板名片,姐却似乎如获至宝地将它们郑重其事地收入名片夹中,走时还面带笑容。
呆子觉得,整栋楼敲过去,真如“秋风扫落叶”一般,说是“扫楼”,倒是很生动、很贴切,她也从姐处学到了很多销售员、特别是行销销售员的语言和技巧,相比,姐的也是从上手(猜是Ann吧)那里,以及每次失败那里学到的吧。
只是,这么一扫开去,扫到的其他收获不多,最多的只有骂词。
与其说是扫楼,不如说“被楼扫”~
才几日,呆子也学会了潜入楼盘,鼓起N次勇气以后,也能说上两句,只可惜被拒绝者几乎是100%,否则就只给名片,最恼怒的人还会喊保安赶她出去,有一次她还被推搡过几下,差点受伤。
大多数时候都只是挨骂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半个月过去了,呆子基本上学的只有行销,也说不上是“会”了,只是其他的(例如什么报表,什么色卡,什么跟单操作)更加没机会学而已,但,回校的时间就到了,C大这个学校并没有像别的院校一样,给人一年或半年的实习时间,故此很多人都是造假的证明,而呆子的那些,就是行销来着,但为了写得比较贴近专业,就多写了几个什么翻译文件之类的废话东西,盖上了章。
原来所谓的实习,在呆子身上,只有“扫楼”二字罢了。
傻傻地拿了证明,呆子又重新站在晃晃悠悠的火车上。
作者题外话:扫楼经历,至少可以让呆子的脸皮厚一些,估计这也叫做收获吧,只是呆子的脸皮本来就已经很厚了咧~再加厚岂不成为木板啦?????
第八节 被G市人(上)
G市,是历史文化名城,传说中是世界上仅存的四个没有移动过闹市中心、至少拥有四千余年沧桑的古老城市,中国大陆第N大经济体核心,是南方某片的政治、经济、金融、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全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追本溯源,呆子的先祖们均是G市大贾,但由于上世纪战乱频繁,特别是含怕抗日战争时期鬼子的烧杀抢掠,前几辈人偕同老幼,集体逃亡至临近的属于半贫困地区的U市,这一去却从未复返,原因主要是整个家族的经济衰落,*时期又鉴于成分原因,呆子的父母一辈没有了改变命运的读书的权利,故此整体地从内到外衰败,直至被埋汰,渐渐成为彻头彻尾的多年底层挣扎的、贫困的一族。
但,同很多U市的人一样,他们从来没有忘记过祖上曾经生活过的G市,自幼呆子就听祖辈们讲述祖辈的父辈曾经在商场拼杀起伏的故事,讲述曾经浪漫多姿但又充满算谋的大族联姻,讲述G市20世纪头几十年真正的辉煌,讲述总希望自己的子孙“杀将回去”。
故此家里所有人,都很是支持某个骚主意:把仍然毫无工作头绪的呆子 “被就业”到阿姐的公司,同时把户口和档案迁到G市去,只是阿姐的老板Ann要呆子写保证书,说“绝不到此工作”云云,虽然手续有些繁琐,Ann的态度好像有些抗拒(好在阿姐求得),且户口只能弄到人才市场,但也叫做“远梦之旅”了。记得有个东北籍的少数民族同学,毕业时就二话不说,飞回了那曾经养育他祖先的白山黑水之间,手续跟呆子一样,虽然他也没找到工作,在东北祖籍地,他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感觉他这种状况,就跟呆子相似。
这“被就业”虽然在各个高校非常普遍,主打是被学校以扣发毕业证学位证等,强制填写所谓的就业表的闹剧,也有不少人是想混个大城市户口而去自愿地“被”的,也有其他原因的,更有被骗的,等等。
呆子却很是失落。
毕竟,“被就业”,总是不好的事情。
学校这段时间,眼看着毕业邻近,理科生基本上被抢要一空,工科更是供不应求,几乎出现了招聘单位天天骚扰院系老师的火爆场面,而学生人数占45%的文科类各院系的真实就业率基本上徘徊在10%到30%之间,虽然还是束手无策,但从人才市场那边拉人到学校做几场招聘会,弄几场秀,还是晓得的,也不是什么特别难的事。
结果来的人,还是招理工类的占了大头。
招聘单位的大棚,一次次地架起,众多容貌不出众的文科生一次次地失望,一次次地在场地上转了一大圈,捧着完全没有打开过的简历黯然离去。
美女们倒是比较好找工作,即使是人家不想招文科生,也会招惹一些文科的美人儿在摊位前聊天,已打发等待几乎已经签约完了的、几乎不会出现在招聘会场地的理工学生的出现的,那些无聊和漫长。
男的文科生需求量其次。
其实,真正积压的,是千千万万像呆子阿平一样,容貌上有所欠缺的女生,女,文科,非名校学生!
“你有八级证书,怕什么?”学妹们问得天真。
“不怕,只是人家完全没有英语要求。”呆子平日喜欢回答后学提出的问题,几乎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特别是学习方向、猜题技巧、老师的水平等等所谓的“学术疑难”,学妹们总是缠着那平易近人的呆子不放。
找工作的问题也不例外。
“啊?什么叫做没有英语要求?”
“就是,我参加了我们学校的、外校的、本城人才市场的许许多多场招聘会,总是看不到有人招聘英语专业的!”
“不会吧!”
“怎么可能!”
“不是说英语专业找工作容易么?”
“他们都招聘什么——文科的。”
……
“只见过中文和行政。”呆子傻傻地,看着远方。
想不到会让小妹妹们那么失望,呆子内疚不已,更内疚的是,怎么自己会找不到工作呢?怎么自己的专业——想当年报读此专业的时候,诚如小妹妹们说的,英语专业“非常”好找工作,难道真的得提及《世界是平的》里头那句:“那是因为你生不逢时”
记得《世界是平的》一书的作者,美国人托马斯弗里德曼未完成此书之时,曾飞到中国某著名大学做讲座,下头有个我国的小愤青问:“为什么欧美发达国家发展经济的时候,可以随意使用地球资源,而我们中国不可以呢?”这老外第一次来中国,不过造次,心中本已有了答案,也只能含糊蒙过去,落得个答非所问的骂名——名校的学子哪里容得他如此忽悠——结果在国内外高校之间传为笑谈,后来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书中解释道:“我不是不懂解答,而是不敢说,此地我告诉你吧,这是因为你们生不逢时!”
“It is not your time!” 这兴许是最正确的答案,只是当时老外真真不敢说,呆子也不敢说,不敢跟学妹们说,不敢跟朋友说,不敢跟同学说,不敢跟一切一切的人说起这所谓的“正确答案”。
作者题外话:可怜的娃子,人家只是被就业,她竟然被就业的同时,被G市人了~~ 歪倒!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八节 被G市人(下)
过了好久,阿姐才抽出时间,把呆子超级心痛地花了20元寄EMS的所谓“就业推荐表”弄去盖了章,还跟G市人才市场的搞了个章,这“被G市人”的计划才宣告基本完成。只可惜寄回来的时候用的是某快递公司,价格是比较便宜了(姐签到付的~)那人竟说找不到我们学校的N区,只让呆子去校门上去等他。
那几日呆子尚且处于和论文老师纠结斗争状态,追丰田跑车还来不及,哪里有空出过校门,如今匆匆而出,竟又发现好多明眸皓齿的90后在校门口徘徊不前,呆子仿佛记得那次去ZS大学的情形,心头阴影无限,此时竟然还有不少向呆子问路的,呆子好奇,询问之下,才知道是针对高考志愿的“高校招生咨询”开始了。
啊?
招生啦?
其实,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有类似的咨询会活动,只是呆子从未注意过,“原来咨询会可以有这么多人?原来咨询会可以用招聘会的摊位的?原来咨询会可以按照招聘会的模式进行的?”呆子脑海中竟然浮现出这些古古怪怪的疑问,连她自己也都觉得神经。
手机响起。
这手机造价低廉,用着也有些日子了,声音都有点变调,对方大喝:“喂,我等了二十多分钟啦,还不见你在学校门口?”
“咱们学校大啊!”呆子竟然不呆,捏出个很正当的理由来。
“大也不不得那么久啰喂!”那人明显是N城的口音,虽怒但带笑。
“就到了!”呆子飞似的奔去。
拿着那几张花花绿绿的、盖满了公司和人才市场的印章的纸片儿,心中不禁有双重的沉重:“被就业”和“被G市人”,这都是两个大大的“被”字啊!
呆子的学生时代,无不积极主动:主动追男生(失败!);主动给论文老师找茬;主动多选修课程;主动多做功课;主动多学专业;主动给自己弄来某些内部活动的资格;主动帮人修理别人等等。
只不过这些主动,似乎都随着呆子学生时代的终结而逐渐被“被”代替了:“被就业”、“被迁移”、“被G市人”、“被搞错”、“被写错”等等,都似乎随之而来。
而“被写错党组织关系”其实也是G市人进程的一个小小插曲,实在无奈。
把人事档案寄存在G市的人才市场,不单附赠G市户口,还附赠组织关系的托管,让人家不至于成为“口袋党员”,只是党费收取标准极高,貌似是每月十元,这让呆子心中大痛,N市人才市场才两元——究竟口袋党员还算不算党员呢?如果是的话,那该多好!
不过呆子研究了很久,都不知道答案,只好老老实实地跑到院系的党组织,把组织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