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傻"的员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做最"傻"的员工-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了市场部之后,她的世界骤然广阔起来。不过同原先一样,她的特色就是默默地工作和努力。半年后,她的几份扎实的调查分析报告为她赢得了一片赞扬。一年后,她已经是市场部公认的举足轻重的人物了,看到她在会议上气定神闲、无懈可击的发言,原来人事部的同事大跌眼镜。
  刚刚荣升市场部经理不久,老板请她吃饭,然后问她愿不愿意接受新的挑战,去情况并不乐观的北方分公司。
  刘敏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她选择了库存积压最严重的第一销售处,开始了她的第一步工作。
  在寒风凛冽的冬天,她一个人借了一辆自行车,找代理自己公司产品的经销商,了解产品滞销的原因。慢慢地,几个月后,情况就开始明显改善了。
  不知情的人,当然以为她这两年走鸿运,哪里知道她每天下来口干舌燥、腰酸背痛的艰辛。
  第一张大单子是去拜访某局长,偶然听到他同业内另一位局长在打电话,谈论第二天去某风景点开会的消息。刘敏回公司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了他们入住的酒店。第二天傍晚,一身旅行装束的刘敏与局长们相遇在酒店大堂里,她说是来自助旅游的,虽然醉翁之意不在酒,但谁也没有看出来,或者说年长的局长们涵养好,不忍心揭穿她。
  几天下来,局长们邀请她一起参加活动,唱歌、打牌、聚餐。再后来,认识她的人同她的关系更密切了,不认识她的人也慢慢接纳了她,她的客户名单上增加了一大群强势的人。第一张大单就在半年后从这群人中产生了。
  关于机会,刘敏应该是最有感触的,她说:机会来的时候,并不会同你打招呼,告诉你我来了。不疏略平时的每一个点滴,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就是在为自己创造最佳的机会。
  和刘敏不同,很多职场中的人,他们总是自作聪明地被动应付工作,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他们在工作中没有投入自己全部的热情和责任,只是在机械地完成任务,而不是创造性地、自觉自愿地工作。这种被动工作的员工,很难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最终也将一事无成。

“傻”点,机会就多点(2)
被动工作的人,不但不会主动去做老板没有交代的工作,甚至对于老板交代的工作,也要一再督促才能勉强做好。这种被动的态度自然会导致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下降。久而久之,即使是被交代甚至是一再交代的工作都未必能做好了,因为他已经习惯于想方设法去拖延、敷衍以至推卸。这样糊弄工作的员工只能因为糊弄工作而糊弄自己,公司也根本就不会再分派给他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更不会给予机会、委以重任了。
  请检视一下自己,看看你有没有被动等待工作的不良习惯。如果有,就不要再消极地等待了,也不要去抱怨,而应该自我反省、勇于改变。
  对待工作,不要总是从“聪明”和“傻”的角度去分析考虑,如果你要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就应当克服被动工作的习惯,将其从自己的个性中根除。在这方面“傻”点,你的机会就多点,这样你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布迪最初只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整车装配线上的一名杂工,他的成功,就始于工作中一次次平凡的积累。正是“傻傻”地抱着积累平凡就是积累卓越的工作理念,他在不到30岁就被擢升为公司总领班,成为通用公司最年轻的总领班。
  布迪是在20岁时进入工厂的。工作一开始,他就对工厂的生产情形做了一次全盘的了解。他知道一部汽车由零件到装配出厂,大约要经过10几个部门的合作,而每一个部门的工作性质都不同。
  他当时就想:既然自己要在汽车制造这一行做一番事业,就必须对汽车的全部制造过程都有深刻的了解。于是,他主动要求从最基层的杂工做起。
  杂工不属于正式工人,也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哪里有零活就要到哪里去。因为这项工作,布迪就有机会和工厂的各个部门接触,因此对各部门的工作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当了一年半的杂工之后,布迪申请调到汽车坐椅部工作。不久,他就把制造坐椅的手艺学会了。后来他又申请调到焊接部、车身部、喷漆部、车床部等部门去工作。在不到几年的时间,他几乎把这个厂各部门的工作都做过了。最后他又决定申请到装配线上去工作。
  布迪的一位朋友对他的举动十分不解,他问约翰:“你工作已经几年了,总是做些焊接、刷漆、制造零件的小事,这恐怕会耽误你的前途,你不觉得自己太傻了吗?”
  布迪笑着说:“你不明白,我并不想急于当某一部门的小工头,而是以能胜任领导整个工厂为目标,所以我必须花足够的时间了解整个工厂的生产情况和工作流程。我正把现有的时间做到最有价值的利用。我要学的,不仅仅是一个汽车零件如何做,而是整辆汽车是如何制造的。”
  当布迪确信自己已经具备管理者的素质时,他决定在装配线上崭露头角。布迪在其他部门都干过,懂得各种零件的制造工艺,也能分辨零件的优劣,这为他的装配工作增加了不少便利。没有多久,他就成了装配线上最出色的工人。很快,他就晋升为领班,并逐步成为工厂的总领班。
  在工作中,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小到可以被抛弃;也没有任何一个细节,细到应该被忽略。
  同样是从事一个平凡的职位,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成就。不屑于做“傻”事的人做起事来十分消极,只会糊弄工作,他们只是在工作中混时间;而积极的人则会安心工作,把任何“傻”事作为锻炼自己、熟悉工作的机会,以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 txt小说上传分享

“傻”点,机会就多点(3)
俗语说得好: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既然我们一天之内建不成辉煌的罗马,那我们就应当专注于建造罗马的每一天。这样,把每一天连起来,终将会建成一个美丽辉煌的罗马。
  很多时候,人们都认为“傻”的人怎么能看到和把握住机会呢?但如果这样的“傻”人是一个认真负责敬业爱岗的人,实际上他已经把握住了机会最根本的脉搏。公司和老板就会把握住他,每一个机会自然也就不会错过他了。
  在一次国际产品展示会上,一家公司的市场部经理带领一支队伍来参展。
  在开展之前,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包括展位设计和布置、资料的整理和分装以及产品的组装等,需要大家加班加点地工作。
  可市场部经理带去的那一帮安装工人,大多数人却和平日在公司里一样,不肯多干一分钟,一到下班时间,就溜回宾馆去了,要么就逛大街去了。经理要求他们干活,他们竟然说:“没加班工资,凭什么干啊,我们才不那么傻呢。”更有甚者还说:“你也是打工仔,不过职位比我们高一点而已,也别犯傻了,何必那么卖命呢?”
  在开展的前一天晚上,公司老板亲自来到展场,检查展场的准备情况。
  到达展场已经是凌晨一点了,让老板感动的是,市场部经理和一个安装工人正挥汗如雨地趴在地上,细心地擦着装修时粘在地板上的涂料。而让老板吃惊的是,其他的人一个也不见。
  见到老板,市场部经理站起来说:“我失职了,我没有能够让所有的人都来参加工作。”
  老板拍拍他的肩膀,没有责怪他,而指着那个工人问:“他是在你的要求下才留下来工作的吗?”
  经理说这个工人是主动留下来工作的,在他留下来时,其他工人还一个劲地嘲笑他是傻瓜:“你卖什么命啊,老板不在这里,你累死了老板也不会看到的,还不如回宾馆美美地睡上一觉。”
  老板听了叙述,当时没有做任何表示,只是招呼他的秘书和其他几名随行人员也加入了到工作中去。
  但参展结束,一回到公司,老板就开除了那天晚上没有参加劳动的所有人员,同时,将与营销部经理同打扫卫生的那名普通工人提拔为分厂的厂长。
  那帮被开除的人很不服气,找人力资源总监理论:“我们不就是多睡了几个小时的觉吗,凭什么处罚这么重?而他不过是多干了几个小时的活,凭什么当厂长?”他们说的“他”就是那个被提拔的工人。
  人力资源总监对他们说:“用前途去换取几个小时的懒觉,是你们的主动行为,没有人强迫你们那么做,怪不得谁。而且,我可以通过这件事情推断,你们在平时的工作里一定也偷了很多懒。而他虽然只是多干了几个小时的活,但据我们考察,他平时一直都是一个积极负责的人,他在平日里默默地奉献了许多,比你们多干了不知多少活,提拔他,是对他过去积极奉献的奖赏和回报!”
  在这里完全可以看出,多一分的责任感,就多一分回报,对于那个主动留下来的工人来说,虽然他只是一个普通职工,但是他表现出来的强烈责任感,却是他远胜于别人能力的表现。
  当年,有这样一个孩子,大家都笑他是个傻瓜。因为每当有人拿五分和十分硬币给他挑选时,他总是去拿五分的,而且次次如此,因此大家总嘲笑他傻。
  一次,一位外地的智者从此经过,听说了这件事,也亲自试验了一回。果然与大家说的一样。智者哈哈大笑,拍着那孩子的肩膀说:“小朋友,你真聪明。”那孩子也笑了,智者转身而去。在场的人傻笑了一阵,也就散了。
  只有这个小孩子心里清楚,如果他拿了十分的硬币,下次就再也不会有人让他拿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笑话,跟工作上聪明和傻没有太大的关系,但这却说明了,表面上的聪明和傻是不能说明问题的,更是靠不住的。
  

责任是一种成熟
很多人都觉得责任是用来教育新员工的,我们都工作这么多年了,工作要负责这点道理我们还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