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的盛宴:中国保险产业1919-2009》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迷失的盛宴:中国保险产业1919-2009-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投连一诞生就成为“明星”,一扫此前寿险产品设计的呆板。
    产品结构上,平安的投连于保险行业中引入“伞型”投资账户——即同一险种旗下设立多个投资账户,供不同客户按投资需要和风险承受能力加以选择和转换。这种结构类似基金行业的“伞形基金”,但是平安无疑比中国基金业领先。
    运作模式上,投连险把保费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用于购买保障;另外一部分进入投资账户,其风险和收益都由客户承担。
    这样的设计使得平安完全可以挣脱利率变化的束缚,从而赚取稳定的无风险利润。
    时任保监会副主席的吴小平说,平安这是在第一个吃螃蟹,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意味着可能吃到甜头,也可能被螃蟹夹到。
    一语成谶。
    平安是先尝到了甜头,后来却被螃蟹夹到!
    毫无悬念,于上海试销的投连成为平安攻城拔寨的利器。
    2000年的中国股市基本上是一个单边上扬的市场,上证综合指数全年上涨了51。73%,深证综合指数全年上涨了58。07%。2001年上半年,股指依旧震荡盘升,上证指数半年间上涨6。97%,创下2249。77点的历史新高。
    受A股市场的刺激,平安投连险的账户收益率仿佛被打了一剂兴奋剂,连创新高。例如,设立于2000年10月31日的平安发展投资账户,截止到2001年6月30日,投资账户投资单位卖出价为1。1946元,与设立时相比,增长率为19。46%,与2000年底相比,上半年净值增长率为8。81%。
    投连巧遇牛市,威力大增。
    数字为证。1999年上海寿险年终盘点,平安保费收入近34亿元(占42%),中国人寿30亿(占37%),太保约6亿(占7%),友邦约10亿(占12%),中宏8000多万(占1%),太平洋安泰约3000万(占0。4%)。平安首次超过中国人寿,成为上海寿险业霸主。
    2001年年末算账,仅仅两个年头,平安保费收入高达65。6亿元,市场占有率51%,中国人寿则剧跌至23%,友邦(14%)与太平洋(10%)不分伯仲。
    时任中国人寿上海分公司总经理何静芝曾说,形势真正急转直下是在2000年,暗指投连。显然,火爆的投连成为颠覆上海滩市场格局的关键。这也为当时所谓的“两何之争”(平安上海的带头大哥何志光和中国人寿上海的领军人何静芝)划上一个阶段性的句号。
    一年试点,成绩斐然。
    吴小平评价称:“这一年来,平安上下非常努力,带头使中国寿险商品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可以说,平安对整个寿险行业起到了非常好的带头作用。”根据保监会的统计,2001年投资连结产品保费收入高达106。62亿元,同比增长542。26%。
    不过,投连未来的发展,显然超出了预设的轨道。
    于上海试点之时,投连尚在掌控之中。第一批700名投连销售人员,都是平安的精华,具有3年以上的司龄和保险从业经历。他们一旦被发现违规销售,立即将被取消销售资格。同时平安还安排100%售后电话回访,设计了第二道防线。
    营销方式上,煽动力极强的产品说明会新鲜出炉,日后也会大行其道;同时平安撰写了业内第一份产品的软文和广告,都开创了金融营销的先河。
    上海试点之后,投连如野草般疯长,北京、南京、宁波等21个省会和中心城市先后开始上演投连大戏。
    久违的“排队买保险”的场面再度显现。
    “福州客服中心里,每个客户怀揣一个装钱的袋子,争先恐后地挤向现金收付室那个小小的窗口,唯恐晚一秒就会与诱人的财富擦肩而过,福州客服部经理王义明向办公室借来高音喇叭,搬来长凳:‘大家排行队,按顺序来,每个人都会有机会的!’
    “那个时候,好像钱都已经不是钱了,甚至有一天一大早有个柜员在电脑下面发现了一叠5万元的钞票,过了很久才有客户过来认领!”
    盛况之下,平安的部分销售开始变形——收益被放大,风险被缩小。
    一些不恰当的信息到处流传,各地五花八门的宣传品层出不穷。例如,“一次性投入5万元,每年预期回报率如果是20%的话,30年后,连本带利达1068。23万元”。
    销售乱象愈演愈烈。
    2001年12月,平安PA18网站公开的统计数据显示,“世纪理财”的月收益率最高为4。87%,运作14个月已累计为客户创造了16。14%的收益率。如此骄人的业绩,一直是平安的业务员游说客户最有力的佐证。
    好景不长。到了2001年下半年,在清理银行违规资金、国有股高价减持、问题股地雷集中引爆等一连串打击下,股市大幅下跌,上证指数半年间狂挫25。79%。市场转头向下,投连账户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数据显示,2001年发展账户亏损454万,其中基金投资亏损305万;基金账户亏损6655万,其中基金投资亏损1972万。
    投连险濒于危机的边缘。
    2001年10月,保监会发布公告,针对新型寿险,例如投连、万能和分红保险,提醒消费者要认真了解产品特性,清醒认识自己将要承担的风险。这被认为是监管部门“对投连产品的风险性给予严重警告”。
    2001年12月6日,《南方周末》发表了记者杜卫东撰写的调查《平安“世纪理财”:被隐藏了的亏损真相》。该文称,如果扣除买卖价差等各种费用,“0。67%的人赚了,99%以上客户至今入不敷出”。尽管其计算的方法,保险公司并非完全认同,但是,投连险亏损的情况引起市场极大的关注。
    人潮又涌向福州平安。不过,这次客户不是为抢购,而是要求退保。平安福州分公司的“第一次退保事件”被炒作得沸沸扬扬。
    很快投连“退保风”吹遍整个市场。到2002年上半年,投连险降幅高达36。04%,全国投连险退保率为4。9%。
    受投连影响,平安的声誉备受影响,保费规模大幅下滑。面对这场可能危及公司生存的危机,平安不得不壮士断腕,除了拿出巨额真金白银进行补偿,马明哲亦亲自坐镇处置。
    2002年在泰国芭提雅明星高峰会上,马明哲以《百年老店,诚信为基》做演讲,他对平安在投连中的失误作深深的反省。
    平安总部成立了直接向马明哲汇报的危机处理小组,各地分支机构高度戒备,成立以一把手为责任人,由总经理室直接领导的投连专项工作小组,每天一会,发布投连简报和动态报告。同时启动中国保险史上最大规模的客户回访,逐步释放了风险,集体性诉讼案件得以避免。
    颇有意味的是,投连事件不久,平安即被某媒体发起的首届“中国最受尊敬企业评选”评为最受尊敬企业。对于投连之殇,平安认为“在一个不恰当的时机,一群不恰当的人,卖给了不恰当的客户”。
    但是,这是全部真相么?
    实际上,就在媒体追打之时,就曾经有友邦的精算师撰文质疑称,就产品本身而言,同样存在重大的瑕疵——平安的获益可能多于客户,直指平安投连的收费。数据显示,第一代投连的费用普遍偏高。例如,主险合同包括5。26%的买卖差价、每月0。1%不等的资产管理费、投资账户转换费(首次转换免费,第二次按投资单位的1%收取,不得超过100元)以及退保费等。
    这些费用远远高于开放式基金。或许有鉴于此,此后的新型投连险,绝大部分都大幅降价,部分公司的买卖差价甚至为零,完全和开放式基金类似。
    由于初始扣除的费用偏高,如果按照标准缴费,客户第一年能够进入投资账户的资金相当有限。这样,即使平安在2000年和2001年上半年的投资赚大钱,客户能够分享到的仍然是少数。
    高费用显然会侵蚀客户中短期的投资回报。
    2003年5月,保监会下发《个人投资连结保险精算规定》。平安等开办投连险的公司先后停止了原保单的销售。至此,第一代投连产品折戟沉沙,淡出市场。
    投连危机是中国保险史上第一次因为产品问题引发的公共危机。
    但是,这样的危机并没有因为平安的教训而消失。经年之后,中国人寿的分红、友邦的重疾以及财产保险行业的交强险,分别因为“分红不如存款”,重疾“保死不保生”,以及“交强险暴利”说而备受质疑,并掀起巨大的风波。
    时过境迁,风雨之后,马明哲对于当年的投连危机亦有检讨和思考。马明哲在平安金融学院的讲话回忆:“当时整个公司陷入了上下各自为政,政令不通,指挥失灵的状态。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令人极为心痛!”
    投连之前,平安其实是有预判的。“事实上,公司在推出投连产品之前,是提前考虑到产品风险的。但问题在于我们在执行方面出了问题,我们最终还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高估了我们这支队伍。”
    情况远比预期危险。
    “那时候,由于队伍执行的偏差,使公司与客户之间产生了许多争议,一些客户对我们不再理解不再信任,甚至发生了些不理性行为。一边是上海分公司遭到近百个客户群诉围攻,一边是北京方面有客户到保监会门口静坐,而保监会是连连来电通知哪些地方又出了问题。”
    无法回避。
    “为最大程度挽回、重塑客户对平安的信任,公司上下一心,群策群力推动实施了‘百万客户大回访计划’。”
    “我自己也曾在东北的一些机构,和几名公司领导一起回访过一些客户,通过回访,很多客户都表示理解公司,接受了产品,并表示不准备退保。”“前后我们总共回访了全国104万名投连客户,此项工作堪称平安史上的壮举,绝对值得写进我们的教科书。”
    “这使我们得到了一个惨痛的教训。那就是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和公司存亡的角度看待执行的问题——企业成功不仅在于战略,更重要是执行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