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毫无风险。没有谁会对你的前途打保票,就是打了也不作数的。和田一夫爽朗地大笑。
他达观地看待这一问题:“机会与风险是一起存在的,如果害怕承担风险,那么机会就会失去!”完全是商海弄潮儿的勇气和胆量!
香港的《信报》在1995年如此评价说:“5年前,八佰伴集团宣布把总部由日本迁往香港,当初引起日本经济界的很大震动。现在看来,财经界的人士无不被和田一夫的高瞻远瞩的决定所折服。”
站得高、望得远的和田一夫不畏风险把握了先机,抓住了主动,现在得以谈笑风生纵论时事。
有记者问他:“你看日本企业现在到香港是不是太迟了一点?”
和田一夫毫不回避地说:“是啊,迟了一点。”
尽管批评表达得很温和,他仍以日本式的不露锋芒的话语予以缓冲,和田一夫说,机会仍有的,“香港九七回归之后,经济上将跟中国内地的联系更加密切。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机会我想会越来越多。”
和田一夫相信这条朴素的真理:世界上谁都愿意富起来,决不可能只有中国人不想富裕。通过经济开放富裕起来,是人类共同的愿望,何乐而不为呢?
他以直面现实的乐观主义宣称:香港经济界人士所害怕的“香港中国化”不会发生,而“中国香港化”却即将揭开帷幕。香港的归还对中国来说,是发展经济的大好时机!
和田一夫在首次访华时,便果断地抓住时机,与中国政府介绍前来沟通感情的东安集团签订了协议。
东安集团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大型复合企业集团。和田一夫与它签约,同意共同出资在香港开设东安集团经营的高级涮羊肉食馆东来顺。
这种诞生于满族人军旅生涯的吃羊肉的方法,经过世代的演变,已经成为北京的一道名菜,与“全聚德”的烤鸭并称。
这一京味火锅的吃法,是将片薄如纸的羊肉片,在滚沸的火锅上烫一下就取出来——这一过程叫“涮”,然后蘸上用花生酱、豆腐乳、韭菜花等近10种香料配成的调料,味美可口,毫无膻味。
“涮羊肉”的关键是选料的考究,其羊肉必须是内蒙古特有的小尾巴绵羊。东来顺的羊肉都来自于内蒙古特别定点的牧场。
凛冽的寒冬,滴水成冰,撩开北京饭店特有的棉被一般的门帘,在红火融融的燃炭紫铜火锅上,来两三斤片薄如纸、堆叠得尺把高的羊肉片,一大海碗浸泡好的绿豆粉丝,再来几盘切得大块的白生生的大白菜——其数量足以把南方人吓倒。一家几口,或三五好友,端着斤把重的大啤酒杯,围炉“涮羊肉”,是北京冬日的一大景观。
美食家的和田一夫当然要尝试“涮羊肉”了,这是他在香港收购餐馆时的绝招,形如老中医的“望闻问切”,不尝过,怎么敢推销给消费者?
于是在闻名遐迩的东来顺,古色古香,雕门绘墙,红黄相间的北方风格的情调中,和田一夫如每一个来此“涮羊肉”的顾客一般,先接了服务小姐捧上的“三炮台”(即南方人所称的“八珍茶”)。喝一口,清香微甜,煞是爽口。
然后,上火锅,涮羊肉。和田一夫挟起一片,学着主人的样子,在锅中涮了测,蘸上调料,放人口中,立刻一迭声地夸赞“非常好吃!真不错!”
有了这一口,和田一夫已经完全定夺了:考试通过,完全满意,有信心把它推荐给广大海内外消费者!
按照与东来顺的协定,和田一夫预计不久的将来,不仅在香港,而且将在预定建造在札幌的国际购物中心以及日本各地,共同开设店铺!
这是和田一夫与中国经济界连结的第一条友好纽带,八佰伴中国战略的第一步
第21章 首开先河 抢滩环球第一店
1991年4月11日,和田一夫应邀访问上海。4月14日,和田一夫与中国最大的百货商场——上海第一百货商店签订协议书,在上海浦东建造世界最大的商厦。中国政府历来禁止外商对零售业进行投资,和田一夫可算是首开先河,况且“第一口螃蟹”就吃下55%的出资额,取得经营权。权威人士推测:中国政府希望借八佰伴参加浦东开发这股东风,掀起一个外国企业的投资热潮。
和田一夫说
从零的起步,做到成为亿万富豪,是有可能的。但是,你得牢记一个原则,就是不能中途放弃原有的努力。即使是到了山穷水尽的绝望境界,你也得坚定信心,要继续奋斗下去。
中国的大门已经向和田一夫敞开,机会正大踏步地向他走来。
和田一夫虽没有预知今后事的特异功能,但幸运的果实已实实在在地掉落在他的面前。
访华后仅5个月,和田一夫和他的八佰伴,在中国市场上已迈出了第二步。
他已签订了协议书,将在上海浦东地区建造世界最大的购物中心。
这在中国内地是开创外商投资零售业先河的大动作!因为中国政府历来禁止外商对零售商业进行投资,和田一夫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才得以在上海浦东开店设铺。
进展神速,成果喜人!
事情要从1991年4月说起。
1991年4月11日,和田一夫率领15人的上海访问团,到上海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考察访问。
这是他半年之内的第二次访华了。此次到上海,目的非常明确,要与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共同调查市场销售情况。
说起这次访华,还有一个详和的背景。
和田一夫访问北京时,一直给予他关照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兼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理事长马洪,在1991年的元月,给和田一夫透露了这么一个信息:
中国政府将把上海浦东地区开发计划列为国家项目加以推动,并打算建造一个购物中心作为开发地区的拳头项目。但仅靠中国单方面建造担心经验不足,所以有意和外国流通业携手合作。
被和田一夫称之为“马洪先生”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是和田一夫很信赖的朋友,他一直支持和田一夫全家迁居香港这一举动,也很了解和田一夫希望对中国未来有所贡献的想法。
马洪在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领导班子会议上,推荐八佰伴作为上海浦东地区购物中心项目的合作伙伴。
因而便有了这次考察的动机。
此时,和田一夫理解的“相当于日本国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刚刚闭幕。此次会议一致通过将浦东地区开发计划列为国家项目,购物中心自然是浦东开发计划中的重要一环。
在这次会议上,前上海市长朱熔基被提拔为副总理,并主管上海浦东开发事务。他是因为在上海的开发政绩而被提升的。
和田一夫分析道:据说中国上层领导存在着保守派和改革派之争,但从朱先生荣任副总理的人事安排来看,中国显然已决定10年计划将推行经济开放路线。
恰逢此时,和田一夫来上海进行关于浦东地区投资的考察访问,实在是得“天时”呀!
果不其然,诸事顺利,抵达上海的第一天,马洪先生—一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理事长和上海政府一道为欢迎和田一夫的上海访问团,举行了热情的招待宴会。
和田丁夫一行浏览着上海的市容,觉得人口膨胀的问题已十分严重,著名的南京路终日人流不断,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官方数字显示,上海市现在人口已达1300万,趋于饱和状态,所以政府决心开发浦东地区,造就一个新上海。这恐怕是开发浦东计划的由来吧!
上海浦东的开发,有其自身天时地利的大背景。此时,全国改革的先行点——深圳特区的开发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原来只有几万人口的小镇,经过10来年的改革开放,已发展成超过100万人的大城市,人均收入也高居全国之首,经济开放的成果卓著!
处于中国经济举足轻重的“老大”地位的上海,这才开始大幅度地推行开放政策,要在基础较好的长江流域起“龙头”的作用。
借助了深圳发展的推动力,中国政府为浦东地区制定的经济政策,要比深圳、厦门等经济特区更为开放,发展要更为迅速!浦东开发比特区还“特”,已成为一时的口号。
借着这股劲吹的东风,有备而来,“武装到了牙齿”的和田一夫,怎能不顺风顺水、如愿以偿呢?
翌日,中方就为和田一夫推荐了合作伙伴上海第一百货商店。
这家大名鼎鼎的百货商店,在中国的百货商店中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家”。在中国人还不知晓店名、商标都属无形资产的概念时,上海一百,在偌大的中国,在老百姓中,就是妇孺皆知的金牌店。
在六七十年代,物质匮乏的时候,上海货便是全国的名牌,而能来上海一百采购结婚用品,操办一生大事,在当事人来说,是极荣耀、极光彩的事。
就是眼下,八九十年代之后,各地商品都极为丰富之后,上海货仍不乏崇拜者,上海的南京路永远熙熙攘攘,这里面仍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采购商品的俊男靓女、中年妇女、壮年汉子。上海一百的店堂里永远挤满了顾客,令来自境外的商人艳羡不已:“中国的商人真幸福,像电影明星一样被人关注。”这是一位东南亚富商亲口道出的真实感想。
因而,上海第一百货商店尽管只是上海的一家商店,既来称“中国”也未标识以“环球”、“世界”的吓人头衔,但它却比这些标在以吓人名号的后起之秀们拥有更切实的内涵。这家坐落在南京路的百货商店,确确实实具有着全国性的意义。
和田一夫仅是从介绍中得知,上海第一百货商店在全国乃百货店之冠。但他以行家的眼睛,立即看到了这家有40年悠久历史的百货店的“非常优秀”之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