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远不止于通用一家公司。他所倡导和实行的管理的革命,重新弘扬了为股东创造价值这一企业经营的根本原则,扭转了二战以来国际大企业普遍福利化的倾向,使企业获得了真正的动力;他创造了一个最有益于人才成长的文化,造就的不仅是一代企业家,更造就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今天的通用已经成为赫赫有名的“经理人摇篮”、“商界的西点军校”,全球《财富》500强中有超过1/3的CEO都是从通用走出;他的管理经验被越来越多的人采纳,几乎成为现代企业的一种典范模式。 人们对他顶礼膜拜,对他无比崇敬,但这个优秀的老人却在2001年事业的巅峰选择退隐,但是,他的精神还在公司继续发挥作用,他所努力创造出的企业文化还在通用等其他企业中产生更深远、更悠久的作用。正如沃特·迪斯尼公司董事长兼CEO迈克尔·埃斯特所说:“杰克不仅仅是一个商业巨子,还是一个有心灵、有灵魂、有头脑的巨人。” 成功秘诀 认定企业管理是企业存亡的关键。赴诸实践。 认定培养好了人才,便经营好了企业。屡试不爽。    
神话的破灭(1)
神话的破灭——大宇集团总裁金宇中 财富档案 “大宇”集团创始人,仅用了32年时间就把“大宇”发展为仅次于“现代”集团的韩国第二大企业,世界20家大企业之一,资产达650亿美元。在一代人的心目中,金宇中及其大宇集团是韩国的象征。在韩国陷于金融危机的1997年,金宇中甚至仍能借危机使大宇由排位第四提升到第二,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当年亚洲风云人物。1997年,“大宇”破产,金宇中现在他国避难。 企业类型 汽车制造业。 成长记录 2002年春节刚过,还沉浸在节日气氛中的韩国人不得不面对一个惊人而残酷的现实,他们引以为骄傲的民族企业家金宇中,竟成了韩国历史上最大一宗经济犯罪的嫌疑犯。整个韩国舆论都为之哗然。而韩国检察厅在调查中发现,在1997年10月至1999年8月期间,金宇中通过伪造盈利假账,集资贷款200多亿美元,转移到他在英国的秘密账户上,从而一手导演了全球头号会计诈骗案。而这个头号嫌疑人现在正在外国不知去向。 从全国人为之骄傲的人民企业家到全球头号诈骗犯,从全球500强企业之一到今日负债累累、不得不破产的命运,金宇中引起了所有人的兴趣,更是成为商界的一个典型案例。 创业多艰辛 1936年12月19日,金宇中生于韩国大邱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金容河是大邱师范学校校长,并兼任汉城商业大学教授。母亲全仁恒毕业于高等学府,他们婚后生有5子1女,金宇中排行第四,可以说一家人的生活是平和而安宁的。 但没过多久,朝鲜战争的爆发打破了一家人的安宁。随着战争的逐步升级,金宇中的家境日渐衰落。父亲在战乱中失踪,大哥、二哥在外读书,三哥也离家出走。家中仅留下母亲和金宇中,带着他的9岁弟弟和7岁妹妹,过着清贫的生活。生活的重担过早地压在了他那柔嫩的肩上。 当时母亲已经失业了,可家里还有2个小孩子,为了养家糊口,金宇中决定去卖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较远的防川市场更有利可图,尽管市场规模较小,但附近居住的是躲避战火的北方难民,他们要比当地人更爱看报,希望从中得到故乡的消息。于是金宇中不怕辛苦,专门来到这里。除此之外,为了独占防川市场,他除了预先准备好零钱外,还采取了先看报后收钱的办法,终于使一家人的生活得到了保障。 后来,金宇中成了大邱无人不晓的报童,并且成为10名卖报领班人之一。他每天取报分发给报童,收领班费,此外他还亲自外出卖报,实际拥有双份收入,后来金宇中回忆起这段生活时,总是自豪地说自己是一个贫困而又不平凡的少年商人。 但金宇中一直念念不忘的是上学,1956年,他考入延世大学商经学院经济系。由于家庭生活困难,母亲不惜卖掉了房子才筹到了报名费,而金宇中在大学读书期间的一切费用,都是由汉城实业株式会社社长金容顺提供的。金容顺是金宇中的邻居,也是他父亲的挚友,为了感谢金容顺的帮助,大学毕业后,金宇中来到汉城实业株式会社工作。 金容顺对金宇中极为赏识,本来想让他做部长,但金宇中却坚持从底层做起,主要负责纤维制品进出口业务。他大胆地从日本大量进口尼龙纤维制品,使汉城实业的进口额激增。他在汉城繁华的商业中心积极推销公司的商品,敢于与“第一毛纺”、“金星纺织”等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展开竞争。但好景不长,朴正熙上台后股票市场的混乱和货币改革的实施,使汉城实业株式会社陷入了困境,金容顺社长对此束手无策,让金宇中出国深造,而自己坐以待毙。 但就在金宇中出国深造的过程中,事情有了转折,在各国的考察中,他发现垄断新加坡服装和纺织品市场的是越南产品,其质量并不比韩国的毛纺织品高,而生产成本却比韩国高,由此他确信向新加坡出口纺织品是桩大有可为的买卖,并很快与新加坡商人签订了总额为34万美元的出口合同;就是这份巨额合同书使汉城实业株式会社起死回生,并进入全盛时期。而金宇中也成为了韩国的“纺织出口大王”,凭着自己的实力做到了部长的位置,这一年他才28岁。 “大宇”神话 但是金容顺是一个守成的人物,再加上年纪也大了,他不想继续扩大投资,而金宇中正是要大展手脚的时机,他已经无法再在汉城实业呆下去了,他要自己创业。 1967年3月22日,金宇中与大都纤维株式会社社长都再焕、以及挚友李雨馥、赵东济、金尚重共5人合伙创办了大宇实业株式会社。“大宇”的商号取自大都纤维会社的“大”和金宇中的“宇”二字合并而成。开创之初,设施非常简陋,办公室是一间借来的仅8平方米的房间,职员只有5名,金宇中自任贸易部长。那年他31岁。 金宇中对市场有着超乎常人的洞察力,他总是看准时机,先行一步。上任伊始,他就趁当时韩国实行“出口第一”的政策,以新加坡为中转站,向东南亚国家出口针织物原丝及其制品,当年就创汇58万美元。    
神话的破灭(2)
金宇中认为没有风险就没有机遇,他常对部下说:“对于开拓者来说,只有敢于冒风险,一步一个脚印地顽强开拓,才会使机遇变为成功,这种精神就是使大宇实业发展的根本。”1968年,韩国纺织业原材料需求激增,而绝大部分出口产品的原料仍需从美国和日本进口,这时,金宇中经过调查研究决定购买日本仓库中堆积的二等人造纤维。这些货主要是因为重量不足而处理,但却质优价廉,利润很大,但风险更大,若一旦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失败,大宇实业将彻底倾覆。但金宇中的冒险获得了成功,这些新产品由于质优价廉而供不应求,他们开发的新产品不仅垄断了东南亚服装市场,而且还打入了美国、取得对美输出垄断权。 1969年,由于创始人之一的都再焕退出商社,“大宇”解除了同大都纤维的合作关系,由此结束了初创期的合作体制,确立了金宇中一人的经营体制,金宇中也才真正当上了大宇实业会社的社长。 1971年,美国宣称要对进口设限,纺织品进口将采取配额制度。消息传出,其他商社持观望态度,但金宇中却反应迅速,他马上就以闪电般的手法积极部署,确定以促进当年外销实绩的飞速增长作为争取未来配额保障的战略。当时,办理外销手续要一周左右,他则带着有关证件往返于汉城与釜山,一天就办好了全部手续,由此保证了美国的稳定的市场。 1974年,大宇对外出口持续高速增长,达1.2亿美元,获“1亿美元出口塔”的荣誉。大宇的资本比8年前创业时增加了800倍,达40亿元。 金宇中从一个普通的出口商,经过短短8年,就成为全国闻名的大财阀,震惊了整个韩国的财界和商界,“金宇中神话”众口皆碑。人们把大宇的迅速成长,比喻为“神话般突变”,把金宇中称作“速成财阀”。 但奇迹还在后面,金宇中的扩展步伐开始向其他行业迈进。 1976年初,为了发展机械工业,金宇中不惜冒巨大风险,收购了有40年亏损历史的大型企业韩国机械,并在一年后使之转亏为盈,被评为优秀企业。这次冒险是金宇中一生中最大的冒险,但他也因此而获“韩国最优秀经营人”的称号。 1978年,出于对金宇中经营才能的信任,总统亲自点名让大宇集团接管玉浦造船厂的修建工作,而当时那片土地还是一片荒滩。经过3年的奋战和努力,10月17日,这个造船厂正式宣告竣工,还被美国海运权威杂志评为最优秀的船厂,从此韩国每年的造船能力由280万吨一跃提高到400万吨,成为世界第五造船大国,使得整个韩国朝“造船王国”的梦想又迈进了一大步。 1978年7月,金宇中看到了汽车业的市场潜力,他买下了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有密切联系的新韩汽车的50%的股份,正式投身汽车工业。最初,经营权一直由美国控制,但由于通用汽车独善其身的经营无视中国的现实,使新韩汽车亏损严重,两次石油危机的打击,使汽车需求更是直线下降。到1982年9月,新韩汽车亏损额达到了845亿元。最终将公司的经营权让渡给了大宇。1983年1月1日,金宇中将新韩汽车株式会社改为大宇汽车株式会社。 为了让大宇汽车打入国际市场,金宇中认为,必须做到两点,一要质量高,二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