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怨恨留在监狱里
1991年,南非的民族斗士曼德拉当选为总统,他在总统就职典礼上的举动震撼了世界。
曼德拉当年曾因领导和反对白人种族隔离政策而入狱,白人统治者把他关在荒凉的大西洋小岛——罗本岛上。曼德拉住在总集中营的一个“锌皮房”里,每天早晨都要排队到采石场做苦工,有时还要从冰冷的海水里捞取大量的海带。因为曼德拉的身份不同,专门用来看押他的看守就有3人。曼德拉在这里整整度过了27年。
总统就职仪式开始时,曼德拉首先起身致辞欢迎所有来宾。在介绍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后,他说,令他最高兴的是当初看守他的3名前狱方人员也能到场。他真诚地邀请他们站起身,以便把他们介绍给大家,然后站起身来,恭敬地向这3个看守致敬。
此时,在场的所有来宾以至整个世界,都静下来了。曼德拉以他博大的胸襟和宽宏的精神,让那些残忍地虐待了他27年的白人感到汗颜,同时也使所有到场的人肃然起敬。
后来,曼德拉向朋友解释说,自己年轻时性子非常急,脾气很暴躁,正是在狱中学会了如何控制情绪,所以才得以存活了下来。牢狱岁月给了他很多时间自省和激励,也使他学会了如何处理自己在遭遇苦难时的痛苦。曼德拉经常说起他获释出狱时的心情:“当我走出狱室,迈过那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完全清楚了,若不能把悲痛和怨恨留在身后的监狱里,那么我自己其实仍是生活在狱中。”
家训宝典
人生的苦难其实是一种难得的经历,原谅和宽容伤害自己的人,不是失去,而是一种获得。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反思:我们要怎样才能走出自己心灵的“牢狱”?学会宽容,宽容世界,宽容一切,你的人生会在宽容中无限扩大;学会感恩,感谢生活,感谢上帝,你的一生会在感恩中无比崇高。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最大的苹果属于谁
英国一家报社的女记者分别采访了一位英国政界要员和一位正在监狱里服刑的犯人,请他们谈谈母亲对自己成长的影响。有趣的是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在监狱里服刑的犯人得意地说:“在我7岁那年的一天,妈妈给家里的孩子们提回来一篮子新鲜的苹果。我一眼就看见了中间的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非常想要。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我刚想说想要最大最红的那一个,没想到弟弟比我还快,说自己要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说:‘好孩子要想着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顾着自己。’于是,我灵机一动,大声地对妈妈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把又红又大的苹果让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高兴地在我脸上亲了一下。于是,我得到了自己心里想要的那个大苹果。从此,我学会了说谎。以后,为了得到想要得到的东西,我学会了打架、偷盗、抢劫。就这样,我被送进了监狱。”
政界要员的回答是这样的:“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我和弟弟们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最大最好吃,谁都想要得到它。行,你们三个比赛修剪草坪,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结果,我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我非常感谢母亲,因为她让我明白了一个最简单也最重要的道理:想要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她一直都是这样教育我们。现在,我也这样对自己的孩子们说:‘你想要什么,想要得到多少,就必须为此付出多少努力!’”
家训宝典
要想得到什么,得到多少,你就必须付出同样多的努力,这才是一种公平的竞争原则。我们不能为了想得到某种东西而牺牲自己的人格和品德,那样你会失去更多更宝贵的东西,甚至连做人的资格都丧失掉。
不要让邪恶的羽毛散落
在16世纪的罗马,有一位牧师深受大家的爱戴,他的名字叫做圣菲利普。不仅富人和贵族追随着他,甚至平民和乞丐也都喜欢他,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善解人意。
有一次,一位妇人来到圣菲利普面前倾诉自己的苦恼。她絮絮叨叨地讲述了一个上午,圣菲利普才明白了她苦恼的根源。其实她心地倒不坏,只是她常常说三道四,喜欢在人背后说些无聊的闲话。这些闲话传出去后,不仅给别人造成了许多伤害,也使得她的人缘坏透了,以至于她连一个真心的朋友都没有。
圣菲利普对她说:“我知道你苦恼的原因,也有一个解决的办法。如果你不想再为此苦恼下去,现在请你到市场上买一只母鸡,走出市镇后,沿路拔下鸡毛并四处散布。你要一刻不停地拔,直到拔完为止。你做完之后就回到这里告诉我。”
妇人觉得这是非常奇怪的办法,但为了消除自己的烦恼,她没有任何异议。她真的去买了只鸡,走出城镇,并遵照牧师的吩咐拔下鸡毛,沿途散布,然后她回去找圣菲利普,告诉他自己按照他说的做了一切。
圣菲利普说:“你已完成了事情的第一部分,现在要进行第二部分:你必须回到你来的路上,捡起所有的鸡毛。”
妇人为难地说:“这怎么可能呢?在这个时候,风已经把它们吹得到处都是了。也许我可以捡回一些,但是我不可能捡回所有的鸡毛。”
“没错,夫人。那些你脱口而出的无聊话语不也是如此吗?你不也常常从口中吐出一些伤害别人的谣言吗?然后它们不也是散落路途,口耳相传到各处的吗?你有可能跟在它们后面,在你想收回的时候就收回吗?”
妇人说:“不能,神父。”
“那么,当你想说些别人的闲话时,请先想一想,自己的话到底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不要让这些邪恶的羽毛散落在路旁。”
家训宝典
不要说别人的闲话,因为说闲话是失去朋友最快的方法。而且,闲话说多了只会让自己徒增烦恼,听你说闲话的人会认为你不足信任;被你说闲话者则会成为你的敌人。为什么要做这么愚蠢的事情呢?
放大自己的优点
19世纪,有一个穷困潦倒的法国青年,刚从乡下来到首都巴黎。
他来巴黎之前,父亲告诉他,如果万不得已,可以去找自己昔日的一位朋友,依靠朋友现在的声望和地位,应该能够帮他找一份工作,以便使他在这个繁华的大都市中站住脚。
于是,他在碰壁了几次之后,就去拜访了父亲的朋友。寒暄之后,父亲的朋友就问他:“年轻人,你有什么特长呢?数学怎么样?”
青年羞涩地摇摇头。
“历史、地理怎么样?”
青年还是不好意思地摇摇头。
“那么法律或别的学科呢?”
青年再一次窘迫地垂下了头。
“会计怎么样……”
面对父亲的朋友的接连发问,青年能够作出的回答都只是不停地摇头,他很难为情地告诉对方——自己一无所长,连一点儿优点也找不出来。
为此青年十分窘迫,甚至开始后悔今天的拜访了。父亲的朋友却似乎显得很有耐心,一点也没有嘲笑他的意思。他对青年说:“那你先把你的住址写下来吧,你是我老朋友的孩子,我总得帮你找一份差事做呀。”
青年的脸涨得通红,羞愧地写下了自己的住址,就急忙想离开,可是他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拦住了。他说:“年轻人,你的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你怎么没有提到呢?你不该只满足于找一份糊口的工作。”
字写得好也算一个优点?青年满心怀疑地看着父亲的朋友,但他很快在老人的眼里看到了肯定的答案。
告辞之后,青年走在路上就想:既然他说我的字写得很漂亮,可见我的字真是很漂亮;我的字漂亮,写文章也是我曾经努力的方向,中学时我的作文还被老师赞赏过,那么我肯定也能把文章写得漂亮……受到初步肯定和鼓励的青年,开始把自己的优点一一罗列出来,并放大开来。他一边走一边想,兴奋得脚步都轻松起来。
从此,这个青年开始发奋向上,刻苦学习。数年后,他就写出了一部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知道吗?他就是家喻户晓的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他的小说《三个火枪手》和《基督山伯爵》流传至今,已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家训宝典
众所周知,缺点应该放大,好引起重视、警惕,进而改正,所以一般人都十分清楚自己的弱点。而人们却往往不知道,优点更应该放大,好让自己从黎明前的黑暗中看到一丝曙光,因为一个人只能从自己的优势而不是自己的缺点上获得成功。
用信念战胜风暴
1492年8月,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发现西印度群岛。1493年3月,他率领着“圣玛丽号”,从海地岛海域朝着西班牙胜利返航。那时正值炎夏,启航当天早上,“圣玛丽号”甲板上,一群历经无数劫难的船员正在默默地祈祷着:“上帝呀!请让这和煦的阳光,一路陪伴我们返回西班牙吧!”
但是,上帝似乎没有听见他们的祈祷,因为船刚进入恐怖的百慕大三角不久,天气就骤然变化,天空乌云密布,不时传来闪电与雷鸣,巨大的风暴似乎正从远方朝着船队扑来。
这时,哥伦布意识到,也许这次真的要船毁人亡,葬身大海了。可是,他明白自己还有一个使命没有完成,那就是:必须把自己一路辛苦收集的资料留给后人。
于是,他立即钻进船舱里。在剧烈摇晃的船舱里,他迅速将最珍贵的资料缩写在纸上,然后塞进一个玻璃瓶里,用蜡密封后,再将玻璃瓶抛进了波涛汹涌的大海中。
哥伦布这时才如释重负地对船员们说:“也许是一年,也许是两年,也许要好几个世纪之后,这个资料才会被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