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恋爱心理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不一样的恋爱心理学-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吊桥效应”的说法,是从以下的实验中得来的。
  当一些男士正在过桥的时候,有位女士来请他们做问卷调查。而这个调查分别是在两座桥上进行的:一座是架在高达70米陡峭悬崖上的吊桥,另一座是浅浅小河上结实的混凝土桥。混凝土桥上的男士们没有什么特别的举动,而吊桥上的男士们有不少对女士表现出好感,也有很多人向她打听电话号码,表现很主动。
  也许你很难相信,人们仅仅会由于心脏的跳动而坠入爱河,但是有时候这种错觉却真的会让人觉得自己“动心”了。所以,如果想让心仪的人对自己产生感觉,可以相约到一些容易让人心跳加快的地方。不过你需要先确定他没有恐高症。
  

办公室小暧昧——人们容易喜欢上自己身边的人
之前就讲到过,暧昧的感情容易使人们喜欢上自己身边的人。
  办公室的小暧昧肯定要比同学恋情更危险一些,同事之间的恋情如果太过招摇,老板可不会像班主任那样请家长来一趟,他只会让你们明天不用来上班了。
  办公室是男人和女人接触最频繁的地方,它常常被称为暧昧的发源地。尤其是男上司与女下属常常会产生令人剪不断理还乱的暧昧关系。在这一关系中保持的小暧昧,需要理智地加以处理。
  事实上,办公室恋情更大的压力是来自舆论。一举一动都在“监视”中,巨大的舆论压力会让你们不知所措。
  特别的东西最显眼,也最容易遭到非议,因此你们需要尽量保持低调。即使恋情公开之后,也最好不要当众表示亲昵或者眉目传情,不要做出任何让你们显得与身边人格格不入的举动。要知道,这么做的意义可不只是为了让别人舒服,更是为了减轻干扰和压力,从而使你们的恋情更加安全、长久。
  “哎,我们每天都在一起,抬头不见低头见,真无聊。 ”说这种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话,小心被异地恋的情人们丢砖头。天天见面还整天呆在一起的恋爱方式,确实非常适合那些缺乏安全感以及占有欲比较强的人。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占有欲,每个人都会缺乏安全感,所以多享受一下相伴相依的幸福,少抱怨一点没有隐私或者神秘感的缺憾吧。
  

爱情深度可以计算的出来
你被他爱着吗?你的爱充实吗?如果你有疑问,请一只手拿着日历、另一只手拿支笔算一算。看一眼结果,就能明白他爱你有多深。
  你和男朋友一周见面多长时间?10个小时还是20个小时?
  如果是10个小时,是周日一天见面10小时还是周一到周五每天见面2小时?这两者所反映出来的亲密度是不一样的。
  在著作《豪猪的困境》中,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医生布拉克这样说过:“现代人交流的特点是和许多人短时间接触”。这种广泛而浅薄的交流只是表面上的交往。恋爱也一样,即使一周见面10个小时,但如果是每天见面2小时的话,则表示关系不是很亲密。
  “以前只有2天能见面,现在每天都能见面了,好幸福啊。 ”
  真的是这样吗?问题不在于见面的次数,而是一次见面多长时间。即使是频繁地见面,如果平均每次见面的时间缩短的话,可以说,你们两个人的亲密度也在下降。如果这样下去,你们两个人的爱迟早会走到尽头。
  布拉克还分析出了计算两个人亲密程度也就是“爱情指数”的公式。通过两人人享受亲密接触的时间长短来计算出彼此间的快乐度,也就是说,爱情在某种意义上是可以计算的。怎么样,感兴趣吗?那么现在就拿支笔记下你和你的伴侣见面及相处的时间吧,这也能成为衡量你们感情状况的一种辅助标准哦!
   。。

交友网站 更容易引起犯罪的原因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通过网站或者其他的网络工具交友。但是,*站的诚信管理机制尚未完善,网站对会员提交的各种资料缺乏有力的认证措施。这些网站往往把交友分为“征婚交友”和“其他交友”,正规的征婚交友数量往往不到10%。
  打开所谓的“其他交友”信息,充斥的都是露骨的*服务项目、价格和联系方式。现在发生的有关*站的案件中,有很多都属于杀人、抢劫案。并且,大部分的受害者都是女性。
  从简短的字面信息很难了解对方的情感,仅凭网络聊天所得的“良好印象”就单独外出约见陌生网友是很危险的。
  人们通常根据表情和动作来综合判断对方所说的话。打电话的时候,即使看不见对方,声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方的心情。但是,收到字面信息的人,常常会根据自己的想象去解释暧昧不清的地方。我们将其称之为“妄想性认知”。比如随着聊天次数的不断增多,误以为对方喜欢自己、了解自己等等。
  可是,发信息的时候感觉很亲密的朋友,一旦见了面,对方的样子很可能和自己想的完全不同。于是,约会成了麻烦的开端。如果落差过大,愤怒的火焰就会涌上心头,甚至发展成暴力事件。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一见钟情的爱情
每个人都会在心中设定一个完美恋人的标准,然后幻想与其相遇时的场景。有一天当类似的人和场景出现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来电感觉——一见钟情。
  有人不相信“一见钟情”,因为一见钟情的第一眼只能看到对方的外貌。即使会产生好感,也并不可靠。这时所产生的好感并不代表两人的性格相合,还需长久相处才能知道彼此是否能够成为终身伴侣。在各大情感网站或是论坛上,人们对“一见钟情”依然众说纷纭。有人经常一见钟情,而有人从未一见钟情过;有人一见钟情后又很快分手,也有人和对方结婚并厮守到老。那么,人在什么时候才会一见钟情呢?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心理学界还没有完全解开“一见钟情”之谜。
  最近,又有一种新的说法,认为大脑具有一种瞬间找到结论的“适应性无意识”功能。这种能力与直觉不同,它是人类所具有的一种瞬间判断能力。也就是说,人能在一瞬间看清事物的本质或者找出问题的结论。
  一见钟情,真的有可能吗?绝对有可能,但是可能性没有大到可以依靠的程度。就像买彩票可能中大奖,但是这值得你投入全部吗?一见钟情是概率问题,不要太过执着。你会兴奋地去买彩票,但你不会认定自己就能中头奖。你之所以兴奋,只是因为中奖的可能性,感情也是如此。一见钟情就如同彩票头奖,概率是存在的,但是不能把它当成必然的结果。
  

日久生情的爱情
有的人喜欢新鲜、刺激与神秘感,而有的人则喜欢平和、稳定。后者往往是经历了很多之后只求一个安定,于是儿时的玩伴或多年的同窗,就成了首选。
  这种感情是如何产生的呢?心理学中所谓的邻近效应,就是日久生情的根本心理机制。邻近效应能增强亲近感。住得近的人自然碰面的机会也相对更多,重复的接触就会让彼此有机会引发、增强相互间的好感。人们大多选择社会地位、经济实力与自己相近的人为邻,而地理位置上的邻近也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相似性。越是能产生邻近效应的人,其可利用度也越高。邻居之间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和费用便可成为好朋友,而且有很多事可以相互嘱托。比如,可以请邻居照看孩子或房子,家里不管发生什么大事小事也都可以相互照应。这也是一种认知的一贯性。
  这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这是种什么逻辑呢?这就是日久生情的爱情逻辑。这种感情一般是从友情变为爱情,甚至变为亲情的。温馨就是日久生情的特点,不必因为确立了恋爱关系就马上把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也没必要去参考别人的恋爱模式。由于彼此之间已经非常了解,所以摩擦也会相对减少。这样的爱情不仅彼此相处融洽,而且家长们也放心。
  

让人陷入爱情的种种原因
“你为什么喜欢他(她)?”
  很多人对于这个问题都感觉一时回答不上来,也许一开始能说出“因为他很聪明”“因为她很温柔”等等,但是说完了又觉得好像不止如此,又或者完全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喜欢对方,那么,爱情是否是有理由的呢?又或者爱情是否真的需要理由呢?
  很多人都说喜欢一个人不需要理由,甚至觉得如果是因为对方漂亮、聪明或者其它的什么特质而喜欢上对方就显得目的性太强,觉得爱情就应该是一种完全无法解释的悸动,是一种完全没有理性可言的追求。但实际上很多心理学的研究证明,爱情是有原因的,只不过是爱情的感觉降低了个体的判断能力,也就无法客观分析自己的感情了。
  1。 身体魅力
  身体的魅力并不是简单地指某人的身材是否性感,而是指一个人的容貌、身姿、气质甚至是气味。你肯定认为漂亮的异性招人喜欢。这是自然的,身体的魅力还能影响个体对别人性格好坏的判断。但是心理学的很多实验证明,并不是长得漂亮的人更容易找到恋爱的对象。心理学中有对等性原则,大多数情况下,人都更愿意找
  与自己身体魅力相当的人谈恋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王子配公主”、“青蛙配蛤蟆”。虽然大家都喜欢电影明星,男的英俊,女的漂亮,但是如果对方的身体魅力高出自己太多的话,我们则会变得没信心,认为:“他(她)这么优秀,这么出众,我根本配不上他(她) ”。于是,人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寻找与自己条件差不多的异性谈恋爱。
  2。 性格与爱好相似的异性
  喜欢他(她)的一个理由就是“我们合得来”。这种合得来是一种默契,当人的价值观、金钱观、喜好等相似的时候,就容易对对方产生好感,从而喜欢对方。反之,如果两人的情趣爱好、行为模式相差很远,便很难发展恋情。
  性格也是我们寻找恋爱对象的一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