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一下安静下来,昨晚出去鬼混的薛蟠显然不习惯。他向来喜欢在嘈嘈嚷嚷中放心大胆地睡。此刻他嘴角挂着口水,勉强睁开一丝惺忪的眼睛,左顾右盼:怎么了,怎么了,什么情况?”
一向和薛蟠关系很铁的贾琏伸手闭上了薛蟠的眼睛:
“没你什么事,呆哥,您继续安息吧!”
话还没说完,薛蟠真的就“安息”见了周公了。
“如果要有意中人出现,千万不要错过。有些人一旦错过,便再也回不来了。错过一时,便错过一世,错过一世,便错过……”李纨老师早已经泣不成声。李纨想起了她的大学同学贾珠,如果那时候她要珍惜贾珠,今天怎么可能还是个三十大龄剩女呢?
贾珠人长得漂亮,也很用功,贾院长长子,家境自不用说,当他向李纨表达爱意时,李纨犹豫了。从心眼里,李纨对贾珠还是很满意的,只是李纨此时一心功名,无心风月而己,她立志以后要考研、读博、出国、留洋,做一只“大海龟。”不,更确切的说应该是“龟婆。”而贾珠这时候却和他起了争执:
“纨儿,我们退学吧,我们自主创业!”
“退学?”李纨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真能舍得毕业文凭?”
“还有什么劳什子珍惜得?想想人家盖茨,为了微软,大学三年级就放弃了哈佛大学的文凭。而这破学校还有什么值得留念的呢?”
“这我倒听说过,世界首富嘛!不过人家有微软王国,但你,你退学后从事哪行呢?”
李纨有点疑惑。
“我总觉得现在这书怎么就越读越亏呢,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京大人倒多了,只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世上本有许多路,走的人多也便没了路,其实真正的路不在脚下,而在我们的心中。”
“你跟不跟我走?你知道我这个人从来都是给自己一个机会,也给别人一个机会。”贾珠斩钉截铁的问道。
李纨终究没有同意贾珠的要求,贾珠也绝没有回头。一声哀怨的长叹,李纨老师已经黯然离开教室。只剩下一大群痴情男女在那里发愣,李老师作梦也没想到一个小伙子听了这一番话,感动得热泪盈眶,激动之余马上要抓住机会。正如杨二车娜在快男上说的:“机会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该抓住就得抓住!”
贾宝玉最忧闷的是他被分进了最讨庆的中文系。但是郁闷的是那一天当他走进教室时,登时炸开了锅,因为那一天一个叫薛宝钗的女生和他穿的衣服赫然就是一对情侣装,只不过贾宝玉胸前挂着一块宝玉,而薛宝钗的带着金色的项链。
“啧啧,真是一对佳人啊。”
“金玉良缘,天生一对。”
“也只有贾宝玉才配得上薛宝钗了。”
但众人谁也没有留意,有一个女生听了金玉良缘的言论后,心里一揪,秀眉一蹙,这个人就是林黛玉!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 七章 人情冷暖贾雨村
古人结交唯结心,此心堪比石与金。金石易销心不易,百年契合共与今。今人结交惟结口,往来欢娱肉与酒。只因小事失相酬,从此生嗔便分手。嗟乎大丈夫,贪财忘义非吾徒。陈雷管鲍难再得,结交轻薄不如无。水底鱼,天边雁,高可射兮低可钓。万丈深潭终有底,只有人心不可量。虎豹不堪骑,人心隔肚皮。休将心腹事,说与结交知!自后无情日,反成大是非。
一篇古风《结交行》乃是嗟叹今世之人,当先如胶似漆,后来反面无情。哪里学得古人如金似石,要象陈雷、管鲍生死不移的,千古无二。贾雨村很好地诠释了这首古风。
这贾雨村最落魄的时候,曾在庙里做起了僧人。难道是他早生慧根,一心想皈依我佛?非也,无他,只不过能每天混三餐素斋而已。
贾雨村是中国绝大多数读书人的典型代表。身为贫贱之时,寄人篱下,不得不低下那读书人高贵的头颅,为了求那三顿素斋,不知道要忍受几千万回那帮和尚的白眼和奚落。不过贾雨村硬是顶着头皮,用微微发颤的手接过那能照得着自己影子的稀粥。
许多和尚背后都骂贾雨村这王八蛋脸皮怎么那么厚,人长得倒人模狗样,怎么这么就没出息,男人能做到这样,也真是*!
贾雨村表面混若无事,只是喝完粥后,一个人回到书房,那眼泪终于忍不住如泉涌一般,失声痛哭起来。
一个天生傲骨之人,最大的惩罚无过于让他在众人面前颜面扫地。脸皮薄的人往往因你半句无心之言,也足以让他恨你终生。
但贾雨村就是贾雨村,他有无数个前辈为他点亮了一个个憧憬未来的明灯。人家勾践贵为霸主,都有卧薪尝胆的痛处,那姜太公只到快入土的年龄才有施展拳脚的机遇。更何况自己一介书生?贾雨村用此信念不知支撑过多少不眠之夜,每次读书累了、困了,就回味一下那些刺骨的冷眼冷语,于是全身又充满了斗志。就这样贾雨村还真的读了不少书,作文的能力明显提高。
直到贾雨村遇到退休老干部甄士隐时,这些年的苦读终于熬出了头。或许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吧,甄士隐一见贾雨村,就心有好感。隔三差五要买贾雨村的字画,实质上就是善意的接济他。这个贾雨村又岂能不知。他知道老爷子是文化人,那文章、字画就更讲究了。甄士隐看后啧啧称赞。随后贾雨村和甄士隐越来越熟,隔三差五,能名正言顺地在甄家混顿酒饭打打牙祭。
三杯酒下肚,贾雨村小脸通红,不知是无意还是有意,贾雨村便诉说自己心中的宏伟蓝图,只把甄士隐说得连连点头,不时露出赞许之意。
与其说甄士隐欣赏贾雨村的文采,倒不如说甄士隐是同情贾雨村。因为甄士隐的文采丝毫不逊于贾雨村。都道天下文章一般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再说了,谁年轻的时候,没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甄士隐也是穷苦人家出身,官场这么多年来,他深深地体会到一个农村娃子从基层跌摸滚爬要经历多少磨难。每次看到贾雨村,甄士隐彷佛看到了当年自己拿青涩的影子。
不过青涩归青涩,贾雨村心里还是有自己的小九九的。在甄家作客的那几天,贾雨村看中了甄老爷的小保姆娇杏。那时候的娇杏,地地道道的一个小美女,时常听的主人家提起贾雨村,便在掐花的时候,偷偷瞟了两眼。这两眼不打紧,直盯得贾雨村的心扑通扑通乱跳起来。回到庙里后,便害单相思了。或许是中秋之夜,平添乡愁,抑或是穷途末路,压抑得久了。此时此景,贾雨村硬是写了一首言辞颇具*性的佳作: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贾雨村在吟完这首单相思的诗后,兴犹未尽,因又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时,于是搔首对天长叹,吟出“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妙联,瞧瞧这气势丝毫不亚于宋江宋三爷在浔阳楼题的反诗的气魄。一百多年后,大清国另几位赫赫有名的封疆大吏以左宗棠最为代表,把这“韬光养晦”之术推到顶峰。 那时候的左宗棠自题一副名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书完卷,神交古人”自勉。自等到四十余岁,方才有了*太平天国的大好良机。和他们比起来,贾雨村倒显得还比较走时,不算太晚。
果然甄士隐爱才心切,在大清国三年一度公务员再度开考之前,慷慨解囊。赠银足足五十两。但贾雨村毕竟是贾雨村,他能捺住心头狂喜,脸色平静,照样喝酒吃菜。甄士隐不由又高看其一眼。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甄老爷子知道这个道理,但他还想留贾雨村再盘桓几日,并替他算好了十九日是黄道节日,那天走图个吉利。贾雨村满口
应诺下来。
刚离甄府,贾雨村回到庙里便整装出发,彻底地跟甄士隐和这帮和尚拜拜了。
贾雨村这一去,果然前程似锦,一考还果然高中了。多少年来的寄人篱下,今番苦尽甘来。压抑已久的欲望,变本加厉的吞噬了他。
票子、车子、房子、妻子、儿子,统统都有了,他甚至得到了以前暗恋的娇杏。那时候甄家已经出了变故,甄士隐心灰意冷,出家去了。贾雨村这时候似乎才想起来,甄老爷子以前好像拜托过他替他找寻以前丢失过的闺女。甄家这才叫家破人亡呢,贾雨村偶尔良心发现,心里也一阵黯然,不过仅仅限于“偶然”时间一长,贾雨村就彻底忘了。
直到东窗事发,贾雨村被革职。由天上被贬到人间。贾雨村的思想经历了一次转变。他再也不会像先前那样青涩的躲在庙里“韬光养晦”,多年的跌摸滚爬,他已经找到了一条捷径。一番计划,他以民办教师的资格,攀上了林如海这个靠山。眼见得林黛玉的中文水平突飞猛进,林如海喜上眉梢,一纸荐书,揭开了贾雨村东山再起的序幕。
于是贾雨村的思想又经历了一次改变:林如海及四大家族远非甄士隐可比,要想仕途走得更远,爬得更高,必须死死抱住林如海、四大家族这棵大树,换言之,他欠林家一个人情,也便欠了林黛玉一个人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