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首歌是许贯武先生写的,他只给了这两首歌曲。”郑栋汉笑了笑道,“他是大老板,又不是专业音乐人,我也不好每次发专辑都要找他帮忙啊。”
“这小子不是专业音乐人,却比我们这些专业音乐人还厉害,好歌在他那儿就好像大白菜一样便宜,随便拿出几首就能震住一片人。我是搞不懂世上怎么还有这么厉害的人。”黄沾听了不禁撇撇嘴道,“就拿上次义演的歌曲来说,二十多首新歌,首首经典首首好听,噗他阿母,他脑子里面是不是装着外星人呢?”
“那我倒不知道,不过现在的问题是,他这两首歌实在太好了,若拿一般的好歌来搭配,总显得有些不够档次。所以沾哥,只能再麻烦你一下了。”郑栋汉笑了笑,“最多我多给你一点时间,多给你一点润笔费,总行了吧?”
“多给钱,这是你说的啊,别耍赖。”一听多给钱,黄老邪来了精神,“能多给多少?”
“如果比这两首歌查不了太多,就一万港币一首如何?”郑栋汉咬了咬牙,伸出一根手指来说道。
一首歌一万块,在当时来讲已经创了天价了。其实香港别看唱片业发达,其实作词作曲家的收入并不高,而且关键的是版权保护也并不到位。
在日韩欧美等地。之所以唱片业如此发达。经典好歌一首接着一首。是因为人家音乐人赚的多。开始的稿费可能并不太离谱,但是日后歌曲的收益都会有分成,无论是专辑的销售、网上的下载、电台、电视台的广播、卡拉ok、餐厅、舞厅的使用,都可以受到版权法的保护,唱片公司都可以从中获取收益,而词曲作者也同样可以获得收益。
这些收益是长年累月细水长流的,热门歌曲能给词曲作家带来数十万、数百万美元的巨额收益,所以有这么多丰厚的收益。才会让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其中。创造出一首又一首经典歌曲。
而在香港、台湾等地,词曲的版权费都是一次性买断的,而且价格还相当的低廉。黄沾一首歌词在九零年代的标准价是两万港币,货物售出概不退换。好也是两万港币,一般般的也是两万港币,以黄沾的节操当然不会故意往坏了写,但是说到用心程度自然也要打折扣。
之所以如此之低廉,其实也跟华语歌的市场太小有关。八零、九零年代,香港歌手一张专辑最多卖几百万张,已经是顶天了。而同时期欧美如迈克尔。杰克逊、麦当娜、莱昂。里奇等等都有几千万的销量。而同时香港、台湾原创的音乐太少。太多翻唱欧美日本的流行音乐。
中岛美雪,日本殿堂级的国宝歌手。有七十余首原创歌曲被港台歌手反腐翻唱了三百多回,被称为撑起华语流行歌坛半边天的人物。当然这个说法是比较夸张的,但却也反映出了华语歌坛原创音乐的尴尬。
六零年代,披头四到访香港,掀起一片组团的热潮,七零年代粤语歌大兴,唱片销量频频创造销量奇迹。但除了许贯杰这种可以自编自唱的创作型歌手之外,还有很多歌手其实是只懂得演唱,而不懂得作词作曲的。所以他们出专辑的时候,就要拜托其他人赶紧创作歌曲。
但是在唱片黄金年代,香港每年推出几百张专辑,但知名的音乐人就那么几位,哪有那么大的创作力去创作歌曲?所以翻唱就成了屡试不爽的法宝。
再加上六零七零年代,火起来的歌手,绝大多数都是靠翻唱英文经典歌曲起家的,所以翻唱歌曲对他们来说也丝毫没有心理压力。连许贯杰唱作俱佳的歌手也要翻唱猫王、披头四的歌曲,其他歌手就更不用提了。
香港歌坛一时间是翻唱成风,每张专辑都有那么几首翻唱歌曲。翻唱歌曲也大多选择欧美最火的流行乐,这样的音乐已经经过欧美市场的检验,所以自然不用发愁销量。而且香港当时隶属于英国,是中西方文化交汇地,所以欧美音乐适合港人的口味,日本流行音乐也适合港人口味,翻唱欧美日本的歌曲,令人丝毫感觉不到文化隔阂,所以销量也十分的稳定。
于是所有的唱片公司自然就以翻唱作为主打,其它原创歌曲则能免则免,因为不确定会不会大卖,而且买一首原创的歌曲,要比翻唱一首歌曲的版权还要贵,所以自然而然原创歌曲也就卖不上价。
卖不上价又不受到重视,所以香港专业从事歌曲创作的音乐人很少,大多数都是兼职创作而已,也管给电视、电影配乐,也管给广告歌配乐,也管给歌手写歌,尽量涉足多方面,多赚一点钱。
但其实给电视、电影配乐,广告歌配乐与唱片歌曲是有很大不同的,一口气涉足这么多区域,自然不比欧美日本其他音乐人只专心一个区域所耗费的心力大,所创作的歌曲质量自然也是颇有些不如。但是没办法,人总是要生活的,总不可能为了艺术把自己饿死。
……
黄沾拿到了郑栋汉承诺的一万港币一首歌的允诺之后,马上就开始绞尽脑汁的创作起来。
郑栋汉虽然咬牙给出一万一首的高价,但也知道有舍才有得的道理,而且相信黄沾所做的歌曲一定会物超所值。
果然,十天之后,郑栋汉拿到了黄沾呕心沥血创作的七首歌曲,查探一番果然首首都好听,虽然不一定有《此情可待》等那两首歌经典,但是相比起来却也不是太过逊色,不禁满意的点了点头,痛快的支付了稿费之后,拿着歌回公司准备让许贯英录制了。
但是进入到九月份,许贯英将所有歌都录制完毕,唱片都已经制作好,都要开始进行宣传预热工作,结果北面一个消息传来,顷刻之间天地都变色。
许贯武临时下令叫停了新唱片的推出计划,同时命令《天天日报》七日之内采用黑白印刷,同时用八个版面报道此事。
香港也随着这个消息的传播,而陷入到了一阵惊恐动荡之中。(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章 世代交替
香港紧挨着内地,相隔只有一条河而已。北面但凡有任何风吹草动,河这边就会受到影响。用句很通俗的话就是,北面一打喷嚏,香港这边就重感冒。
太祖对于内地而言,影响力是极高的,犹如擎天之柱、定海神针一般。有他在一日,香港人该跑马跑马,该跳舞跳舞,不用担心会有大军开过来。
但是一旦太祖宾天之后,香港人就开始惶恐起来,不知道北面新上任的领导脾气秉性如何,会不会看香港这块嘴边的肥肉很香,一张口把它给并吞掉。
所以世面之上谣言满天飞,有说在口岸隔河相望,看到有军队在集结了,坦克车都已经就位了;有说海边出现了军舰伪装的渔船,随时准备夺岛登陆作战;还有说亲眼见到有飞机群掠过新界,疑似要空投伞兵占据香港……
这些小道消息全都说的有鼻子有眼儿,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言之凿凿让人不由得不相信。
所谓三人成虎,假消息说的人多了,也自然会有人相信的。香港才过去一批短暂的移民潮,马上又兴起了新的一波。
连赵雅芷听了这些传言之后都吓得不行,张罗着要收拾行李和许贯武去美国避一避。
“别杞人忧天了,哪有那么危险的?”许贯武见她吓得花容失色的模样,连忙安慰道,“别说人家不会进军,就算真的部队开到香港,凭你老公和内地的关系,怎么可能会有什么危险?”
“哎呀。兵荒马乱很难说的。到时候人家占领香港。你身为资本家就要坐牢,所有财产也会被充公的。”赵雅芷拿手比划着,相当夸张的说道。
“你这听谁传得谣言啊,这种人唯恐天下不乱,就知道搬弄是非,死后会下拔舌地狱的。”许贯武听了不由得骂道,“你也不必这么担心,我知道他们是不会过来的。你还不相信我的眼光吗?”
“哎呀,万一你这次没有看准怎么办呢?到时候兵荒马乱,刀枪无眼的。”赵雅芷又担心的道。
“不会的,不会的,你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吧。”许贯武劝慰道,“如果你真的担心的话,要不就自己去美国呆一阵,怎么样?我让理查德他们帮忙照顾你。”
“不要,就算死,我也要跟你在一起。”赵雅芷又握着许贯武的手道。
“恩。”许贯武微微一笑。“放心好了,内地不会这么短视的。现在并吞香港既没有正当理由,也没有这个必要。”
赵雅芷见许贯武这么有自信,也只好点了点头。
不过许贯武却也没有小看这件事,连赵雅芷都吓成这个样子,其他普通香港市民不是更担心。
果然现在香港市面上很不太平,有急匆匆抛售物业移民的,有跑到杂货店抢购蔬菜米面的,还有趁乱打劫扰乱治安的……各色人等,鱼龙混杂,上蹿下跳,搞得香港好像一座危城一般。
这固然是有心人恶意散布假消息,同时也是正能量的声音不彰,使得谣言才满天飞。
许贯武知道如果任由这些谣言传播下去,固然早晚会被事实真相给戳破,但是却也会给香港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是香港市民难以承受之重。
于是他赶紧联系新华社香港分社,又联系汇丰银行沈弼经理,华商总会、潮汕商会、上海商会等香港大大小小的头面人物一起出来辟谣。
这一倡议顿时得到了大家的呼应,于是就看到这么多头头脑脑,名流绅士,富豪商贾一起出来发表讲话,让广大市民放心,让香港股市稳定,让谣言不攻自破。
其实大家在许贯武倡议之前,就都已经有了共识,香港如果乱起来,对哪一方都不好。当然对隔岸的秃子来说,香港乱一些对它更好。只是在中间缺少一个联络调停的角色,正好许贯武趁势站了出来,而且他既同内地关系友好,又同沈弼经理私交颇深,同时与潮汕商会也有一面之缘。再加上他手中有报纸和电视台,相比其他人而言,在香港更有话语权。
这么多重量级人物一起站出来辟谣,终于让香港市民放下心来,市面上渐渐归于平静,股市、房价也渐渐恢复之前的模样。能达到如此安民的效果,许贯武旗下的报纸和电视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