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在天涯郁金香 橄榄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在天涯郁金香 橄榄树-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梦飞找了个空位坐下, 津津有味的看着一个独家采访,是美国FED央行行长对利率的看法。 屏幕下角还闪动着各大股市的盘数。免费为全体乘客在火车里实地播放财经新闻,她真的是第一次见到,开了眼界了。
   伦敦能有世界金融中心的美誉果然名副其实啊,下的投资也果然不小。Bloomberg频道是收费频道,而且价钱不低,而且不打广告本身就等于放弃了大把的收入呀。
   怪不得金融风暴刚刚发起的日子里,第一家门外排了长长几队客户要提款的银行就是英国的“北方岩石”银行,那家银行也是第一个在这轮风暴里被国有化的。英国广大民众被教育的对金融时事关注过度,有个什么风吹草动,立马就成群起哄,根本没法调解。
   信息如此透明到底是好还是坏也很难说了,就连车厢里推着货车卖饮料的小弟都时而瞥一眼屏幕,满脸沉痛的样子。似乎这种铺天盖地的透明度对这些行外的人有点残忍了吧?
   本来事实未必有那么差的,但是新闻报道总是会夸张一点,弄的人心惶惶的谁都不敢消费了,怕失业,没人消费,经济衰退的更快,恶性循环。
   有了Bloomberg新闻,一个小时的时间飞快的就过去了。梦飞还没看过瘾,牛筋城就已经到了。随着人潮流出车站,左右望望,不用打电话了,比尔已经在出自站口跟她挥手。没错,梦飞是近视,但还认的出比尔笔挺的半长身大衣和橙黑相间的围巾。
   虽然天气格外的冷,梦飞把两只手缩进大衣袖子里,暗自兴奋的握成拳,斗志昂扬的跑过去,准备好了要把 “牛筋”逛遍。
   “趁天还没完全黑下来,咱们先去逛大学然后再吃饭吧?”连肚兄的抗议都敢忽视,可见梦飞对牛筋哈到了什么程度。
   “你已经在大学里面逛了呀,”比尔笑笑,“整座小城其实就是所大学。估计牛筋是唯一一家没有院墙跟牌匾的学校吧。”
   梦飞加紧步伐,跟在比尔身侧,沿着爬满老藤的高高石墙步行前往“牛筋”大街,据说那里是各个不同学院聚居的地方,而且跟闻名遐迩的叹息桥不远。
   淡淡的暮色中,几所钟鼓楼类型的建筑在远处雾霭中若隐若现。
   真的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尖塔,整所小城给人的感觉很是古朴素雅,祥和安宁,跟想象中的华丽堂皇的名牌大学所在地很是不同。
   沿街的建筑也是古色古香的,似乎属于不同历史年代的不同建筑流派。有几所学院逛进去很是有一种被打回中世纪古庙的荒凉感,让人无端端的升起思古的情怀,果然不愧是沉淀了几百年历史文化的老学府。
   两个人进了大学植物园,路过了王尔德坐过的木凳;穿过图书馆,摸了摸肖伯纳倚过的书架;这才来到雷德克利夫广场(Radicliffe Square),是整个古城的中心,也是“牛筋”大学举行各项庆典及文艺活动的中心。
   说到图书馆,据说全城共有104家,乖乖的不得了,据说根据1611年英国书业公所的决定,英国任何一家出版社的图书都必须免费提供一册给“牛筋”的图书馆,至今如此。渴望被书山砸死的爱书人,自然可以来“牛筋”小城小住它个把儿月的,享受一下空气里都飘着的书香之气。
   (感兴趣的MM,瞧瞧这个网站://。oxfordcity。co。uk/index。html)
   游到叹息桥的时候,比尔给梦飞讲解了桥名的来历。据说是17世纪一个意大利著名建筑师在威尼斯一条河道上建筑的一所拱型桥,这所桥的一端是通向一个监狱,犯人经过此桥的时候,是还能回头看看威尼斯美景的最后一眼,因而难免会伤心叹息。
   后来这桥就被叫做叹息桥。世界其他各地造型相似的桥梁,包括“牛筋”城的这座,也随着命名叹息桥了。
   (//en。wikipedia/wiki/Bridge_of_Sighs)
   “据说,情侣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在叹息桥下的小木船里拥吻是会终生相守的呢。”比尔笑着看看梦飞。
   梦飞脸一红,桥下倒是有几艘小木船,不过夕阳今天根本没见到,雾蒙蒙的。典型的伦敦天气。“那,每次晴天,小木船的生意岂非很兴旺?”
   “没错,晴天的时候这里拥挤的很。小木船多数是私人的,不出租。想弄到一艘,要早早去排队。”比尔回忆起当初上学的疯日子,学习压力极大,精英荟萃的地方啊,不过疯起来也都很过瘾。
   “那你常常去排队喽?”梦飞也笑笑的问,听不出一丝丝的酸气,尽管胃里小泡泡咕嘟咕嘟直冒。
   “不,我常常插队,”比尔戏谑的说,“我跟一个同学当时就抓住商机合力投资搞了一个出租小木船的生意。呵呵,自家的船,想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用。”
   过了叹息桥后,他们来到圣灵学院。梦飞敬仰的拔高脖子望着高高的塔楼建筑,脑子里满是哈利波特第一次去魔法学校上学的情景。可惜她赵大姑娘只是个参观者而已。当比尔介绍到埃可塞特学院(Exeter)说曾经有个中国人在那儿毕业的时候,好像叫“Qian Zhong Shu”,梦飞立马又骄傲起来。
   钱钟书啊,她并不知道那位著名的围城大人原来在“牛筋”还留过足迹。
   梦飞当然拜读过钱老先生的著作,除了那句泛滥成灾的“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的名言,还依稀记得一句“对于丑女人,细看是一种残忍,除非她是坏人,你要惩罚她。”——雷的她有好一段时间都不敢照镜子。
   不过另外一句让梦飞自我感觉非常良好,“一个人 到了20岁还不狂,这个人是没出息的;到了30岁还狂,也是没出息的!”她虽然现在没啥出息,但熬到30岁就好了,嘿嘿。
   还有形容鲍小姐那一段,“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而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修正为‘局部’的真理。”绝啊, 真不知钱老先生若是活到今天,看到满大街熙熙攘攘的局部真理会作何感想。
   不过,连比尔都知道钱钟书?莫非鬼子都读过他老人家的书?
   “其实没读过,但是曾经读过一个报道,说是有个记者当年要采访这位老校友,被他很精彩的拒绝了, Qian先生说‘你要是吃到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干嘛还非要认识下蛋的鸡呢’,真的是非常经典啊。”
   梦飞把自己记得的几句讲给比尔听,比尔大笑不止,虽然翻译成英文难免失去了些原滋原味,但大体上还通。说道英文,她又想起来一段钱老大的辛辣描写:
   “张先生跟外国人来往惯了,说话有个特征--也许在洋行、青年会、扶轮社等圈子里,这并没有什么奇特--喜欢中国话里夹无谓的英文字。他并无中文难达的新意,需要借英文来讲;所以他说话里嵌的英文字,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妆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
   话说梦飞在国内的时候虽然是英文专业,确实一向不敢胡乱的在讲话中夹杂英文,就是怕被这样血淋淋的批判。哎,除了经典还是经典,梦飞决定,回家后第一任务是要把老钱的东西搜出来再好好的啃一遍。
   两个人说说笑笑挺着被冻得通红的鼻头开始觅食,再走下去,不只鞋底要磨穿,连胃也要饿穿孔了。
 
   大雪飘飘情趣浪漫
 
   48。 交通瘫痪被迫同房
   两人刚刚转过一个十字路口,正要走进一条貌似有几家饭店的小巷,梦飞突然看见了一个非常熟悉的身影。不会吧?不可能的,“薇——”她吼了半声,马上又打住,如果真的是薇薇的话,被一个老外在“牛筋”大街上叫出中文名字,非吓的她三魂出窍不可。
   梦飞三步并作两步冲到那个背影酷似薇薇的女孩子身后,扯开猫腔就开始搭仙,“你好呀,是中国人吗?”
   女孩子闻声回头瞥了梦飞一眼。原来是个眉清目秀肤色稍黑的印尼女子,却并不是薇薇。被当成色狼百合女给狠狠的白了一眼后,梦飞讪笑着退了下去。记得薇薇是要过来英国一所大学来学新闻系的,名字她却不记得了,是跟C大合作的一所大学,不过绝不是牛筋剑桥,她们的C大跟这种名校根本挂不上勾。
   “你的中文就是当街调戏亚洲妇女练出来的?” 比尔不解梦飞的满面失意。
   “只要功夫深,调戏也修真呀”,梦飞想想,又跟比尔解释说,她以为自己看见了兰兰。自然是胡说的,兰兰比薇薇要高挑的多。
   两人进了街角一家古色古香的小石头房餐厅,刚刚落座,外面就已经飘飘扬扬的下起了雪。梦飞开心的趴到窗子上静静观望。
   好久没见过这么大的雪花了,说象鹅毛可能夸张了点,但的确是一片一片、层层叠叠的飘落下来的,不是这里常见那种夹杂在雨中脏兮兮的半雪不雪的锯沫子一样的混合物。
   在S城,每年冬天都会下数十场的大雪,不到春暖花开的时候,都不会融化的。清扫也没什么意义,刚扫完一层,又落下一层。所以北方整个冬天都是银装素裹,千里冰封的。
   想起一年之前还跟室友们在C 大孩子气的堆过雪人打过雪杖,现在居然坐在英伦“牛筋”小城的一角跟一个金融界的基努*李维斯同赏落雪、共进烛光晚餐,人生真的是充满了不可预测的惊奇啊。
   几个小时后,他们吃过饭从店里出来。地上已积了厚厚的一层落雪,走上去咯吱咯吱的很好听。梦飞没觉得冷,因为她破天荒的喝了几杯葡萄酒。比尔特意点的一瓶酒精度比较低的,甜甜的跟果汁饮料一个样,她喜滋滋的喝了几杯没觉得辛辣,还蛮好喝的。
   借着酒兴,梦飞不顾路人侧目,在路边捡了几根枯枝,就拉着比尔跑到广场的中心,开始手脚并用的笼积雪,堆雪人。比尔呃然的微笑摇头,最终还是弯下腰来帮忙。
   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