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我还选了“Advanced Algebra(高等代数)”,虽然写的是高等,但我看也高不到哪里去,因为Matt他们上一年早就学了。问题最大的是美国的数学课,首先就发给你一个大课本,然后自己回家看书,老师上课只负责讲解题目。但课本里的生词组实在太多了,而且全部要背下来,所以我决定选一门较容易的先上着看吧!科学方面我选了物理,要不然就选化学或一门外语,比较起来,我还是对物理更有信心。
语言方面我选了“Reading Ten(十年级阅读)”,这就是头四类必修的科目了。其实还有一门自习课也是每个学生必修的,但没有选择性。其余的三门是篮球、Jazz Band和ESL Support(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补习班)。星期一叫“Speed Day”,这天除了自习课以外还会上另外七节课,而一周剩余的四天里则分别上偶数课还有奇数课,一天上四节,从上午7:40上到下午2:25。而且既然我加入了Jazz Band,那么就得每天早上6:30准时到学校上课了。
晚上去Joan家见到两个新来的女交换生,刚从机场接过来。一个来自意大利,一个来自德国,长得都挺漂亮。接着除我之外几乎当场所有的男孩都开始自我表现起来了,拼命地献殷勤,而我对外国女孩实在是提不起什么劲。
8月22日星期三有雷暴雨
/ 生活中我们需要对手 /
今天又是一觉睡到中午,算是将我这种昏睡的“革命传统”进行到底了。起来一碗方便面就当了早餐,由于是汤面,所以味道吃起来没有炒面棒。没什么事干,所以又做起了在中国家里经常干的事——看电视。对其他节目我都没什么兴趣,唯独动画片还合我的胃口。因为美国的电视专门有几个卡通频道,一天到晚24小时都在不停地演。除了演那些家喻户晓的美国卡通之外,我竟然还看到了许多来自日本的卡通,什么《七龙珠》《口袋怪物》等。日本的卡通片在美国都红得不得了,甚至有超过美国本土卡通的势头,厉害的日本文化侵略!
看了一会儿电视后,我突然醒悟,自己不能再这样浪费时间了。于是我对主要的三门课进行了系统而又严密的预习,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大量记忆单词的时候到了,看来不掉几层皮是成不了事的。
今天的天气十分恶劣,外面是一塌糊涂,又刮大风又下雨的。不过雨中的霍兰显得更清新了,周围的绿树被大雨一清洗,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晚上德国佬出尽了风头,他当着所有朋友包括新到的两个女交换生的面,高唱了一首由自己作词的歌,但曲调是他从一首人人皆知的钢琴练习曲“偷”来的。我从来都没意识到用钢琴伴奏唱歌是如此地动听,尽管德国佬唱得并不怎么样。当时我就下定决心,要学好吉他,以后也要唱上几首歌来炫耀一下。
留学美国8月日记(4)
我与德国佬暗地里的较量从那儿就开始了。中国人在国外,无论什么事总愿缩在后面,一个老外说中国人最大的优点就是“They never talk(他们从不说话)”,听到这话我差点被气死。可初到美国的我确实是个沉默的羔羊,而德国佬那边却是风生水起,几乎有多动症的嫌疑,并且他的英语已经好得听不出任何口音了,结果是这种活跃的性格和流利的语言在学校很吃得开,换来了一大堆朋友。他的女朋友连换三个,社交活动不断,为此我经常安慰自己:他也算是德国人里面优秀的,因此我无须给自己太大压力,可每次当我胜过他的时候,内心都会充满了喜悦。回想起来,如果没有这么一个优秀的人在旁刺激我,我的英语可能也不会进步如此之快,性格也不会像花朵一样慢慢地绽放开来,变得越来越开朗。生活中我们需要对手,哪怕是一个假想敌,否则只能死于安乐。
8月23日星期四多云
/ 魔鬼与天使 /
今天又睡到了中午,都是昨晚与Matt玩电脑游戏玩到凌晨三点的缘故。
为了做好开学准备,我下午去文具店疯狂购物。首先买了一个巨型笔记本,准备上课时用来认真做笔记。还有几个文件夹,各科的学习资料可以夹到里面,学习要有条理性嘛。一盒铅笔就足够用一个学期了,美国的学生其他什么笔都不用,就光用铅笔,这点好,方便而且易于涂改。超厚的小笔记本是用来疯狂记忆单词的。最后我用新办的银行支票来付账,本来以为来了美国就可以用信用卡了,谁知我未满十八岁,不给办,这样一来就享受不了那刷卡的*了,但能写支票对于用惯了现金的我已经是一种新的体验了。
晚上跟那位挺拽的德国佬轮流玩游戏《狮子王》,有一次他竟一口气死了四次,我在一旁狂笑不已。他好像被我的举动激怒了,于是打了我一拳,这莫名其妙的一拳搞得我也真火了,于是回敬了他一脚,他又给了我一拳,我又回了一脚,然后他怒视我,我也怒视他。大家僵持了大概五秒钟。我就像一座快要爆发的火山,于是我先说了一句:“You want to fight(想打架)?”他干笑了几声表示嘲弄。我的大脑仿佛失去了控制,来了一句“×你老母”的英文版。这时我就等他有肢体反应,如果他再碰我一下,那我真的就跟他拼了,在中国我打架可是不要命的,不管对方是比我高一个头(例如德国佬)还是更多,照上不误!但他只是回了我一句:“我会记住你的。”哦!原来这厮想来阴的,看来以后要多留意他,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对我进行报复。之后游戏继续,但已变得没什么乐趣了。德国佬还装着自己玩得很开心的样子,仿佛刚才什么都没发生过,这也太虚伪了吧!这一招我在小学就见过了,假装若无其事的目的就是希望显出自己对事件的不屑一顾,仿佛自己更胜一筹。可笑!
德国佬是典型的双重人格,有时对你很好,好得你招架不住,可有时坏起来你就想干脆一枪把他崩了。后来知道他是AB型血加双子座,可难道这实际就是日耳曼人性格里的神秘基因,那种魔鬼与天使共存的可怕特质?
8月24日星期五晴
/ 熟悉学校环境 /
今天要早起,十点就起来了,由Joan带着我一起去学校换课并熟悉环境。Joan手里拿着我的课程表和学校地图,三十年前她就是从这所学校毕业的,因此带路根本不成问题,只需看几眼地图便行了。Joan真是热心得没得说了,她怕我迷路,一直领着我从第一节课的教室走到了最后一节课的教室,也算是让我大致熟悉了一下这所学校。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留学美国8月日记(5)
学校的建筑只有一层,各个教室散布在一个很大的平面区域内,完全不同于中国的教室,只要记住是几楼就行了。上课制度跟大学一样,不同的课程都要到不同的教室上,这样每次下了课都要东奔西跑地找教室。所以如此匆匆走了一遍之后,那些教室在我的脑子里几乎没留下什么印象,依然是糊里糊涂的。
由于教室不固定,所以每人都分配了一个locker(储物柜),以便放置要在学校使用的物品。我跟德国佬共用一个储物柜,这次真是有好戏看了。柜子的锁好像是保险柜锁一样,由于我没有接触过这玩意,还真是遇到了一些麻烦。对着这个黑东西,操作了两次都没成功,直到第三次才打开了柜子,真是急出一身汗。先要根据密码将上面的轮盘向右扭到标有45的格子里,然后再向左扭到11的格子里,关键是向回转时要超越45再到11的格子里,最后再扭到24的格子里,不熟练还真不好开。
过了开锁这一关,又得去换课。原先我选了第三节课作为Jazz Band,但现在把它换成了Choir(歌唱课),于是Jazz Band就变成了zero hour(零小时)的课,这就意味着我每天早上要比其他学生早起,于6:30到学校上Jazz Band的课。这么一来,又是唱歌,又是演奏的,肯定可以充分地接受音乐的熏陶了。
所有事办妥后Joan就离开了,留下我一个人在学校里独自熟悉环境。说干就干,我拿起地图和课程表再次开始了我的找寻教室之旅。不到十分钟我已找齐了所有的教室,还跟几个任课老师认识了一下,可见效率还是挺高的。终于到了最后一关,开我的locker。在这上面我做的努力最大,连续试了不下十次,只成功了两次,还是我未来的ESL老师走过来教了我几次开锁的窍门,最后她让我独自试了一次,成功了。Cool!看看表已经两点多,该出去等Joan接我的车了。
/ 唱国歌的自豪感 /
走到门外又见到了德国佬,他刚陪那两个新来的女交换生选完了课,一副春风得意的样子。我们一起坐在路边的草地上等车。我以为对我有仇恨的德国佬此时突然很有兴致地和我聊了起来。他说自己从来没听过中国歌曲,想让我唱一首给他听听。这时我脑子里突然回荡起了那首:“新年好啊!新年好啊!祝贺大家新年好……”但转念一想不行,这也太弱智了吧!由于我拿不定主意,想的时间过长,于是德国佬建议,干脆让我唱中国的国歌给他听,我答应了。“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唱到这儿我的大脑突然一片空白,竟忘记了后面的歌词是怎么唱的,这可吓了我一跳,太离谱了,连国歌都忘了?!德国佬连忙问:“就没了?”我赶紧说:“还有!”好在我的记忆又回来了,“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我越唱声音越大,最后都恨不得站起来唱了,那股自豪感只有当你身处异乡时才能感受得到。
下午三点多Matt的妈妈带我们来到了一间中国自助餐馆,这下可以饱餐一顿了。一个月来第一次吃到中国菜,简直是狼吞虎咽,一口气拿了三大碟东西,有什么糖醋排骨、包子、烤肉串、面条、扬州炒饭,等等。但说句实话东西好吃是好吃,就是不够正宗,普遍偏甜,目的是为了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