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变化是渐进的,一秒又一秒,一分又一分,一时又一时,一日又一日,一月又一月,
一年又一年地渐进,犹如从很缓的斜坡走下来,人们很难察觉这是在走下坡路。正是由
于这种不知不觉的变化,让人很难预防,性格属于和平类型的同学尤其要提高警觉。这
种过程慢得不易使自己感知,也不易使别人察觉。但越是这样越可怕,因为它往往会掩
盖事物的严重性。
我们可以在隐患刚开始出现的时候就做到“亡羊补牢”,在同学学习过程中,不可
避免地存在很多知识面的漏洞和隐患,而这些漏洞和隐患能否及时得到解决对于学业的
进步是生死悠关。如果不注意防微杜渐、堵塞漏洞,就可能产生一倒百倒的多米诺效应。
3、你给自己的建议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七、考试压力(心态)调整
(一)、自助者天助
1、案例
有一次,拿破仑到郊外打猎,突然听见有人喊救命,他快步跑到河边发现河水并不
宽,便端起猎枪,对准落水者大声喊道:你若不自己游上来,我就把你打死在水里!那
人害怕极了,便奋力自救,终于游上岸来。
其实,许多时候是我们自己先把自己打败,自己认为自己不行了,实际上并非到了
不可救药的地步。假如你正处于一个不利的境遇,那么丢掉任何幻想,自己解救自己吧,
如果你表现得坚强,别人都会来鼓励会来帮助你,如果你表现得软弱,愿意帮助你的人
可能就很少了,在这个世界上,锦上添花的总比雪中送炭的多。
2、对(你、我、他)的启示
西方有句谚语:“自助者天助”。不要把自己当做鼠,否则会被猫吃掉。许多奋斗
出来的人,他们的天赋并不比我们高,更多的是他们先于我们战胜了自己。让自己坚强
独立起来,即使最终没能达到彼岸,只要努力了也是一种快乐。在学习方面没有人帮得
了你,自救或许才是最好的办法。
3、你给自己的建议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二)、白板上的黑点
1、案例
有位讲演者在白板上点了一个小黑点,问道:“这是什么?”大家异口同声回答:
“一个黑点。”讲演者故作惊讶:“就只有一个黑点?这么大一块白板怎么给漏掉了?”
2、对(你、我、他)的启示
每个人都会有一些缺点,你看到的是那些呢?是那个黑点,还是那一大片白板(优
点)?换一个角度看看,相信你会有更多新的发现。一道题,一次考试,平常的学习复
习,我们常看到的不也是那个“黑点”,而忘了周围那一大片吗?
3、你给自己的建议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三)、写信控制情绪
1、案例
一天,陆军部长斯坦顿来到林肯那里气呼呼地说,有一个人用侮辱的话指责他。“可
以狠狠地骂他一顿。”林肯建议斯坦顿写一封内容尖刻的信回敬那家伙。斯坦顿立刻写
了一封措辞强烈的信,然后拿给总统看。“好,好!”林肯高声叫好:“要的就是这个,
好好训他一顿,真是写绝了,斯坦顿。”
当斯坦顿把信迭好装进信封准备寄出去时,林肯叫住了他:“你干什么?不要胡闹。
这封信不能发,快把它扔到炉子里去。凡是生气时写的信,我都是这么处理的。写这封
信的时候你已经解了气,现在感觉好多了吧,如果觉得还没有解气的话,再写第二封信
吧。”
2、对(你、我、他)的启示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时常难免会出现情绪低沉,气急败坏的时候,这时的明智之举
就是把坏情绪写出来,如果还没有好转的话,可以重复写上十遍二十遍,当写上好几遍
后,你会发现引起你情绪变坏的那件事或行为本身并无过错,为这么一件事或行为生气
真是十分可笑、荒唐之极。
3、你给自己的建议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四)、过度理由效应
1、案例
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亲朋好友的帮助,我们觉得很正常,因为“他是我的亲戚”、
“他是我的朋友”,似乎他们理所当然应该帮助我们。如果得到一个交往不深的人或陌
生人的帮助,我们却会认为“他乐于助人”。在家庭生活中,妻子和丈夫常常会无视对
方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因为“这是责任”和“义务”,而不是“爱”和“关心”。一旦
外人对自己做出类似行为,则会认为是“关心”和“爱的表示”。通常把这一现象称为
“过度理由效应”。
导致这种区别的原因是,每个人都试图使自己和别人的行为合理化,总会有意识或
无意识地为某种行为寻找原因,一旦找到自认为足够的原因,就很难再继续找下去,而
且在找寻原因时,总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外在原因,如果外在原因足以对行为做出自
认为合理的解释(如,是义务)时,人们一般就不再去寻找内部的原因(如,是因为爱)
了。
2、对(你、我、他)的启示
在一个行为能够用外在原因来加以解释时,当这个外在原因一旦不再存在,这种行
为也将趋于停止,如果我们希望某种行为得以保持,就不要给它足够的外在原因。当没
有足够的外在原因去解释某种行为时,人们就会转而寻求内部原因。如果希望同学努力
学习,就不要给予太多的物质奖励,而要让同学觉得他自己是喜欢学习的,学习是有趣
的事,是自己勤奋上进的结果。
其实对于我们自己,平常也应该常常问自己,我学习是为了什么?真的只是为了取
得高分进好大学?还是我自己本身对于知识的渴望和对于学习的热爱?以及增长才干
呢?如果仅仅只看到或只有前者,你是在为别人而学,那么学习将永远是被动的甚至是
痛苦的,若是能认识到或是后者,那么终其一身生,你都会过得十分快乐和主动,因为
在我们的人生旅程每时每刻都是在不断学习啊。
3、你给自己的建议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五)、你的意念能跳多高
1、案例
作为一名撑杆跳选手,尽管布勃卡不断尝试跳过新的高度,但总是以失败告终。他
苦恼沮丧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有一天他对教练说:“我实在跳不过去了。”教练平静
地问:“你是怎么想的?”布勃卡回答:“只要站在起跳线前,看见那根高悬的横杆,
心里就害怕。”教练看着他:“你现在要做的就是闭上眼睛,先让你的意念从横杆上
‘跳’过去; 你的身体就一定会跟着过去。”他遵从教练的吩咐顺利地一跃而过。布勃
卡最终成为举世闻名的奥运会撑杆跳冠军,享有“撑杆跳沙皇”的美誉。他曾35 次创
造撑杆跳世界纪录。
2、对(你、我、他)的启示
有的同学并非学不下去了,并非智力发展达到了顶点,而是被心理横杆拦住了,说
到底,学不下去的那些东西真的就那么难?还是你觉得它难?才成为现在这样的“难”,
先让你的意念跳过去,突破心理障碍就能超越自己。如果你的意念先屈服了;那么你可
能真的就不行了。
3、你给自己的建议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六)、生活永远有两个选择
1、案例
一个朋友问杰里:“你怎么一直都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好心情呢?”杰里笑道:“每
天早晨醒来,我就对自己说,杰里,今天你有两个选择——你可以选择一个好心情,也
可以选择一个坏心情,我选择了好心情。每当有坏事发生的时候,我可以选择受害者的
角色,也可以选择主导者的角色,我选择了后者。每当有人向我抱怨时,我可以消极地
听取抱怨,也可以给他们指出解除烦恼的方法,我总是选择主动帮助别人,向他们提出
好的建议。生活永远有两个选择,我永远选择好的那一个。”
2、对(你、我、他)的启示
一个积极进取的人,必然会拥有一个绚丽而热烈的内心世界,产生出无穷的精神力
量。每当运用“两种选择”之后,一切都变得轻松明了。面对学习的压力,我们可以选
择消极对待,也可以选择将压力转换成动力。
成功的快乐和失败的痛苦相比,留在心中的痛苦要深得多,即使是小失败也能激起
我们内心的痛苦感受,甚至于会让我们感到整个人生都是失败的都是痛苦的,让我们感
到绝望。对此我们仍然可以选择,用我们已往成功的经验调动我们潜在的快乐来代替痛
苦和绝望。
3、你给自己的建议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七)、霍桑效应(宣泄效应)
1、案例
霍桑是美国一家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它为员工提供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完善的
福利保障,但工人们仍然满腹牢骚,生产效率也不理想。为探求原因,该厂开展了一项
“谈话实验”,专家们在谈话过程中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并做详细
记录,对工人的不满不反驳、不训斥。“谈话”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产量大幅度提
高。这是因为,工人把长期以来对工厂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