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季,彼岸花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那一季,彼岸花开-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逝去的青春
总是被一些学生时代富于青春气息的图片感动着,自心底油然而生的莫名情感,一直期望着有枝笔可以把这种抽象的情感具体成文字,也期望着能有一种特别的记录方式可以将我们逝去的青春装订成册,等到老去的时候可以翻翻。

  我们还年轻,也许不该怨叹时间的流逝,还有大把的时间等着我们去浪费。年轻真好,一分一秒也是好的,那时候我们不懂珍惜,华丽衣装下的亢奋,等到筵席散场,留下的只有一路风尘。

  毕业的时候我一直坚持到离校的最后一天,送走了所有可以送走的同学,并没有太多的感伤,各自憧憬着新的生活。本以为离别可以很短暂,然而现在很多名字都淹没在人海中。我们各自忙碌着自己的生活,失去了聚会的时间,失去了闲聊的时间。没有人会提起上学时候的趣事,因为连你似乎也已经忘记。

  青春和爱情有关,和阳光有关,和书本有关,和电影有关,还有脚下长长延伸到不知何处的小路。恍然间,还没有开始,似乎已经接近尾声,等到我们将过往一点一滴重新拾起的时候青春已经落幕,仅剩下一点可怜的尾巴。

  城市灯火通明的夜晚模糊了青春的影子,宛如爱情一般迷茫,数不尽的路灯沿着公路蜿蜒曲折连成两条华丽的曲线,迷失在夜雾中,看不清结果。轻舞飞扬的发稍似乎也有遗憾,衣袂飘飘的你渐行渐远,连带蒙住了星星的眼睛。

  阳光是青春的气息,心灵也是透明的,一起哭,一起笑,相互拥抱,我们肆意张扬的青春有我们自己的定义。足球场、小湖边、走廊里、小路旁,视线相遇之前就已经有了默契。暖暖的阳光的惬意,燃尽的香烟灼伤了手指,惊醒了午后的梦,而现在一切都来不及。

  清凉的气息中少不了淡淡的纸墨香,深藏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注入成为轻狂的资本。湖边垂柳下是谁遗失的折角的漫画,图书馆书架上某本小说的空白处又是谁烦躁时的涂鸦。一个和文字有关的年龄,排列着和年龄不相称的文字,以前我们在文字间徘徊,现在我们在文字间失落。

  不管是傻傻的言情剧,还是怀旧电影,在溽热操场上都显得精彩,动情之处难免唏嘘,我们乐于放大自己的情感,两倍的快乐,无尽的哀伤,快乐和悲伤却都是短暂的,转眼间又有了新的课题。年少轻狂时代的电影般一部接着一部,各有各的精彩。岁月沉积后精彩片断的回放都是怀旧的题材,宛如黑白画片中昨日重现一般。

  漫步在耀眼阳光下的林荫道,从起点走到另一端,仿佛在一点点剥落自己年轻的心情,桌子一点一点的磨损了,等我们走后还有一群学生在继续将它破坏。我们的青春散落在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很快却又被淹没,找不到什么痕迹。对于我们挥霍过青春的校园来说我们只是过客,他们只是默默地矗立,伴随着时光的流逝送走一批又一批学生,同时也留下了我们的青春,一生中最美的年纪。

如果有来生
如果有来生,我就找一处亲近自然而又不失人烟的地方隐居下来。

  那里远望是皑皑的山,山顶上的冰雪一年四季不化;雪线下是莽莽的森林,里面住着狡猾的狐狸和可爱的灰兔,还淌着一条源自雪山的小溪,溪水清凉而甘甜;森林的边缘就是我的木头房子:开一扇向阳的窗户,连尘土都是阳光的味道;窗前种一丛淡蓝色的勿忘我,一年四季开着不败的小花;白色的房子四周围上栅栏,不让黄绒绒的小鸭到处乱跑;还要养一只松鼠,有个可人的名字叫“叽叽”,晚上就让它睡在自己床头;房子旁边种一棵苹果树,等它长大了,架上秋千,每当夕阳晚照时就坐在上面啃着苹果摇啊摇。

  房前小溪旁垦一块荒地,种上粮食和蔬菜,每天浇水、施肥、除草,赶走偷嘴的麻雀。闲暇了,骑上马,自由地在山谷中驰骋;给每座山都取一个温暖名字,告诉它们我的幸福。

  每天早晨睡到阳光抚到脸上也不用担心老板的训斥,任凭小叽叽坐在床头叫个不停,依旧美美地继续昨夜的梦,梦见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直睡到窗前摇晃的紫风铃把我从梦中唤醒。很轻快地爬起来,关心一下自己的庄稼,然后就在四周散步,顺手捎上篮子,采一些蘑菇、松果带回家。

  晚上躺在草地上数星星、看月亮,回想着外婆一肚子的故事;或者让小叽叽坐在身边,听着《高山流水》去体会俞伯牙何以摔琴谢知音;或者吹一首爱听的曲子给自己,欢快的笛音连群山都在回响。

  等到冬天大雪封山的时候就躲在温暖的小窝里上网,和长久不见的朋友聊聊天:看看前世今生的朋友是不是过得还好,是不是还会为一点小事认认真真地吵架,直到面红脖子粗为止。

  我在这不会寂寞,也不会孤单,继续着前世漫无止境的等待,日升日落中守候着你走来。我相信你的身影终究会在某天黄昏的地平线上出现。那时我的世界才会因你而完全改变:栅栏旁多了一排野花,小桌上多了一副碗筷;夏天里你手里捧着山上的白雪,冬天火塘边的木凳上加了厚厚的棉垫;群山也换了名字,小溪里还有了螃蟹……每天傍晚还会传来你甜甜地呼唤:“哎,开饭了!阿一、阿二、阿三……”

  只是这一切还需要有来生!

  PS:这是很久以前写的了,可惜原来的底稿丢掉了,凭着印象写的,大体上应该差不多,只是篇幅短了一些。

伤秋
难得少有的好天气,外面阳光暖暖的照着,半盏清茗,热气轻腾缠绕,袅袅地散在空气里,满室茶香。我是一个可以制造品味却不懂享受生活的人,不敢让自己闲下来,除去睡觉。在于我,忙碌才是充实,我害怕时光的流逝,为此我竟然浪费了很多时间,做了太多的无用功。每当夜晚来临的时候,我期待自己尽快走入梦想,也同时总结自己今天又作了什么,结果往往让我害怕,一种落寞的恐惧,出于对未来不可预知的困顿。

  城市里面对于秋季的诠释并没有农村那么明显,没有任何过去,一夜之间满地落叶,你不知道短短的夜晚它们经历了什么,一场风还是一场雨?当第二天的太阳升起来的时候你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树枝,还有扑面而来的寒气。这时你才意识到冬天的到来,下面该期待的是今年的第一场雪。

  窗外文竹的枝叶已经干枯了大半,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本应该枯萎的季节,半黄的文竹又生出几枝嫩芽,不知是故意与萧瑟的秋风对抗,还是室内的温度适合它成长的季节。花泥里冒出了我撒下的金橘的幼苗,紧紧地簇成一团,开出了两片叶子。几抹新绿填补了阳台的简陋,也是室内多了几分生气,这才是一个家原本该有的温馨。

  我用了十几年的时间通过求学之路从农村走进城市,背后是父母不遗余力地支持。如今妹妹已经参加工作,小弟也即将毕业,劳累半生的父母终于可以安稳地歇歇脚了。身在他乡,往往为工作所累,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在家的时间越来越短。这却又平添了父母的孤独感,母亲常说还不如你们上学的时候呢。那时候尽管家里紧张,我们却是有长长的假期可以呆在家里。以前出差我是不愿意做汽车的,现在反而喜欢了,仿佛回家般惬意,少了旅途中的焦急、落寞。

  记得在外读书的时候,回家的景象记忆最深的便是秋天穿梭在黄叶间的旅途。高大的杨树下铺满了一层厚厚的树叶,新下的雨打湿了一切,清凉,带着沁人心脾的寒意。地里的庄稼已经收割完毕,家家户户的庭院了堆砌了新收获的玉米,满眼的金黄。我每每踏入家门总是如此适时,家里的一切我还来不及参与就已经结束。香甜的饭菜是家庭应有的温馨,而母亲从未理会过自己身体的疲惫,一心想的只是我们,一味地付出,没有想过回报。我也曾可笑人生的虚无,昨天还在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作,今天已经衣冠楚楚地坐在课堂上,中间的过程是一个多小时颠簸的车程。这样的过程让我意识到独立的重要性,而那时的我却没有好好想一想到底是谁在背后支持着我一次又一次经历同样的过程。

  我在旅途中常常想到怀孕的妻子、久别的朋友,很少想到过父母,似乎父母总是在一成不变的劳作,生活,惦念着我们。我忽略了时间可以让我们成长的同时也苍老了他们。他们不再年轻,没有年轻人的精力,需要好好的休息,儿孙绕膝,享天伦之乐。其实我又何尝不想呢。

  我长大了,肩负着更多的责任,已经走过了可以哭泣的年纪。

前言:繁华中的落寞
这是写给我自己的,我只是想以这种方式纪念自己逝去的青春。如果前面三篇帖子看过之后你没有感觉,那么我建议你后面的也就不要看了,这并非你喜欢的文章类型。我的青春没有那么多可圈可点的爱情故事,更没有男男女女间的激情*,有的只是简单的落寞,单纯的傲慢。

  高中时代并没有那么多复杂的思想,有的也只是初恋般最纯真的情感和友谊,至少我的高中是这样的。

  新浪、搜狐的青春校园类小说一直在看,最有共鸣的是辛夷坞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我喜欢那种暖伤式的文字。淡淡的风,淡淡的云,淡淡的日子,淡淡的一群人的青春浪漫、悲喜忧伤。

  我没有辛夷坞的文笔,但还是想默默回忆一下那段婉转的时光。于是我写出来,故事的延展只符合自己的遐想和构思,我希望故事里的每一个人都有完美的结局。这是我所愿的,他们的幸福便是我的。这里我真诚的祝福他们,曾经我的同学、朋友和老师。

  看惯了一个个爱情故事转变成爱情事故,见惯了滥情,说烦了伤感,我想我需要真诚的阳光重新温暖我的心灵。我想任何一个人的高中时代都是简简单单的,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