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没有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娱乐没有圈-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两句话,于是,场下又是掌声雷动--“我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啦!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啦!”维妙维肖,有点毛老人家的味道。 
  演讲加演唱加郎诵,嬉笑怒骂,出口成章,幽默风趣,机智狡猾,以这样的方式传播着中国传统文化,人们又怎么不愿意接受呢? 
  只是,易中天到底是教授?还是明星?上午有那么几个瞬间,我在边上委实有点恍惚了。 
  易中天今日语录摘萃: 
  --我觉得做人要做一个真实的人。我的《百家讲坛》有三要,三不要,就是要说真话,不说假话;要说实话,不玩虚套;要说人话,不打官腔。这是我给我的讲座和演讲定下的原则。还需要给年轻人补充的是,“说真话”不等于把真话都说出来,为了保护自己,有的时候可以不说话。 
  --我觉得人在遭遇挫折的时候有两种选择,一种就是像曹操、刘备这样的英雄人物(的选择),他们是有一股气,就是英雄气,他们百折不挠,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种选择。还有一种就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英雄毕竟是少数人。作为一个常人,最好的就是以平常心去对待得失。我觉得我们中国现在最应该提倡的就是平常心。有记者访谈我,想勾着我说出一两句对年轻人励志的话来,我就是不说,我主张平常心,因为所谓成功人士,所谓精英阶层,所谓英雄人物,总归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是要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平凡的环境里。没有大多数人的幸福就没有人类的幸福,所以人的幸福不能够是少数人的幸福,应该是大多数人的幸福。那么大多数人怎样获得幸福?就是要有一个平常心。有了平常心。我觉得就能够获得幸福,倒不在于成功与否。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易中天一曲惊四方(2) 

  --三国中没有爱情吧。你说的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啊?好象还真想不出来。刘备和他夫人之间的爱情?那个是政治婚姻。《洛神赋》?靠不住啊,它是野史的说法。这些人肯定是要把政治利益放在第一位的。绝对不会有那种要美人不要江山的故事。 
  --中国历史历来有一种不好的倾向,成者王、败者寇,以成败论英雄,这正是我想纠正的,这是很难,很艰难的。我在评价这些历史人物的时候,是希望有一种新的现代的视角和现代的观点来评价,但是这个很容易招致非议。         
  --中国历史观是成王败寇,你会发现很多历史人物,他们没有感情,只知道争权夺利。曹操却有所不同,他夫人生气回娘家了,他可以登门去请回来。我提出这意见后很多人反对,说我满嘴跑火车,其实这不是我编出来的,原文可见《三国志》裴松之注。 
  --嫁人要嫁易中天?我感到荣幸和恐惧,要是都嫁了我,那我不得重婚罪呀。 
  --我自认是一流父亲、二流丈夫、三流教授。我的教育方法就是不教育。 
  --有一个厦大的朋友,犯愁说他女儿这么大了还没谈过恋爱,怎么办?我说你知道你错在哪里吗?错在于你,当时坚决不允许你的女儿考到外地去,一定要考厦门大学,我说,当时你们填写志愿时候我就说,你们的孩子选厦门大学的时候就完蛋了,最完蛋的就是厦门大学的子弟,小学,中学,大学都在厦门大学上,我说这个人就死定了。我当时就料她当时在集体宿舍住不到半年就会走。你说你不在集体里面,哪来的男朋友。女孩子大一就应该开始找男朋友!我还有个朋友说让我帮他儿子找对象,他说他儿子好呀,就知道读书。我一瓢凉水浇下去,一个恋爱都不会谈的还指望他成什么事!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杨澜心太软(1) 
今天因为《天下女人》栏目一个题材的事儿,与杨澜通了个电话,她正在上海参加电影电视节,好多届她都是担任着一些电视节的评委和主席。电影电视节的内容我们俩没聊上一句,聊的全是世界杯。也好,今天给体育版的世界杯专栏有东西可写了。 
  世界杯开始,杨澜就将老公吴征“赶”到德国,自己在家里和父母一起全力陪着孩子,偶然也会看上几场球,因为白天要工作,能看到的几场也是晚间的。“我是不懂球,也不能熬夜,第二天还有工作啊……”杨澜聊起这个话题,显得很开心。 
  手里拿着电话,眼睛盯着电视里的比赛直播,脑子里竟假想着吴征兄胖胖的将军肚在德国的看台上招摇过市,摇旗呐喊。他那身材完全可以让欧洲人也了解一下咱中国人现在的生活水平,不是小康小道,而是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了。在国外参加活动,以后像我这样体重的人一律禁止出国,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儿,会丢咱们国家的脸面的。 
  记录一下我俩今天下午的部分对话: 
  问:吴征在德国现场,有没有画个什么妆? 
  答:哈哈,这倒没有,如果有中国队可能会化妆庆贺一下。他在现场常常会在比赛前给我发个短信,告诉我比赛要开始了,我懂他的意思,就是别让我打电话干扰他了,而比赛一结束,他又会及时将比分告诉我,兴奋的像个孩子,看到他这么高兴,我也很开心,受到一种感染,觉得挺快乐的。 
  问:全球掀起世界杯浪潮,你怎么看待这场“运动”? 
  答: 相隔千山万水,各个国家的人们都在参与并为之狂欢,是很好的事情。现在让人们激动的事情不多,世界各地还不时传来灾难和战争的消息,人们也会为身边一些令人乏味和沮丧的事所困扰,而相隔四年一次的世界杯让大家付出极大的热忱,那么投入、真心地狂欢或哭泣,也带来心灵上的一种平衡。 
  问:进球的刹那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答:揪心啊,我看的场次不多,随着比赛的推进,会越来越精彩,我看球的频率也会增加。阿根廷对塞黑我看了,6比0啊,太残酷了,打到4个球的时候,我就说别再进了,别再进了,有4个可以了,都把人家打懵了,这样多难看呀。我是属于同情弱者,欣赏强者的那一类人。 
  …… 
  杨澜心太软,但阿根廷得理不饶人。莫斯科从不相信眼泪--这就是世界杯,这就是现今这个社会。 
  …… 
  算起来与杨澜相识已有十六年之久,至今我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仍“只争朝夕”,时常会互发一条问好或提醒“注意休息”的短信。有一次我突然接到杨澜的电话,她问问我近来的情况并致节日的问候,因为职业的习惯,我顺便问她是不是有什么新闻告知,谁知被她嗔怪一通:“打电话给你不是有什么事情,咱们朋友之间就不能问候问候?”杨澜的反问提醒了我,因为媒体与名人之间工作上联系较多,抢新闻的弦儿总是绷得较紧,杨澜说的对,难道除了工作就没有其它好友间的关怀吗?打那以后,我在与名人们通话时,再也没有问这句话。尽管有不少看似朋友或称兄道弟的名人除了有相求才舍得拨我的电话。 
  第一次认识杨澜,就让我对她刮目相看。那是1991年吧,我去北京采访春节晚会,在导演郎昆兄的介绍下,我与杨澜约好了采访时间,并约请杨澜自已动笔为杨子晚报百万读者写一篇文章,杨澜爽然应允,时逢她名声鹊起,不但主持热门栏目《正大综艺》,还要担任台里很多节目的主持工作,每天忙得团团转。“你放心,我今天夜里一定赶出来!明天上午你在台里等我。”兴奋的我当时就给总编辑周正荣打了电话,希望文化版留好明天的头条位置。可是第二天一早,在台里见到杨澜时,她一摊双手:“坏了,我早晨出来忙忘了,还丢在家里的桌上!” 
  原来她昨天连夜写好,早晨只顾赶地铁就拉下了这篇文章。怎么办?让杨澜再回去拿显然不合适,接受我采访后她一天工作都安排得满满的。最后还是她灵机一动:这样吧,我们俩中午去二楼茶座,我请你吃饭,边吃我边给你回忆出来。只能这样了,我答应了再说,如果你回忆不出来,不能成文,我就将独家专访发回去,怎么样头条位置都是你杨澜的! 
   。 想看书来 

杨澜心太软(2) 
意外的是,杨澜竟然非常流利地几乎是“背诵”式地将昨晚她写的文章回忆出来,共三千多字完整录进了我的采访机里,下午我回到饭店再笔录出来发回报社。第二天本报的文化版头条准时刊登了这样的署名文章 “我的心里话――杨澜”。超常的记忆力令我吃惊。 
  初见杨澜,她就是一个很平凡的大学生模样,清纯可人,走在任何一个地方都不会引人注目,普通的白衬衣加上牛仔裤,在央视的电梯里还会主动帮别人按开关门钮,匆匆来央视办事的人曾这样对她大叫一声:十楼!以为她是开电梯的――这事儿当时我在场。 
  后来她去了美国读书,我还会时常接到她和吴征兄打来的越洋电话,交流着各自的情况,包括她有了第一个孩子的喜讯,回国后没几天,我就约好去上海浦东她家里采访,并见到她可爱的儿子,小女儿诞生后我又与杨澜通了电话表示祝贺。大家来来往往,已胜过一般工作关系。后来我有幸在《杨澜访谈录六周年庆典》时接到邀请去作媒体嘉宾,因家父身体有恙未能赴会,杨澜得知后还派海滨老弟前来探望家父。令我父亲心情大悦,连声说:杨澜这个姑娘,真是个好姑娘! 
  朋友之交,焉有不相助之理?2003年1月9日,我承创了集团旗下的大型娱乐周刊《星传媒周刊》,可谓白手起家,压力很大,当时只有一帮在《服务导报》的兄弟姐妹一同出力出汗出智慧。我考虑再三,冒眛邀杨澜和江苏演艺集团总经理、歌唱家顾欣等朋友担任周刊特别理事,一是强强联手,可获得更多互换资源,二是借此扩大影响。3月中旬,杨澜专程来到南京希尔顿大酒店的查理厅,出席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