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你要去那何家赴宴?”
这消息也太灵通了吧?“哥,你真的住在前院吗?怎么后院的事情你都知道。”
柳寒晓没好气,“除了你,我才懒得管别人闲事。”
三夫人日日都要来瞧瞧柳寒晓,多亏当时柳三爷想的周到,给柳寒晓安排的院子极靠近后院,要不然这成日里进进出出的女眷,成何体统。
“母亲很担心你。”柳寒晓说。三夫人担心元秋出去被人欺负,可这样的担心又不能直接跟元秋说,最后只能说给他听。
柳寒晓现如今,可是三夫人的左膀右臂,有些什么事情都喜欢过来跟他商量商量。
元秋撇撇嘴,明明都是孩子,三夫人从来都倚重柳寒晓。不过确实柳寒晓比元秋懂事就是了,这一点元秋并不否认。
“担心什么,何三不过就是那个样子,早都习惯了,才不怕。”虽然一直跟何三小姐不对复,但这么多年了,什么性子都了解,无非就是打打嘴仗,无伤大雅。
柳寒晓点头,这一点他跟三夫人观点相同,不过是好的坏的,都让元秋去自己面对,保护的太好的女孩子,如娇花,经不起半点风雨,那可不是好事。
“三公子,六姑娘,老夫人房中的吟雀姐姐来传话,说世子妃带着小公子回来了,让你们快过去拜见呢。”
解决了夏家的事情,襄乐侯没半点耽误的就带着世子柳寒时去了金义伯府。看样子金义伯府没怎么为难襄乐侯父子,不出半日便将世子妃接回来了。
“好,我们这就过去。”元秋利落的站起来。
柳寒晓动作慢些,春节过去,京城的天气转暖,对柳寒晓的身体有益处,身体康健了一些。
一路往老夫人房中走,元秋思索着世子妃赵氏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人。这金义伯府虽然只是伯府,比襄乐侯府差一级。然金义伯府家中子弟上进,手中掌着不少实权,若不然世子妃赵氏怎敢如此行事,带着孩子在娘家过年。这样的事情如果婆家强势,严重起来无论如何都是说不过去的。
老夫人房中已经来了不少人,就连称病的大夫人都来了,这会子正端坐着,表情没了元秋初见她时的温和热切,架子端的高高的。
大夫人身边做着一位年轻的妇人,梳着华贵的牡丹髻,身穿豆沙色绣梨花的袄裙,白胖的脸上挂着端庄的笑容,此时二姑娘正在行礼,口中唤着‘大嫂嫂’,想来这位就是柳寒时的正妻赵氏了。
本朝不像历史上那些以胖为美的朝代,对女子身材审美都是偏向纤瘦为好。世子妃赵氏的身材明显是不符合要求的,过胖的脸颊让赵氏的五官都变的不明显,眼睛显的细深,年岁看起来竟与身边的大夫人不相上下。
若是在别处,赵氏的容貌身材也许还不会显得如此格格不入,偏柳家,无论男人女人都是顶顶好的相貌,赵氏身处其中,实在是突兀的很。
元秋跟着柳寒晓同时进来,大夫人眼睛微眯,不冷不热的说:“七丫头整日里往前院去,怕是不合规矩吧。”
一句话使得满屋子的人都看过来,眼神在元秋与柳寒晓之间流转。
“他俩自小就要好,谁能分的开呢。”柳三夫人浑不在意,招手让元秋过去,给元秋引荐说:“这是你大嫂嫂。”
元秋笑眯眯的给赵氏行礼,赵氏第一次见元秋,拉过元秋的手细细打量,随后亲昵的跟大夫人说:“三婶婶果然会调理人,这七妹妹让我瞧着就忍不住心软呢。”
“你可别夸她,她可是那最顽劣的,夸的多了,不知天高地厚可如何是好?”三夫人笑着对答。
“娘!”细嫩的童声响起。
元秋扭头看过去,才发现被老夫人圈在身边的小娃娃,穿着朱红色的元宝服,白白胖胖的样子真是招人喜欢。这会子对着赵氏伸直手臂,明显要抱抱的样子。
赵氏笑意加深,放开元秋的手,不好意思地解释:“庆哥儿最是黏人不过的,见了我亲近旁人,就不依。”
逗得房中人都是笑,唯有老夫人,大夫人脸色并不怎么好。
赵氏抱过庆哥儿,老夫人才有空闲说别的事情,“秋丫头何时出去赴宴?”
三夫人垂着眼睛,“回母亲,是后日,之前我们是跟您请示过的。”
元秋要出去赴宴总是要知会府中当家人的,而老夫人必然也是不能隐瞒的。三夫人早已经跟老夫人报备过,当时老夫人也是同意了的,这会子提起来,不知是不是变了主意。
心都跟着提起来,元秋已经答应了何家的人,若是临时不让她出去了,那这脸可就丢大了。
“秋姐儿初来京城,礼数怕是不周,到时候带上谷姐儿,两人有个伴,谷姐儿还能一路教导秋丫头些,让她别出错。”老夫人说。
三夫人脸色微变,嘴唇抿紧了。
元秋知道母亲动了怒,立刻接话说:“还是老祖宗想的周到,如此最好。”
老夫人这才露了笑,一双保养得意的手轻轻的拍了拍身边谷姐儿的手。三姑娘还是倨傲的模样,对着元秋扬扬下巴,胜利者的姿态。
“真是欺人太甚!”三夫人回房就发了怒,气呼呼的。
元秋跟七姑娘对视一眼,七姑娘低头装鹌鹑,元秋上前给三夫人顺着背,口中劝着:“娘亲别生气,老祖宗当着那些人的面说出来,难道还能不答应不成。”
道理三夫人当然懂,可是老夫人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实在是恼人,什么叫让三姑娘教导元秋,难道元秋一个嫡小姐,还需要一个庶出的东西教导不成!
这话三夫人没有说出口,毕竟还没糊涂到什么都不顾的地步。
只是,那三姑娘的姨娘仗着有老夫人撑腰,这些年将大夫人得罪了个彻底。现在三姑娘年纪到了,今年眼看要及笄,可婚事大夫人提都不曾提过,更别说带着三姑娘出去走动了。要不是真的急了,老夫人哪里会在这么多人面前逼迫三房元秋带着三姑娘出去。
三夫人原本就担心元秋出去遭人欺负,现如今又要带上三姑娘这么一个麻烦精,哪里能放心。
“你们俩出去可要看牢了三丫头,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带累了你们。”三夫人不敢把话说的太明白,怕教坏了元秋。
可元秋哪里有那么傻,脑子一转就明白了,三姑娘现在婚事定不下来,怕是会自己谋出路,到时候要是真做出什么上不了台面的事情,私相授受什么的,可就要出大事的。
一直不懂声色的七姑娘这时候突然开口,“母亲,六姐姐,不用担心。那三姐姐傲气的很,哪里能瞧得上何三小姐请的那些人。”
七姑娘看似天真的话,让三夫人及元秋茅塞顿开,是她们脑子里那根弦绷的太紧了,从上元夜之后,三夫人就怕大房报复,元秋亦然,少不得多思多虑。
想的太多,反而忽略了最浅显的东西。
三夫人可能还不是那么了解,可元秋对三姑娘还是清楚的,心高气傲的一个人。何三小姐这次请的人不出意外都是外官家的女儿,比上京城侯府的女儿自然是攀比不上的。
每年从各地调入京城的官员不知凡几,不是每一个都有雄厚的家世,在京城扎根多年的。更多的,是只身带着家眷来京城拼搏的,这些人短时间内是融不进京城的贵族圈的,只能形成自己小小的圈子。
“娘亲,说不定这一次三姐姐去,对我还有帮助呢。”元秋宽慰着母亲。
三夫人放下心来,笑着对七姑娘说:“前儿从库里拿出一对珍珠耳坠,小七带着肯定好看,等赴宴的时候,小七就带着去吧。”
无论是柳寒晓或者七姑娘,只要对元秋好,三夫人都是善待着。
事情如此定下,到了日子,元秋带着七姑娘去老夫人房中请安,随便带上三姑娘,三个人一起前往何府赴宴。
第十一章 何家
何府并不住在贵族云集的内城,而是在靠近内城的地方买了宅院。大多数外地入京的官员都是聚居于此,毕竟如柳三爷这样出身侯府的官员总是少数,大多数还是一步一步爬上来的外地官。
三姑娘,七姑娘以及元秋共乘同一辆马车,在内城贵族世家之间互相下帖子赴宴都是乘轿子前往的,只有去外城才会套马车前往。
“不是说来京城前是扬州知府吗?怎么连个像样的宅子都没有!”三姑娘上车不久就开始数落,在内城人眼里,外城的人可不就是三教九流的人聚集的地方,从骨子里瞧不起。
七姑娘手里拿着茯苓红枣糕吃,她年纪小,扛不住饿,又怕去了别人家里露出心思,让人笑话,所以出门的时候,自家姨娘就给她准备了糕点,路上吃饱,到了宴会上就能对食物保持矜持的态度。
元秋倒了杯玫瑰露给七姑娘,并不搭理三姑娘的抱怨。这内城里的宅子,大多都是皇上御赐的。极少几座空置可以买卖的,早已经被地位更高的官员买了去,哪里能轮得上何家。扬州知府在扬州当然是大官,可是入了京,在皇城根,比上王公贵族,实在不算什么。
照理说在京城长大的三姑娘应该比元秋更懂得等级差异的森严与残酷,偏三姑娘只一味的心高气傲,连这些最基本的生存法则都没有了解过。
没人搭理三姑娘,三姑娘心里窝火,想着那二姑娘往日赴宴都是公侯府的宴席,偏大夫人是个刻薄人,从来不让庶女跟着去,弄的最后她要跟着三房的人去外城参加这低档次的宴会。眼睛瞪向一旁的七姑娘,严厉的说:“就知道吃!”
到何府时,三姑娘不顾元秋与七姑娘,自顾自的先下了车。
元秋拉上七姑娘的手,低声说:“那何三跟我一向不对付,今日咱们警醒些。”
“我晓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