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又是一天过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没错开始强国鸟~
博果尔和岳乐也会继续发展奸情~
要看三儿和秦小受磨叽的在下一章~
要看岳乐和博果尔在一起的在下下章~
要看……
【魂淡你已经剧透太多了!】
75 。。。
“吴良辅?皇阿玛人呢?”又一次扑空的三儿郁闷地问道。
“回皇上;太上皇带着裕郡王去工部了。”
“你怎么没跟着伺候?”
“奴才这是回来替太上皇拿东西……”
“好吧;拿着东西,朕和你一块去工部。”好几天了都!不是来了宫里见不到人;就是人在这但是忙着写东西,一脸‘不要打扰我’的表情;不管他上下齐手;吃豆腐也好,求关注也好~都被秦小受一脚踹开,连句话都没工夫搭理,轻飘飘一句“一边自己玩去”就把他打发了。
奈何三儿还不能卖萌撒泼来求关注!而且本身秦小受也是在做正事;看着那一张一张的图纸和详细的说明,三儿只能乖乖在旁边磨墨偶尔搭把手;抑或是询问武器的用途和威力酱紫,假装是在正经地讨论,其实是变相获得关注和交流机会的手段!要知道,武器这些东西都是兵部的事情!他向来只需要看结果就好!那需要他作为皇帝参与这个过程,不过为了情人……他也只好装作对这些很感兴趣。
事实上,三儿上辈子对这些火枪大炮也稍有研究,还命人设立了火器营,但是从根本的,三儿并没有过于地重视,因为这些不过都是汉人的玩意,到最后,他们火器再好,不照样被他们大清朝的蹄铁给打败了么!
秦小受看到三儿的表情就忍不住叹气,虽然嘴上在问,但如果真的知道这些东西的威力,真的感兴趣,绝对不是这种眼神!那必须是狂热和痴迷的样子!不看不知道啊!一查之下,他勒个去哟!难怪清朝最后弱爆了!自从明朝就有了什么五雷神机,后膛榴弹炮,三眼铳,多管转膛炮,猛火油柜,红夷大炮等等!光是看明朝先进武器都看的他眼花,结果回来清朝一看,他擦!全部被禁了啊!
秦小受这下可憋不住了!当下就跟三儿吵起来了,长期实行愚民政策这绝对是最傻的行为!这根本就是在自取灭亡!愚民也同时愚己!这和当年把汉民当牲口,不管汉民死活只顾自己掠夺的元朝性质有何区别,不过是程度不一罢了。当年元朝就是如此才会短命而亡,连百年都撑不过!
三儿表示这些他何尝不明白!所以当初他也对汉施行怀柔政策。但始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更何况这大清朝占领了他们的皇宫,统治着他们。所以当初秦小受重开恩科,恢复科举他也很赞同。但是根本的,汉臣没有爵位,更别说世袭,也不能入八旗,与八旗通婚。
秦小受虽说这一世是满族的统治者,但是秦小受穿越的时候早已经是成年人,各种思维和观念都定型了很难改变。骨子里,秦小受把自己当作汉人也好,满人也好,在现代习惯了多民族共同生活发展的秦小受,很不赞同民族主义,民族歧视。况且,的确是满族的文化落后,那是哪怕给满足几百年的时间也不一定追得上汉族的文化,而且,其实这不能称之为汉族文化,应该是中原文化,满清不过入主中原短短几十年的时间,甚至连吸收这些文化的时间都不够。利用高压政策去禁止,去抗拒,说到底这还是心虚,是自己太弱的缘故!
倘若不能好好解决这满汉的问题,早就抽时间把清朝历史看了个大概的秦小受已经可以想象那个最后腐朽衰败的清政府的影子了。
两人争论不休,在汉人问题上,三儿自有他的坚持,即便秦小受说得在理,但是这大清朝才刚刚入主中原,时间尚短,根基不稳,加之还有外患,更何况还有蒙古那边要考虑,让汉族人和满族人平起平坐那是不可能的,别说满族人不答应,蒙古人也不会答应!
对于秦小受来说,正是要在一开始就打下基础,这样打好了基调以后才能有发展。
争论到最后,自然也没有结果。不过就事论事,三儿还是同意成立火器营。感谢百度的是,即便没有构造图,但各项数据,都齐全精确到了厘米。有了这些描述和大体的形状,再找有经验的工匠来研究研究制造这些明朝就能制造出来的火器应该不难。
为了循序渐进,也因为科技条件的限制,秦小受还不确定西方和以后那些精密的武器能否制造出来,不过等火器营将这一整批的火器制造出来以后,肯定也受到很多启发,再改良,研发其他的火器应该也不是难题。
之前给二儿他们的农田水利,以及农田制度都已经一一实行下去了,效果还没有出来。如果成功的话,相信这中原之内反对清政府的声音应该会小很多。这些年来,开恩科之后,起初鲜少有汉人来科考,大概是怕被当作汉奸,抑或是文人的‘民族气节’。但是这些年下来,人数逐渐增多了,大概是去年赈灾和后续,加上这些年也有汉臣逐渐从九品以下的小吏升到了九品之上的大官。尤其是翰林院里,汉人的数量俨然比满人还多。科考从去年开始汉人人数猛增,估计这一番下去提高了生产力,又能让来科考的汉人增加一番。
足足耗费了三个月,让秦小受一直在工部兵部和皇宫之间来来回回地奔走,总算赶出了第一批武器,但是这制造是一回事,批量制造又是另一回事,秦小受除了要督工,更多的是给制造武器的工匠们解惑,和提出要求。虽然有百科,但毕竟百科不会每样武器都详细地告诉你如何制造,所以只能通过火器的成型成品来描述。二儿这些日子也跟着秦小受在跑,早在第一次见到全部图纸的时候就被深深吸引了,更是在制造过程中提出了不少的问题,也给了不少的意见来简化制造程序。
三儿也想通了满汉的问题,这一辈子他已经不满足于做一位明君,成就也仅仅在他统治的时期,他惠及后世,造福后代无数。听犬后来人’的意见还是有必要的,虽然妥协了,但是不是要立刻就整改,有些事情必须得循序渐进。
而且这几年虽然满蒙不如以前紧密了,但是蒙古那边还得适量地拉拢,不给点好处,万一哪天翻脸了也不是不可能,于是承德避暑山庄的修建被三儿提上了日程。
第一批火器在试用成功之后,秦小受就立马派人加急送到岳乐和博果尔手中。
刚好这南方的战争已经到了后期阶段了,靖南王耿精忠那边已经是强弩之末,平南王尚可喜一方也出现了颓势,而只有平西王吴三桂因为太狡猾现在还是和清军僵持不下。而恰巧博果尔和岳乐就刚好对峙的是吴三桂。
秦小受的火器算是远水救了近火,本来一直僵持的局面因为这威力强大的火器而被打破,火器还没有被批量制造,但是关键在于震慑作用,动物的天性就是怕火怕强光,加上那声响,其打击对方士气和勇气的作用远大于它本身的威力。
同年年底,耿精忠战败,尚可喜投降,吴三桂被杀得逃回了自己的老巢死守着。
直到第二年立夏的时候,吴三桂这根难啃的骨头总算被啃下来了。博果尔和岳乐也随着大军班师回朝。
作者有话要说:据说标题。。。有防盗功能??唔,反正刚好我想不出标题和简介,就这么用吧
下一章讲博果尔和岳乐的奸情。
大概还有几章就要完结鸟。现在开始征集番外了,现在有的是秦小受和三儿的退休逍遥生活,字数不定。
新坑的话,那位提建议的亲,抱歉了,我没看过笑傲江湖,也对明朝历史不感兴趣。。。
现在有一个构思,是穿四四的……不知道大家对四四的坑有木有兴趣……TAT我真的想不出新坑了啊!头发都快被抓掉一半了!奔泪。
76 。。。。
三藩之乱总算平息下来;所耗时间不到上辈子的一半;三儿最近的心情一直很好!让三儿心情更好的是,知道了前线捷报;也总算停下了疯狂绘制兵器的秦小受总算肯搭理他了~于是有事没事的三儿就过去骚扰秦小受,决级让自己休息几天的秦小受也没有继续把三儿踢出去;偶尔也让他亲亲抱抱揩揩油。小日子过得好不惬意;两个人倒是闲下来了,二儿和四儿连带小的五儿和大大都忙个不停,二儿忙着和工匠们督造兵器,虽然这三藩的仗打完了;可是北方的战事未歇,更何况这里图纸都有了;不仅仅是二儿连那些工匠们看了也是心痒,不弄出来难受。四儿则因为前端时间农田制度的改革问题,要彻底地贯彻到各个地方,这还得花一番狠功夫。
五儿和大大还在研究秦小受之前给出的一系列包括官吏用人制度和监督机制,还包括科举内容方式的改革。这对饱读史书的五儿,总算有了他的用武之地,论实际的权谋之术和勾心斗角,他不行,但是光看理论方面,他可是能手。这些制度对于大大来说还有有些震撼的,其中有些思想简直就是和以前他皇阿玛的治国之道是背道而驰的,对此三儿板着脸告诉大大,都重新再活一回了,还没点长进还有什么颜面继续坐在这龙椅之上?!
大大听后很是受教地回去反思了,结果第二天一大清早就被人从阿哥所送到了秦小受的宫里,于是进行了为期几日的被他皇玛法成为‘思想解放’的课程,不同于三儿从小就接触秦小受各种后世在他看来离奇的思想,大大至今还是在那一套政治思想之中。已经下定决心要改革的三儿,同时也非常重视大大的三儿,自然要花些功夫在大大的教育上面,这书本的知识,这办事的套路大大都已经知之甚熟,唯有这改革的思想和方向,熟知历史是如何走向的秦小受在这方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