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酒店找你,他都拿眼睛瞟着我,好像我是个小偷。”
何义兵于是板着面孔对良兵说:“帷珍是我未婚妻,你不尊重她就是不尊重我,我们干脆分家算了。”
良兵被气得说不出话来。
看到良兵为难,我想从中斡旋,而且我总感觉丰帷珍这个女人没安好心,就鼓起勇气对何义兵说:“‘长平之战’这个故事你应该读过吧?如果你没读过,那三十六计之一的‘反间计’和‘纸上谈兵’这个典故你应该知道吧?秦国奸细用反间计让赵孝成王听信谗言,撤下老将廉颇,任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为将,结果赵国在‘长平之战’中大败,赵国四十万官兵全部被秦将白起坑杀,赵国从此一蹶不振。中国历史上还有明思宗崇祯自毁长城杀掉爱国英雄袁崇焕,也是因为皇太极使用反间计离间了他们君臣。反间计的杀伤力之大,不能估量,你做过那么多年教师,我不相信你不知道这些历史故事!如今大世界酒店的老板无皮寿对北青萝酒店虎视眈眈,你们如果还兄弟阋墙,想等人家坐收渔翁之利吗?”
丰帷珍气的脸色发青,说:“你才是奸细呢。”
“至少我不像你那么坏让他们兄弟分家,你说分了家还怎么做生意?”我针锋相对。
何义兵用锋利的眼光盯着平日不善言辞的我说:“你怎么知道我以前是教书的?”
我知道自己说漏嘴了,正不知道如何应对,良兵急忙解围道:“是我告诉她的,哥,她也是为了我们好,现在酒店举步维艰,如果我们两人还听别人的鬼话分家,酒店就会倒闭了,坐收渔翁之利的是想整垮我们酒店的人。”
丰帷珍还欲说什么,何义兵用手制止了她。何义兵沉默了半晌后说:“我等会拿十五万元给你,你自己看着办吧。”
良兵叮嘱何义兵:“先别将这事告诉爸妈啊,不然他们会担心的。”
五月中旬北青萝酒店开始重新装修,为了节省资金,良兵自己做采购员兼小工,一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午餐和晚餐都是吃盒饭,半个月下来,就变得黑瘦了不少。
一天中午,范逸又打电话约我。我百思不得其解,论外表,论气质,这城市比我美丽,比我风情万种的女孩不知有多少,他为什么就偏偏看中我?良兵是生意场上的人,我可不想给他树敌太多,一个高洋已经够难消受的了。
我委婉地拒绝了范逸,范逸说:“今天并不是我约你,而是另有其人。”
我说:“可是我没有时间。”
范逸说:“不需要太多时间。下午一点‘浪淘沙’茶楼见,我订了302房,不见不散!”说完他挂断了电话。
46。 第四十六章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算了,就算龙潭虎穴也去闯一闯吧。当年爱国英雄袁崇焕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弃笔从戎,一介书生竟然敢去和一个纵横沙场多年的强敌对抗,还三战三捷,把不可一世的对手清高皇帝给活活气死了。我中华有这样英雄的先辈,作为他的后人,我怕什么?
这样想着,我就往浪淘沙茶楼走去。
在去茶楼的路上,我想了很多关于怎么拒绝范逸的话,都觉不妥,正烦恼时,不觉已到了浪淘沙茶楼门口。
那个茶楼门口每天都有一个年轻人在那卖字画,平常都很少人问津的,今天却见他的摊前围了一群人。
我挤进去看,只见一位脸上有块疤的老者正在那挥毫泼墨,他在一副水墨画上题到:“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我觉得他龙飞凤舞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不禁赞道:“好字!有东晋王羲之风范。”
老者抬头看了我一眼道:“不敢当!你知道我题的是谁的诗吗?”
这当然难不倒我,我说:“唐代李商隐的《北青萝》,前四句是‘残阳西入庵,茅屋访孤僧。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想不到晚辈中也不乏对诗词感兴趣的人,唐诗宋词是我…无…错…小…说…m。…quledu…中华的瑰宝,不读诗词,不足以知春秋历史,不读诗词,不足以感天地草木之灵。”
老者把笔递还给那个在茶楼门口摆字画的年轻人,“你的画意境清幽,但功底稍显不足,一副好作品的精髓,在于其本身的内涵,创作之前在于觉与悟,意在笔先,意在笔中出。等会儿我要来买几幅画。”
老者说完进了茶楼,他的腿有点瘸,行动不是很灵便。我觉得这位老者很面熟,却想不起在哪见过。
年轻人继续在纸上画一杆修竹,我观看了一阵,一看时间已过了转钟一点,连忙往茶楼上走。
我来到302室门口,门没有关,桌旁坐着范逸和那位瘸腿的老者。
范逸看见我,招呼道:“文玉鉴,进来。”然后转向老者说:“父亲,她就是文玉鉴。”
老者爽朗地一笑说:“我们已经见过了。刚才在茶楼门口,她夸我写的字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我进去向老者行了个礼,坐到桌旁。范逸给我斟上茶,招呼我吃桌上的甜点。
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拿了一块蜂糕来吃。桌上放着几张报纸,我看见上面有我去年发表的诗作《水天相接——致范仲淹》“朝雾里的秋野美得迷离/只因挣扎在草丛中的雏菊开花了/我知道/那点香艳来得并不容易/一如我怯懦的生命/总是幻想/与你相逢在此情此景/总是幻想/在那水天相接的地方/人们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曾经的血流成河/饿殍遍野/今已不复存在/小溪边/你曾经的家园/秋荻长出了紫色的花穗/金色的稻浪绵延至那不可预测的地方/你至那水穷处/穿过千年的厚重向我走来/我们相会在这古今志士期盼的年代/我牢记你一生的理想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另一张报纸上也有我发表的诗作《读临川公文集有感》“谁说春去人间无路/两宋英烈辈出/风起云涌之后/江山依旧/你特立独行于时空里/君子如兰……”。
老者微笑着说:“玉鉴,你喜欢范仲淹王安石,你还懂宋代的历史?”
我说:“我喜欢宋代那些可敬可爱的爱国志士,也喜欢探究宋朝的历史,因为宋朝是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朝代,先后出了杨业、寇准、李沆、包拯、范仲淹、石介、韩琦、种世衡、王安石、种师道、李纲、宗泽、韩世忠、岳飞、杨再兴、刘錡、王德、杨沂中、张孝祥、辛弃疾、陈亮、孟珙、余玠、杜杲、王坚、文天祥、李庭芝、张世杰、陆秀夫等一大批数不胜数的流芳百世的爱国英雄,他们‘进退一身关庙社,英灵千古镇湖山。’同时宋朝的奸臣蔡京、童贯、李邦彦、秦桧、贾似道、陈宜中等却遗臭万年。”
老者神情严肃地说:“我也喜欢宋朝那些流芳百世的英雄,尤其喜欢王安石。”
无疑,王安石是一位可爱的人,据说他对饮食衣服都没有特别的嗜好,只愿像后稷那样做一个造福于社会和人民的人,他为了防止官员贪污,建议宋神宗提高官员们的月俸。但他太单纯了,他自己不挑吃穿不挑车马,不养歌伎不纳妾,但别人会呀,你永远也满足不了一个本性贪婪的人的私欲。王安石以“天命不足畏,众言不足从,祖宗之法不足用”的精神推动改革,力图革除北宋存在的积弊,推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措施,但从改革一开始,王安石就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攻击,他们编造许多谣言破坏他的名声。在神宗当上皇帝的第六年,全国各地发生了重大的自然灾害,守旧的官僚们逮住那个机会,硬说是因为王安石变法惹恼了老天爷,所以上天才降下那么严重的旱灾,只要把王安石撤了,把新法废了,老天就一定会下雨。然而这么可笑的理由也足以扳倒一个正直的人。顶于压力,神宗只得罢免了王安石的宰相职务。
尽管王安石后来又当上宰相,但没过多久他就又心灰意冷辞职回江宁养病去了,王安石两次下台,使改革遭受了巨大的打击,神宗死后,保守的司马光上台,在太皇太后高氏的支持下,废除了新法,至此,王安石变法彻底失败。
正直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参政,总是要替国家和百姓着想的,只可惜具有超人智慧的总是寂寞,甚至是悲哀的。
47。 第四十七章 ; ;花香不在多,室雅不在大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一千多年后,人们还在谈论他们‘英雄未肯死前休’的英雄事迹,他们的英灵如有知,当含笑九泉。”
“玉鉴,想不到你小小年纪,就对历史这么有研究,范逸很欣赏你,一张口就谈到你,说你不同于一般的女孩子。”
我本就不同于一般的人,在我的父母和乡亲们的眼中,我是个傻子,比一般的女孩子都愚笨、不会处世。我的父亲和母亲脾气都不好,他们经常打骂孩子或互相指责对方,把家弄得象战场似的,年幼的我无处可逃,在我的记忆中,我总是寂寞地一个人呆在屋前读几本不知从哪弄来的连首尾都不见了的残破的小说。我最快乐的时光是父母都去田间劳动了,我在屋前的树荫下读小说或者画画,这样就不会有人来打扰我。当然,我们全家的午饭和晚饭是必须由我来做的,我经常因为读书或画画入神而耽误了做饭,所以当父母饥肠辘辘地从田间归来后,我总少不了被他们用极具羞辱的词语骂一顿。
范逸说:“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