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梦啊,从这里开始(1)
春梦一词,是很容易引起国人联想的。但是没有办法,因为暂时没有更确切的题目了。
文章题目是春梦,主人公的名字也*梦。
春梦姓袁,全名袁春梦。
春梦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曾经当过小学语文教师的母亲会给她取这么个名字,尤其是她姓袁。她的很多同学在开玩笑的时候都把她叫做“春梦难圆”。一般情况下,她都只是笑笑,或抓住对方的名字也来搞一下中国人颇为擅长的“文字游戏”。但自从上了高中以后,她就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她笑笑之后,甚至在笑笑的同时,她的内心有多么的酸楚。
春梦的母亲在高中毕业后,不对,应该是还没有毕业就回家了。虽然高考已经在前一年恢复,但她并没有参加。教师们都为她惋惜,尤其是她的班主任语文老师。
当年春梦的母亲在学校里是众人公认的才女。不但学习成绩好,而且颇喜欢读书,不是曾经,而是经常在校报上发表些诗文。虽然人长的瘦弱,但肤色白晰,身材窈窕,这在当时的农村是不多见的。穿着虽然旧,但干净而且给多数人的印象至少是不破,这也是不多见的。面容清秀,虽然还不能叫做脱俗,但总是有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表情,似乎还有一种无往而不胜的信念。当时,所有的任课老师甚至全校老师们有一种公认的说法,认为她是多年来这所小县城高中少见的人才。老师们都替她庆幸,因为她正好赶下了高考已经恢复的好机会。她不但能考上大学,而且前途必将不可限量。
但在高考前大约五十天的一个星期一,她突然找到老师,吞吞吐吐的说,她要退学回家。
“什么?”老师的表情得怎样形容呢?对,震惊,就是震惊。因为她是教师当老师后第一次送的毕业班中最有可能为老师争得面子的学生。老师寄于她的不是希望,而是期望。
“为什么?”老师的表情竟然又在一瞬间沉静下来。这一点让她终生难忘,而且给她的将来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她多年以后处变不惊的能力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养成的。
“。。。 。。。”她脸忽然憋得通红,竟然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那位老师是位年轻教师,平时,对同学们都很关心,只是有时候对犯过错的同学凶巴巴的,但对她却似乎从未有过。他不但从未对她发过火,而且还有一种超常的关心。但她也从不曾从他眼镜后边读懂过他的眼神。
老师暂时沉默了。但又似乎偷偷地吐出一口长气,指着一张椅子,示意她坐下。
她不坐。那个年代的学生,在办公室里是不大敢坐的。但老师又用不可置疑的眼神示意她坐下。奇怪,这次她竟然读懂了,她心里一阵激动,似乎她得到了某种她想要得到的东西。于是她不再抗拒,顺从的坐下了,只是还不敢抬头。
她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其实,时间只过了大约半分钟,她听见“呯”的一声,惊愕的抬起头来。原来老师拿暖瓶要倒水喝,而暖瓶早就空了,他又把暖瓶重重地放在地上。在抬头的一瞬间,她竟然发现老师的脸上有一丝尴尬,似乎还有一丝惶恐和无奈。她不是很喜欢用自怨自艾一词,但她立刻想到的就是这个词。她的脸莫名其妙的又红了,把头更深的低下。
春天的梦啊,从这里开始(2)
“跟我说说,到底是为什么呀?。。。”
老师所说的最后一个字莫名其妙的中途变调,由咬牙切齿的“呀”变成故意低沉下去然后又似乎变平了的“啊。。。”。
她的思维似乎发生了一些问题。她竟然不去想怎么回答老师的问话,心里一直在想着:“老师为什么会这样?不会吧?”
一面,她又自责起来。因为她来找老师之前,曾经设想过老师可能的种种表现。现在,老师的这种表现,正在往她心底里真正希望的方向发展。
“只是还缺点火候。”
她心里暗暗想到。
在那个年代,即使是高中生,因各种原因辍学的也不在少数。当然,家贫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成绩是另一个重要原因。她成绩好。而从她的气质来看,老师又不以为她家里会很穷。
其实她家的确很穷。
她只有一个比她大十多岁的哥哥,早已成家另过,家境很一般。她父母都已年迈,而父亲更是身体不好。多年以来,她家几乎都是在饱一顿饥一顿的状况下过来的。父母一生的期望,本来也就是她能上好学来实现。就在年前,身体一直不好的父亲开始出现偏瘫,家中几乎失去了生活来源。她经常在想:就算是考上了大学,拿什么来上学呢?
就在这时,一个人生的希望,悲哀至极的希望,也可能就是她一生归宿的希望,来到了她面前。看看年迈又多病的父母,看看穷困到几乎难以为继的家。她又能怎么办呢?
有人来提亲!
来的是一位远房的表姑。表姑村里村支书的独生儿子从军队复员了,在县城里安排了一个部门的保卫工作,每周上五天班,每月有几十元的工资。这在当时的农村可是颇令人羡慕的铁饭碗。男方许诺了丰厚的彩礼,还说,一旦亲事成了,可以安排她在村里小学当老师。甚至还答应可以先当上老师再结婚。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她不旦可以拥有一个在农村里上等的家庭条件,而且还可以获得一个稳定的职业。
很令人心动。
何况,她已经不小了。
由于家境的原因,她十岁才上小学,又由于家里穷中途辍学一年,到今年,她已经二十二岁了。许多她童年时的伙伴已经做了母亲,也有的已经有了两个孩子了,而她还在上学。一个如此贫穷的家,养着这么大一个上学的闺女已经让很多人说三道四了。父亲偏瘫之后,她其实多次有过辍学的打算,但她心有不甘。因为她从小心中就有两梦想,一是考大学,二是大学毕业之后找个好工作,以便能报答父母。
她虽然心有不甘,但还是几次跟父母提出来不再上学了。每次她一提出来,母亲只会叹气,而躺在床上的父亲就会一面垂泪,一面喃喃着:“丫头,爹对不起你呀。。。 。。。”但二老从来也未答应过她辍学的要求。他们也从未放弃过让女儿跳出农村的梦想啊!
不过有几次,她无意中听到父母在低声商量着什么,看到她之后,母亲就显得神色不点不自然,而父亲则又总是有些愧疚的样子。
她知道,虽然父母口头上没有答应,但她上学的路快要到头了。她在心里做了一个决定:再苦再难,也要把高中上完,也要参加高考。她知道她能考上,但她打算考上了也不去上。何况,她知道,就算她想上,家里也拿不出让她上学的钱了。但至少,她想圆自小她就经常做的考大学的梦。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春天的梦啊,从这里开始(3)
一个周末,她把决定告诉了父母。母亲什么也没说,只是露出了一丝苦涩的笑容,使劲咬着嘴唇点点头,然后,用手背揉着眼睛走向里屋。而她,迈着更坚定轻松的脚步走向学校。
但事情很快就又有了变化。
因为有人来提亲了。
父母显然被打动了。而她只有沉默不语。
母亲也反复跟她说:“丫头,你自己拿主意。怕就怕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她从父亲的眼神中也读出了久所未见的对生活的希望又燃烧起来了。她只是狠下心,不但什么也不说,而且强迫自己什么都不要想。
昨天,她从母亲手里接过沉甸甸的干粮袋要返校时,听见屋里卧床的父亲的一声沉重的叹息。又不安地瞅了母亲一眼。她似乎忽然发现,母亲的脸在一头白发的映衬下显得是那么的苍老。那几乎已经浑浊的眼神是那样复杂,又是那样的无助和无奈。她知道,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家里快要断顿了。这些干粮,还是贤惠的嫂子勉强凑出来的。
她平生第一次忘了在出门的时候跟父母说一声“我走了”。她心里空荡荡的,任由双脚把她带出家门,走过村边长着矮矮的、良莠不齐但却快要成熟的麦子的麦田,踏上通往县城的土公路。
她本以为自己会在半道上找个地方坐下来好好哭一场的,但自己又很奇怪,竟然没有。
当她觉得突然清醒过来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已经放好东西,离开宿舍来到教室门口了。
很奇怪的是,进入教室的一瞬间,她的心完全沉静了下来,几乎从来没有如此沉静过。
当晚的学习,她觉得是十多年以来效率最高的一次。有些以前想不通的题目,其思路竟然纷至沓来,令她自己都感觉到应接不暇。
当晚的睡眠,也是出奇的宁静。她几乎刚一躺下就睡着了,一夜都没有醒来,而且连梦都没有。因为她知道,她已有了一个决定。
但是第二天早上一醒来,她就知道她心里其实还是没底。
她不知道老师将会怎么对待这件事情,将会怎样对待她。她甚至还没有想好怎样跟老师说。
但是她知道,事情已到临头了,她必须而且只能自己去解决。
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她都完全失去了昨晚的宁静。老师上课讲得什么她再也听不下去了。每节课上课的老师都很快发现了问题,不时向她投来关切的目光。但她根本毫无察觉。她心乱如麻,并反复怀疑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一个上午的时间,她觉得比平时一个星期都长。
到了语文课了。语文老师的眼光渐渐由关切变为困惑,又由困惑变为怀疑,最后竟变成了愠怒。而她却似仍然毫无知觉。她的同桌也是最好的朋友盖美丽先是用眼光提醒她,不管用。后来又用胳膊肘去碰她,还是不管用。盖美丽无奈,只好用手轻轻扭了她一下,她似乎猛的惊醒,手中的课本“哗啦”一声掉在了地上。老师的愠怒立刻转到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