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藏193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秘藏1937- 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池田慎之用手电照过去,只见那士兵大口*,估计内脏破裂,眼见是活不成了。
  姜九公脸上毫无表情,对第二个士兵道:“你沿着中间的石板路走,走七块石板,向左移一步,再向前走七块石板。”
  这名士兵走出去,在向左移动的时候,墙壁中射出几支箭,巨大的冲击力几乎将他的胸口钉穿。
  连续两人死于非命,池田慎之的眼睛有些红了,一把揪住姜九公的衣襟,厉声道:“我已经死了两个人,他们都是帝国优秀的士兵,本该阵亡在战场上,像英雄一样尽忠,而不是丧命在这个鬼地方!”
  姜九公默默挣脱开他的手,冷冷道:“这是一座凶窟,想在这里探出一条路,必须付出死亡的代价。如果你玩不起,可以退出。”
  池田慎之咬牙道:“我怎么证明你不是在耍花招,借用机关杀害我的士兵?”
  姜九公道:“既然你这么不放心,那么我做第三个探路人好了。”
  池田慎之道:“你有多少把握?”
  姜九公道:“四成,也许更少。不过,如果我死了,你恐怕会付出更多的生命。”

亡灵的诅咒(4)
池田慎之又气又急,怒道:“你……”却无计可施。
  这时,和野幸助走上前来,端详甬道,低声道:“这条甬道中杀机重重,是*人千年智慧的结晶,非同小可。姜,是个行家,他的做法是正确的。当然,死人的事谁都不愿看到,但这……却是短时间内打通道路的唯一选择。”
  池田慎之道:“咱们的士兵不能这么无辜地送命……”
  和野幸助道:“不是无辜地送命,是必要的牺牲!如果我分析得不错,这条甬道是按照一种古老的算法进行布局,各种机关连环相扣,步步杀机。”
  池田慎之道:“古老的算法?你的意思是……”
  和野幸助道:“姜选出五个敢死者,有他的道理,不是凭空想象。”
  池田慎之毕竟深通中国文化,一点即透,脱口道:“你是说……紫微斗数、北极神数、邵子神数、铁板神数、南极神数!”
  和野幸助道:“不错,*人五大古老的神算体系,玄妙无方。”顿了顿,又道,“池田君,当初你强行结束我在国内的研究,把我带到硝烟密布的*战场,我是非常反感的。但是现在看来,我错了!此行收获极大,即使没有找到你所说的藏宝,只凭这条甬道,就极具考古价值。池田君,谢谢你!”
  池田慎之道:“不必客气。”
  和野幸助接着道:“你必须答应我,不管付出多大牺牲,一定要保存住地窟的完整!绝不能为了快速推进,使用破坏性手段,拜托了!”
  池田慎之点了点头,看了看第三名士兵,向甬道一指,道:“你去。”
  那士兵还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少年,唇上刚刚长出细密的绒毛,脸上犹带稚气,但是接到命令后,没有丝毫犹豫,大步走到洞口前。
  姜九公叫他按五五进数,在石板间转折前行,每走一步,都在石板上做一个记号,其余众人跟随在后,与他保持七八米远的距离,缓缓走向甬道的深处。
  一百余人呈鱼贯队形在甬道中穿行,几乎所有的手电筒都照着地面,唯恐一步走错招来杀身之祸。死一般的寂静中,除了脚步声,只有自己心跳的声音。随着渐渐进入甬道的深处,人们的呼吸都不由自主地急促起来,谁都不愿意在谜底揭晓之前意外送命,因此每个人都走得小心翼翼。
  几百米长的甬道,走走停停,竟然耗费了一个多小时。人们的心情都是极度压抑,仿佛从生到死走了一个轮回。
  甬道的尽头又是一座巍峨的石门,推开门板,进入了一个大厅。
  这大厅极为宽阔,一百余人进入后,仍然显得十分空旷。当中一张汉白玉石台,长宽各有两米,四周雕刻蟠龙祥云,在手电筒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一种直觉告诉池田慎之,自己已经进入地窟的核心之地。尽管事前已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但是此刻依然紧张得喘不过气来。
  他略略定了定神,举起手电筒,叫道:“所有人把手电筒对准石台!”
  话音一落,上百道手电筒光柱同时照向汉白玉石台。只见台面上端端正正摆放着一个青花瓷盒,盒下的托架金光璀璨,通体皆为黄金所铸,显然盒中之物珍贵异常。
  池田慎之张开双臂,示意让众人保持安静,自己缓缓走到石台前,把手放在瓷盒上,闭上眼睛默默祈祷,待情绪镇定之后,这才轻轻打开盒盖。
  随着盒盖打开,一方玉玺呈现出来。在手电筒光柱照耀之下,玉质晶莹剔透,宛若含着一团春水,柔光溢出,映得池田慎之脸上一片碧青之色。他抓起玉玺,看着上面刻着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心中有如一块巨石落地,脸上露出会心的笑容。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亡灵的诅咒(5)
和野幸助走上前来,从池田慎之手中接过玉玺,仔细观看。
  池田慎之仍然沉浸在激动之中,道:“为了这方玉玺,青田会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搜集线索整整用了两年,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计其数,先后有十七个兄弟献出了生命。现在……我终于如愿了!”
  和野幸助却没有那么开心,默默看着玉玺,眉头越来越紧,喃喃道:“这个……似乎……不太对劲……”
  池田慎之道:“怎么?”
  和野幸助道:“从印文字体上看,不少金石书画资料都对这方传国玉玺有过描绘。你看清楚,这方玉玺上的印字是鸟虫篆,而秦始皇时代的官印字体皆为李斯的规范小篆,只有私人印章才用鸟虫篆,作为皇帝使用的玺印文字不会知法犯法。”
  一番话,便如一盆冷水泼在池田慎之头上,心情为之一凉。
  和野幸助接着说道:“从印文内容上看,《玉玺记》中记载:其书李斯所制,回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云麓漫钞》却说魏所受汉传国玺的印文是‘受命于天,皇帝寿昌’。而汉王刘渊于晋永嘉二年十月称帝时,于汾水中捞得的传国玉玺,印文则成了‘有新保之’,并特意标明‘盖王莽时玺也’。既是同一方玉玺,印文不该不断变改。还有,从玉玺形制看,据史料记载,孙坚于‘甄宫井’捞出的传国玉玺‘方四寸’,后来被徐璆夺来呈给汉献帝时变成了‘方寸’,还有史料记载‘方六寸,厚一寸七分,高四寸六分’。若是同一方玉玺,尺寸怎会错乱?《玉玺记》所载传国玉玺为‘五龙钮’,《云麓漫钞》说是‘方鸟钮’,还有史料写的是螭钮。印钮形态如此不同,更不能随意认定传国玉玺。”
  池田慎之脸色越来越阴沉,低声道:“历史上不乏以讹传讹的事……”
  和野幸助摇了摇头,接着道:“从玉玺的质料看,《玉玺记》说传国玉玺是:‘秦始皇取蓝田玉刻而为之。’然而更多的资料说是用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制成。和氏璧出于楚山之中,据考证,这种‘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的宝贝,只不过是一种月光石,并非多么珍贵。而且从产地和质地来看,与蓝田玉相差极大。那么,传国玺究竟是用什么材料刻制,令人费解……”
  池田慎之不耐烦道:“你说了这么多,意思究竟是什么?”
  和野幸助道:“池田君,你也曾经是一个学者,我的意思你很清楚,只是自己不愿承认罢了。在*历史上,玉玺不断出现、不断消失,演义出无数的传奇与猜想。《汉官仪》、《汉官旧仪》等史料记载,汉代皇帝用玺并非一方,而是六方。即:皇帝信玺、皇帝之玺、皇帝行玺、天子信玺、天子之玺、天子行玺。《汉献帝起居注》也明确记有‘皇帝六玺’,其中还说,汉献帝从河上归来后,得六玺于阁上。还有,从《隋书?礼仪志六》来看,隋文帝统一后缴获的传国玉玺就有五方,其阵势几乎能开一个博览会了,哪里会有那么多的数量?一般来说,皇帝发布诏书、敕谕,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使用相应的玉玺,最常用的只有‘皇帝之宝’和‘敕命之宝’,所谓的传国玉玺几乎派不上用场。别说见不到实物,就是见到此玺的印鉴也很困难。所以……鉴定真伪将会异常艰难……”
  池田慎之道:“和野先生,请你直言,这方玉玺究竟是真是假?”
  和野幸助艰难地吞了一口口水,道:“以我的推断,它恐怕……不,它绝对是赝品!” 。。

亡灵的诅咒(6)
池田慎之胸中仿佛有什么东西被猛地砸碎,刹那间心灰意冷到了极点,喃喃道:“赝品?赝品!”
  这时,在大厅搜索的众人陆续报告,厅中所有柜箱均被搬空,仅存寥寥几十件金银器皿,虽然也有很高的价值,但与藏宝穴窟的规模比较起来,实在是微不足道。
  池田慎之又是恼怒、又是失望,愤然道:“这不可能,这不可能!”
  说话工夫,突然间,那座汉白玉石台下面发出轧轧声响,整个基座缓缓向地下沉去。
  这一下变化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略一诧异之后,和野幸助率先感到一种恐惧,大声叫道:“挡住它,不要让它沉下去!”
  十几个日军士兵冲到石台边,用双手扳住汉白玉台座,奋力向上提。然而基座依然缓缓下沉,十几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与之抗衡,许多人的手指几乎同时被扭伤。片山小五郎情急之下,拔出战刀,猛地插入石台座与地面的接缝中,希望将石台座卡住。只听得咔吧咔吧声响,精钢百炼的战刀顷刻间被碾压成碎片。
  虽然众人始终没有放弃努力,但是石台座重达数吨,下沉速度没有丝毫减弱。片刻间,汉白玉石台沉入地下,台面与地面相平,便是请石匠来在地面上挖了洞,将石台镶嵌进去,也未必有这般平滑。
  众人围着石台站立,彼此面面相觑,束手无策。
  池田慎之的心绪渐渐恢复冷静,对和野幸助道:“和野先生,这是怎么回事?”
  和野幸助蹲在石台上,搬开青花瓷盒和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