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割单引起的资本博弈:大时代之血色交割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交割单引起的资本博弈:大时代之血色交割单-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唐兄,这个合影真有纪念价值,有几个人能上一次《朝日新闻》啊!”袁观潮得意地说。
  玩笑归玩笑。两人在毕业典礼上,都暗暗发誓,回国后要在证券市场上大展宏图。
  “你们这些中国人想搞自己的证券交易所,做梦吧!”有些日本老师不客气地说道。
  袁观潮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们就是要做这个梦!”
  兄弟俩为此还打赌,如果不能履践毕业时的诺言,就在一条街上做生意,一个东边修自行车,一个西边卖包子。
  回国后,唐子风因家里的背景关系,很快就进了政府部门工作,他想起自己的拜把子兄弟才华出众,便向领导举荐了袁观潮。袁观潮一听,激动地拖家带口直奔北京而去。
  袁观潮一家人一到北京,就按照唐子风的安排,住进了唐子风家在的部队大院。
  那时,正值中国经济春暖花开。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筹备新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而努力着。
  当年,不管这批开创者本身是否打小算盘,但他们确实是把推进中国证券市场的建设,作为了自己最大的使命。
  部队大院里其乐融融。
  大家经常互相串门,尤其喜欢在院子里谈天说地,院子里的柿子树一度成为这群建设者们的调侃对象。
  200多年前的美国,股票交易还处在分散状态,炒买炒卖的小道消息满天飞,导致股价最后大跌。于是,纽约24位股票经纪人聚在曼哈顿南部的一棵梧桐树下,决定成立一个新的股票市场。有人开玩笑说,以后交易所起来了,这棵树就跟美国那棵树一样有名了。
  只可惜筹划交易所的这些 “忧国忧民”的日子,很快因中国20世纪80年代末发生的一件事情而被搁置起来,袁观潮一家只得打点行装回上海。
  北京之行并没有让袁观潮直接成为证券交易所的建设者,但他似乎从此便与证券深深结缘。
  回上海之后,袁观潮继续在银行下面的证券部工作,生活快乐而悠闲。然而,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很久,他很快又忙碌起来。
  1990年,袁观潮趁着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之际,顶着很大的争议,到一家名为海元证券的公司出任总裁,那是全中国第一个股份制券商。在铁饭碗横行天下的年代,父亲居然很快就把海元证券做得风风火火。
  唐子风似乎与袁观潮殊途同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初期,唐子风就转战上海,在交易所担任副总。

手表的秘密(7)
两人见面次数虽然少了,但交情依然不减,唐子风接到聘书的第一天,就与袁观潮通了电话,希望他能多多支持自己。
  袁观潮眉飞色舞地说:“我早猜到,兄弟你会打这个电话来的!”
  只不过,当时的资本市场不是那么好做。
  20世纪90年代初期,股票市场波澜迭起,行贿成风,三无公司纷纷上市。上海股市投机气氛浓重。大户们凭借打新股、贩卖国库券纷纷发了财,开始肆意操纵市场,逐渐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上第一批庄家。
  波澜壮阔的股市吓坏了管理层。1990年6月中旬,管理层开始收缩新股管道,人们却认为股票的短缺将会更加严重,继续疯炒。政府也来劲,出台涨跌停板5%,不行,又出台印花税,还要缴纳个人收入调节税。几个红头文件一出,一下就把市场砸趴下了,甚至还出现了一天的零成交,这可急坏了唐子风他们。
  1992年春,沪深两地的磅礴救市行动一下子点燃了股市做多的热情。先是放开股价—1992年2月1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决定放开二股龙头股的价格限制。2月18日当天,两股分别上涨70%、46%。5月21日,上海全面放开股价。
  上证综指从前一天的点跃升至1 点,可谓空前绝后。
  欲望舞台开启之后总是难以控制。
  所有人都疯了,菜场里的阿婆阿公们都拿着收音机听股市行情。
  市场已经白热化了,连袁观潮也开始不安起来。
  袁观潮有点急躁,看到坐在办公桌旁的唐子风正在发呆,不由说道:“1992年6月份,上海股市的平均市盈率为200倍,深市为60倍。你觉得,这还是正常的市场吗?”
  唐子风定睛看了看袁观潮,接下来的话让袁观潮也吃惊不小:“我这两天正在盘算下海的事。老弟,我此番约你,一来的确想跟你商量规范市场的事,二来,就是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见。”
  “下海?你想做什么?”袁观潮问道。
  “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况且我们还要一起合作。”唐子风将那叠厚厚的股票承销书资料推到袁观潮面前,“你看看,这股票如何?”
  这是袁观潮第一次看到帝王医药,他仔细翻了几页,就震惊了。多年的经验告诉他这只股票来头不小,他抬头望了一眼唐子风:“难怪你想下海了,承销这样的公司,想象空间太大了……”
  “哈哈哈,很多人想参与,我都没考虑,如果我邀请你呢?”
  袁观潮毫不犹豫地站了起来:“我有事先告辞了。”
  唐子风笑笑,做了个请便的动作:“我说最后一句,不强迫你,只是告诉你—这是所有人都挤破头想进来的局!”
  袁观潮顿了一下,还是头也不回地大步走出了门。
  1992年8月10日,深圳发生一起抢认购证暴乱事件,政府迅速成立起证监会,开始对白热化的市场进行严厉打击。市场霎时陷入低迷,死气沉沉。
  袁观潮看着空荡荡的文化广场—这里曾是上海股票交易最为繁忙的场所,牛市时,文化广场上坐满了人,股民个个都斗志昂扬得如同疯子,播报股市行情的声响回荡其间,形成了独特景观。
  一个手下跑来,是魏天行:“老大,你的电话。”
  袁观潮听完电话后就愣住了。
  在股市无限低迷的同一天,袁观潮妻子的生命也危在旦夕。她的胃部肿瘤已经到了不得不动手术的地步。
  袁观潮与儿子袁得鱼一起在手术室门口焦灼地等待着。袁观潮低着头,觉得时间就像达利画的挂钟一样,软绵绵的,如同静止了般,一分一秒都没有走动过。

手表的秘密(8)
大约四个小时过去了,护士与医生同时出来,摇了摇头。
  妻子从手术室被推出来时,脸上没有一点血色,气息微弱。袁观潮双手紧紧握住妻子冰冷的手,说:“暖和点了吗?”
  她点点头,微笑着永远闭上了眼睛。
  袁观潮抚摸着妻子的脸,流下了眼泪。这也是袁得鱼第一次看见父亲流眼泪。
  妻子被推走后,袁观潮与儿子背靠走廊的墙壁席地而坐,都不说话。正值炎夏,雪白的墙面却冰冷刺骨。外科办公室内有人说话—
  “手术时不小心切断了大动脉……不过,他们也没有塞红包,应该没什么背景。”
  “别提这些了,最近你的股票怎么样啊?”
  “上个月听海元证券的一个股票分析师讲股票,说什么砸锅卖铁也要买梁城钢铁。这只股票让我足足赔了11万,都是讨老婆与买房子的钱啊……”
  “难怪这几天你状态那么差。唉,我的股票也不怎么样……”
  坐在门口不远处的袁观潮听到后,“刷”地站起来,冲进办公室,挥拳狠狠打在了主刀医师的脸上。
  主刀医师摸着肿痛的脸虽然不敢发作,却还振振有词地说:“手术失败是很正常的事,不要冲动,不然我们叫警察……”
  袁观潮动怒了,想也不想又一个巴掌扇到对方脸上:“什么叫没什么背景,命贱就活该死吗?”他大声叫着,再次冲上前去。
  正在这时,赶过来的保安人员把袁观潮拉住。袁观潮几乎是在冲着主刀医师咆哮了,主刀医师的失手直接断送了袁观潮妻子的性命,只因为他没有接到红包,只因为重仓股的连续跌停而心不在焉。
  唐子风来探望低落的袁观潮:“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不是吗?其实我做的,也是把现实变得更美好……你上次说的是对的,我没有听,我只能下海了。我知道,你是我永远的兄弟!”唐子风真诚地说。
  袁观潮低声说:“我早告诉过你,早点止步!这是慢性毒药!”
  “再考虑一下帝王医药?”唐子风旧事重提。
  袁观潮没有搭话。不过,从那之后,袁观潮开始变得有些沉默。
  好像就是从那时开始,袁家变得越来越有钱。袁得鱼发现,身边的人对爸爸的态度也有了明显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对还是孩子的袁得鱼笑脸相迎。袁得鱼开始听人们口中传出他爸爸在江湖上一个颇为响亮的名号—“证券教父”。
  很快,他们家就从破旧的西江湾路弄堂搬到了巨鹿路上的一栋别墅里。
  五
  在很多人看来,帝王医药就是一只妖股。
  自1992年9月14日发行日起,帝王医药就横空出世,惊艳四座,一上市就连拉5个涨停。
  按江湖上的说法,帝王医药是由云南省当地政府全力打造的第一只全流通股票。当地政府发“红包”,为的是将当地的上市公司做大做强。
  即使之后市场环境惨淡,帝王医药也毫不受影响,继续一枝独秀,在上海滩风起云涌。整个上海滩,只要是操作股票的,无不被帝王医药吸引,因为帝王医药的概念是全新的。
  第一个概念是真正全流通,这样的股票在市场上并不多见。
  第二个玩转的概念是信息公开,这意味着争取到政府力量。帝王医药是云南省发行的第一只股票,而且该股当时就宣称,愿意主动披露一切可以公开的信息。
  第三个概念是股东荣誉。帝王医药上市第一个月就邀请了许多股民去自家厂房参观,并尊称他们为股东。
  第四个概念是核心产品,每个股东都领到了一盒叫做帝王螺旋藻的保健品。股民捧着螺旋藻的图片甚至直接上了《中国证券报》头版。很快,帝王螺旋藻就与当年流行的蜂王浆、蛇粉等保健品一样,刮起了一阵热卖旋风。 txt小说上传分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