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脑黑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脑黑客- 第1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对于这点,吴飞就有些说不清楚了,只是告诉林鸿,这和卫星通信的编码方式有关,通过特殊的编码,可以将微弱地信号从算法上实现放大,具体怎么做,他就不知道了。

另外,地面设备,也就是工作间里面架子上的这套设备,其核心是安捷伦的89600矢量信号分析系统,配合其专用的VXI总线的测试设备,可对射频信号进行非常深入的分析。

真是长见识了。

林鸿发现,和他们比起来,之前自己在无线电台上做的那些事情,简直一文不值。

真是一山还比一山高,不去对比,永远不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大。

林鸿真心感觉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实在是太少了,还要学的东西又太多。

他暗自决定,即将来临的暑假假期,他要常驻麻省理工学院,要么就在图书馆看书,要么,跟再MIT的学生后面混着,学一些东西。反正他早就听说,MIT的管理非常自由,平时偶尔去教授的课堂上旁听也是被允许的。

林鸿看到,架子上还有一些稿纸,用文件夹夹着挂在架子的旁边,林鸿很想拿起来看看,不过又担心有些唐突。

这个时候,吴飞突然说道:“你现在这里看一下,我去一趟厕所。”

“好的。”

待吴飞走出房间的时候,林鸿立刻拿起了架子上的稿纸翻看起来。

上面全部是观测记录下来的数据,林鸿根本看不懂,但是他下意识地使用自己强大的记忆力,将这些数据生生记再大脑中。

稿纸在快速翻动着,林鸿的大脑此刻也急速运转,几乎达到了一目十行的境界。

第二百三十九章 无线电的未来

稿纸上记载的数据密密麻麻,都是第一手的测量数据,看上似乎一点苗头都没有,但是林鸿却越来越觉得这其中包含着某种规律。

这些数据在他脑海中盘旋,不断呈现出各种想法。

将所有内容看完之后,林鸿脑海中的思绪太乱,他回头看了一下,发现背后墙壁上正好有一面黑板,于是走了过去,拿起一支粉笔,刷刷地在黑板上计算起来。

虽然他的记忆力惊人,但是书写仍然是一种非常好的信息存储方式,可以将脑海中有些纷乱的信息存储在黑板上,这样需要查阅的时候,就不需要再继续在脑海中搜索,可以直接使用眼睛进行辅助,从而提高运算的速度。

他将这些数据以极快地速度写在黑板上,对齐,排列,然后重新换行,形成两个特殊的矩阵,然后对这两个矩阵进行相乘和变换,再将得到的结果重新和另外一个矩阵进行运算……

一时间,整个房间里面都只听到林鸿“啪啪”地用粉笔写东西的声音。

林鸿沉浸在一种恍惚地状态中,他的脑海中只有刚刚看到的那些数据,至于这些数据到底代表什么意思,他完全不清楚,只知道这样做可以得出自己想要的结论。

此时此刻,他对外界的所有声音都进行的屏蔽,以至于吴飞从外面走进来都没有发现。

“林鸿,你这是在运算什么?”吴飞走近之后,看了半天,什么都看不懂,于是好奇地问道。

林鸿正在写着数字的手顿时一顿,他从恍惚的状态中清醒过来,看到吴飞不知道什么时候都已经站在了自己的身边。

“呃……没什么,刚刚等得无聊,想起了一个数学问题。”

林鸿也有些惊异于自己恍恍惚惚地竟然洋洋洒洒地将整个黑板都写满了数字。

吴飞也没在意,在MIT,学生把黑板当稿纸运算的事情非常常见,于是他问道:

“你要不要继续去W1XM那边看下,就在Green Building的顶层。”

毕竟这边已经看得差不多了。

林鸿想了下,摇了摇头:“不了,有机会下次再去吧。我等下打算再去图书馆看会书。今天谢谢你,让我大饱眼福。”

“客气什么。以后你有时间,欢迎多来这里玩,这里的人都很友好,相信他们也想见见你这个亚洲区冠军的,哈哈!”

这句话刚说完,吴飞口袋中的手机便响了起来。

吴飞说了几句,便挂断了电话。

他的脸上有些焦急之色,对林鸿说道:“是张欣,她不小心扭到脚了,我得马上过去。”≮我们备用网址:www。。≯

“不严重吧?”林鸿正在用黑板擦擦掉刚刚写下来的那些矩阵运算内容,这个时候,才擦掉一半。

“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不过我必须得立刻赶过去,不然就惨了!黑板上的内容不用擦了,回头我有时间的时候再擦掉就好了。”

于是,吴飞锁上无线电协会的大门,然后急匆匆离开了。

而林鸿,则朝MIT图书馆那边走去。

他此刻还有些疑惑,刚刚他又进入了一种恍惚的状态,这种状态他并不陌生,之前他也经历过。

在这种状态下,他的大脑的工作效率似乎非常高,例如当初记忆英语单词,还有学习和研究算法理论,都曾经出现这样的情况。

只不过,这种情况似乎并不受他自己控制,往往是毫无征兆地就进入了。

有点类似于佛家理论中所说的那种“空冥”状态,或者说“顿悟”状态。

“我是不是应该去了解一下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

随着思想越来越成熟,林鸿对自己身上发生的变化也开始渐渐重视起来。

他发现和普通人绝对有着极大的区别,不仅仅只是不能睡觉的问题。

但是,大脑从来都是人类的禁区,医学发展到现在,对大脑的认知还是非常的有限。

林鸿想要了解自己的大脑,但又有点无从入手的感觉。

无奈地将这个念头抛在一边,林鸿再次来到了MIT图书馆。

继续将上午没看完的关于VAX/VMS系统的书籍快速地阅读完毕,然后,他去了电子通信方面的区域查找有关卫星通信编码方面的资料。

不过,这一次他并没有找到什么非常有用的资料。

这里的很多书籍中所讲述的技术,他基本上都多多少少都涉猎过,只不过是深入与否而已。

而涉及到卫星通信领域的资料却少得可怜。

林鸿猜测,可能有关这方面的资料被封锁了起来,这种公共场合根本就查不到多少有用的信息。

林鸿只好退而求其次,将最近出现的一些无线电通讯方面的技术看了看,这些技术都是最近几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主要刊登在一些最新的无线电学报或者杂志上面。

“嗯?”

林鸿在一本名为《QST》美国权威无线电杂志上面看到了一篇文章,文章的标题让他比较感兴趣——《SWR,无线电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此之前,林鸿其实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无线电发展到今天,到底会朝什么方向发展?

林鸿怀着好奇的心情读了下去。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词汇,SoftwareRadio,缩写为SWR。

按照中文的字面意思,就是“软件无线电”。

文中指出,在本世纪70~80年代,无线电经历了一个由模拟向数字全面发展,从无编程向可编程发展,由少可编程向中等可编程发展的过程,最终出现了可编程数字无线电。

“软件无线电”是在一个开放的公共硬件平台上,利用不同可编程的软件方法实现所需要的无线电系统。

理想的软件无线电应当是一种全部可软件编程的无线电,并以无线电平台具有最大的灵活性为特征。全部可编程包括可编程射频波段、信道接入方式和信道调制。

林鸿看到这部分定义,顿时精神一振,实际上,这其中所涉及的概念,他之前在研究手机的时候,就已经想到过。

现在出现的移动通信系统,似乎和之前他所看到的无线电通信技术有了比较大的区别,不仅仅是以前的那种基于电台的无线电通信。

林鸿接下来迫不及待地继续看了下去。

不过让他感到遗憾的是,这篇文章只是一篇介绍性的文章,所有内容都只是停留在发展历史、宏观理论的论述上,并没有涉及到具体的技术细节。

“……由于无线电系统,特别是移动通信系统的领域的扩大和技术复杂度的不断提高,投入的成本越来越大,硬件系统也越来越庞大……

为了克服技术复杂度带来的问题、满足应用多样性的需求,特别是军事通信对宽带技术的需求,提出了在通用硬件基础上利用不同软件编程的方法,软件无线电应运而生。

软件无线电的革命,将把无线电的功能和业务,从硬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林鸿有些不舍地将这篇文章仔细地看了好几遍。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还指出,现代卫星通信就大规模利用了软件无线电的技术。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步伐,让设备管理和维护工作变得更加简单起来。

当然,这方面的内容都是属于机密技术,作者并没有详细论述,只是稍微提到了一下。

“软件无线电……”

林鸿反复念着这个概念。他的确被这篇文章中所提出的思想给深深震撼了。

当初他在接触到游戏模拟器概念的时候,就曾经冒出过类似的念头,但是当时由于缺乏足够的知识基础,也仅仅是想想而已。

游戏模拟器的思想,就是使用软件的方式对硬件进行模拟。

而软件无线电的基本思想也基本相类似,以一个通用、标准、模块化的硬件平台为依托,通过软件编程来实现无线电台的各种功能。

要知道,以前的电台,都是基于硬件、面向用途而设计的。这就导致,它们的硬件电路的功能非常单一,灵活性也差,很多都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

而软件无线电的硬件,则有点朝计算机这种设备靠近的意思,强调平台的通用性、模块化和全面的可编程性。

这样一来,如果需要添加新的功能,以前必须对硬件配置进行改变,而现在则只需要进行软件更新或升级就行了,实在要添加硬件,则像计算机那样,直接在通用接口上,插上一个模块就行了,非常方便。

看完这本杂志之后,林鸿再将其他杂志稍微翻了一下,没有看到什么感兴趣的内容。

看看时间,也差不多四点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