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生活的68个心理学经典故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改变生活的68个心理学经典故事-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改变生活的68个心理学经典故事》

发现未知的自己……改变对自己的认识的心理学 错觉是怎样产生的?

    在《列子》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两个小孩为了一个问题争论不休,他们所争论问题的焦点是:太阳是早上离人们近呢,还是中午离人们近?其中一个孩子认为是早上离人们近,理由是,早上的太阳比中午的太阳看上去要大得多。另一个孩子则认为是中午离人们近,因为中午的太阳要比早上的太阳暖和得多。

    两个孩子各说各的理,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决定去请教当时的大圣人孔子。谁知道,两个小孩子的问题把这位大圣人也难住了,从此,这个问题成了一个悬案。

    太阳早晨显得大,中午显得小,这实际上是人的一种错觉。和太阳错觉相似,还有一种古老的“月亮错觉”:月亮在地平线附近与升到人们头顶上时的大小看上去也不一样,前者总是显得更大些。产生这些错觉的原因看似简单,但其实非常复杂。两千多年前孔夫子不能回答的问题,即使在今天也不能说完全解释清楚了。

    有什么最简单的办法来证明早上和中午的太阳、地平线上和头顶的月亮是同样大小的吗?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按照以下方法验证一下:用照相机把早晨和中午的太阳各拍一张照片,你可以发现它们是一样大的。同样,你也可以用一个纸筒来观察月亮,你会发现,接近地平线的月亮和当空的月亮是一样大的。为什么呢?因为纸筒在这里起到了排除月亮周围参照物的作用。那么产生月亮、太阳错觉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目前公认的理由有这么几条:

    □早晨,太阳在地平线附近,当我们观察太阳时,远处的房屋、树木等物遮掩了我们部分的视线,所以早上的太阳要比它在中午时显得大。

    □早晨,太阳在地平线附近,当我们观察太阳时,我们的视线是平视的,这时眼睛保持正常的状态。中午时,我们看太阳必须仰视,由于头颈弯曲有限,眼睛是斜视的,此时眼睛肌肉的紧张度就会使人产生太阳较小的感觉。

    □由于水蒸气和灰尘的影响,接近地平线的月亮和太阳比它们当空时显得模糊,因此我们就感到天穹不是半圆形而是扁球形的,即地平线上的天穹看上去离我们要远些,天顶离得要近些,加上早晨的太阳受地平线上参照物的影响,就更显得大了。

    为了更好地解释“太阳错觉”和“月亮错觉”,一些科学家还做了不少实验,但至今仍未得到较为满意的答案。

    类似太阳和月亮错觉现象,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比如,在火车站站台上,当和你所坐的列车并排停靠的另一辆列车启动时,你还以为是自己所坐的列车启动了。在列车上,当你翘首窗外时,窗外的田野、森林如快马般向后飞驰,这是运动错觉。假如你问一个孩子,是一斤棉花重呢还是一斤铜、铁重?孩子会脱口而出,是铜铁更重,这就是所谓的大小…重量错觉。同样问一个孩子,是自己的妈妈漂亮呢还是别人的妈妈漂亮?多数孩子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自己的妈妈漂亮,这是爱的错觉。

    另外,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错觉。比如,有宽大玻璃窗的房间要比它的实际面积显得大一些;穿横条纹的衣服要比穿竖条纹的衣服显得人胖;同一个姑娘,穿一身黑衣服要比穿一身其他颜色的衣服显得苗条;人在夜晚行走时,天上的月亮总像是在跟着自己走等。

    心理学家曾对错觉进行过不少研究,例如下图所示的一些典型的几何图形错觉。第一组图形就是著名的缪勒…莱依尔错觉图。两条线段是等长的,但是由于左右两段的箭头方向相反,左面线段的箭头占据的空间较大,所以就使线段显得长些。

    对于第二个图形,大多数人会认为垂直线要比水平线更长,实际上两条线段的长度也是相等的。实验证明,在水平线段长度为8~50毫米时,这种错觉最大,随着水平线的增长,错觉有减小的趋势。

    上面两幅图中间的两个圆大小相同,但由于周围的环境不一样而显得大小不一样,在一些比它大的圆圈衬托下,它显得小些,在一些比它小的圆圈衬托下,它显得大些。

    民间有句俗话:“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痛苦的时光则总是很漫长。”这就是时间错觉,它与人们的情绪有关。也就是说,人们对时间的估计与这段时间的活动内容和心情有关,假如内容有趣、心情愉快,当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而事后回忆时却会觉得很长;假如内容无聊、心情很坏,那么当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事后回忆时会觉得很短。例如热恋时情人间的幽会,总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

    中国有句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故事来自前秦皇帝符坚。据说,符坚有一天打了败仗,逃到八公山。晚上,山风吹过,草木摇动,符坚心惊胆战,以为满山的树木都是追兵。其实这是符坚在恐惧的情绪下产生的错觉。这说明,错觉的产生和人的心理情绪以及当时的处境密切相关。

    错觉的产生有时又是不可避免的:一方面,只要产生错觉的条件具备,同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产生同样的错觉;另一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错觉的产生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视同仁的。比如,我们在刚才提到的缪勒…莱依尔错觉,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让不同的人来看,效果都是一样的。对一个人来说,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错觉是一种正常的知觉,在这个条件下不产生错觉反而是不正常的。

    是什么因素导致了错觉的产生呢?原因十分复杂,其中既有生理的因素,也有社会、心理的因素。同样一餐饭,分别让一个来自贫困家庭的儿童和一个来自富裕家庭的儿童来吃,会吃出不同的感觉:在多数情况下,前者会觉得味道更好,而后者对这个味道的评价则会差许多。同样这俩儿童,因学习成绩较好分别获得100元的奖金时,前者会比后者感觉得到的更多。

    至今,人们还不能完全解释错觉形成的原因,尤其是几何图形错觉产生的原因。某些几何图形错觉,可能是视觉分析器内部的兴奋和抑制的诱导关系造成的。这种关系可能会造成视觉的某些错位现象。另外,人们对事物的知觉是在自己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当目前发生的情境与过去的经验相矛盾时,如果仍然按照经验习惯去知觉当前的事物,那么就容易发生错觉。

    有时候,错觉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但并不能说明人不能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而是恰恰说明人能够正确反应客观现实。近年来,人们在对错觉现象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已经将视野转到利用错觉理论进行产品的研究开发上,目前错觉已经在电影电视、广告制作、服装设计、商品装潢、军事工程等实际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改变生活的68个心理学经典故事》

发现未知的自己……改变对自己的认识的心理学 眼睛能记住什么?

    艾德温·波林在其里程碑式的作品《实验心理学史》中提出了一个关于视觉的谜题——我们有两只眼睛,为什么看到的图景却不是双重的?加伦假设说,可能是两只眼睛里的神经细胞同时到达同一个脑区所致。

    也许他仅说对了一半。我们都知道,除了较远处的物体之外,我们的两个视网膜所接收的所有物体的图像均有不同。要验证这个问题非常简单:我们轮流闭上两只眼睛,然后用睁着的两只眼睛轮流观察近处物体,你会发现每只眼睛看到的物体一侧肯定要多于另一侧,且物体与周围背景中事物的相互关系也存在着不一致的地方。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当这些并不相同的图像在大脑里重合时,为什么不会发生重影或模糊现象呢?

    知觉研究者的回答是,不同图像的“重合”可在视皮层中得出一个三维图像。他们甚至精确地指出了皮层中由双眼差异所激发出来的特别细胞。但这些细胞,或其他将信息输入里面的细胞,是如何将不同的图像重组起来并形成一个三维图像的呢?关于这个问题,目前仍然是一个谜。

    另一个有趣的问题是,视网膜上的图像是如何映照在大脑里的呢?这个问题至今仍困扰着科学家和心理学家,而且使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是,我们都知道大脑里并没有可供投射影像的屏幕,那么大脑又是如何看见进入里面的数据流的呢?假如图像是以某种方式投射到所谓的屏幕上,或投射到大脑里的其他什么地方,那么是谁或什么东西看到它呢?

    问题无法解决,不仅又使人想起那个古老的传说,即存在着一个小矮人——思维里的“我”——是他在感知和传递到达大脑皮层里面的所有信息的。

    然而,问题又出现了,如果有这么个小矮人在察看图像,它又是用什么东西察看呢?也是某种类似于眼睛的东西吗?那么,察看到达小矮人视觉中的信息的又是谁或什么东西呢?诸如此类的问题形成了一个个的问题链,等待着人们的探索。

    接下来的一个谜团是视觉记忆问题。每个成人的大脑里都储存着大量图像:熟悉的人、动物、山水、森林、树木、花草、房子、家具等。我们对这些东西也许只见过一次,瞥过一眼,但已经以某种方式将其记录了下来。我们虽不能像看电影或看照片一样把它们一一地从大脑中放映出来,却可以在第二次看到它们时通过记忆将其辨认出来。昨日已然再现。

    1973年,不厌其烦的加拿大心理学家莱昂内尔·斯坦丁做了一项实验,他让志愿者观看约10000张不同题材的快照,分5天观看,平均每天观看2000张。后来,当他将快速浏览过的部分照片混在其他新照片里让受试者观看时,他们能从中识别出约2/3已看过的照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