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古武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古武枭雄-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已经运到仓库里了。”

    霍辰听了,在上座上坐了,点点头道:“嗯。那你们二位可知我为什么要买林家的粮食?”

    古文彦心中疑惑的,也正是霍辰此刻问的,于是摇摇头道:“我正为此感到疑惑,不知大人购买如此多的粮食,所谓何事?”

    李博也同样是一脸不解的看着霍辰。

    “二位大人且先坐下,等我慢慢说给你们听。”霍辰淡淡一笑,见古文彦和李博都依言坐了,于是接着道:“两位大人都是我长沙郡的高官要领,定也有非常的眼光见识。方今天下局势,各地灾害频繁,盗贼蜂起,而朝廷却对此不闻不问,各地方官员也只图自保,自行其乐,守着自己的地盘混日子。此非我朝之幸,若得有心之人得以利用,则天下必有大乱也!”

    古文彦吃了一惊,说道:“若照大人此说,那岂不是要出大事?然为何大人不禀报圣上,免除此番危机?”

    “古大人此言差矣。”霍辰微微摇头道,“我虽身为朝廷命官。非是不愿为国消除这场灾难,实在是我无能为力。当今朝廷外戚掌权,宦官当道,天子又不理朝政。我等下属官员,即使是上报朝廷,也是无济于事的。”

    李博看着霍辰说道:“大人所说确也有道理。若如此,那大人购买粮食,莫非是为了不时之需?待天下大乱,则趁机而起?”

    霍辰目光一聚,看向李博,似是而非地说道:“李大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我等身为大汉子民,自然要为国分忧,岂可趁乱而动?我购买粮食,的确是为不时之需。只是这不时之需,乃是在国家危难之际,我等可尽绵薄之力,为国分忧,使百姓免遭灾害罢了。”

    古文彦恍然大悟,看向霍辰道:“没想到大人还有如此远见,让人实在佩服。大人忧国忧民,实乃我朝之幸,百姓之福是也。若大人不介意,我家中藏尚有些余粮,愿全献给大人,以供不时之需,不知大人觉得如何?”

    霍辰闻言一喜。早就听黄忠说古家也是这长沙城的世家大族,而这古文彦亦是古家的当代家主。他若是愿意捐粮食给官府,那数量自然也不会是小数。

    “古大人此心可诚。却不知古大人欲捐多少粮食给官府?”霍辰欣喜道。

    古文彦道:“除去供养本家的粮食外。还可与官府一百来石的粮食。但闻大人购买林家粮食花去的四万钱,我再从家中拿出十万捐给官府,以表示我对大人的支持!”

    “如此再好不过。那霍辰就再次先感谢古大人的厚意了。”霍辰更为欣喜道。

    一旁的李博也仿佛是不愿落后,出言道:“老朽亦有感霍大人的大义,只不过在下没有古大人的家底殷厚。。然家里也有些许薄财。老朽愿拿出五万钱捐给官府,权当老朽对大人的支持。”

    霍辰心里一时感到非常满意,笑着说道:“两位大人爱国心切,忧民之心,他日我霍辰若得腾飞,必不忘两位大人的恩情也!”

    古文彦和李博亦都不由笑了。“大人有此大志,他日必当辉煌腾达也!”古文彦笑着说道。李博也在一旁点着头。

    恰在这时,前去叫刘启的赵毅同刘启一道来了。“咦,古大人和李大人也都在啊!”刘启走进来时看到厅上坐着的古文彦和李博,倒是略感惊奇道。说完,便看向霍辰道:“霍大人,您找我?”

    霍辰点点头,开口道:“我看古大人和李大人都在,所以把你也叫过来,想和你们商量一件事。”说着,霍辰看向赵毅,说道:“赵将军,麻烦你去一趟黄忠黄将军家,告诉黄小姐,说我待会儿亲自去她家找她商量事儿。”

    赵毅闻言点点头去了。

    霍辰便又道:“刘大人请先坐下吧。”刘启闻言坐了,却不知霍辰找他商量什么事,还要趁着古文彦和李博都在。

    只见霍辰看向刘启,问道:“刘大人,我们长沙城的田地隶属情况,不知你清楚否?我想知道的是,我们长沙城的耕地,有多少是真正属于老百姓的?”

    刘启闻言一愣,他倒没想到霍辰会问他这样的问题。但还是想了想,说道:“我长沙城的耕地,大概总共有五六千来亩地。但是这些土地,大多数都是那些大地主占有,像林宇文林家,城西珠宝业的大商家晋举晋家,还有城北开了几家酒楼的张大林张家,当铺大家何超何家等一些稍大点的地主们。他们这些大世家们,一家就占有几十亩或上百亩的田地。却不知大人问这个所为何事?”

    霍辰听了刘启的介绍,说道:“刘大人之前也说过。我荆州地区的一些地方已经出现大量流民,就连我长沙城也已经开始有了。究其原因,虽与天灾有关,然*才是主要原因。刚才刘大人说了,我们长沙城的可用耕地,大部分被那些大地主们所占有。而真正属于百姓的,只是那么极少数的田地。而我们长沙城又有这么多的人,每家每户再去分这些土地,就必然分到的就更少了。所以我知道,我们长沙城的百姓,有很多都是在位那些地主们做事,为地主们耕田,地主们付地他们佣金。他们拿着那些少的可怜的佣金养家糊口,若是碰上苛刻的地主,那还更加悲惨。”说到这里,霍辰顿了顿,接着道:

    “现如今,我朝遭遇天灾,各地收成更加不好,如此可想而知那些为他人做事的百姓,那些地主们又会给他们多少佣金?我想,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流民的原因吧。他们连自己的温饱都不能得到满足,哪里还会有力气去为地主们做事?难道各位就没想过这个问题吗?”

    霍辰一口气说完这些话,端起旁边的茶,也顾不得品不品了,就是一饮而尽。倒让一直在一旁守候的曲宁和曦月吃了一惊。那茶里可是还有茶叶的,哪有喝茶一饮而尽的,难道辰哥他就不怕把茶叶也喝进肚子里去么?

    两个小丫头有些好奇地想去看看杯子里还有没茶叶,只是霍辰盖上了盖子,却是不得而知罢了。

    古文彦等三人默默地听霍辰说完,尤其是听到霍辰最后一句提问,三人的心都不由一震。霍辰的话犀利而直接,他们还以为霍辰是在问责他们,倒让他们一时都沉默不知所言。

    到底还是刘启最先回过神来,脸色有些沉重地看着霍辰道:“霍大人所言,刘某听来确实惭愧不已。刘某担任户部一职,却未能理会流民之所来,实在是我的失职。”

    (。。如果觉得本书还过得去,看得入眼的兄弟姐妹们,不妨向你的朋友们推荐一下本书,西风将不懈努力继续为各位大大献上更精彩的内容,感激不尽!!!)
第二十五回:霍辰强势问计刘启避锋婉答
    霍辰听了刘启的话,知道他们误会自己了。不过霍辰也知道,自己的话说得很凝重,也难怪会让他们三个感到沉重。可是,霍辰要是不具体说明,他们可能又不会明白。而流民一事,以及保障百姓拥有土地一事,霍辰也必须要把它落实的。

    想当初,领导*,其中最关键的一件事就是“打土豪,分田地”。而正因如此,*才能以得到农民的支持。而在中国,农民是最多的,农民的力量也是无穷的。深知这点,所以他能战胜国民党,所以他能取得新中国的成立这样的伟大功绩。这其中的厉害关系,只要了解那段历史的人就能知道。而霍辰就是这其中一个。所以他对于迫切要求得到民望,得到百姓的支持和拥戴非常在意。因为只要得到大众群众的支持,就意味着拥有着一道无形的后备力量,而这力量,将是无穷无尽的!

    “刘大人,我并没有来问责各位的意思。我只是想让你们知道,我长沙城,甚至荆州地区,乃至整个我中原大地如今所面临的问题。”霍辰努力使自己的话语变得平缓,接着道:“当然,我只是一地方官,也只能管好自己的地盘。所以,我的意思是,我想尽快解决流民一事,尽量防止再出现流民,或者说尽可能地减少流民的出现。不知三位有何想法?”

    刘启听了霍辰的话,这才心里松了口气,仔细想了想霍辰所说的,随即开口道:“霍大人,这流民大多数都是因为吃不上饭才沦为流民的,大人若想解决这个问题,依老朽看来,我官府倒可以为之接济一番,霍大人觉得如何?”

    霍辰闻言摇摇头道:“刘大人的办法只能缓解一时,非为长久之计,乃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说完,霍辰又看向古文彦和李博,说道:“古大人和李大人有何看法?”

    古文彦沉吟半晌,开口道:“大人,依我看来。这流民之所以沦为流民,也正如刘大人所言,是因为他们没有饭吃才导致的。结合大人所闻及的问题,究其根本,乃是因为那些地主们的压迫,是因为那些老百姓们自己没有田地,所以才没有收成,没有所得,没有饭吃。依我看来,大人若要彻底解决流民一事,还得从根本上着手。”

    “不错。”霍辰听了古文彦的话,点点头,坚毅地说道:“原因便出外这上面。但是古大人似乎还没有说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说着,霍辰再度看向了古文彦。

    霍辰之所以迟迟不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是因为他毕竟还有些顾及。在韩玄担任长沙太守时,古家的老爷子因为土匪一事被害,古家联合各大世家大族齐齐来向韩玄“问事”,*得韩玄不得不对此做出回复。由此可见,那些世家大族在长沙城可是占据着相当大的实力威望。

    在如今这样的封建年代里,统治阶级乃是以地主为代表的,所谓的天子皇帝就是最大的地主。这一点,身为后世而来的霍辰,当然是清楚的。而且,眼前这些人,他们似乎都可以说是“地主”,尤其是古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