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哥哥──」声音细如蚊呐,真是杀千刀的臭王爷,这样逼自己,墨书这辈子还没这样被人逼过。
闻言彻王脸上绽出抹灿烂得意的笑容,真顺耳。
见墨书就快羞愤至死彻王也不舍得,伸手抓住墨书前襟感觉可人儿颤了下,他轻笑了声好整以暇的帮墨书整好衣襟,还故意将唇覆在墨书耳旁轻轻吐气呢喃道:「真乖,我的好妹妹。」
脑中一阵轰然空白了好一会才恨恨想著,真是不要脸到极点了,此时真有夺门而出再也不踏进王府的欲望。
见墨书被闹的面有倦色,彻王今晚玩的也过瘾了就站起身来将墨书身子抱正,墨书一动也不敢动双眸还是紧紧闭著,不一会彻王窝进充满墨书暖香的锦褥来。
「小墨书,帮本王做件事吧。」听到彻王平稳的声音,墨书才敢将眼睁开,她背对著彻王却不转身。
「王爷请吩咐。」
呵,听到彻王贴著她耳畔笑著,墨书耳梢不受控制绯红了一片。
「欸,不要诱惑我啊。」彻王故意挑弄著。
「王爷……」
听到墨书语气中的委屈,彻王心也软了,好,放你一马。
彻王将寿礼之事告知墨书却没和墨书说是皇上交代的,只是要墨书加紧去办。
「皇太后?」没想到竟是要她帮忙操办献给皇太后的寿礼。
「怎样,能帮本王分忧吗?」彻王声音慵懒带著一丝魅惑。
「可是,不是还有侧福晋吗?」绕过侧福晋由自己办这事,墨书总觉得不妥当。
「谁来办本王说了算,你以为宁瑄有本事办这吗?」彻王可没掩饰他对宁瑄的不满。
墨书没搭腔,他们夫妻间的事自己才不会插嘴呢。不知为何,想到夫妻二字,心头微微窒了下。
将杂绪丢开,想了想传言说高人入了五王府,当初的五王便是如今的皇上,如果因此和皇宫接上线,是不是也能套出一些消息来?总之,多一个机会是一个机会。
现在只想快快找到主君,心念定了,墨书应下诺来。
「小墨书,你办好了,本王重重有赏。」彻王温热的唇印在墨书粉颊上,让墨书僵了身不敢动。
愉快地笑了下,豹臂将墨书揽进怀里牢牢地,脸贴著墨书侧脸,「睡吧。」
睡……那也要她睡得著啊,墨书心中大苦。
要怎麽讨皇太后欢心?这问题墨书想了很久,之前听苏嬷嬷说过,太福晋与皇太后是内亲,她是不是能和太福晋打听点消息呢?
自从求情事件後,彻王不再让墨书过去服侍太福晋,但白日得了空閒墨书还是会每日过去请安。
「墨书来了。」看到墨书,端坐在紫檀透雕罗汉床上的太福晋心情显得很好,不久前墨书才帮她请来南方小班为她唱戏解闷,这玲珑心肝的ㄚ头实讨人喜欢。
最近宁瑄竟主动会来和她请安,从前眼中可没她,太福晋哪不知她打什麽主意,大概是怕自己今後给墨书撑腰威胁了地位才来演演戏,心中冷笑著,太福晋表面上却也端著体统没有透出消息,宁瑄,你真是势利。
流年 五章五回
5…5
「老祖宗,墨书给您送嚐新的点心来了。」秀雅的脸上浅浅的笑,一双白玉般的手上捧著荷叶状的填漆什锦攒心食盒。
「是什麽?你这小ㄚ头片子,花样最多。」墨书常常带来惊喜。
「老祖宗,那还不是想博您一乐吗?为了这点心房可翻了天想孝敬您呢。」
自从彻王府的糕点被皇上称赞後,竟引来不少王公大臣讨教,最後府里乾脆成立一间点心房,专门研发各式精致甜咸点心,自用待客两相宜。
现在京中,彻王府的点心可出了名,还有其他王府将自家厨子送来学艺的。
「又弄什麽来了?」太福晋也颇期待。
「点心房新做了奶子雪苓糕,孝敬太福晋的这份,是特别用人乳去做的,说能安心养神、健脾除湿,茯苓加奶子久服能滋补强身,尤其以人乳效果最佳,前朝宫妃也常拿来当养颜美容的圣品;这天渐渐热了,听苏嬷嬷说老祖宗这几日脾胃不顺,墨书想与其请御医开方药补,日常中慢慢用食补起来,岂不更养身。」
太福晋虽被称为老祖宗其实也不过望六年纪,身为女人谁不爱美,听到美容养颜还是很心动。
「墨书,别把功劳都推给点心房,又是你出的主意吧?」之前听苏嬷嬷说过,墨书说得一口好菜。
墨书腼腆的笑了笑,「本就是点心房师傅们的功劳啊,又不是墨书做出来的。」
「呵,就墨书这份孝心,老祖宗福气大啊。」苏嬷嬷也不忘笑眯眯地夸一句。
想到这点心必定又会引起亲眷间一阵风潮,太福晋脸上含笑,那面子可好看了。
「咱家看宫中点心房都没你花样多。」太福晋突然想到那天太后的感叹。
「怎至於?宫里御厨各个本领不凡、见识广大,怎会不及我们王府呢?」墨书打蛇随棍上,正愁不知如何将话题沿伸到宫中。
「那是你不知道,本领再高处於内宫便要循规蹈矩,做出来的点心四平八稳也失了新意。」
宫中规矩重,新皇又是个严君,所以各职司都只求平安不敢变花样。
「对了,墨书,你再让点心房好好做上几套,明日咱家要进宫朝见太后,刚好也能献给太后嚐新。」
听到太福晋要进宫,墨书连忙应下表情却有不豫之色。
太福晋见墨书好像欲言又止觉得奇怪便开口问道:「墨书,你怎麽了?有心事吗?」
抬头望了一眼太福晋,墨书思虑了下才缓缓将彻王交办的事说出来。
「喔,王爷要你筹办太后寿礼?」
墨书点点头,「可墨书并不清楚太后娘娘的喜好,虽然听闻过太后娘娘礼诚向佛,墨书实在不知如何办起。」
太福晋闻言笑了,「你不知道咱家知道啊。」
「老祖宗?」墨书眨了眨眼。
「你就是想求我这事吧,才一早弄了这些糕点来。」小墨书倒机灵,知道来问她。
墨书微吐了舌低著头细细回道:「还是老祖宗厉害,墨书的小伎俩这麽快就被老祖宗拆穿,请老祖宗见谅,墨书是听说老祖宗和太后娘娘情同姊妹,所以才想斗胆请教老祖宗。」
「呵呵,小墨书也是忒机灵,问吧,你想知道什麽,今天都说给你听。」听到墨书把她和太后比喻成姐妹,太福晋心里舒坦。
「谢老祖宗。」墨书连忙福了福身在往上去,一边伺候太福晋为其端茶布点,一边随口探问著太后平时的喜好及兴趣。
次日,墨书那几盒奶子雪苓糕也深受太后喜爱,太福晋一边承应回去後要让府里再送几盒进宫孝敬太后,一边和太后閒话家常。
「贺玉,你府上那名叫墨书的小ㄚ头真的很机灵也很有趣,下回一起带进宫来吧,我也想看看这乖巧的孩子。」听到雪苓膏是墨书让人准备的,太后更感兴趣。
「唉,到我们这年纪平时也没什麽消遣,有个伶俐丫头伺候著也很解闷。」太后笑道。
「墨书的确乖巧伶俐,不过臣妾还没法将她留在院中陪著解闷呢,要说全王府最离不开墨书的,太后,您道是谁呢?」太福晋难得有彻王的话题说嘴。
「该不是你们府上那位冷面王爷吧?」太后之前就有耳闻彻王甚宠房里一名侍婢。
「就是,您也知道他性格冷血无情,只有墨书能伺候的服服贴贴,所以他还不乐意让墨书上我这呢。」太福晋摇摇头。
「是吗?」太后也觉得惊讶,那位冷血王爷,虽然知道墨书冒死求情但原来是这般宠爱啊。
「说起来墨书还是皇上赐下的。」太福晋提到皇上让太后心又一提。
「是吗?」太后之前没听说过。
「是啊,臣妾听说墨书之前是在九王府做事,後来九王论罪相关人等也一并获罪,墨书就被皇上赐给德律了。」
「是九王府的人?」
太后沉吟,又是九王府,九王当初与皇上争夺皇位,这其中恩怨难断,而九王妃至今仍囚禁在冷宫中,皇上对她始终没放弃。
九王妃俨然是宫中的禁忌。
太后长叹一声,若皇上执意强纳弟媳为妃,这後宫甚至朝廷又将掀起万丈波涛了。
九王府是怎样的地方?怎麽尽出这些让铁石心肠男人迷了心的女子呢?
彻王如此、皇上也如此?
太后不禁有些扫兴。
随即而来就是太后的圣诞千秋节,当皇上的特别寿礼送上时,太后也震惊了,一部皇上焚香沐浴斋戒三日後亲笔临的泥金佛典、一尊从南方大德寺辗转千里恭请回来的白玉观音菩萨像。
其他寿礼暂且不表,这两项寿礼的意义却大不同,前者是皇上对太后的恭敬之心,後者却是太后的心愿,太后近年来笃信佛教,尤其对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最为虔诚,之前曾有进宫来请安的近臣亲眷说,大德寺的观音菩萨非常灵验而且圣容和太后极神似,原没放在心上,可接二连三有南方而来的大臣亲眷或王公贵戚这样说,太后便上心了,到後来更起了心想亲眼看看这尊与她相似又极为灵验的观音像,可是身为太后那能轻易远离宫门。
如今见皇上不远千里为她迎来,还为观音像设了佛堂让她礼诚供养,太后心中百感交集,原以为皇上薄情寡义,可这两件事又足见皇上对她的恭敬及用心。
这年的寿诞应是太后这麽多年来,从当上皇后到皇太后最风光的一次,各邦来朝、百官齐贺,一片赞颂之声、富贵荣华至极。
流年 六章一回
6…1
见到皇上呈上的寿礼,太福晋心中转了转马上知道原委,是彻王。
「贺玉,哀家没想到皇上竟然这麽有孝心。」过了半月太后仍然感动万分。
太福晋连声应和恭喜太后,今天她带了墨书一起进宫,此时墨书正在门外候传。
「只是哀家想不通,皇上怎麽这麽神通广大,为哀家请来大德寺的白玉观音菩萨像?」
这一点,太后想了很久还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