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转转的吧?
便终究是往怡红院来了。
她知道,众姐妹只怕都要守在这里听信儿的,除非花费的时间很长。但怎么都不好自己去产房看。
果然如此,姐妹们聚在怡红院中,虽说些闲话,却都是等着凤姐那边的消息的。尤其是迎春,不管怎么说,她和凤姐的关系都是最近的,人又厚道,所以也最为关心,很有几分坐立不安之态。毕竟在这个年代,对女人来说,生孩子就等于在鬼门关前转圈。就连惜春,都坐在一边,或者是受到了影响的缘故,轻轻颂起了佛经。
黛玉倒是更安稳一点,她时常看凤姐的情况,知道她这段时间却是操的心少,将养的又好,加上当初她帮过忙,想来顺利生下孩子不是多有问题。
作为荣府长久以来表面上也是部分实际上的掌权人,凤姐生孩子确实是一件大事。因此,有消息不断的传来。
荣府本来也有相熟的娴熟的产婆,但凤姐身体称不上好,当初生巧姐儿的时候却是经历了千辛万苦,现在自然万人担心。很早就有人说,贾琏是守在了凤姐那里。
不过,这一次倒好像是得了神助一般,没传一点儿不好的消息过来,从传说要生开始,不过过了一个多时辰,便有人欢天喜地的来报,相当顺利的生了一个哥儿。
这个消息一传来,众姐妹也是高兴。
有了一个哥儿,只要能把这个哥儿抚养长大,凤姐便是有了一个依靠了。也不必如现在一般,整天担心,惹个妒妇的名声,自己也不好过。
丫鬟仆妇们自然也是难得的高兴,因为有这样的喜事连着来,想也知道贾母断然是不会吝啬的,只怕有大把的赏钱赏下来。
果然,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间,贾母已经传下话来,院子里面也放赏钱,且凤姐要坐月子,让探春宝钗等也尽心继续帮助管家等。探春和宝钗两个便告了辞,到了议事厅中去,准备赏钱去了。
过了数日,黛玉才算是看见凤姐的小哥儿。
这个新生的小哥儿已经被贾琏取名为菁,成日里被放在他们的院子里面。贾琏虽然现在因凤姐修养的关系住在外面,却对自己的这个儿子极为喜欢,整日里看着,加上刚出生的婴儿幼弱也不曾带出院子里来,等到黛玉第二次跟着众姐妹一起去探望凤姐的时候,才看到这个孩子。
出生的孩子自然看不出什么,不过倒也渐渐长开了,没有刚出生时皱皱巴巴的样子,却也依然引得几个没见过婴儿的姑娘们十分惊怪。
——巧姐出生时,大家基本上都还太小了,和凤姐却也不熟。
黛玉自然是见过婴儿的,此时见着,发现婴儿倒是健康的很,只要好好养着,应该不愁长不大。不像凤姐,以凤姐当时的情况来看,保下这个孩子已经不容易,生下这个孩子,她自己的身体,却是彻底的虚了下来。
本来顺产不该如此,凤姐的情况也让大夫迷惑,黛玉却是看了就明白,当初自己渡入的生机,倒多半被这个男孩子抢了过去。
但看到凤姐那看着孩子心满意足的样子,黛玉却也觉得,即使是凤姐知道一切,大概也不会埋怨自己的孩子的吧?因此,也就不再想这件事情了。
同时,她也难免希望,凤姐有了这个孩子,有了依靠,便就此收手。否则,就算是日后贾府出事,不累及女眷,她的所作所为,只怕都要让她遭殃。
只是,把这份心思放下来以后,黛玉就愈发疑惑起宝玉的行径来。
这些时日,自然是大家都对凤姐的孩子议论纷纷,众姐妹们也常聚在一起说这件事情,她和宝玉也算是常见,但宝玉却总是一副躲避她的样子,让她觉得莫名其妙。而且,如果非说话不可,宝玉却是和以往不同,对她简直变得算是……把自己当做下人般的恭敬了。
当初连知道用了她的钱也没有如此,怎么出去一趟变成这样?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了。
宝玉却也没有任何解释的意思。
只是在外人看来,便是宝玉回来之后,对黛玉的心思都淡了。
这样的事情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只是见宝玉没了心思也不再关心潇湘馆大小事件,潇湘馆内尚好,涉及到这里的事情,有些仆妇难免做事更加不经心起来。
黛玉看在眼里,却也并不在意。毕竟这些事态,她已经算是相当习惯了。
只是又过得些时日,贾府中正筹备着贾菁的满月酒,园中又出了一件事情,黛玉这才明白,宝玉为何回来之后,便仿佛对她心有愧疚一般,简直到了不敢相见的地步。
第一百零五章 。。。
* 除了宝玉的奇怪表现,以及某些仆妇婆子变得怠慢的态度,日子对黛玉来说倒还算得是一如往常。对于那些仆妇婆子的德行,她也算是经常见惯。
捧高踩低这样的特性又不只是出现在贾府的婆子身上,严格来说,在世上的绝大部分的人身上,这种特性都有多多少少的体现。“势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等于“风俗习惯”啊。
这种想起来就让人心情糟糕的特性,黛玉领教得多了,多少也就有些无所谓了。
“不和他们一般见识”,这种做法看来似乎有些懦弱,其实还是能算是一个好办法的。
因为是春日百花盛开之时,黛玉这一日偶然动兴,便放下了手中之书,也催着紫鹃放下了手中针线,带着她和雪雁到园中赏花去。
这一年,虽来了几个新姐妹,在这春暖花开之日,艳阳高照之时,却反而显得冷清了许多,没有什么人在外面行走。
不为别的,只因为那些能挣钱的桃啊李啊杏啊的,虽然花开得灿烂,但四周都有婆子看着呢,连从树下走过,都不定就有一个婆子跳出来,苦苦相劝,莫要攀花折草,便是姑娘小姐,路过也就罢了,若是稍稍抬手,只怕就要有人来说,份例自会送上,不要格外摘花等等。
黛玉这个目前看来,只有外面的一个外祖母宠爱,却也难以一一过问日常细节,本身又不会多话,还貌似失去了宝玉这个庇护伞的小姐,自然就更是如此。之前就被说过两次。
久而久之,若非姐妹间的聚会,自然没有什么女孩子愿意出来四处走动了,即使是春光明媚。
此时,跟在黛玉身后的雪雁就在抱怨道,“姑娘还出来看劳什子的花!都是三姑娘的新政闹得,想来当初在家里的时候,哪里有把姑娘的赏玩之物拿去卖钱的道理,只有买进的,没有卖出的……”
紫鹃推她道,“得了得了,这话你已经抱怨了许久了。难得今天姑娘心情好,你还啰唆。”
雪雁嘟起嘴来,不说话。
这时,黛玉却是看着干净的石子路面又笑又叹——从此以后,这大观园想来是难见着落花了。这些落花日日有人清扫,拿来去做了干花卖钱,也真不知道该说是好还是坏。
一时间,又把目光转向了不远处开得灿烂的桃花,想着只找一处没有什么人看着的花儿去看才好。
偏这时,却有细细的饮泣之声若有若无的传来。黛玉心中诧异,只道又是哪里的小丫鬟被婆子抓住了,在那里骂呢!这边罥烟眉刚刚蹙起,她就发现不对。
虽能听见小丫头的饮泣之声,却并没有那些婆子不合年龄的高声斥骂传来。
她不由得动了好奇之心,随即更诧异的发现,这附近竟没有婆子的样子。当下就绕过了山石,穿花度柳而去,才行的不远,便见宝玉捧了一把桃花,在那里呆呆的站着。
而饮泣之声,便从他的对面传来。
——难道除了原本的黛玉,这位惜花公子还能引哭别的女孩子不成?
黛玉更加好奇,长日里无聊,加上赏花也有诸多的麻烦之处,干脆朝了宝玉那里走去,有心要拍他一下,吓他一跳,但想到他近日里的躲避疏离,又绝了这份心思,只是轻声问道,“这里是怎么了?”
这话依然把宝玉唬了一大跳的样子——确实是整个人都惊得一跳。看的雪雁都在那里偷笑了。但他这么一跳,随即又是那么一转身,却是也让黛玉看清楚了。这本是一片桃林,掩映着山石,宝玉站在这里,那边的山石后却有一女子啼哭之声,如今却是异常清晰地传了过来。
黛玉不由得看着宝玉。
宝玉抱着一束桃花,想要摇手也是不能,不由得尴尬的拼命摇头,半晌才想起来说话,也同样小声的说,“那是龄官。她在那里哭,我不敢扰她。”
龄官……
黛玉还记得她。
元春要省亲的时候,贾蔷从姑苏买来的十二个戏子之一,是个小旦,现在安置在梨香院。
嗓子好,时常在家宴中被贾母叫去唱一两出戏,但最能让黛玉记得的,是这个小旦和她年纪相仿不说,还很是有她的几分模样,甚至被湘云直指出来过。黛玉才在诧异她跑到这园子里来哭些什么,雪雁听了宝玉的话,已经先笑道,“还不敢扰她呢,你折了这么一大捧子的花,只怕很快就要有婆子来说教啦,到时候看看,扰不扰她。”
宝玉因黛玉在这里,本来不自在,听了这话,反而奇道,“说教什么?刚才一个婆子听了声音过来,我怕她扰了龄官,故此说我在这里摘花去做胭脂,她便走了。说不来扰我。”
雪雁顿时目瞪口呆,看得黛玉倒笑了。
雪雁这还是不明白,那些积年的老婆子看人下碟的本事呢。姑且不说这宝玉是贾母的心肝肉的,贾母见他久出才归,早说了不许拘着他,宝玉这一次出去,也传说置了一点田产,开始会办事了,日后要在外面办事掌权的,人人都说宝玉开始长进了,日后自然是这个园子的主子,管花的婆子便是心疼,又哪里敢管他?
兼且他房里还有一个袭人极会做人的。
宝玉不是宝钗,虽说买了许多土产,却也没有处处都送,除了贾母和王夫人那几个长辈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