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的脑袋更加的乱糟糟了。
说实话,关于这些国家大计,他是不怎么懂的。
但至少有一点他听明白了,那就是,南安郡王想要让他的姐妹没有名分,没有大义,就好像私下相送的礼物一般,送到东瀛去安抚那小国的皇室以求迅速平定战事!
他顿时愤然站起,“真有此事?”
管他什么不宜战端之类的……他贾宝玉素来读的诗书里面,关于汉朝最同意的就是那么一句——汉家青史上,技拙是和亲!
何况,这还不是和亲,而是一群官员的私下行动,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连大义的名分也没有!
“不错。”燕霜夜知道宝玉的性格,因此没有多加纠缠于前事,只是笑道,“原本,你们家最合适,最可能被选中的,应该是三姑娘吧。不过我手中却是抓了许多南安郡王领军在外时的不法之事,若是全部抖搂出来,不需追究兵败之责,他家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所以,我私下却是迫得南安太妃把人选改成了你们家的林姑娘……不要着急,且听我说。我知道,你们家的老太君为了保全贾家,必然是会同意牺牲林姑娘的,但我也没真想把林姑娘送去东瀛——事实上,便是南安太妃,也不会采取这样实话实说的做法,必然只是说远嫁罢了。大约,会说先送回南方去看她父母的坟茔吧。倒时候,我自会破坏此事,还要借着这事,向那东瀛讨一个公道呢。如此一来,也算是完成了当初对林姑娘的承诺,把她完好无损的接了出来,此后她自可销声匿迹,隐藏于山水之间,也不用再回你们贾府了。为了让林姑娘安心,这事却是要让林姑娘知道,能告诉她此事的,大概也只有你了吧。”
原本正打算抗议的宝玉目瞪口呆的坐了回去,只是愣愣的看着燕霜夜,说不出话来。
燕霜夜见他如此,便又把黛玉修炼生机,他去讨要,因此救得了太后一命等等事情一一说了出来,又告知宝玉,他原本大约也是此道中人,天生带下来的那块玉,便是明证。
但宝玉骨子里面,倒算得上是一个“敬鬼神而远之”的正统文人,所以早知自己这玉有些异常,却并不在意。这时燕霜夜把这些东西明指出来,也不由得有些半信半疑。
心中还在为黛玉帮助燕霜夜的事情大感惊奇,心中依然如乱麻般搅个不停,寻不到一个头绪。
偏这时,燕霜夜又抛出了一个炸弹来。
“林姑娘的本意,原是指望着侍奉贾老太君终老,再寻出路。天下没有不孝的神仙,原也该如此。只是,便是没有令舅这次的事情,只怕王家、史家并你们贾家也难得长远。我又应了,对你家姐妹也该照应一二,这才定下计策,以林姑娘换贾三姑娘,先接她出来,你家剩下的几个姐妹……你既能为二姑娘找到如意郎君,其他人也该不难才是。况且,我告诉你你家中将败,还有别的什么事情,你也好做些筹谋。”
于是,宝玉又顾不得之前的那些东西了,只是抿着唇,脸上神情更为复杂。
而燕霜夜却依然站在一边,打开扇子轻摇起来,大有羽扇纶巾,强虏灰飞烟灭的气概,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中的看着宝玉。
半晌之后……
“燕兄,你说我家将败,这消息可确切?”
燕霜夜点了点头,近乎嘲笑的说,“莫看当今那位圣上处处标榜孝顺宽厚,但如你们这样的百年世家,根深叶茂,偏又再于朝廷无功的,他却是早想清理一番了,不过太后是真慈悲,他碍着太后不好动手罢了。如今太后已经不问外事,依我看,太后在世之时,可能便会有小惩,若是再不知道收敛,倾家灭门之祸,就再不远矣!”
贾家其实还有一个保护伞,那就是元春。
然而,元春如今已经恩宠减衰,却仍无子嗣傍身,后宫争斗,已经逐渐落入下风,一旦疏忽,便是永世不能翻身。
在燕霜夜看来,没有子嗣而身居高位确实是危险,但她一旦有了身孕,只怕以她如今得的君心,只会下场更惨!
不过,这却与宝玉无关,所以他也没有说得。
宝玉甚至不记得自己是怎么从北静王府出来的。
他顶着盛夏的烈日,漫无头绪的带着茗烟等小厮在京城中逛了许久,却是不敢回家。他其实听明白了燕霜夜说的所有话……
燕霜夜的态度,在他看来很有问题,他很不快。但他也在同时无暇顾及这些。满心都是他说的那些内容。甚至连他透露出来的,他实际的地位,实际在干的事情都顾不得了。
他也早就知道,贾家呈现败落之象。
只是,再没想到,会这样快。
照燕霜夜的说法,不过是一两年的事情……
他没有想着挽救自己家族的败落,也不能如以前那般当做什么都不知道,每日里醉生梦死。
大部分的丫鬟们其实不会有事,但是,那些姐妹们呢?
——只有林妹妹不需担心吧?总想着她不是凡俗之人,却果然是个世外仙姝,难怪也不将钱财放在心上。
但是,其他姐妹们呢?
也许,他确实是能尽快帮她们找到,贾府能够接受的婆家,但是……
宝玉并没有在燕霜夜那里否认他在迎春婚事中起到的作用,甚至,这桩婚事本来就是燕霜夜提醒的路子。但是,迎春出嫁以后的改变,却是让他有些无所适从。
嫁了,就真的好吗?
旁人都说迎春嫁了个如意郎君,婚姻该是如意的,但是……这真的好吗?
宝玉早已经失去了答案。
而且,燕霜夜把贾家将败的消息告诉他,需要考虑的也不只是这些姐妹们的问题。宝玉固然没有就此奋发向上步入官场试图保住自己贾家家业的想法,却也不得不考虑,当皇帝决定清算他贾家犯过的过错的时候,该如何是好。
不要说他自己是否能保住自己了。
假使能保住他自己,他该如何?
他很明白自己的母亲做的那些事情,在贾家败落之后会招致什么下场。那个时候,他能置之不理么?虽说从理智上,他知道,若论法律,他母亲就难逃一死。
遵从圣人教诲,似乎也该大义灭亲。
但是……
大义灭亲大义灭亲,轮到自己头上的时候,轮到自己至亲之人身上的时候,有几个人能做到!
第一百五十章 。。。
宝玉回到家中之后,并没有立刻把这件事情告诉黛玉。因为这事儿还没有一点征兆,他自己也是一团乱麻。因此,黛玉知道这件事情,首先还是贾母告诉她的。
尽管最开始贾母只是问她,问她想不想回故乡扫墓。
贾母到底是贾母,在下定了决心以后,就显得十分决绝。这样的问法,足以说明她并不想立刻告诉黛玉真相。但原本就知道了一点,又猜到了一点的黛玉还是敏锐的猜到了她的真实意图。
她也注意到了贾母那苍老了许多的面孔。
显然是精神上受创。
她想,贾母是并不想这样选择的,但在贾家和她之间,贾母还是选择了贾家,这是一个毫无疑问的选择,理智上清楚的知道这一点,但感情上还是觉得怅然。
黛玉不会忘记,贾母是怎么维护她的。
作为一个孤女,她能在贾家安然活到现在,全靠贾母的保护。但她到底还是没有庇护到最后。
她默默地向贾母告辞,也没有表现出多少欢喜之情来——尽管表面上,她是可以回家乡扫墓了。贾母让她中秋节后就离开,而明天就是中秋节了。
黛玉不知道为什么这件事情轮到自己身上就这么快。
即使是现在离开,也是无法赶上她父亲的忌日了。
但是,从贾母房中告退的那一刻,她已经明白,自己该离开了。在贾府的日子已经到了尽头,她已经尽足了自己的义务,做了自己该做的。
接下来该筹谋的,就是要如何离开了。
远嫁东瀛?假如真是如此,她是绝对不能忍受这个可能的。虽说在未来,可能全人类都要接受灭亡的命运,她也还是对那个国家没有任何好感。
她必须要离开,或者,可以考虑在路上的时候暂时断绝自己的生机?造成一种假死状态……
虽说没试过,但或者这是做得到的。
又或者,应该想办法联络燕霜夜,让他执行他的承诺?
总而言之,她得等到他们把她送出贾府以后再行动……然后,再也不用回来了。
八月十五中秋节。
贾家的家境已经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在大观园内的厨房,开始只按照分例来做吃食了,以前有面子的小姐丫鬟们有的时候,可以要点食物,而柳婶并不收钱——抑或收的钱和吃食并不等值。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侧面。
贾母的寿辰又花了太多钱。几天的热闹,黛玉并非是不谙家事的人,只在旁边看着就知道花费了数千两近万两银子。
而且,在贾母寿辰过后,凤姐和李纨就相继因为操劳病倒了。
但贾母还是决意要热热闹闹的过这个中秋节,先前就已经吩咐下来,要好好的准备。而这件事情,便落在了王夫人、尤氏和探春的头上。
既然已经要在中秋之后离开了,而且还是一去不回,黛玉便决定趁着白天诸人事忙的时候,往凤姐那儿走一趟,也算是道别。
这个时候,她还不知道一切事情都是燕霜夜的操纵,因为贾母隐而不宣,黛玉看来又神色如常的缘故,心烦意乱的宝玉只道贾母还没有告诉黛玉相关的事情,也还没把这些事情和她说,只说让她在贾家过最后一个称心的团圆节。
一大早,黛玉便往凤姐的房中去了,因为生贾菁伤了元气,贾母的寿辰一操劳,凤姐已经是支撑不住了,至今也还在床上起不来。
看她脸色蜡黄,形容消瘦的样子,黛玉早已经知道她伤了根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