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边的贵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悬崖边的贵族-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是这个世界想让他“发疯”。
  现实中让蒋友柏“发疯”的还远不止这些缮
  》》》 让两蒋回归人间
  “去蒋化”在马英九上台后“马上就停”。马英九曾长期担任蒋经国的英语秘书,他多次毫不掩饰对蒋经国的私人情感。
  国民党在野期间,每逢蒋经国逝世周年都会由党主席率全党上下前往谒陵。2009年是蒋经国诞辰百年,适值国民党重新赢回执政权,举办各种蒋经国纪念活动,象征国民党浴火重生、承前启后,对国民党而言具有格外的特殊意义。

序言:“蒋家王朝”的另一种表达(4)
民国党力主举行了大量的纪念蒋经国活动,并宣布2009年4月13日后一周时间为“蒋经国周”。台北市将蒋经国故居对外开放,周边规划为七海文化园区,建设图书馆、游憩设施作为民众休闲去处。在“总统府”的力邀下,早已与国民党分道扬镳的*和宋楚瑜都积极与会。为此,政府还推出包括展览、音乐会、邮票、画册、座谈等纪念活动。
  马英九早前在出席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20周年庆酒会时表示,缅怀蒋经国的最大贡献,就是解严、开放党禁与大陆探亲。尤其蒋经国开放探亲政策发展至今,衔接上近来的开放台海两岸直航交流,在两岸和平发展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确实蒋经国的意义不容抹灭,他生命最后几年在与时间赛跑,他要完成的任务太多:国民党本土化、政治*化、两岸关系解冻缮他在冲刺中死去,输给了时间,但赢得了历史。可能连蒋经国自己都没想到,他在今日台湾乃至整个中国,不曾因时间流逝而被人淡忘,反而声誉日隆,被媒体歌颂为带领台湾走向一个时代的伟人。其执政时期被认为是台湾历史上社会风气最好、最有希望和活力的时代,历次民调显示他是台湾支持度最高的政治人物,是台湾政治价值的“最大公约数”。
  在缅怀纪念蒋经国百年,盛赞他的丰功伟绩之时,曾经主导“去蒋化”最嚣张的*却深陷囹圄,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作为两蒋后代的蒋友柏希望历史能够给曾祖父、祖父一个公正的评价;同样他要求自己给任何一个台面上的政治人物一个公平的评价。根据这个公正的立场,蒋友柏竟然以德报怨地要给*立一座“*纪念碑”。
  在一波又一波的纪念活动中,作为两蒋文化园区的桃园县大溪和慈湖,当然没有落于人后。这个地方除了将人文历史与休闲观光结合,也将原本严肃的政治话题转化为亲切的历史记忆。
  园区所在地原本属于著名的台湾本省籍板桥林家,林家第七代林知延基于祖先建设大溪之苦心与感情,特别向桃园县政府争取到两蒋文化园区纪念商品之设计及经营权。并力邀蒋家后人蒋友柏及其设计团队,设计一系列深具历史意义之两蒋纪念商品。
  在蒋友柏这位蒋家后人眼里,林家找上他这个外省人合作,是族群融合的经典呈现。外省人和台湾人一起做两蒋,这本身就是*和融合。
  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蒋友柏想起了曾祖父在1943年发起的新生活运动:“生活的目的,在增进人类全体之生活;生命的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这句话给了他无限的启发,所以,他把此次活动意味深长地命名为“蒋生活运动”。
  蒋友柏说:“蒋这个东西; 大家把它当成一个神话,一个神,其实不是,他们是人。翻阅历史,翻阅他们所做的事,反思他们所做的事,你发现他们也只不过是人。他们做了一些好事,也做了一些坏事,他们做了一些对的事,也做了一些不对的事。我要把他们人化,我要让他们变得是大家可以负担得起的产品,让大家容易取得的产品。我要让每一个人觉得,两蒋可以是时尚的,让他们想把两蒋穿在身上。”
  蒋友柏想要把两蒋人化,他的曾祖父和祖父统治台湾38年,在浓浓的意识形态氛围中,“蒋”这个姓氏所涵带的威权形象及神话色彩,深深烙印在台湾人心中。如今他要用现代创意去解构古老神像,要把两蒋建构成有血有肉的凡人。
  蒋友柏会经常讲一些家族故事给设计师听,以此刺激他们的创作灵感。蒋友柏尤其强调两蒋个性迥异,老蒋热情、小蒋内敛,希望在设计手法上做出区隔。这波纪念品的代言图腾“蒋”,就以方和圆、蓝(冷静)和红(热情)的双线条和双色彩,展现两蒋刚柔并济的特质。
  “蒋生活运动”以年轻人熟悉的艺术及角度,让两蒋不再是政治上的人物,而是文化图腾或时尚素材的角色,用艺术与创意将两蒋的品牌生活化,用食衣住行娱乐来诠释被遗忘的价值,带来另一种全新的历史呈现思维。
   。。

不平凡的一年
1976年9月10日,农历丙辰龙年。位于台湾台北的一家医院产房里,这一天上上下下忙作一团。一阵阵嘹亮的婴啼声传出,让紧绷神经的蒋家老小喜出望外。激动的人们奔走相告,为蒋家又添一位小公子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在蒋家三公子蒋孝勇夫人方智怡跟前,拥满着络绎不绝前来道喜的人群,此起彼伏地称赞她的好福气。初为人父的蒋孝勇按捺不住心头的喜悦,迫不及待地打电话向父亲蒋经国报喜。蒋经国闻讯后赶紧放下手头的公务,携妻子蒋方良第一时间赶到了产房前。
  这个新生命的降临人世,给蒋家带来了久违的笑声。自去年4月5日老先生蒋介石去世后,这个台湾第一家庭一直沉浸在守孝节哀的气氛中,如今添丁进口着实能给蒋家冲冲喜。
  蒋介石这位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在去年清明时分逝世,他的离去也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蒋介石在台湾自1972年禅连第五届“总统”后,不久即遭遇一场车祸,引起旧病复发,身体每况愈下。其间,国民党政府连遭尼克松访华、美国调整对台政策、被联合国驱逐、中日建交等重大外交冲击,对一向好强的蒋介石的打击难以形容。1974年12月,他又染上麻烦的流感,久治不愈而转为肺炎。
  等到1975年初,年老力衰的蒋介石出现了心肌缺氧症,虽经抢救转安但已油尽灯枯。这年3月蒋介石自觉时日不多,于是招来重臣秦孝仪来到床前,笔录他口述的遗嘱。蒋介石在遗嘱中仍念念不忘“*复国大业”,他深知自己是不可能再光复大陆了,只好把此大业托付给后人,等有一天让子孙把自己的遗体移灵大陆。
  蒋介石没能等到这位小曾孙出生那天就先走一步,小曾孙对曾祖父的记忆都停留在家族的相册和教科书里。蒋介石虽然没能见到小曾孙的模样,但早在他活着的时候,已经把他的名字给取好了。蒋介石身受传统文化熏陶,给曾孙辈的取名也充溢古典文化韵味。男孩名字依次是“松柏常青”,女孩的名字依次是“梅兰竹菊”。
  落尽最高树,始知松柏青。松柏枝叶繁茂常青,经冬而不凋,历来象征着长久不衰,能经得起各种考验。《诗经·小雅·天保》:“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郑玄笺曰:“如松柏之枝叶常茂盛,青青相承,无衰落也。”松枝傲骨峥嵘,柏树庄重肃穆,四季长青,郁郁葱葱。因此《论语·子罕》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梅兰竹菊”则占尽春夏秋冬,有“四君子”之称。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有节,菊冷艳清贞。在这一花一草、一木一竹中负载了人们一片真情,从而使之升华了原有的意义,成为人格襟抱的象征和隐喻。
  蒋介石为曾孙辈起此名字,无疑是大有深意的——四季长存,流芳百世。依照族谱“孝友得成家”,蒋家到这一辈排行是友字。所以,这个男孩一出生被取名为蒋友柏。
  柏乃四季常绿的乔木,叶鳞片状,木质坚硬。有诗赞曰:迎寒冒暑立山冈;四季葱茏傲碧苍。漫道无华争俏丽;长青更胜一时芳。友柏这个名字取得恰到好处,有岁寒三友的寓意。其音暗合《论语》中益者三友,友博、友闻、友多谅。
  友柏是一个卓尔不群的好名字,正像这个男孩日后自己所言——他一出生就是一个品牌。从他一出生就注定要有不平凡的人生,这个名字注定要名扬天下。
  在蒋友柏出生之前,蒋经国的大儿子蒋孝文有一女蒋友梅,二儿子蒋孝武有一子蒋友松一女蒋友兰。如今蒋家又添一丁,让蒋经国欣喜不已。
  蒋经国满心欢喜地抱起这个小孙子,好似看到了蒋家未来的希望。婴儿拼命地在蒋经国怀里啼叫着,让这位慈祥的爷爷乐得合不拢嘴。蒋经国仔细地端详着这个小生命,发现这孩子长得眉前目秀,中俄混血的特征在他脸上依稀可见,十分惹人喜爱。
  蒋友柏的降临仿佛给爷爷带来了好运气。蒋经国经过多年的韬光养晦艰苦锤炼,终于等来独撑大局的一天,人生和事业逐渐迎来了巅峰期。蒋经国在父亲蒋介石卧病的那段日子,天天向其简报时下的政情,各种政务开始由自己主导。自蒋介石驾鹤西归后,他正式接下权力的交接棒。
  在孙子蒋友柏出生两个月后的国民党十一大召开时,蒋经国当选为国民党中央主席。而这时的严家淦虽然还是“总统”,但权力已被架空得有名无实,成了很多人眼中只有形式意义的一枚橡皮图章。志得意满的蒋经国满怀抱负,终于可以向世人宣告——台湾进入了蒋经国时代。
  而就在蒋友柏呱呱坠地的那一年,海峡对岸也并不平静。大陆那边和蒋家斗了一辈子的共产党领袖毛泽东也撒手人寰,巧合的是他正好在蒋友柏出生的前一天仙逝。在这之前周恩来、朱德也相继驾鹤西归。
  老百姓接二连三地听着哀乐,扎着白花,心怀忧惧,好似天要塌下来了。没想到自然界的天真的塌下来,就在两个月前大陆唐山发生了特大地震。台湾还用飞机载运食品和日用品,在金门通过空飘飘至大陆。
  这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