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玄感惊慌地抬起头来,视线却被玄衣男子截住,脑子里仿佛中了符咒般,思绪哪里还能浮动半分。
“如今正是最佳时机,杨广外举兴兵,内乱不止,各地盗贼纷起,民怨日重,渐失人心。若以为天下解倒悬之急为号召,必定从者如流。”
窗,被扑簌的风吹动着,发出清脆的撞击声。玄衣男子的声音似有无穷的魔力,在杨玄感耳边反复萦绕,一寸寸袭入他的心智。
“待明年开春,大军出征高句丽,腹地空虚,后方粮草大权又尽在你手,天时、地利、人和,俱在此方,何愁大事不成?此良机若失,从今天下再无人能救杨家,唯剩亡而已。
一语一言,一针一刺,点点挤进这个年青人的心中。杨玄感原本混沌的眼睛逐渐亮了起来,呼吸也开始变得急促。坐拥天下,笑指江山,天下间,没有人能逃过这样的诱惑,他也不能。
“天子无道,能者可取而代之。杨玄感,不要让你父亲失望。”
玄衣男子在风中冷冷地笑。
权力,欲望,野心……
想要这天下吗?那我就给你一次机会。
西风飒飒,桐叶萧萧。洛阳城郊那间幽静的别院里,暗香浮动,满院一片香雪海。
扶风自外面走了进来,修长的身躯拢在宽大的袍里。风轻起,袍飘动,那翩翩风仪竟比秋月更加明亮。他刚在亭边坐定,便听得耳边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师父,你去哪里了?害我好等。”
俊俏的少年,立在他面前,明眸璀璨,笑靥盈盈。
在看见她的一刹那,他眼中所有的冰雪忽然都消融不见。
“这么晚了,你怎还不回去?”
辛衣伸伸手臂,道:“今天训了一天的士兵,真累人。”
“这样就喊累,以后怎么统帅千军万马?”扶风微微一笑。
辛衣往那大石台阶上一坐,半倚着扶风,懒懒地笑道:“还是师父这里好,清净自在,无拘无束,再不用摆出什么将军威严的架势。”
一瞬间,扶风明亮的瞳仁中有温柔的火苗闪过,有如琥珀一样的光泽。他抬起手来,轻轻抚上她的鬓发,轻喃道:“你这孩子。”
也只有在他面前,她才会象个孩子。
“累也罢,苦也罢,上天入地,这一路,我都陪着你。”
这话,他当然说不出来。
可是,她该会明白吧。
即使他不说……
*************************************************************************
立了秋,桂花便开了。
黄灿灿的一树,细蕊的骨朵,活泼泼怒放,娇美而热烈,带出满城的浓郁的香气。
月缺月圆,日升日落,转眼间,竟又是一年中秋至。
辛衣忽然记起当日与杨玄感的约定,当下换了正装,往他府邸而来。
楚国公府,位于洛阳城北,诺大的宅子,影墙深厚,气势恢宏,比起宇文府之气派有过之而无不及。
辛衣报上名号,早有仆人忙不矢地引进门来。宽阔的内院走道宛如白玉砌成,光滑洁白;在阳光下折射出美丽的光芒。路两旁,衣饰华贵的仆人垂手站立,手中端着各式珍奇的玩意。路旁的石墩,扎有美丽的绸缎,间或站有一个传报人,眼见得辛衣入内,当即高声报上她的名号,只听得那声声好似洪钟,一声未灭,一声又起,连绵百米,不绝于耳。这楚国公府,好大的阵势与排场。
里面的一干宾客听得传报声,早就立起身来,纷纷侧目,各种各样的视线齐齐投向前方,聚在了辛衣的身上。
辛衣眉一皱,心里已有些不大耐烦起来,还没站定,那方杨玄感已迎了上来,只见他华服贵冠,神采飞扬,一派贵族公子的风范。
“原来是宇文将军,在下有失远迎,得罪得罪。”
辛衣微微一笑,抱拳回礼。
此时,前厅里已是聚满了宾客,黑压压的一片,辛衣粗粗望去,估约有上百人,心中却是暗自一惊。
杨玄感将众宾客一一引见于辛衣,这形形色色的人物中,有达官显贵,更间杂有不少草莽人士。三教九流,五湖四海竟是都有知交。辛衣耳听得那些长长的名号,尽是些什么“神拳”“无敌”“霹雳”,不由地暗自好笑,表面上却只是敷衍客套,将“久仰”等词挂于嘴边。
“此乃蒲公李密,表字玄邃。”杨玄感引辛衣来到东首一席,指着席上一人高声说道。
辛衣与那人视线一接触,顿时浑身一震,原本懒洋洋的神色收敛了起来。只见面前那人,身若巨塔,肤色黝黑,眼神犀利,气势如虹,好生威武。
“原来是牛角挂书的李玄邃,久仰久仰。”这一次,辛衣却是诚心地说出这两个字。
“原来宇文将军也听闻过玄邃牛角挂书之事。”杨玄感抚掌笑道。
辛衣微微一笑,道:“这等佳话,朝野上下有几人不知?”
这李密乃西魏八大柱国之后,本是东宫千牛备身,但却为杨广所不喜,只好告病回家。某日,他骑牛出门去拜访当世大儒,随身携了一卷《汉书》,把书轴一端挂在牛角上,自己手执另一端展开,边骑行边默诵,这副用功模样恰好落入当时的宰相越国公杨素眼中。杨素自后蹑行,问他读的是什么,得知是《项羽传》后,对这个勤勉书生愈发另眼相看,不但引为座上宾客,而且让自己的儿子杨玄感与之深相结纳。这段“牛角挂书”的美谈从此传扬朝野。
听得辛衣此言,李密眼中光芒一闪,道:“宇文将军才是少年英俊,校场夺帅,力敌万人,何等的气魄。”
他虽然嘴上褒扬,姿态中却隐隐有一种傲踞,但这傲踞并不让人心生厌恶,而是恰倒好处的张扬。
辛衣并没将他的轻慢放在心上,她明白坊间对自己的传闻多有夸张,不实之处比比皆是,只怕这李密是听了那些华而不实的赞誉,心里多半不以为然。
三人正说着话,忽然旁边插进来一个洪亮的声音:
“世人都说宇文将军如何了得,箭法如神,力拔千斤,我等今日不知有没有这荣幸,能见将军一显身手?”
谁家末座最少年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
辛衣轻挑蛾眉,抬起头来,漫不经心地望去,却见一个蓝衫汉子立在当儿,身长八尺,面如紫玉,腰大十围,河目海口,燕颔虎头,好生威风。
杨玄感面色微微一变,却仍是笑道:“徐兄,今日里众朋友难得聚首,自当开怀畅饮,其他事宜可留待日后再论。”听他这么一说,辛衣这才依稀记起,此人乃是什么号称神拳无敌的齐鲁豪士——徐大寿,道是此人有千均之力,一可当十。
徐大寿一抱拳,嗓门好似洪钟长撞:“还请楚公莫怪,我们兄弟都是粗人,不懂啥礼数,只因听闻宇文将军大名已久,却从未得一见,今日倒要趁机好好向宇文将军讨教一二,日后回到山东也好向众兄弟有个交代。”
徐大寿一语未了,下首却又有人站了出来,大声说道:“在下乃长白山吴白起,学箭已二十载有余,江湖人送‘落英神箭’之号,如宇文将军还看得起兄弟这点虚名,就请当面赐教。”
这两人一上来便是咄咄逼人,直奔辛衣而去,显然都是有备而来。
“这……”杨玄感为难地看着对峙的双方,说道:“宇文将军,你看……”
“恭敬不如从命,我自当奉陪。”辛衣手一伸,唇角边浮起一缕嘲讽的笑,看来今日这楚国公府设的却是鸿门宴。
“好!宇文将军果然是少年英雄,快人快语!”
杨玄感拊掌笑道,眼中不露声色地闪过一缕异色。
吴白起不等话音落尽,便忙不矢地走上前来,手一拱,叫声:“宇文将军,请了!”只见他一手拿下背上的黑雕玉长弓,一手自剑囊中取出四枝箭矢,先将一枝箭搭在弦上,大喝一声,攸地拉开弓弦,弦开如满月,“嗖”地一箭射了出去。
一箭未尽,吴白起右手一捻,又是一枝箭搭在弦上,手法快捷无比,只听弓弦“绷绷”连响,五枝箭如同流星赶月一般,一箭接着一箭射了出去,箭箭连环,一气呵成,令人目不瑕接。五箭射完,如暴雨骤停,众人定睛望去,只见那五枝箭几乎是同时落在丈开外的墙壁上,形成了一个圆弧形,煞是好看,不由地齐声喝彩道:
“好一个‘连珠箭’!妙啊!”
一片欢呼声中,吴白起斜睨一瞧辛衣,收弓回箭,好生得意。
“宇文将军,在下献丑了,还请将军赐教。”
辛衣微微一笑,道:“敢问阁下,用于束发之物,可是黄玉的发簪?”
众人此刻都静下声来,看她如何应对,却没料到此刻竟问出这样的话来,不由得都楞住了。
吴白起摸摸发髻,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能答道:“正是。”
辛衣摇摇头,道:“不好看。”
“不好看?”吴白起一楞。
“我替你换了罢!”
话音未落,人已出手,众人只觉眼前一花,耳边呼呼风响,满室皆是辛衣飞舞的衣裳,游动的身形,只听得一声轻叱:“着!”
空中“嗖嗖嗖”连响五声,急风顿卷,快如闪电。
风过叶落,俊朗少年立在原地,言笑晏晏,抱起双臂,眸子里尽是顽皮。
“这样好看多了。”
众人定睛瞧去,只见那吴白起的发髻上兀自插了六枝筷子,筷子头朝外,散成花状,每两只筷子的间距都是一般长短,齐齐插入发中,衬着他那硕大的头颅,形成一种奇异的效果,一时间,满座皆是忍俊不禁,笑声一片。
吴白起自头上拔出筷子,狠狠往地上一摔,满脸通红,直直往门外奔去,任杨玄感如何呼唤,却是连头也不回。辛衣望着那散落在地上的筷子,神色忽然却是一变,抬起头来,向人群望去。
正在当儿,旁边的徐大寿已抢前一步,道:“宇文将军,我来向你讨教几招。”
辛衣手一抬,笑道:“请!”
只见那徐大寿衣摆一卷,走到厅前的一只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