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玲被揶揄得不行,转而对着卉瑜道:“卉瑜姐姐,咱们不理她两了。走,咱们坐到那边去。”
卉瑜却是没着急挪动,转头看了一眼独自坐在边上的朵瑜,道:“谢谢妹妹的盛情,只是我与四妹妹一块来的,今日还是先和四妹妹一块坐着吧。”
碧华和银华眼神中都划过一丝惊异。
云玲更是脱口而出:“什么时候卉瑜姐姐与她走这么近了?不过是个庶女,又是隔了房头的。姐姐何必与她这般亲近。”
卉瑜心里却是不舒服了,虽然朵瑜是庶出的,但好歹也是楚氏的小姐,这些贵族小姐既是来这依附楚家族学上学的,没得怎么还欺负到主人家头上了?想来也是那种目中无人的。想着想着,卉瑜脸色沉了下来,冷冷道:“朵瑜是二伯的亲生女儿,自然也就是我嫡亲的妹子,我不与自家妹子亲近,难道还与外人亲近?”
云玲没想到卉瑜会这般说,撅着嘴巴,不高兴道:“姐姐这是怎么了?往日里不是说了待云玲如亲妹妹,怎的又分出内外有别了?”
卉瑜又道:“既然咱们情同姐妹,那我的妹妹也该是你的姐妹,对待自己的姐妹可不就要多亲近的吗?”
云玲被卉瑜说的哑口无言。
碧华赶紧上前拉着云玲的手,打圆场道:“哎呀,云玲妹妹,我和银华也是许久未见你了,你怎么也不同我们多亲近亲近,就只腻着卉瑜,我们都该吃醋了。”又拉了云玲到一旁坐下,道:“今儿呀,我就跟你坐一块了,咱们也说点体己话。”
卉瑜见碧华解了围,也不多说什么,径直走到朵瑜旁边坐下。
朵瑜轻声道:“姐姐怎么不与她们坐一块?”
卉瑜道:“咱俩一块出来的,又都是楚家的小姐,理应坐一块。”
朵瑜却是低着头,绞着手指,道:“虽然都是楚家的小姐,但毕竟嫡庶有别,三姐姐与我同坐,没得被那些嫡出的小姐们笑话。”
卉瑜柔声道:“话虽如此,可是血浓于水,咱们还不比那外姓人亲近么?”
朵瑜眼中一亮,娇笑道:“嗯,那妹妹就安心和三姐姐坐一起了。”
没一会,就该上课了。这日上午是诗书课。讲课的是一名寡居的贞洁夫人,人称吴娘子。
吴娘子原本是私塾先生的女儿,嫁的也是一个私塾先生的独子,两人婚后琴瑟和鸣,恩爱无比,谁知天有不测之风云,婚后才一年,吴娘子的丈夫就死于重病,公公婆婆不能忍受失去独子之痛,不久也去世了。
吴娘子万般无奈回了娘家,却又因不愿改嫁而与家人发生了间隙,只能靠在各个达官贵人家里做女先生为生,却不想渐渐闯出了名气,如今被楚家请了来,专门在族学里教授诗书。
因为长期在内宅行走,吴娘子对内宅的潜规则还是有所了解的。故而进来一看到卉瑜和朵瑜坐在一块,心里就不免有些惊讶。
第五十四章 族学(三)
给姑娘们教的诗书自然不能同公子哥儿们一样,也就是陶冶个情操,培养一下良好的情趣。
所以,千字经,幼学琼林之类的也就是泛读泛读,吴娘子不要求甚解。
反而是女戒,妇德之类的前朝贞洁女子流传下来的书籍,是重点教授对象。
当然,吟诗作对这般附庸风雅的学习内容也是必不可少的。
不过,女戒,妇德之类的总是不免沉闷,姑娘小姐们也不爱学,所以吴娘子还是适当地会多留些时间教授吟诗作对。
今天这次课程也不例外,前半段是让大家各自阅读女戒,不懂的随时可以提问。
姑娘小姐们也就在座位上摇头晃脑地读起书来,也不知是真明白了还是装明白,反正是没人提问。
卉瑜也跟着大家一块念书,心道这种大合唱真是好,自己也好浑水摸鱼。
吴娘子似是习惯了这般场景,也就是抽了几个姑娘问了些很浅显的问题。卉瑜一直提心吊胆,就怕吴娘子点了自己。
许是吴娘子特别给主人家面子,既没点卉瑜和朵瑜,就连旁枝的几个姑娘也没被抽到。
反倒是碧华和银华姐妹俩被问到了。碧华的问题稍微难一些,却是回答得面面俱到,还能旁征博引,直说得吴娘子连连颔首。相比之下,银华就显得逊色多了,只是回答正确而已,并没有太多的闪光点。
朵瑜轻轻地说道:“要是二姐姐在这,李碧华可就没这么出挑了。”
难道丹瑜还是才女啊?卉瑜便问道:“我瞧着李碧华说得就挺好的,至少我就没这般眼界,要是二姐姐比她还好,那可不得堪比状元郎了?”
朵瑜道:“吴娘子也是这般说的,要是二姐姐为男儿身,可就能去考功名了…”
卉瑜惊叹了,这么牛掰啊……那可真是可惜了。
念完了女戒,吴娘子就让休息一会。姑娘们早念的晕头转向了,一得了赦令顿时就叽叽喳喳说起话来。
碧华,银华还有云玲仍是凑在一块,云玲还时不时瞄到卉瑜这边。
卉瑜却是装作没看见,还只是同朵瑜说话。
朵瑜也注意到了云玲的视线,说道:“三姐姐,可是要过去一趟?向家大小姐可一直看着你呢。”
卉瑜有点无语,这朵瑜吧,哪儿都好,就是有时候说话总带着刺儿似的,怨不得每次丹瑜都要与她掐架。而且,那李家姐妹和向云玲也不知什么来头,自己这么贸贸然过去说话,一会要是出了漏子可咋办。于是便说道:“四妹妹又不是不知道,许多事情我都不记得了,这会子过去说话,也都不知该说些什么。要不四妹妹跟我说说这些姑娘们都是什么来历,也免得我都不认识。”
朵瑜当然乐意做这个事,便清了清嗓子,道:“那就从以前与姐姐关系最好的李家姐妹说起吧。李家是时任的按察使,在西北已经任职了四年多,李按察使出身于京城大族李家,李家还尚了长宁长公主,当今圣上嫡亲的胞妹,所以李家真真是圣眷正浓。李按察使就是李驸马的弟弟,而李碧华和李银华是嫡出的姐妹两。”
“向家是现任的西北城知府。向家不如李家底蕴深厚,但是向知府与李按察使是同一科的进士,所以两家走得也近。向云玲就是向家唯一嫡出的姑娘。”
“后边那一桌坐着的分别是梁按察使的嫡女梁秀明和田布政使的嫡女田五娘。”
“再来就是咱们这边第一桌,是西北大军都指挥通知王家的嫡女王大姑和王二姑。”
“咱们后面坐着的是偏房的玉娘和金娘。”
卉瑜一边听着一边在心里默记,敢情这族学开着是为了各个官宦的子女来上学的,拢共自家的姑娘也就五个。
卉瑜和朵瑜正说着话呢,玉娘和金娘走了过来,玉娘小心翼翼地道:“卉瑜妹妹,听说前阵子你病了,如今可是大好了?”
卉瑜答道:“早就好了,谢谢姐姐关心。”
金娘也说道:“那就好,我还从家里特意拿了一些自制的干花,装了香囊里,闻了能清心养神,不如妹妹试着用用?”说完,从小布兜里拿出了一个精致的香囊。
卉瑜接了过来闻了闻,确实心旷神怡,又看那香囊缝制得密密实实,一看就是花了不少心思的,便说道:“多谢姐姐,这香味确实清新,妹妹一定常带身边。”
那头向云玲看见卉瑜这边可热闹,就不高兴了,直接哼哼道:“就只会上杆子讨好别人,以为这样就能平起平坐了吗?”
玉娘听到脸顿时就红了,金娘更是咬着嘴唇。
卉瑜真是不明白向云玲怎么就这么一身刺,也看不惯她这般羞辱别人的,就说道:“云玲妹妹,玉娘姐姐和金娘姐姐只是对我略表一下关心,难道做为同窗姐妹不应该吗?何况我们还同是楚家姑娘,互相关心更是人之常情。”
向云玲本就憋着一股气,被卉瑜这么一说,更是如同火上浇了油般,道:“只许姐姐偏袒她们,就不许我说道说道吗?平日里都躲得远远的,如今姐姐一出事就都凑上前,还不是想着姐姐落难了就该和她们一般了么?”
卉瑜倒是没想这么多,毕竟原来亲近不亲近的也不知道都是哪些人,可是伸手不打笑脸人,别人好好地来关心自己,总不能就冷眼相对吧?或者就像向云玲说的,这些人的平和关怀都只是表面上的?
正当卉瑜想着要不要出言时,一直在旁边冷眼看着的梁秀明说道:“这也就是丹瑜不在,才闹出这般闹剧,可见这没了主事的就是不行。”
卉瑜心道,人都不在还这么溜须拍马屁,十之八九就是个跟班的。
果不其然,李银华就按耐不住了,道:“什么叫做丹瑜不在就没了主事的?合着这不是学堂,也没有教书的娘子?还得一个未及笄的小姑娘出面主事?若是说出去还不得惹笑话!”
田五娘也走了过来,道:“就算是教书的娘子那也只是楚家族学请来的,说话分量哪里及得上主人家!”
银华冷笑了两声,道:“这倒是好笑了,这里明明坐着一个楚家嫡出的小姐,怎么就没主事的了?”
碧华也说道:“对啊,卉瑜在这坐着呢,怎么还这般吵吵闹闹?”
明明不少帮派争吵吗?怎么绕了一圈又回到自己身上了?卉瑜只好硬着头皮说道:“事情都是因我而起,大家也是对我关心则乱,这样吧,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二姐姐不在,我也算是楚家嫡长的姑娘了,大家不看僧面看佛面,化干戈为玉帛吧。”
既然卉瑜都这般说了,其他人也不好再言语,吴娘子也从后面出来了。大家又开始上课。
卉瑜吁了一口气,真是三个女人一台戏,自己也就说了一句话,就弄得一屋子的姑娘都要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