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帝这才满意的点点头,对朱棣道:“还不多谢你大哥,是他求情,你们也真是太年轻,弄个贺礼也要出错。在我皇孙的满月宴上闹腾。”
朱棣忙转过头对太子一礼:“多谢大皇兄!”
太子已隐去所有的情绪含笑扶起他:“吕妃持宠生骄,连累弟妹受罚。”
洪武帝和马皇后相视一笑,洪武帝亲执了兄弟二人的手道:“朕之子嗣中最喜你二人,又同是皇后带大的,只盼你兄弟二人齐心,不生嫌隙。”
太子与朱棣齐声答道:“定谨遵父皇教诲。”
锦曦这才明白洪武帝的意思。他打压了朱棣怕他心中生恨,又想看着兄弟和好。百般试探于她。见她一门心思摆弄的只是那一分田地,说是分一半权利与她,其实不外是要他好好劝着朱棣安心做他的王爷。
可是那块他曾送了朱棣的龙形翠玉是什么意思呢?她明明在接到玉时瞧到马皇后和太子眼中闪过的伤感和嫉妒。
龙凤行天下,这是可比天子的寓意。这般当着面赐给她,太子心中是何滋味?要不然,这块玉就是自己把它想得太重要了。
一念至此,锦曦想定是自己多心。不然,盼着儿子和睦的皇帝怎么会当着太子的面赐凤玉给她。
“好了,你做的菜很对朕的胃口,这就回府去吧。”
听到这句话,朱棣已紧紧地握住了锦曦的手,对着皇帝皇后行足大礼,离开了坤宁宫。
瞧着二人走后,洪武帝站起身道:“去解了柔仪殿正殿的锁,里面的旧物,都送至燕王府,日后也不需人守。就说,是皇后的意思。”
“是!”太监答道,迅速地走了出去。
洪武帝转身对太子道:“朕定下的太子终不会改变,你不用心中揣测不安。”
太子赶紧跪下回道:“儿臣不敢!儿臣告退。”
“你记着,你的兄弟全偏安一隅,为你守卫江山,也就是这一隅罢了。”洪武帝说完摆手让太子退下。
洪武帝走到她身边,执了她的手笑道:“柔仪殿解了锁。朕答应过她,解锁之日便是对棣儿有交代之日,相信硕妃必不会怪朕当日错怪于她要了她的性命。”
马皇后黯然道:“当年皇上是怒极。”
洪武帝想起当年的那一幕,心里隐隐泛酸,突笑道:“今日见锦曦,隐隐是硕妃当日柔中带刚的模样,我很喜欢她。”
马皇后目中流露出担忧:“皇上,锦曦很好,也很孝顺,别的都没有什么,但标儿对锦曦……”
洪武帝笑了笑:“朕最是头疼此事,但现在已有皇孙,标儿再好美色,若不能过这关,他也不配做将来的一国之君!”
马皇后大惊:“难道皇上是故意今日让他瞧着锦曦美貌?这,这可是剂猛药!”
“如果不是立嫡立长,你以为,他真的能胜过棣儿?”洪武帝目中露出精芒,帝王威严尽露。“两块玉,朕都送给了棣儿,若太子贪图美色,挑衅棣儿,便是他前程尽断之时。只是标儿性情温和,知书识礼,想必不会辜负朕的心意。他做国君,比朕要宽厚得多了。”
“皇上一心为标儿打算,他必不会辜负皇上的心意。”马皇后微笑着说到。与洪武帝的手握得更紧。
他们二人都没注意到,侍立在侧的太监中有心人已悄悄的把这番帝后的对话记在了心里。为将来埋下了祸根。
第79章宫闱秘事(六)
李景隆跪在洪武帝面前,恭敬沉默。
“你以为太子只会迷恋一个女人吗?”洪武帝冷然问道。
瞧着那双绣了团龙云饰的薄底皂靴停在面前,李景隆平静的回答:“落影没有入宫,对太子而言,这样的女子可望不可及,终带着相思意,也就这缕情思便能缚紧了他。”
洪武帝看着李景隆,这么多年他一直为自己办事,收集大臣资料,刺探机密,甚至秘密处决目标。他的忠心一旦没有了,会是什么样?李景隆一旦不站在太子一边,将来他会支持何人?他停在李景隆面前没有移动脚步,良久从袖中拿出一个荷包扔在他面前:“这是你母亲的遗物……你可怪朕一直不肯告诉你?”
李景隆浑身一颤,长这么大,这是他亲耳听到皇帝说起他的身世。他抖着手抚摸着荷包。荷包已经旧了,看得出是被人经常抚摸。他沉声问道:“我……我母亲是何人?”
洪武帝沉吟良久道:“他日太子登基之时,我会告诉你。”
“谢皇上隆恩!景隆一心辅佐太子,绝无二心。”李景隆当然明白皇帝的意思。这么多年他一直违背父亲意愿,成立一品兰花,奉皇帝密诏办事。洪武帝对他并不多加管束,他要敛财聚势都由得他。只要每次密令下达,他尽心尽力便可。
有时候李景隆也想,究竟是为什么皇帝会在他七岁那年秘密前来见他。还带了大内高手暗中教他习武。他只知道当时皇帝便告诉他,他不是李文忠亲生,若想知道身世,就只能听他安排。
李景隆也不想顺着父亲的意思平安浪荡地过一世,好奇与想知道一切的冲动让他隐忍下来。
不可否认,皇帝对他甚是照拂,从不多问他做了些什么。像灭了玉堂春,凤阳赚取银子,他隐约感觉到皇上是知道的,但是却从没多问过他一句。
“燕王妃很聪明……”洪武帝拉长的声音再在他耳边响起。
李景隆伏地叩首道:“传闻燕王妃性静,在府中未嫁之时便博览群书,聪慧且识礼。”他在心里苦笑,锦曦,你看,我终还是护着你。
看着面前的李景隆,洪武帝目光凌厉,语气转冷:“有多少事……朕不了了之的?”
李景隆一惊,洪武帝真的知道?他低声应道:“都是过去的事了,那时,她还不是燕王妃。”
“哼!你当棣儿大婚那日出那么大的事朕不知道?如今她是燕王妃又如何?”
李景隆呆若木鸡,心念一转口中已喊起冤来:“皇上明鉴。确实与景隆无关,景隆当日大醉,只是不忿当日魏国公拒亲。绝对不敢造次。”
洪武帝沉默良久突道:“日后,多运点江南的菜蔬去北平。”
“是!”李景隆冷汗遍布背脊,轻声应道。
“没事多陪陪我的皇孙,多教教他。朕准曹国公世袭罔替!”
李景隆松了口气,磕头谢恩:“谢皇上隆恩。”
离开奉先殿,冷风吹来,李景隆这才发现中衣已被冷汗湿透。他捏进了手中的荷包,黯然神伤。慢慢地唇边露出冷冷的笑容。
母亲,是多么遥远的名词。曹国公府内有他的母亲,就凭这一个秘密就想要他为太子忠心?李景隆在心里说,不是不能对太子忠心,却绝对不是为了那个身世之谜。回到王府,锦曦搬进了烟雨楼。她细细向朱棣说出皇帝所问的一切。拍拍胸口松了口气说:“我根本不知道皇上究竟想让我参悟佛经中的什么道理。全是误打误撞来着。我就猜他忌你才能,生怕他日拥兵自重,所以才借此打压你。让你知道,今日可以留我在宫中不让你见着,他日杀了……”
话还未说完朱棣已掩了她的口,紧紧地拥住了她。朱棣喃喃道:“锦曦,你太美太好,我舍不得,也不会让任何人伤你分毫。皇城再严又如何,我自小在宫里长大,岂会不多留个心眼?你当我真的敢明目张胆在大内佛堂放肆?也是那柔仪殿是母妃生前的寝宫,宫中多是老人。加上本来也有我的人……你要知道,为见你一面,我足足花费大半月时间布置。种种巧合,百般心思,为你都是值得的。”
“若是被皇上知晓,你就不怕?”
朱棣诚挚的看着她:“我少有如此冲动,但是,锦曦,我不后悔。百密若有一疏,我与你一同领罪便是。只不过,”他自负的笑了,“不会有这样的时候。”
“王爷,我以前觉得看不透李景隆,如今发现,你们俱是一般深沉,这人心呢,真真是悟不透呢……不过,我相信你。”锦曦俏皮的笑了。别人与她无关。李景隆为何要帮她,就算是帮了她,最初害她的也是他。她不想去想,细想下去,就有太多的为什么要想了。
她拿出洪武帝赐的凤玉和那块龙形翠玉,还是觉得奇怪:“不是天子,有这样的玉终不是好事呢。”
龙凤行天下,朱棣目中再次浮出深思。他把两块玉并在一起,龙凤交合,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芒,像一泓湖水……“凤阳治兵,我不仅得了九千亲卫,还得了件宝物。”他拿出一柄鲨皮银吞口的剑来。
“倚天剑!”今昔惊叹。
“这是父皇私下赐我的。道远去北平,以此剑斩尽元寇,让我守护北方要塞!”朱棣流露出一股豪情。
锦曦轻抚着腕上的裁云,暗想要不要告诉他呢。想起师傅说起,若不到危急时分,断不能动用此剑,也许,这一生也用不着把。
她温柔地笑着,手一探,已从朱棣手夺得此剑,还剑入鞘,撇撇嘴不屑道:“王爷,你说上战场杀敌也会带着我的!”
朱棣好气又好笑的看着她,摇了摇头:“你啊,生怕就呆在府中闷着了。我还不知道哪天才能启程去北平呢。”
“还不是怪你锋芒太露,皇上为太子担忧对你起了猜忌之心么?”
“若真如此,就不会将两样宝物都赐给我了。父皇心思极难左右,我想必有他的道理。”朱棣想了想又道:“好吧,那就在府中多陪你,练兵习武就变成闺房之乐吧!”说着走进了锦曦,眉梢眼角都荡着淡淡的笑意。
锦曦脸一红,想起宫中佛堂来,狠狠一跺脚,啐了他一口转身就走。
朱棣也不追,悠悠然跟在她身后进了内堂,趁她轻笑的时候捉了她入怀。
“你不怕我用武功踹你出去?!”锦曦涨红了脸歪着脑袋看他。
怕!我怎么不怕?但你真当我没办法么?朱棣噙了丝不怀好意的笑来,只顾搂着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