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的人嘴里有些难听的话她也不是不知道。只是架不住她的丈夫不喜欢纳姨娘,再加上她的儿子确实优秀,那些背后嚼舌的还不是因为嫉妒她有这么好的丈夫跟儿子?
“你向来就不喜欢那些丫鬟踏入你的书房,再说了我多走动一下对身子也好,省得这把老骨头都要锈掉了。”
“娘亲哪里老了?”林谦笑道,“娘亲如今跟姐姐走在一块,两人压根就是姐妹嘛。”
“你就会哄我开心。”顾婉点了点林谦的脑袋,笑着说。
“儿子说的是实话。”
说实在的,顾婉虽然已经年过四十,但看起来却跟三十出头的妇人没多大区别。只因她平时就注意保养,再者她一直养尊处优的,又不用像别的女人一样为争夺丈夫的欢心而跟屋里的小妾通房斗个你死我活。心态好,自然身子就好。
两人走到花厅里,顾婉坐下来喝了一口茶,沉默了半晌又对林谦说:“你自个儿也懂事,我这个做娘亲也不好多说。只是你得记着,这次你爹爹让你赴考只是让你试一下,你毕竟还小……”
“娘亲,”林谦无奈,“你也说过的,儿子今年已经十五了。当年爹爹也是比我大一点的时候就考上了探花郎,儿子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娘亲就放心吧。”
顾婉见林谦胸有成竹,便不再多说,只道:“今日晚些时候你姐姐跟姐夫要过府一趟,顺便让你这个做舅舅的见见自己的外甥,到时候你可别读书读到忘记时间。”
“是,儿子省得。”
半个月后,林谦便在林如海的带领下进入了科考的舍院。在京城的会考一般不允许考生离开科考舍院,因而林谦接下来这几天的吃喝等都必须在舍院中进行。林如海当年也是经过这一关的,自然也明白这其中的环境不算十分好,便细细嘱咐林谦要多加忍耐。
林谦先前也打听过这些事情,对着林如海的吩咐也是记在心中。
顾婉坐在马车上,看着自己的儿子不急不慢地走进考场,不觉轻轻叹了口气。今日特意陪她一同前来的林黛玉见状,便安慰道:“娘亲何必叹气。谦哥儿是个聪明的,此番定能金榜题名。”
“他还小,我也不求他平步青云。”顾婉却是摇摇头,“听你爹爹说,这舍院的环境终究不怎么好,谦哥儿从小就是锦衣玉食的,哪里熬得过?”
“娘亲这话却是不对了。哥儿虽然从小锦衣玉食,但他怎么说也是我们林府教养出来的,心智定是很稳重成熟。旁的人家教养出来的孩子可能熬不过来,但女儿知道谦哥儿定可以扛下去的。”林黛玉自己却有不同见解,“娘亲一直想着谦哥儿还小,但是娘亲也得想想,谦哥儿心里怕也是愿意经过这一关考量的,毕竟他是我们林家下一任家主,若这番考验都承受不了,那他如何能光耀我们林家的门楣?”
“你这张嘴倒是会说,我不是不明白,只是心底里到底还是担心。”顾婉拍了拍林黛玉的手说道。
“娘亲是慈母心肠,女儿明白的。”林黛玉笑着回道。
七日后,林谦从考场出来,回府第一件事就是好好地洗漱了一遍,然后倒头大睡了整整一天才起来,倒是让担心他的顾婉跟林黛玉好生发笑。
又过了小半个月,正值放榜日。顾婉一早就派了林墨等人出外打听消息,自己则在主院子里左右不安地等待着。
“夫人!夫人——”林墨率先第一个跑回来,脸上的喜悦清晰可见,“谦大爷中了!”
顾婉连忙道了句“阿弥陀佛”,便连忙让身边的人给府里的下人赏了两个月的工钱。林黛玉跟韦泽今天也跟着过来查看消息,听到这番喜讯也是心里欢喜。
林谦会试已过,接下来便是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并审阅。林谦自认为自己能考过会试已是达到了心里的目标,因而对这次的殿试倒不是很大压力。也许是因为心态好,在殿试过程中他的卷子很是得秦汶皓的喜欢,虽然文笔不算十分优秀突出,但见解倒是十分新颖。又听闻他是林如海之子,年不过十六,秦汶皓大笔一挥,林谦便是探花郎了。
一门双探花!林府在京中真真正正地出名了。
第七十五章
更新时间:2012…7…22 13:08:59 本章字数:4386
第七十五章林谦双喜林黛玉再怀孕
十五岁的探花郎;其实比起一府双探花更让人惊奇。毕竟在芸芸众考生中,不乏年纪比林谦大得多的举人,如今一个半大的儿郎能突破重围考得如此佳绩;实在是不让人不感慨林家教养的厉害。
不过现在坊间议论的这一切暂时还不是林谦等人所关心的。在传胪宴跟琼林宴之后,本届春闱状元被指为翰林院侍读;官从五品;而林谦跟本届春闱的榜眼则被指为文渊阁侍读,官从六品。
春闱三甲从来都是从五品或六品官做起;因而旁人觉得秦汶皓这次安排也是适合的;就在春闱三甲各自拿到官服准备上任的时候,朝中又下了一道懿旨——
将容妃之女许配于林谦;待公主及笄后再行婚礼。
容妃是谁?她可是这些年来秦汶皓颇为宠爱的宫妃;出身虽然不高,但怎么说娘家也是江南的一个大族;更何况她深得皇帝的喜爱,虽无子但也凭生下皇帝的四公主而位列妃位,四公主也是深得太皇太后及皇太后的喜欢,如今是荣养在皇太后跟前。
接到了这道旨意,林如海倒是面不改色,对着跟他道喜的官员们也只是淡淡地拱一拱手,然后才往德政殿而去。
“爱卿来了,无须多礼。”秦汶皓放下手中的奏折,让林如海平身后,又道:“赐坐。”
戴权很有眼色地搬来一张圆凳放在林如海身后,轻声道:“林大人请坐。”
林如海谢了恩,坐下后又道:“承蒙皇上看得起犬儿,将四公主下嫁臣子,臣不胜感激。”
秦汶皓却是挥挥手,让殿内伺候的太监宫女都退了出去后才道:“你林家对于我皇家实在贡献居多,可叹你身上虽有皇室血脉却不能认祖归终,如今我将四公主许配给你儿子,也不过是让你们林家往后的血脉有个正路罢了。”
“臣的祖上曾经说过,为国为民无需计较得太多。臣得蒙上皇跟皇上的赏识,如今已官拜一品,封妻荫子,已是我林家的无限光荣。皇上又何必为了让林家血脉有个正名而将公主委屈下嫁呢?”
“委不委屈也还两说。”秦汶皓不甚同意林如海的话,“为你我两家赐婚,一方面是将你家血脉迎回来,另一方面则是给四公主一个好归宿。林谦年纪虽然不大,看样子却是个很稳妥的人,四公主嫁与他我也放心。后宫里活着的皇子皇女不多,我这个做父亲的少不得要为他们的将来打算,好在如今四海升平,不若我的皇女大概也留不在京中了。”
林如海默默听着,也深感秦汶皓的话确实有道理。往常历代的皇女,除个别幸运者外,大多都逃不过和亲外嫁的命运。若是嫁着个懂得疼惜人的也就罢了,但更多的皇女却是年纪轻轻便香消玉殒,溘逝外地,甚至连子嗣都不曾留下。
“这也有赖于皇上的治理,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林如海道,“如今天下已定,东南方向的茜香国与真真国已无力进犯我国,西北边的罗刹国如今正陷入内战阶段,想来也分不出身来对我朝进行干扰。”
“爱卿说得是,如今我便要着手治理京中大大小小的侯爵世家。朕倒要看看,他们还怎么威风得起来!”
林谦考得探花郎一事,固然让顾婉等人高兴不已,只是没过几天,顾婉脸上的笑意差点就挂不起来了。无他,只因为现在有不少媒婆踏上门来,你一句我一句地想要为林谦说门亲事。
其实这也怪不得她们如此积极。先不说林谦年纪不大就考上了科举前三甲,前途自然是不可比拟的;再者他父亲林如海现在位居一品,深得皇上信任,如今除了任兰台寺大夫、科举考官以外,前些年授予的太傅一职如今现也派得上用场,是宫里皇后嫡子五皇子的老师;再有他姐姐嫁给了皇后娘家——同样也是深得皇上信任的韦家,这背景也是非同小可。
若是自家的女儿能嫁到这样的府上,不管对女孩子还是整个家族而言都是件大好事,思及此,京城中不少有适龄女儿的人家都蠢蠢欲动了。不过说到底是未出阁的少女,那些人也不好意思直接上门问嫁娶之事——这样既不符合礼仪也显示不出女孩子的娇贵,便寻了媒婆上门说亲。
说实话,顾婉是怎么也没想到这么早就为林谦定下一门亲事,毕竟他才刚刚入仕,怎么说也得就职两三年以后等成熟些再议亲。只是顾婉自己也没想到自己的儿子竟然成了京中的一块香饽饽,连日上门的媒婆还真让她有点吃不消。
还好秦汶皓指婚的懿旨来得快,先头雇了媒婆上门的人家一知道林谦有皇上做媒,赐婚四公主,直接做了皇上的女婿便立马收了自己心里的念头,感叹一下这么好的人家自己攀不上便再也不作多想。
顾婉一方面是松了一口气,一方面又担心皇上赐婚公主,要是那公主性子骄横怎么办?思来想去,便找人去韦府传话,让林黛玉若是得空便回娘家一趟。她原想着林黛玉怕也要过几天才能过来,却不想只过了一个时辰,韦府的马车就已经到了自家门前。
“娘亲找人传话给我是由什么事儿吗?”林黛玉向顾婉问安后才坐了下来,笑着说道。
“我差人传话与你的时候不是说了叫你有空才过来么,你怎么这么快就来了?”顾婉反问道,“你跟韦夫人说过了没?”
“近来天气热得很,母亲带着哥儿到城外的庄子去避暑了,我一个人在家也是闲着闷得慌,还不如出来走动走动。”林黛玉用丝帕擦了擦额角的汗珠,“听说谦哥儿被皇上赐婚了,是真的吗?”
顾婉点点头:“这便是我让你来的原因。”接着又把自己的顾虑跟林黛玉说了,“我一般都是在规定日子里进宫给太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