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皇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世皇商-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福佑心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定要一举铲除这伙贼匪,往后才可保粮队不受袭扰,跟身边随行军士交待了几句,便尾随着那匪首而去,行出几里,眼见那匪首和几个喽罗转过一处坡地,却不见了踪迹!



  福佑心中诧异,却也不敢贸然跟近,等了一会儿,见没动静,便捡了一块石头来了一个投石问路,待得片刻,还是没有动静,便顺着众匪留下的脚印摸了上去,可转了半天却什么也没有发现。这可真是奇怪了,那么几个大活人怎么说没就没了?就在福佑一筹莫展的时候,忽听见不远处的土埂有动静,忙隐藏起来。



  只见两个人从一处土埂后边凭得冒了出来,嘴里还不住抱怨:“咱这老大太不仗义,自已逃了回去,却让咱们回来探风,去干着送死的差事。”



  福佑一听当即明了,原来这伙土匪的老窝就在附近了。



  避过二人眼目,福佑向他们出来的地方找去,光秃秃的一条路,很是狭窄,福佑端起铁棍,小心翼翼往里走,好长的一段通道,猛转弯儿,又是一段通道。



  忽然听到身后有声音,一个绳套甩过来,福佑往下一蹲,躲过绳套,转过身,铁棍一伸就把为首的触个仰面朝天。土匪们眼见偷袭没有得手,瞬间又没了踪影。



  福佑心中气闷,这贼匪,怎么这般的滑溜,无奈只得再次顺路前行,大约又走了半里路,刚刚拐过一道小山,就见十几个土匪出现在面前。



  “胆子不小啊!一个人就进来了?你敢断了弟兄们生济,兄弟们自然也不会让你再活,给我上!”一个又矮又粗的男人一脸狰狞的叫喊着,正是刚刚落荒而逃的匪首。福佑忙将身子靠在土山壁上。仔细观察这伙土匪。他们手上的武器除了大刀就是绳子,并没有弓箭和新出现的火器,放心了许多。练了十年少林武功的福佑对付这几个蟊贼不是和玩儿一样吗?只见那矮胖子一声口哨,十来个喽罗冲了上来,大刀绳子一起上,福佑的铁棍只顶住他们的肚子往前轻轻一送就仰面朝天起不来了。那些抡绳子的被福佑的铁棍一绞就把人绞了过去,三下五除二,该点穴的点穴,拍脑门儿的拍脑门儿,不堪一击全倒下了。福佑用他们的绳子把他们捆了一个结结实实。”



  提过那为首的短粗汉子,黑铁长棒在眼前晃了一晃,开口问道:“老实交待,你等老巢可在此地?”刚刚见过福佑的身手,谁不害怕他的铁棍?那汉子忙说:“就在你身后的大门里嘞。”



  福佑回头,果然有两扇糊了泥巴的大门,几乎与山色无异,若不是这匪首指来,还真看不出来呢。“怎么开门?”福佑把那汉子提小鸡似的提到门前,那汉子拧了一下大门边上的木把儿“哗——”门开了,福佑都傻了:怎么这么多粮食啊?山一样堆着。



  看着那堆积如山的粮食,福佑不禁喜出望外,对那匪首正色道:“这些不义之物,此后便全数充作军资了,你等匪类自此散去,安生过活,若要再干这伤天害理之事,当心小爷取了你们吃饭的家伙”



  那匪首一听忙道“是、是,多谢这位爷,高抬贵手,不杀之恩,我等回去一定痛改前非……”



  “好了,休要啰嗦了,速速离去,一会儿大批官兵到来,保管你们一个也走不脱“



  众匪如受大赦,连滚带爬的隐入山后林中。



  福佑着着这意外得来的粮食,心中喜不自胜,这可解决了军粮短缺的大难题了。



  中军大帐之中,皇太极正因为福佑没人保护,擅自离开而大发雷霆,忽听军士来报,二阿哥回来了。福佑进帐,见父汗的脸沉着,知道父汗正在担心自已的安危,忙上前请罪,并向皇太极禀报自己发现粮食的经过,说:“父汗,粮食必须马上想办法运出来,时间长了恐生变故。”



  皇太极笑骂道:“你这臭小子,想把父汗惦记死!既然你熟悉路径,就由你带人去运粮食。”



  由于当时匆忙,洞里又黑,并未细看到底有多少粮食,福佑估摸着大概有几百袋子,几百袋子也不是给小数了,那也有几万斤呢。谁知细查之下,吓了一跳,几千袋子也有了,好在这个山洞四处通风,不然受潮发霉真是可惜了。靠人力背粮好象不大可能,一则到山洞口的路太远,粮食袋子又大又沉,二则出去的路都是上坡,背粮更加困难,车也进不来。他们是怎么弄进来的呢?除非用独轮车。他让军士看着粮洞,自己到外边找独轮车。可是这个地方光秃秃的,老远不见人家,哪有这么多的车呀?



  前边是一个山坡,坡上散落着一群山羊,放羊的老汉坐在土堆上打瞌睡。那些羊坡上坡下地走动找草吃,一点也不摔倒,有的地方很陡的呢。福佑看着看着眼前一亮:有了。赶紧来到老汉身边叫醒了他:“老人家,你们村子里还有羊吗?”



  老汉见是辫子兵的军官,吓坏了,那会的老百姓很怕官军,更怕当官儿的,要跪,福佑忙说:“老人家不要怕,你们村子里还有羊吗?”



  老汉操着纯正的山西话问:“军爷您要羊做甚?杀吃吗?我放的羊是东家的,要是你们给杀吃了,老汉我可赔不起呀。”



  “不是,是借用,这点银子你收下。福佑给了老汉一小锭银子。”



  老汉立刻乐得闭不上嘴了:从小到大也没花过成锭的银子。忙说:“羊有,村上的孙善人家有上千只嘞,那是大户啊。”



  “好!你领我去。”



  老汉说的孙善人还真挺和善,他知道如果后金的兵士把自己的羊强行抓走杀了吃肉自己根本就没能力抗衡。这位年轻的后金军官和和善善,口口声声说是借羊,没听说羊还有借的,借多少都得借。这个年轻人不但借羊,还借粮食口袋、衣服裤子。好像不是要杀羊吃,那就赶快吧。所以尽量满足福佑的条件,借了五百只羊,五百条粮食口袋。孙善人并不指望羊发财,他是大商贾,在太原有好几家大买卖和钱庄。所以羊和口袋能还就还,不还就认倒霉。



  福佑不但借了羊,还带回不少口袋。兵士们都奇怪这二殿下在干什么。福佑冲着兵士们喊:“别愣着!把羊赶到洞口用口袋装粮食,不要装多,约莫二三十斤就行了,两个口袋扎一起,搭在羊身上,按顺序别乱!”



  大家这才明白二殿下的绝招儿。口袋显然不够用,福佑带头脱下外裤,扎上裤脚、裤腰就是个口袋。更好往羊身上搭,赶紧往回赶吧,有多少算多少。好在离驻地不算远,回去还可以再弄口袋和衣服裤子。



  当他的羊群运输队来到大营时,不少人出来看热闹。大家又叫又嚷:“嘿,快看哪,空前绝后啦!”皇太极听见“咩咩”的羊叫声,也出来看了。心想这是干什么哪,是谁跑大营里放羊来了?再仔细一看,哈哈大笑:“这谁的主意呀?够绝的了!”一问,二阿哥的点子。皇太极说:“又是一个摩尔根戴青(满语,意为聪明的人)!”



  返回的时候,还带了好多的马匹和粮食袋子。让羊从洞里往外驮,到了大门口再放在马匹身上。这样往返了多次,粮食就全运了回来。福佑觉得,那里不应该只是粮食,土匪抢东西也不可能只抢粮食,可能还有别的东西。于是又带着人马返回去找,结果在另一处的山洞里找到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布匹等物。



  皇太极特地设宴给福佑洗尘,大宴之上,向众人说道:“今日我儿福佑,立下大功啊,解决了整个战役的粮食和冬衣!,功不可落,来来来,众将同饮,为二阿哥庆功!”
第十七章 牢狱之灾
  崇德元年,皇太极在盛京(沈阳)登基称帝,改国号后金为大清。



  对于父皇入主中原的远见,福佑是赞同的,可是听说中原百姓血流成河,他是胆战心惊。特别是在父皇的授意下,多尔衮驱兵南下,对江南百姓“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民族大清洗让他触目惊心!他殷切地希望战争快一点结束,老百姓早一点过上太平日子。同时,对汉民百姓充满了歉意。



  在分封诸皇亲弟子时,根据战功多尔衮为“和硕睿亲王”;豪格为“和硕肃亲王”;福佑为“和硕瑞亲王”。



  因为瑞亲王救驾有功、押运粮草有功、还有缴获土匪大量财宝为整个战役赢得物质上的保障这个特殊的功劳,加之每次战役都有新奇的克服困难的办法,给清军在时间上争取了很大的主动。他没有和敌人厮杀,却是劳苦功高!皇太极有意封他个“一字并肩王”,福佑力辞不受。所以皇太极就特殊规定了:在自己、在以后所有的大清皇帝面前,福佑及其后代袭爵者都是亲王,只称臣,不称奴才。满清皇帝以下的所有亲王、满大臣在皇上面前都是自称“奴才”的,汉大臣称“微臣”,福佑只有一个字:“臣”。



  多尔衮什么也没说,心里恨得牙都咬碎了。是的,当年太祖**哈赤是有意让多尔衮继承汗位的,还没有来得及宣诏就去世了,不管是用了什么谋略,反正是皇太极登上了汗位,还将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大妃缢死给**哈赤殉葬。多尔衮的心里与皇太极是有着不共戴天仇恨的!可是当时他们兄弟三人是弱势的,无法与皇太极抗衡,只有隐忍!要说他对侄子福佑,并没有什么恶感,也知道他的才智不在自己之下。只是两个人的性格相差太远,一个是足智多谋、心狠手辣,一个是聪明睿智、善良仁慈。多尔衮虽然不服也不敢和皇太极顶撞,可是心里却把皇太极、豪格、福佑父子三人当成了死敌。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着瞧!



  不久,宗室中传出皇太极从隆云寺接回来的二阿哥是冒名顶替的,目的就是为了篡夺汗位,现在已经把大汗迷惑住了,先前那个二阿哥在三岁的时候就夭折了。这股风越刮越猛,最后刮到皇太极耳朵里,把他气坏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