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儿正想问水儿这个入庙礼怎么进行,要注意什么,王爷回来了。原来他是去练功了,身上还穿着练功服。云儿忙给王爷见礼:“王爷吉祥!”
王爷答应着,说:“咱们先去用早膳,然后行入庙礼,收拾完了吗?这就走吧。”
云儿跟着王爷,带着两个丫鬟一个嬷嬷,到前边的餐厅来了。福晋已经等在那里。云儿和丫鬟、嬷嬷给福晋见礼、请安,福晋温和地笑了笑,亲切地拉住云儿的手:“妹妹不必多礼,来,入座吧,席嫂,传膳。”她说话声音不高不低,但是却很有震慑力,丫鬟嬷嬷侍立在身后,规规矩矩,连咳一声也不敢。
被称作席嫂的胖厨娘应了一声是,就和丫头们去端饭菜了。这边有丫鬟侍侯着漱口、洗手,王爷拿筷子之后福晋才拿起来,云儿是傻子过年看隔壁,最后拿筷子。王爷对云儿和气地说:“吃吧,在自己家里别客气啊。说着给云儿夹了一箸菜,放在云儿面前的小碟子里。云儿红了脸,忙说:“王爷,云儿自己来。”福晋依然温和地微笑着:“妹妹啊,这是在你自己家里了,喜欢哪个菜就吃哪个,够不着的叫丫鬟姑娘、嬷嬷给你布菜。你刚来,不熟悉府上的事情,咱们就先在一起用几天的膳,过些天就在你自己的小厨房用膳了,喜欢吃什么就让服侍你的姜嬷嬷给你做了吃。肉、菜、蛋的都会有人给你送过去。吃吧。林嬷嬷、鱼儿水儿两个姑娘,你们跟着席嫂去用早膳。”
林嬷嬷知道这里不用自己服侍了,给福晋行了一个福身礼,和鱼儿水儿跟着席嫂出去了。云儿看在眼里,知道王府里确实等级森严,谁在哪里用膳都是有规定的。她和姜嬷嬷、鱼儿、水儿都是云儿的陪嫁,是一等丫鬟的三两月例,外加二两的陪嫁待遇,除了陪俸嬷嬷,差不多是府上丫鬟嬷嬷里最高位份了,膳食也比其它丫鬟要好的多。每顿饭都有肉、有汤的,比在遵化县衙的伙食好多了。这个倒也不能怪陈大人,权限有限,他自己还不经常吃肉呢。
云儿根本就没吃出那菜是什么味道来,光紧张了。那么多人看着,众目睽睽的,也不好意思夹菜呀,都是福晋给布的菜。好歹算吃完了。福晋说让云儿回房去换衣服,行入庙礼之前府上还要准备准备。云儿答应着,和水儿鱼儿回房,林嬷嬷就到姜嬷嬷的厨房说话去了。
“哎,老姐妹,你用早膳了吗?吃的好不好?”林嬷嬷很关心要好的姐妹。她和姜嬷嬷一个等次,好像就比姜嬷嬷的膳食要好一些。
“好着呢,有肉有汤的,我肚子都吃圆了。”
“没出息。这以后啊,咱们一定要护好了四估量。好日子是她给的,是吧?”
“是呢,原来我以为,进了将军府大气都不敢哈了,还行,都有自己的差事,办好了别出差儿就是。”
“光是办好差事还不够,还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福晋跟前的那几位嬷嬷都是不简单的人物,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记住了啊,那个郑嬷嬷是给府上的人瞧病的朱医官,这个朱医官来府上之前可是宫里的太医呢。还有那个刘嬷嬷,男人是府上的总管,就是那总管。听说这两位嬷嬷是从八岁就开始服侍福晋的,资格老着呢。还有福晋身边的两位贴身服侍的大丫鬟,那可是宫里来的,之前是大选的秀女,不知道犯了什么罪过,给发到王府来了。尤其那位姓富察的,眼睛都长在脑瓜顶上了,用鼻孔看咱们飞云楼的人。除了这位富察氏有点刺儿头,其他几位还算和气。方才我看见她一脸的不服气,想是也想当侧福晋的吧。”
“你怎么知道?就这么一宿的功夫你就知道这么多的事儿,你可是当密探的好材料。”姜嬷嬷跟林嬷嬷好着呢,怎么调侃都不会生气的。
“我听水儿姑娘说,那个鬟儿姑娘确实是宫里来的秀女。叫髻儿的也是。”
“你消息倒是灵通。”
“不灵通怎么行?咱们就是来保护四估量的。不说了,做事吧。我得把厨房的进出帐建起来。还要把咱们院子里姑娘、嬷嬷规矩起来。”
回到房间云儿才长长呼出一口气:“我的娘啊,可累死人了。”
水儿笑着说:“侧福晋可别再说死呀活的,大清早的不吉利。”
云儿忙说:“对不起啊,我还没习惯。”
“没习惯,要尽快习惯啊。”随着声音王爷进了屋。云儿忙站起来,鱼儿两人告退。
王爷坐在床边,对云儿说:“过来,本王有话说。”
云儿胆怯地走到王爷身边,王爷拉住云儿的手,让云儿坐在身边。云儿的脸一下子涨红了:“王爷……”
王爷笑起来:“还怕本王啊?我们已经是夫妻了,对吧?”
云儿简直要羞死了,想挣脱,可是教引嬷嬷说了,绝对不可以有一丝不满和反抗。只好红着脸,低着头。
王爷的大手轻轻拍了一下云儿的脸蛋,“唉,还是个孩子呢。云儿,过一会儿要换上礼服行入庙礼,不用紧张,就是个形式,却是必须得走,规矩还得遵守。你平时多大方、多潇洒啊,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嘛。路走好了,礼行好了就算赢了,千万别乱了阵脚,不怕啊。”王爷像哄孩子似的嘱咐着云儿,云儿很感动,连连点头答应着。
一个人到了一个陌生的新环境,肯定有诸多的不适应。如果能尽快地融入这个环境就能好多了。林嬷嬷对环境的适应性就比姜嬷嬷快,原因是她多次被转卖,环境也没有相同的,就养成了一个善于适应新环境的习惯。
姜嬷嬷就不行。在她丈夫负伤之前,很多事情都是男人在承担,她就只是在家里做饭看孩子做针线,和外部的环境几乎没有接触,现在就没有林嬷嬷对环境的应对自如。
还好,林嬷嬷会提点她,府上的风气也很正。现在云儿还没有太监来服侍,要不就更别扭了。一个生活在中下层社会环境里的人忽然到了上层,还不是一般的上层,真得个适应阶段呢。
特别是云儿,先前的少女生活简单而纯真,现在可好,身边有一位高位上的男人,年龄上的差距还很大,钟鸣鼎食的生活实在是不习惯。可是正像王爷说的,不习惯要尽快习惯起来,现在她是多么渴望回到婚前的姑娘时代啊。之所以十七岁还没有找婆家,恐怕是全家的眼都太高了,没有合适的人选,多少有点耽误了,耽误到瑞王爷这里当侧福晋,现在还说不好是好是不好。
人生的一切好像都没有按照自己想的路数往前走,云儿心目中的丈夫绝对不是王爷这个档次的。好在也算嫁得不错,起码是衣食无忧。就是丈夫的年龄大了很多,再就是侧室的名分。话又说回来了,就是亲王侧室,也还是很多高官家的小姐都梦想不得的呢。
第三十六章 入庙大典
看到这个“入庙礼”的隆重场面时云儿才意识到为什么王爷、水儿告诫自己不要紧张,也意识到了这个仪式对自己是多么的重要。心想一定要行好这个礼,不给王爷丢脸。虽然云儿和王爷现在只是一夜的夫妻,可是她知道,自己已经是他的女人了,今后的命运就和他紧紧联系在一起了。他是丈夫是天,自己的一切都是他的。
由家庙大门到家庙大殿这段路都是红毡铺地,两边有亲兵分开相等的距离持长枪站立,府中所有仆人在云儿经过的道路两边夹道观看。云儿能不紧张吗?心里砰砰乱跳,鱼儿和水儿分左右跟随。云儿一再告诫自己:“不要慌,要镇定,千万不能露怯!就把这些人当草个子,人会怕稻草吗?”这么一想好多了。
家庙的高台阶上,王爷穿着亲王吉服,福晋穿着亲王福晋吉服,并排坐在太师椅上,身后有林立的侍卫在保护着他们,身边有手执拂尘的太监和王府总管等人左右站立。
很可能水儿受过专门训练了,她一直在提醒云儿:“侧福晋我们就站这儿听秦公公的号令。”
云儿便站在红毡的一端上不动了。水儿又小声提醒:“侧福晋,走路时要挺起胸,步子不要太大,手帕摆起来,留神脚下。”
只见王爷身边的总领太监秦公公向前一步,拂尘一甩,用高而尖的声音宣布:“入庙仪式开始,鸣礼炮!”语调缓慢、吐字清晰。
“嗵!嗵!”不知从什么地方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声响,云儿十分兴奋,这么大的场面居然是为了自己准备的!礼炮过后,秦公公面带笑容地说:“侧福晋,请听老奴号令,向前走七步,跪!”
云儿拎着玫瑰红的纱帕,款款前行,走了七步,停下,跪。
“三叩首!”这回云儿用上教引嬷嬷的教导了,双手伸开,撑住地面,磕了三个头,立直上身。
“起!向前七步走,跪,三叩首!”这样重复着,云儿一丝不乱,每一步都走得很稳,而且姿势优美,落落大方,没有任何慌乱。王爷、福晋相对而视,微微点头。
在接近家庙大殿台阶时,秦公公改了口令:“向大清朝和硕瑞亲王、亲王福晋跪!三叩首!”云儿照口令认认真真地做。
“起!上台阶!”云儿在鱼儿、水儿的搀扶下,走上台阶。
“跪!先向王爷敬茶!”早有丫鬟把准备好的茶盘递给跪在地上的云儿面前。云儿稳稳地倒上一盏茶,双手举过头顶,然后献到王爷面前:“王爷请用茶!”
王爷接过去,象征性地饮了一口,“唔”了一声,把茶盏放在身边一个嬷嬷的托盘上。表情很严肃地向云儿点点头。
云儿又用同样的方式给福晋倒了一盏茶:“福晋请用茶!”福晋接过茶饮了一口,向云儿点点头,回身将茶放在嬷嬷的托盘上。
王爷福晋几乎是同时各给了云儿一个红包,福晋笑眯眯地说:“当个念想吧。”
“多谢王爷、福晋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