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今天因为龙舟会的事情,朱氏和苏文瀚一大早就带着孩子们出去了,只留下一些沈嬷嬷等人陪着从京城来的章嬷嬷和王有福家的等人。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沈嬷嬷恰巧因为有事情要出去一趟,就让人好生招呼章嬷嬷等人。
章嬷嬷和王有福家的仗着从侯府来的,现在府里又没人,居然叫身边的小丫鬟到厨房点名要吃些什么,而且还特意强调了要吃糖酥鲤鱼,鲤鱼还要小丫鬟亲自看是活的。厨房的人见活鲤鱼除了晚宴要用的还有得多,而且沈嬷嬷一再强调不要在这些小事上让章嬷嬷等人抓到什么把柄,于是就按着要求准备糖酥鲤鱼。结果,厨房的粗使丫鬟去食材间拿活鲤鱼的时候,那个小丫鬟在那里挑挑拣拣,就挑走了两条活鲤鱼。等到王家的知道的时候,两条活鲤鱼已经躺在了砧板上了。
朱氏听了王家的的话,顿时气得不行,不过是个奴才,还真敢在自家府里这么放肆,这也欺人太甚了点。
但是顾忌着这么多人的面前,还是强忍了下来。哪里知道朱氏这边刚刚平复下来,又有小丫鬟进来通报说,章嬷嬷和王有福家的在外面求见夫人。朱氏听到章嬷嬷的名字,顿时气得把手里的杯子使劲地摔到地上。
“啪”的一声,琬姐儿的心跳都漏了一拍,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见朱氏发过这么大的火。
云秋则忙着出声打发来回事的管事媳妇、婆子出去。
“夫人,为了几个下人,气坏自己的身体可不值得…”沈嬷嬷边说边边用手在朱氏后背帮着她顺气。
琬姐儿连忙走过去,拉着朱氏的手,故作小孩子状道:“母亲…你就不要为了那些不值得的人气坏身体了。要不然,我和大哥、二哥都会心疼的…嗯,父亲也会心疼的。”
朱氏在沈嬷嬷的安抚下本来就气顺了点,听了琬姐儿的话,差点笑了出来,说道:“你这促狭鬼,连父亲、母亲也敢编排,让你父亲知道了,看他怎么教训你。”
琬姐儿听了朱氏的话,更是笑嘻嘻地说道:“父亲知道了,肯定会这样说,‘琬姐儿收的对,夫人若是气坏了身体,我可是会心疼的。’”琬姐儿说着说着,便模仿了苏文瀚的语气。
“你这丫头,怎么能这样编排自己的父亲呢。”朱氏虽然这样说,但还是被琬姐儿逗得笑了起来。沈嬷嬷、红笺、习秋等人也都抿着嘴角偷笑。
云秋见状,忙招呼着小丫鬟进来打扫地上的碎瓷片。等打扫干净了,才让小丫鬟领着章嬷嬷和王有福家的进来。
章嬷嬷和王有福家的这次却是来辞别的。说是承蒙二夫人恩惠,能够在广州府过了端午而不是在路上什么都没有地过节,已经是耽误了。再不回京城,怕是老夫人和大夫人就要怪罪了,因此明天就走,特意现在过来拜辞的,明天早上就不过来了。
朱氏听到她们终于要走了,也就耐着性子说了几句场面话,又打发管事的把送回京的礼物都准备好,让章嬷嬷和王有福家的带回去。章嬷嬷和王有福家的听了朱氏的回礼,又奉承了许多好话,这才心满意足地走了。
……
京城威远侯府荣景堂
老夫人章氏刚刚睡了会午觉,刚刚醒过来,让人伺候了穿衣洗漱,这会儿正慢慢地喝着热茶。
“这个时候,章嬷嬷她们应该快要回来了吧。”章氏似乎自言自语地说道。
“应该是快了。”站在章氏后边的一个大约三四十岁的嬷嬷陪笑道。“按着时间来算,这端午节都过了大半个月了,章嬷嬷她们就算是在二老爷那里过了节再回来,也应该在这一两天就回到了。”
这原是章氏的陪嫁丫鬟,后来嫁了出去,但是死了丈夫后又回到章氏身边伺候,大家就跟着她夫家的姓叫她一声陈嬷嬷。这陈嬷嬷比起章嬷嬷来说,更是深得章氏的心。
“嗯。”章氏放下茶碗,“我一觉起来,只觉得眼皮子跳得厉害,不会出什么事情吧?”说完,长出一口气,似乎有什么东西压在心头。
“奴才说呢,老夫人怎么一起来就不对劲,原来是担心二老爷。”陈嬷嬷边说边偷偷看了眼章氏的脸色,见她没什么变化,这才接着说道,“老夫人就放心吧,二老爷从小就是个孝顺得人,虽然这两年没有回来,那也是在外面建功立业,但是逢年过节的礼可是没有少。等到今年年底二老爷回来述职,到时候您这一提,再加上表姑娘的人品样貌,肯定能成的。”
这话正说在章氏的心坎上,她不觉得眉头舒展开来。她是过来人,自然知道这婚约一向是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再加上,世人对孝还是很看重的,如果某人被传出不孝的行为,那他的前途也就到头了。
“近来我这精力越来越不济,哎,我这好不容易为儿子、女儿操完心,现在又要为孙子、孙女操心。我这一辈子,也就这操心的命了。”章氏心中舒畅了一些,又叹气地说道。
“老夫人这是慈母心肠,宅心仁厚。老爷和夫人、少爷姑娘们总会明白老夫人您的一片苦心的,会感激您的。”
章氏听了陈嬷嬷的话,端起手边的茶杯又小小地喝了一口,“我也不要他们感激我,只要不要阳奉阴违,我就心满意足了。”
“老夫人放心,您的苦心不会白费的。京城这么多夫人,谁说起您不是说儿孙满堂,夸您好福气。”陈嬷嬷陪着笑道。
“如果真得是这样就好了。”章氏叹道,“老大家的自作主张定了王家的嫡长孙女,我看着是个好的,侯爷和老大也觉得不错,也就随她去了。璟哥儿虽然比起淑兰那丫头来说还要小一些,但璟哥儿从小就老练,两人大体上还是相配的。”
“可不是这样。表姑娘是您的嫡亲外孙女,要我说,这满京城的大家闺秀可没几个能比得上表姑娘,谁家的姑娘几岁就能管家理事了,而且还仅仅有条,就是样貌、人品、女红也是顶尖的,也只有三爷这样的少爷才配得。”陈嬷嬷继续不遗余力地说道。
章氏听了陈嬷嬷的话,心里很是舒坦,淑兰这丫头可是自己看着长大的,什么都是好的,就是这身世还是有点…,“这事我这心里还是有点不放心,等章嬷嬷回来了,你好好地问清楚,看老二和老二家的是个什么态度,我们好再做打算。”
陈嬷嬷笑着点了点头,又说道:“老夫人不是让翠怡、翠锦去伺候三爷了么,只要三爷知道了表姑娘的好,对表姑娘上了心,老夫人就等着为表姑娘添妆吧。”
经陈嬷嬷这么一说,章氏觉得好像这是这个理,于是很满意地笑了。
作者有话要说:
31定亲风波起(一)
那厢老夫人想着自己派去的丫鬟能够替陈淑兰夺得孙子的心,这边朱氏得知了老夫人派翠怡、翠锦来的真正原因,正和沈嬷嬷商量着如何应对。
“夫人,如果翠怡、翠锦真得是从小就伺候表姑娘的,而且翠锦甚至是表姑娘从陈家带过来的家生子,那么这两个丫鬟怕是都不能留在府里了。”沈嬷嬷低声道。
朱氏点了点头,示意沈嬷嬷继续说下去。
“依老奴看来,先把这两个丫鬟送过来,不过是个铺垫。”沈嬷嬷说完顿了顿,又接着说道,“铺垫,自然是为了更加顺理成章的促成表姑娘与三爷的婚事。毕竟,就算老夫人再怎么勉强,三爷的婚事还是要经过老爷和夫人的同意的。打发这么两个丫鬟来,表姑娘和三爷的婚事除了亲上加亲这个理由,又多了两情相悦这一条。况且,三爷从小就是个有主意的,如果三爷自己愿意,您和老爷也不好反对。老夫人怕也看准了这点,”
朱氏听了沈嬷嬷的话,对老夫人又添上了两分暗恨。自家老爷也就算了,现在连孙子也要算计。“老夫人这样做,究竟把我们璟哥儿置于何地。这件事情如果传了出去,对璟哥儿的名声可是有碍,就算对璟哥儿以后的前途也是有影响的。”
“夫人,老爷到广州外放有九个年头了吧,今年肯定要回京述职的,到时候是外放还是留京还是两说,不过就算外放的话,按照惯例,也应该不会再外放到广州了。”沈嬷嬷斟酌了一下说道。
“年初大哥来信的时候,隐隐约约透露了要我们再外放一任的意思,上面的事情怕是这两年就应该有定论了,等到那个时候再回京。”
“不管老爷是外放还是留京任职,年尾的时候,夫人总要带着两位爷和姑娘回京的,到时候怕是老夫人…”沈嬷嬷说道。
“璟哥儿的事,我已经和老爷商量好了。沈嬷嬷,你让郑家的去趟姚府,看看孟妹妹的情况,如果好的话,就送张帖子给她,就说我过几日去府上拜访。至于翠怡、翠锦两个丫鬟,找个借口把她们送到外边的庄子上去,先让人看着。”
沈嬷嬷笑着应了,两人又说了几句话就听苏文瀚回来了,沈嬷嬷行了礼后就退了出去,自去找郑家的送帖子去姚府不提。
朱氏见苏文瀚回来,忙让小丫鬟打水来,自己亲自伺候着苏文瀚洗洗,又换了家常的衣服。一番忙乱之后,苏文瀚喝了杯冰镇的茶后,和朱氏道:“这天气真得是越来越热了,还是在家里舒服一些。”
朱氏笑道:“老爷为了这个家真是辛苦了。这南边就是比京城热一些,冬天倒是暖和,就是夏天太热了。还有几个月就要回京述职了,也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来。”
“是啊,转眼来广州都九年了,也是时候回去了。”
朱氏点点头笑道:“是啊,璟哥儿都快要娶媳妇了,就是瑜哥儿和琬姐儿也六岁了。”
苏文瀚道:“再过几个月回京,刚好可以给璟哥儿在京里寻个先生,再学个几年,就能参加春闱了。”
朱氏听了笑道:“老爷都说可以参加了,那必然就是好的。只是,再过几个月我们就回京了,这璟哥儿的婚事还是趁着两家现在在一处的时候定下来吧,免得生变。”
苏文瀚笑道:“我知道了。既然这样,你去姚府打探一下,看姚府是个什么想法,如果他们家也同意,就把璟哥儿的婚事定下来再说。”朱氏这段时间总是有意无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