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刘阿麽就起了身。“我现在就跟他说去,季哥儿要忙着做果酱,就先回家忙着。”
“那好,麻烦刘阿麽了。”这阿水是哪家,季安逸还真不认识。
他拿着麦芽糖回了家,放下东西就去了地窖,把杏捡了出来,拿到井边洗好,去了核。
麦芽糖较为粘稠,季安逸拿着勺子,均匀的把麦芽糖分布在果肉上,用坛盖盖好。
置办生活用品时,他特意买了两个较大的坛子,用来腌制。
腌制得费些时辰,趁着这空档,季安逸准备剁些辣椒酱,家里的辣椒酱没剩多少了,做十罐子卤味萝卜干远远不够。
他先把屋前的辣椒清了些,还留了点,过几天小木就要过来拉蔬菜了,没辣椒可不行,山坳里的辣椒昨个已经清了挑镇卖成钱了。
刚洗好辣椒正准备剁时,刘阿麽和一个年纪相差不多的哥儿走了过来,那哥儿背着个背蒌,黄澄澄的杏,老远就能瞧见。
“季哥儿这是准备剁辣椒?”刘阿麽笑呵呵的问了句,又看了看旁边的哥儿对着季安逸说。“这是阿水,你可以喊他钟三阿麽。”
“钟三阿麽好。”季安逸笑着打了声招呼,然后,才回刘阿麽的话。“对,辣椒酱有些紧,就准备剁一些。”顿了顿,他又说。“刘阿麽钟三阿麽,我这辣椒酱需要量多,家里若有,我按四铜板一斤收着,就是这辣椒酱得剁的细碎些。”
家里的地到底有些少了,菜种的不多,不仅辣椒酱,这萝卜也少了。
当然,就算地多,就他俩也忙不过来,他是想挣钱,可也不愿意把自个累垮了。
“四铜板一斤?”钟三阿麽明显有些不太相信。
辣椒多,价位上不去,一般是二铜板一斤,这些天挑着王家屋后的井水浇灌,种出来的菜水灵些,价位才涨了一铜板,辣椒是三铜板一斤。
“对。不过,要注意这辣椒酱得剁的细碎些。”说到这,季安逸停了会,很认真的说。“这是卖买上的事,不比旁的,该说清还是得说清楚,万一卖主不满意了,不再做这生意了,大家都讨不着好,刘阿麽钟三阿麽你们看,我这话说的可对?”
“对。”钟三阿麽毫不犹豫的应了。“季哥儿我家辣椒有不少,你看,这辣椒酱得剁成什么模样,你给我瞧瞧,回头我照着做。”
四铜板一斤的辣椒酱,这东西重量足,很容易见钱的,家里又能有一笔收入了。
“瞧我。”季安逸一拍脑袋。“忘了让刘阿麽和钟三阿麽进来坐了,先坐着,我拿辣椒酱出来,让瞧瞧模样,我们做的好了,这可是一个长久的卖买。”
看完这辣椒酱了,刘阿麽和钟三阿麽心里都有数了,这会,才想起杏的事情来。
“季哥儿这杏你称称。”背蒌里还搁了一把称,钟三阿麽也没说价。
季安逸看了看,没动,直接问。“钟三阿麽称了是多少斤?我自是相信你的,镇上是卖两铜板一斤,我呢,也是这么一个价。”
“九斤,凑了个整数。”刘阿麽在旁边乐呵呵的说。
“对。”钟三阿麽呵呵的笑,很开心。
“好。我拿钱去。”当下,季安逸就出了厨房,进了屋数了十八个铜板出来。
钟三阿麽接过铜板,也没数直接搁进了钱袋里,放妥当了,问季安逸。“季哥儿那辣椒酱我明个就送些过来?”
“成。我这两天正紧着,有些话钟三阿麽也别嫌我一直叨唠,这卖买也是我机缘巧合下得来的,想靠着它攒些钱,把这屋子翻翻过个好年,我想钟三阿麽也是这么想着,多挣点钱多攒点儿,咱俩一样的心思,这活自然就得精细点做着,卖主高兴了,卖买才能长久的继续。”
“那是,正是这么个理,我心里头清楚着,季哥儿放心吧,这活我会精细着做,保准你满意。”说着,钟三阿麽看向刘阿麽,笑着说。“家里还有一堆事,我就先回去了。”
刘阿麽笑着点头应了。
待钟三阿麽走后,季安逸看着刘阿麽,笑着调侃了句。“刘阿麽我可是眼巴巴的在等着你的麦芽糖呢。”
“我回头这就给你做去。”刘阿麽揉了揉他的头发,笑着大步走了。
刘阿麽走后没多久,又有一个哥儿背着杏子过来了,说要卖给他。
季安逸瞧了瞧杏,笑着应了,过了称,把钱给了他。
家里没麦牙糖了,天热,季安逸把杏挪进了地窖,等刘阿麽的麦芽糖来了,就赶紧处理了。
忙完这事,坐下来正准备剁辣椒。
就听见王小二欢喜的声音,媳妇媳妇一路边喊着边走了过来。
“回来了。”季安逸只好又搁了活,站起身,温温和和的笑着,看着王小二走到他身边,把他搂紧在怀里。
他能感觉到,呆子很开心,很开心,看来他是很欢喜跟着村长学打拳。
“媳妇,媳妇,媳妇,高兴,高兴。”
“嗯。高兴就好。”季安逸听着这话,心情也愉快的很。
呆子在他的身边,他的情绪受他的影响,也很容易因为一点点小小的事情,欢喜着高兴着。
就像是现在,他笑,笑的那么开心,他也不由自主的跟着笑,有点傻里傻气的感觉。
两人正傻呼呼的乐着,有个声音响了起来,带着浓浓的调侃。“瞧着俩小口可真够恩爱的,大白天就抱一起了,真是不害臊啊。”
这么一说,季安逸赶紧挣开了王小二,有些略略的不自在。
“哟,脸红了,害羞了,哈哈。”
这人季安逸认识,是个性子爽朗的哥儿,二十岁左右,夫家姓李,却不是跟李大哥儿一家。
按李家姓排行,他夫家排第四,村里人喊他李四哥儿。
李四哥儿夫家这边的阿爹,跟李大哥儿夫家这边的阿爹,是两兄弟,亲的,年纪相差有些远,隔了整整十岁,两兄弟虽是亲的却不太亲近,这两家人的性子也相差甚远,一个精明爱捡便宜还抠,一个爽朗和气不拘小节。
有段时间村里人都爱念叨着,这李大爷和李大麽不知是怎么教的,教出完全不同性格的两个儿子。
李大麽死的早,李大爷如今跟着二儿子住。
“李四哥儿怎过来了。”压住那股不自在,季安逸挺淡定的问了句。
这李四哥儿也不打拐,有话直说。“我听钟三阿麽说,你收杏,就把家里的杏摘了过来,还能省了一番功夫挑镇上卖。”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投雷的姑娘,谢谢仍留下来支持我的姑娘,我很开心,看着评论心里很踏实。o(n_n)o会努力写好这个故事。第二更在晚上
第三十三
村民心里都门儿清着;杏两铜板一斤,不用挑镇上卖,省了段事儿,自然乐意的紧。就是有个别心大的;觉的两铜板一斤便宜了;前段时间可是三铜板来着。
季安逸才不会当这个冤大头;甭管人家怎么套他的话;果酱一斤能挣多少;他都温温和和的笑,懒得搭理这话头。
爱卖不卖,也不差那几斤杏,反正,损失的不是他。
对这种人心不足蛇吞象,喜欢得寸进尺的人,他真没太多耐心,越搭理他越来劲。
又一次笑着送走一个过来卖杏的,季安逸看了看日头,估摸了下时间。
快午时了,得准备做午饭。
在心里默默的算了算,今个上午已经收了三十六斤杏了。
数量有些多,倒也没什么大碍,地窖里可以搁几天,不会有太大影响。
“呆子,把杏搬地窖里放好,我把辣椒酱剁好了,就准备做午饭。”陆陆续续的来人,他压根就没太多时间剁辣椒酱,这不一上午快过去了,还是没剁好,得加快动作,剁好了准备做午饭去。
大约是大伙都忙着做午饭,倒是没有人再过来了。
剁好辣椒酱,拿了个罐子装好,季安逸赶紧生火煮饭炒菜。
吃过午饭,歇了会,收拾好厨房,两人睡了个短暂的午觉,看了看时辰,未时过半,该去村长家了。
有些小小的意外,那两个孩子也在。
五六岁的年纪,已经初显风采,稍大些的很严肃,跟个小老头似的,没有半点违和感,这就是遗传吧,他猜,这孩子应该是老大家的。
小一点的,很孩子模样,微胖,一双眼睛骨碌碌的转啊转,显的特别机灵。
两个孩子都长的很周正俊秀。
他们过去时,一家四口坐梧桐树下正在说着话,年纪小的孩子,很活泼,村长跟那个大点的孩子没怎么说话,有一搭没一搭的摇着手里的蒲扇,听着小孩跟刘大麽在嘀咕,一个声音响亮,一个声音细柔,竟也聊的很愉悦。
“过来了。”见到他俩的身影,刘大麽停了话,乐呵呵的笑,站起身进了屋,搬了两把椅子出来。
季安逸走到梧桐树下,笑着打招呼。“村长好,刘大麽好。”
王小二在旁边跟着咧嘴笑,眼睛闪亮亮的,落在村长的身上。
显然是对村长很有好感,昨个还没这样,这般看着,他是真心喜欢打拳。
“坐着。”刘大麽坐回到石桌旁。
季安逸这才注意到,石桌上的壶和杯子不见了,上面正摆着一本书,他不识字,看不懂这是什么书,应该是本入门学识。
刘大麽这是在等他过来,心里头生出股暖意。
这时,他才想起,上午腌制的果肉,这会可以熬煮果酱了。
算了,待学完了字,回去再做也成。明天拿些过来给刘大麽尝尝。
学了一个时辰字,申时过半。
刘大麽说今个就到这,学字一事不比旁的,急不得,得慢慢来。
季安逸赞同这话,学字这事,尤其是刚开始,确实急不得,慢慢来,把心放宽了,顺其自然的学着,说不定效果会更好。
这世上的事,有时候,总是特别奇怪。
越想什么时,反而越不能顺心顺意。
不学字,坐在梧桐树下唠了些话,瞧着时辰差不多了,季安逸跟王小二回了家。
一进门两人就钻进了厨房,着手熬着果酱。
虽临近傍晚,可这天还是热,就算是小火熬煮,站灶台前仍汗水直流,一锅还未熬煮出来,身上的短衫就湿了。
王小二站在一旁,手里拿着拧干的湿布巾,模样很认真的,给媳妇擦着脸上的汗。
见媳妇望过来,他会咧嘴露出一个大大的笑,然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