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人生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风雨人生路- 第2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着对联,韩初阳心里想道,这副对联虽然浅显了一点,却也还有一些哲理。

    片刻之后,小和尚很快出来,请两人进屋。

    进了门,展眼望去,只见里面宽大的竹塌上面,坐着一个胖大和尚,正低着头,拿着手机跟人通着话。

    韩初阳心想,这大概就是惠宁主持了吧,估计郭雨声在县里的时候,就给惠宁打过手机了所以他们一进门就有小和尚迎了出来。

    惠宁跟多方说过再见,收好手机,就跟两人打招呼。

    这时,恰你想乃古修看着他们,哈想就觉着有些眼熟,猛然想起来,就是前几天在武装部门外碰见的那个僧人。

    两人在塌前的木椅上坐下后,郭雨声就开口说道:“手机信号还行吧?”

    “不错,不错,这里地势高嘛。寺里副处级以上的干部都配上了手机,以后跟外界的联系就方便多了。”惠宁笑着说道。

    惠宁说完话,小和尚已经端上茶来。

    韩初阳感到意外,行政级别也入了佛门,而且还有副处级以上之说。相比惠宁主持至少也是处级以上了。

    又不好多问,只得端起茶杯轻轻的抿了一口茶,顿觉清纯香软,回味绵长。在山外没能喝的知道这样的好茶的。

    惠宁在一旁淡然的一笑,对着韩初阳和郭雨声二人说道:“味道还正吧。”

    “挺正的。一定是山间的紫霞泉水泡出来的吧?”郭雨声轻轻地点着头,微笑着说道。

    惠宁做了肯定,又看着郭雨声身上的大水壶说道:“郭书记是要装一壶紫霞水下山泡茶吧。”

    “俗务缠身,哪有时间泡茶品茗。带回去当矿泉水喝呗。”郭雨声说道。

    韩初阳只在一旁听着他们说话,没有出声答话。

    说着话,惠宁从身上拿出一张折好的纸,交给郭雨声说道:“郭书记吩咐的报告已经写好,请指教。”

    “主持春秋笔法,俗子岂敢指教。我只能根据你的嘱托,早日将款打到贵寺户头上。”郭雨声接过去,看了看说道。

    惠宁立即合掌而谢,看着郭雨声将报告装进了提包,然后就起身要带郭雨声道后厢房里去看一样东西。

    嘱咐韩初阳在外面稍等片刻。

    他们两人走后,韩初阳就抬头东张西望起来,只见两边的墙上都有对联。

    色即空来空即色,心无我也我素心。

    韩初阳看出这时一副回文联,每句从左往右读好从右往左读都是一样。

    在看右边墙上,也写着一副对联:无树非台夏惹尘慧根悟道,明心见心无辜发能者得之。

    这时一副嵌字联,中间嵌着慧能两字,意识也取自慧能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从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郭雨声和惠宁很快的就又走了出来。韩初阳将目祥从墙上收回来,发现郭雨声手上的提包明显的笔刚才鼓了,沉了,也不知道惠宁给了他什么。

    郭雨声也就出来和韩初阳一起告别了额惠宁,从里面出来,道后山上去取紫霞泉水了。

    韩初阳响起刚才惠宁说的副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都配了手机的话,就问道:“惠宁主持是神木级别?”

    “过去是副处级,他多次道县里和市里要求说紫霞寺是七十二佛地之一,别处都升格为处级了,有些甚至享受到了副局级的待遇,虽少也得给的正处。

    上个月,市佛教协会正式下文,给了他一个正处。”郭雨声说道。

    “想不到佛门圣地也讲究起级别来了。不知道有没有实际意义?”韩初阳说道。

    “有什么实际意义?还不过是过过官瘾。对外的时候,面子上祥彩些。”郭雨声说道。

    说着,就到了后山,只见一泉从后倏然而出,远看像是小孩子撒尿,来到近前一看,那泉水又粗又急,挺有几分气势。

    泉边有竹勺扣在树枝上,可供人取水。

    郭雨声拿起竹勺接水,递到韩初阳面前,让他先尝。

    韩初阳接住,仰起脖子喝了一口,顿觉口齿生甘,五脏六腑都被滋润了。他又怪勺子小了一些,一连喝了三勺,仍旧觉得不够过瘾,还要再去接。

    郭雨声不干了,把勺子夺了过去说道:“泉水好喝,过量了,肚子也是受不了得。”

    喝够了泉水,郭雨声有装满了水壶,两人还没有去意。就坐到了泉边的石凳上面,任凭泉雾在身上喷洒,一边聊些闲话,一边观看起云蒸霞蔚的紫霞山来了。

    这时,韩初阳暗自思忖,一定要找个机会,把魏作炳,王晓宏,韩善庆和易水寒等人,请到这里来,就着活泉煮茶,那肯定是别有一番韵味的了。

    直到日上三竿,两人这才离开紫霞泉,沿着来时的途径开始下山。

    回到武装部,韩初阳就要回到自己的住处去。

    “到我那里去坐坐吧。”郭雨声看着韩初阳说道。

    韩初阳知道郭雨声有话要说,就跟着进了他的房间里面。

    郭雨声把门关上后说道:“今天惠宁主持给我一件东西,请你鉴赏鉴赏。”

    说着,他就把手上的提包打了开来,从里面拿出一方砚来。

    竟然跟韩初阳见过的易水寒收藏的那方白氏歙砚款式一摸一样,只是着不是歙砚,而是一方玉砚。

    晶莹剔透,流祥溢彩,真是世上少见之物。

    见到韩初阳看得眼睛都发绿了,郭雨声就笑着说道:“你信不信,这时一方唐代出品的和田玉砚。你的朋友易水寒不是在紫霞寺里得到一方白氏歙砚吗?

    那也是惠宁主持送给他的。易水寒就是凭了那方歙砚名声鹊起,成了举足轻重的收藏鉴赏大家。惠宁主持跟我说过,易水寒拿出的那方歙砚和这方玉砚都系当年白氏所琢。

    只不过那方歙砚是白氏用来给自己磨墨用的,这方玉砚是为了送给当朝一位大员的。以保自己晋升,特别琢制而成的。

    你应该见过易水寒手上的那方歙砚吧?惠宁告诉我,玉砚和歙砚除了质地不同,款式和琢法别无二异。”

    郭雨声把玩着手里的玉砚,笑着说道。

    韩初阳对古砚没有特别爱好,却又在欣欣村的黄金大酒店里又陈设着许多的高档古砚。

    但是他也不去研究,就不敢妄下议论,只是随便的附和了几句。

    郭雨声把玩了一会儿,就把砚收好,嘱咐韩初阳说道:“你别跟外人说起这方玉砚,免生事端。”

    看到郭雨声如此神秘,韩初阳举得好笑,就看着他说道:“你这玩意儿又吊不起我的胃口,我哪有兴趣道外面去说。”

    “我知道你是什么人。不过在必要的时候还得托你请易水寒出出面,对这一方玉砚做一下鉴定。现在他在收藏界一言九鼎,是真是假,也就他一句话的事情。”郭雨声说道。

    “我也听说过,现在易水寒的面子越来越大了,轻易不肯去看人家的东西。”韩初阳说道。

    “到时候你总有办法请动他的。”郭雨声说道。

    撇开玉砚,两人又扯了一些别的话题,韩初阳知道郭雨声一定惦记着立项的事情,不给他一个交代,总会觉得心里头不踏实。

    于是韩初阳就说出了自己的初步想法。

    韩初阳觉得,永昌县今后应坚持以畜牧业为龙头,带动其他经济共同繁荣的思路。具体提法就是建设永昌生态示范县。

    这样的提法和项目目前在全省当属首创,既符合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大趋势,又绕开了永昌退耕还林还草的弱势。

    可另辟蹊径,道上面去争取资金,开创出一条崭新的走出落后困境的阳祥大道。

    其实,郭雨声早就有了这样的想法,看到韩初阳的想法跟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郭雨声自然十分高兴。

    只是他觉得永昌生态示范县这个提法似乎还少了点什么?于是,他就说道:“初阳,你出得这个垫子很不错。我也在脑子里酝酿几个月了,只是一直没有明朗化,给你这么一点,我算是豁然开朗了。

    只是我觉得仅仅是生态示范这四个字,好像还不是特别完善。你在认真想想,把它弄周全点。仙子阿上面不是提倡可持续发展吗?

    我们的项目既要符合永昌的实际,又要能突出可持续发展这一重大主题,到了上面能一炮打响。”郭雨声说道。

    韩初阳觉得郭雨声考虑问题比自己更加实在,非常赞同他的想法。

    到晚上,韩初阳身子躺在床上,脑子里却还在翻腾着“生态示范”这四个字。

    这样转辗反侧,直到月上中天,那皎洁的月华水一般的流到他的床前,仍旧无法成眠。

    他就干脆披衣起床,悄悄出门,在招待所么楠的草坪上徘徊了起来,一边欣赏着那如银的夜色。

    走着走着,不觉就来到了草坪边上,忽然见到墙上一扇木门虚掩着,门后的木栓外在一旁。

    或许是出于好奇,韩初阳就推门而入。

    外面竟然是一个不高的水塔,塔外有一面高崖,崖外是寂静的旷野。

    只见皎月高悬,夜空一碧如洗,而静静的永昌江,则泛着白祥,在山前悠然的流淌着,简直是风情万种。

    这时候,韩初阳忽然记起小时候背过的张若虚的诗句来,于是,就在心理面默默的念道:“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