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低这个头,下这个面子的。闹了半天,还要我派车去接你们回来,你们不就成英雄了,我向你们低头了?这不等于认错了吗?不行,绝对不行!
“老姜,你也知道学校不会管这事,所以我也不可能去向学校申请用车。哪怕申请了也是没作用的。可是,眼看着同学们生命有危险了,我们不能不管啊!老姜,你看还有什么办法吗?要不,你和外面什么单位有关系吗,能不能借一辆车?”邵成福提醒老姜再想想。
“现在车都是单位上公家的,哪能像私人的东西一样借来借去的。”整个社会都是这么一个体制,只有国有和集体的公家单位才可能拥有汽车这样的高价值资产,老姜很清楚这一点。
“听说现在有人自己做生意,也有发了财的,买上车了。”邵成福说。
“那叫什么车啊,只听说有人搞个处理的旧摩托,改装成个小三轮,还没个板车大。还没听说过有买了汽车的。再说,现在私人不能买汽车的,没指标,没地方批。”老姜清楚这种事,邵成福就不知道了。
“那就只有靠同学们一个一个地背了,实在不行,把你的板车拖过去,一次也可拉两个人。”邵成福只有下这个死决心了。
“要不这样,我明天要车进城去进一次货,回来时顺便帮你们带几个人回来?”老姜说。
“老姜,你们明天会用车?”邵成福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你用的车能不能早点开出去?”
“我们食堂买东西进城用车,都是八点多钟出门。”老姜说。
“行。老姜,我先跟你打个招呼,你明天八点多钟带车出去,我和同学们先会在大桥那里等着你。我们会在桥头拦下你的车去救人,就算抢你的车吧。到时候你不要太过坚持,让着我们一点,叫司机跟我们跑一两趟。怎么样?”邵成福想了这么个假抢车的主意。
“你们在路上抢车?那要被警察抓起来了呢?”老姜没了主意。
“又不是真抢,一个单位的人,让着用一下车,谁抢谁啊?再说,到时候你不要太较真了,不吵不闹的,警察管什么闲事啊?”邵成福想过这些了。
“好吧。但愿司机愿意跟你们走。”老姜说。
“我们会好好跟他说的,司机师傅会同意,大家都是有良心的嘛。再说,车是你调的,你同意了,他何必和学生们作对呢?”好的坏的邵成福都想到了。
“好吧,好吧。”老姜只有答应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三十三章 经风雨见世面(1)
估计是南北方向的冷暖气团交锋到了相持的关键时候,大气好像不动,空中没有一丝风,两个不同的大气世界好像都闷在一个不透气的蒸笼里,充满热腾腾的水蒸气。这样的天气现象,很可能会有一场大雨。
快半夜了,曾援朝又赶回省委门口的现场。他将学校里老邵的安排都给刘晓楠讲了。
“老邵真不容易,好样的!”刘晓楠知道,邵成福和自己不同,自己是个白身子,约束少些。而老邵是在组织的,他要在领导上反对的形势下做这么多学生工作,心里不知要作多少斗争和挣扎,要承受多大的精神压力,甚至还得作好了接受任何处分的心理准备。邵成福是个真正的汉子。
时间的推移,天气的恶化,让身体越来越虚弱的绝食同学难以承受。但是,所有的绝食同学都是躺在地上的,谁的身体正常与否,仅从睡姿上是难以分辨的。刘晓楠和曾援朝带着轮流值班的同学,一个个地检查躺在地上的同学,探他们的脉搏,试他们的呼吸,及时掌握可能出现的反常情况。
午夜前后,竟然先后有十几个同学出现呼吸微弱的情况。刘晓楠他们立即安排同学送这些病情危重的同学回学校卫生院。但是,半夜时分,市内公共汽车没有了,完全要靠同学们轮流背着绝食同学往回走。从现场到学校,有十几里路远,不容易啊。
为了保证送人的同学有足够的体力,刘晓楠每安排送出一人,都必须至少有五六个身体健壮的同学护送。这样一来,送走十几个绝食同学后,现场身体素质好的同学就派走了上百人。刘晓楠真担心,再有绝食同学出问题,护送同学的力量就会不足了。
当又要送走一个绝食同学时,刘晓楠喊过一直跟在身边的诸洪强:“洪强,你跟这批人一起回学校去,将这里的情况向老邵报告,要他连夜组织身体好的同学补充到现场来。还有,要他们明天一早就多派些人过来,如果这里要集体撤回去,是要很多人的。”
“好,等邵班长安排了人,我就和那些人一起过来。”诸洪强知道,自己还不能休息。
“对了,看这天气,很可能会下雨了,你们要收集些雨具带过来。”刘晓楠又补充道。
“是!”诸洪强像个战士接受命令一样。
送走了诸洪强他们,刘晓楠和曾援朝又布置了加强巡查绝食同学身体状况。不能有任何的遗漏和疏忽,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啊。
已经是仲秋了,下半夜居然还没有丝毫凉意,天气反倒越发闷热了。天空虽然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见。但却让人感觉得到天穹压得很低,云层很浓,就像现场人们的心情一样沉重,把整个世界都罩在了下面。
眼看着一场秋雨就要降临,或是今晚,或是明早。身体已极度虚弱的绝食同学是绝对受不了这场雨淋的。现场除了空出来的一间窄小的传达室外,没有任何可供同学们避风躲雨的地方。不能让我们的同学死在这里!
唐森林已经进了卫生院,无法和他商量了。那个梁小洪根本就是自有个人目的,他是不会关心同学们的。陈峰不知又到哪里去发展力量去了,找不到人,这一天都没见他在现场露过面。谭达立、张大可他们这种名人,是不做这种具体工作的。没办法和各方面的负责同学商量了,但现场的危急局面必须解决。
刘晓楠只得与现场几位出头的同学商量,无论如何要赶在下雨之前把绝食同学带回学校去。刘晓楠提议,如果晚上突然下雨,则当即冒雨回校;如果晚上没下雨,则明天一早就组织撤离。曾援朝他们也都全部支持刘晓楠的决定。还是那句话:“我们一起承担,我们一起行动!”
第三十三章 经风雨见世面(2)
谢天谢地,晚上没下雨。刘晓楠和现场的同学们终于又熬过了一个担心的不眠之夜。
为了不影响绝食同学的休息,刘晓楠和曾援朝悄悄地召集同学们布置撤离的事情。现场还有七十多个绝食同学,加上照顾和护送他们的同学,有好几百人。这么多人,不可能在路上得到公共汽车的帮助。所以,回校的主要方式是同学们搀扶着绝食同学走回学校去。实际上,绝食同学的身体已经很虚弱了,大多不能自己走路了,到时候会是由同学架着甚至背着回学校去。这么远的路,将是十分艰难的,无论是对于绝食同学,还是护送的同学,都将是十分艰难的,是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战斗。
刘晓楠对撤离队伍作了这样的安排:每四个同学护送一个绝食同学,由守护的同学每两人搀扶着一个绝食同学,另两人则站在他们的两旁一道前行,既保护中间的被搀扶的绝食同学,也随时可与搀扶同学进行轮换。这样实际上形成一个五人纵队前进。
刘晓楠最后补充了两点:“一是抽二三十个体力好的同学作机动,黄粤豫负责,在队列旁边来回观察,发现有特殊情况的,立即进行了紧急帮助。二是留下几个在后面清理现场,将大家的衣被东西收拾起来,先存放在这个小值班室里,以后再搬回去。”
一切都布置好了,但最关键也是最重要,却也可能是最难做的工作是动员绝食同学撤离。
“老刘,这话不好说啊。万一有人倔起来,或者同学们不同意见对立起来,就怕会出事啊。”曾援朝担心地说。
“我来说吧。还是我们上次在学校一舍开会时说的那样,第一位的基本观点是,我们已经取得了挫败不合法选举的胜利。所以,我们现在任何时候回去都是光荣的。二是中国民住法制建设将是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应当为未来的理想而保护好身体。三是今天天气将发生重大恶化过程,我们必须赶在下大雨之前回到学校去。”刘晓楠明确了自己对绝食同学讲话的要点。
“我想,同学应当会接受你的思想。”曾援朝同意刘晓楠的讲话思想。
“现在大家分头准备,争取八点以前出发,要尽量赶在下雨之前离开这里。”刘晓楠吩咐大家按安排行动。
正好,学校老邵他们组织的补充人员到了。这些同学比起在现场坚持了一夜的同学更有精神些,体力肯定也好多了。刘晓楠他们心头又轻松了些。
刘文英和王育萍也随这批同学一早来到了现场。王育萍还给刘哥带来了包子,她知道刘哥又会忘了吃早饭。
“给援朝和粤豫他们吃吧,他昨天一晚上跑来跑去往学校跑了两趟,一直没吃东西。”刘晓楠说。
“都有,我买了他们的。”育萍知道,刘哥和他的同伴们已经连系在一起了,他们是同学,是朋友,是同志。关心他,就要关心他的同志。
刘晓楠还是没吃,就自去忙事了。他不能在动员绝食同学之前,自己却去吃东西。
......
刘晓楠一直是流着泪向绝食同学讲完了他考虑了一晚上的话。讲到最后,他几乎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只能打手势让曾援朝他们开始行动。
当大伙儿把绝食同学搀扶着列队时,气氛悲壮压抑,许多同学哭了,有的女同学还失声痛哭,而绝食的同学已无力哭出声来,只是默默地流泪。就这样,每五人一排的队伍出发了,带着饥饿,带着悲愤,带着对那个代表权力的大院的失望,在一阵萧瑟的秋风中出发了。
闷热了一天一晚的天突然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