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次的全省大联考,我会奇迹般的以黑马身份杀进了年级前十名,名列第八。我永远记得那个分数,596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是我打从进了中学以后考的最好的一次。年级主任很是把我表扬了一番,在各种场合提起我的名字,说我是黑马的代表,说我是典型。我是既满足又有点不好意思。满足是因为毕竟有一种被人认可的感觉。不好意思是因为总是被公众场合提起,有点羞。
当我知道成绩的时候,我第一时刻想的是把这个喜讯告诉小蝶。就像高二那年我名列班级第一时候的心情。晚自习成绩一公布,下自习我就去给小蝶打电话。电话接通的时候,我迫不及待的说,小蝶。电话那头笑了,一个声音告诉我说,小蝶不在。我那时候还不会说普通话,操着一口地道的方言问,那她干什么去了。电话那头显然听不懂我纯正的北方方言,说,你说的话我听不懂。就在这个时刻,小蝶回来了。她接过电话问我什么事,我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这次小高考考了年级第八名。小蝶已经没有了我想象中的喜悦,只是平淡的说了一声,好啊!我多少有点失落。
但是我很快就调整好了情绪,我是被自己的喜悦冲昏了头。又说了几句,小蝶说她有事,就把电话挂了,我才把这个消息分别告诉了家里和张杨。
如果我事后想的话,我觉得到此时,我已经应该结束对小蝶的幻想了。人家只是拿我当朋友,可能连朋友都算不上,知趣的早就应该退出来了。只有不知趣的才继续坚持。那个时候我纯啊,我的理念是,爱要越挫越勇,我只有坚持才能让你明白,我是真正爱你的。等到了大学我才知道,爱情这玩意,最可信的还是一见钟情,彼此了解之后的感动肯定是事出有因。为什么说一见钟情最可信,人的第一反应是潜意识里的,或者是无意识里的,这才是最真实的。意识留给你的,他还真就不是最真实的。 txt小说上传分享
逝去的终将被遗忘
2005年的高考,我考的很平静。每一次走出考场,看到校门外的那些家长殷切的眼神和望穿秋水的神情,我禁不住有些心酸。可怜天下父母心,6月的天,骄阳似火!北方干燥的天气下,在那样的烈日下半个小时,就能让你的皮肤换一茬新的出来。可是我们的父母,依然是那样执着的站在校门外,期盼着自己的孩子能够顺利越过这道坎,这道曾经是能改变一个人命运的坎。
像我这样经历第二次高考的人,格外能体会父母这种心情。我没有让我的父母上来陪着我高考,因为没有必要。任何事情,你只要经历一次就会发现其实他只不过就是如此而已,根本没有你想象中的神秘和新奇。高考是决定人命运的经历,这样的经历我竟然经历了两次,也就是说我的命运被决定了两次。看着考场上晕场的考生,还有试图作弊求得别人的同情看一下答案的考生,我只报以苦笑。都不容易。
命运是公平的,这句话我以前信,但是经历了这一次高考,我开始质疑。古人讲,有钱能使鬼推磨,连鬼都能在钱面前屈服,哪怕对人来讲那只不过是一堆废纸而已,那么人就更不用讲了。
那一年高考,最具有爆炸性的新闻莫过于一名年级前30名的考生以大学四年的学费为代价,将自己的四科卷子抄给了后面的一名考生。成绩公布之后,这名原来只是年级排名倒数的女生,以高出重点线30分的成绩被西南大学录取。有的人唾骂,有的人羡慕,更多的是麻木。换做我,或许我也会考虑,我后面的一名考生试图以一百块钱买我文科综合的选择题,140分,被我拒绝。在现在想来,我觉得最大的可能是这个价码不够诱惑。当年我的文科成绩全校第三,这140分的选择题,我考了128分,一分就能落下200个名词的高考,这是个诱人的成绩。如果有人同样出价我大学四年的学费,这弊我还真就做了。
我这一次的高考成绩高出重点线46分,如果说有人底价就是重点,价码明确是我大学四年的学费,合同签完我就抄给他,因为上大学之后我才明白的体会到四年两万多块钱的学费对我的父母来说意味着什么!如果让我选择,我宁可选择抄给他,也不愿意让我的父母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局面无比残酷的展现在我的面前。
人性都是自私的,绝对的公平是不可能的。你有钱,我有成绩,祖先就开始的物物交换交换符合公平合理的原则,这样的买卖我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也许有人会鄙视我,但是你没有任何可鄙视我的理由。你可以说,你辛辛苦苦的攻读,就这样被一个从来不学习的人挤掉了原本属于你的大学,你可以说我无耻,没有原则。但是你不要忘了,他付出的是钱。我用我的智商、毅力还有汗水换来的成绩,交易来了等价值的钱,并没有违背*主义价值规律的论断。你要怨,一只能怨你没有我聪明,二只有怨你没有那么多的钱。两样如果你都没有,你只有一个结果,沉默的选择接受现实。
我高考的那段时间,刚好是小蝶期末考试的时间,她有点忙。我们当时实行的是估分填志愿,也就是说考完之后发下答案,自己预估自己能考多少分,然后填报志愿。说白了就是赌博。
这是一次重大的选择,或者说是抉择。究竟要填什么学校,这是一件大事。我家里人几乎全部来了,召开了一次大会,重点就是商讨我的志愿填报问题。
说实话,我是打心眼里想填厦门大学。一年了,我努力为的不就是这个结果吗?但是这一次,无论是我的老师,还有我的父母,都不敢让我填厦门大学。有了04年惨痛的教训,谁都将我的期望值降到最低,大家几乎是按照最低期望值给我选择了一个学校,西南师范大学。
我据理力争,没有一个人相信我,也没有一个人支持我,他们都在重复一句话:已经补习了一年了,这一次要是在取不上,面子往哪里搁啊!
我打电话给小蝶,我想听听小蝶的意见。两次都没有人接。
我骨子里还是一个软弱的人,这是我事后才对我自己的一个清醒的认识。我终于没有拗过众人,在那份志愿表上郑重的填上了西南师范大学。
我长出了一口气。感觉一件大事终于被了解了。从5岁开始就上学,直到现在,仿佛十几年的努力就是为了在这一张纸上涂上那几个代码。我没有再给小蝶打电话,我认命了,或许命里就没有的东西,你再怎么强求也是不会有的。
就在快要将志愿表上交的最后一天,事情出现了转机。最后时刻,我父亲翻盘了,我父亲追上我,让我重新填,将第一志愿改成兰州大学。我原本已经平静的心一下子被搅动起来了。我说,改可以,但是我要填厦门大学。
这个结果显然是我的父亲没有预料到的。他态度坚决的否决了我的想法,我也态度坚决的表示,不让我填厦门大学,那么这个志愿我还不填了。我父亲了解我的脾气,真要是倔,他一点办法没有。他求助于我的班主任,哪知班主任也是丝毫无能为力,因为我的态度相当坚决,你不让我填厦门大学,我干脆哪个都不填,我要交上一纸空白的志愿表。
僵持不下的时候,小蝶的一个电话改变了一切。我给小蝶打电话,终于打通了。我最后问了小蝶一句,如果我考上了厦门大学,我们还有多大的可能。小蝶十分明确的告诉我,一点可能都没有。依然是那句坚定而又熟悉的“不可能”,我彻底绝望了,也彻底死心了。当目标已经没有了的时候,还能有什么放不下。
我顺从的在那张志愿表上填上了我十二万分不情愿的兰州大学。一切都过去了,那些欢笑,那些羞涩的情书,找不回来了。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新的起点(1)
曾记得有句话叫做梦里走了很多路,醒来还是在床上。这句话想透露出的道理,我认为是生活还在继续,时间还在行走,日子还要过下去。
踏上火车的那一刻,我的心多少有些激动,有点像我去工作的时候第一次坐飞机一样。长到18岁,我最远去过的地方时相邻的县城,还是我5岁那年。仅有的记忆也已经模糊不清,依稀只是记得那个地名,离我家也就是七、八十公里的路程。那个时候才5块钱的车费。现在的车费是十一块三。
终于要出远门了,我竟然有一种解脱的感觉。辛苦奋斗了十几年,终于盼到的就是一张红纸上烫金的几个字。在这个地方,我将要度过宝贵的思念光阴,都说一寸光阴一寸金,思念时光,这得多少金子啊。所以,上大学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一个字:贵!
说白了,我此行的目的地距离我家也就是527公里的火车路程。10个小时到兰州,坐校车50分钟就到达了我的大学。这个距离算不算出远门,还真不好说。顶上天了我也没有跨出这个省。
经过了一个暑假的煎熬,我已经将所谓的理想、所谓的厦门大学忘得干干净净。义无反顾的背起书包踏上我新的生活。前方的路是不是好走,我不知晓,反正是火车在走。我只是在这样的一列火车上航行10个小时的乘客而已。而且像我这样的乘客在这列火车上绝不仅仅是一个两个,而是好多个。这列火车会不会终止,我想它只是短暂的在站台上停靠一下,上来新一波的人,火车是不会停的,充其量也只是喘息一下而已,除非它沉重的死去。
我将要去的地方是兰州大学的新校区,在一个县城的镇上。这个镇的名字叫做夏官营,而中国的大学又喜欢以地名开头,比如说北京大学,就是在北京。兰州大学,就是在兰州。因此,我们把我们的校区形象的称之为夏官营大学,简称夏大。第一次听到这个简称的时候,不哑然失笑,命运真幽默,没有到厦大,我倒是来到了夏大!用后来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