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在香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在香港-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社会实践活动。在鲍宁泓看来,“可能这些活动对学习本身没有直接的帮助,但却可开阔视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领导组织能力,协作精神等,这不仅仅是对学习,更是对人生的帮助。”因此,作为学姐的鲍宁泓告诫学弟学妹们称,“学习之余,应多参加活动,这并不影响学习,反而是一种能力和素质上的提升与促进。”

  出镜人物

  姓名:鲍宁泓       年龄:19岁

  年级:2009级

  就读专业:社会学

  层次:本科

  高中毕业学校:上海市上海中学

  高考分数:548

  委培学校:复旦大学

  来自贵州遵义四中的梁晨在高中期间,喜好游泳、弹吉他、看电影、听音乐的他,在感觉自己学得差不多了的时候积极投身业余生活了。花了大概30%的时间和精力参加校内外的辩论赛、文化节、运动会等各种各样的活动,还担任过学校的共青团总支书记等职。尽管认为参加这些活动对学习有影响,也没有直接的帮助,但不可否认的是锻炼了自己的判断能力、组织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而受益匪浅。

  让人意外的事,对于高中阶段的学习,受采访的几位同学似乎并没有格外地重视。来自辽宁省铁岭市鞍山市第一中学的郑煜称,如果学校教学质量好,就按照老师的指导来安排学习,否则就结合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但大方向也得跟着学校的步伐走。在学习之余,爱好足球、电影的他主要把时间花在了踢球和看电影上。一天“10个小时里面,学习7个小时,踢2小时球,看一个小时电影吧”。对于担心这些爱好影响学习的看法,在他看来“这样的业余爱好一点也不影响学习,反而会促进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味地学10个小时,到后来会很疲惫,效率下降,不仅效果不好,还会产生付出得不到回报的焦急心态”。与郑煜相似的是鲍宁泓的学习方法。她认为,“老师的指导是他们多年经验的积累,这对学生固然有很大的帮助,但因为每个人情况互不相同,老师的指导是一个大方针,具体的学习安排还要对自我学习现状、能力与目标进行反思和规划。没有什么独特的学习方法,勤学、勤问、勤整理、勤举一反三,勤反思自我和勤调整状态就好了。”而受访的梁晨学习更是简单,除了主要听老师指导之外,“我在学习方面没什么独特之处,只是读课外的东西比较多”。

新颖独特的全英文面试
港大对报考者面试表现的重视,让每一个进入面试环节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8年6月28日,参加了在昆明云南教育宾馆举行的港大面试之后,因为全英语对话的面试形式,让抱着试一试心态的梁晨感到非常新颖,称自己面试中“毫无策略,阴差阳错,误打误撞”而成功的他对港大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到了面试场地后,面试前工作人员会将面试者分成多个六人小组,分组后梁晨特地让组里的成员互相记一下姓名,以便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可以互相喊出名字,显得比较亲切,从而表现成员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当天上午9点钟,神秘的两位考官现身面试现场,一个香港人,瑞士人。六个人呈半圆状分布围着考官的形式坐了下来,在拉拉“家常”的过程中,几个人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英语面试就开始了。

  值得注意的是,面试的两个考官并不是轮番提问,而是一个提问一个在旁边观察每一个考生的举止表现,偶尔补充提问。一开始,瑞士考官问大家最喜欢港大的哪个专业,为什么?组里的同学有说喜欢经济金融的,有说软件工程的,有说医生的。梁晨的回答是Journali*,没想到瑞士考官表情的怪异,不知何意。接着反问了一个问题,梁晨没听懂便连蒙带猜地用汉语回答了句“新闻记者”。坐在一旁观察的香港考官这才对瑞士考官说:“Oh,Reporter!”瑞士考官问了梁晨第二个问题,就是Reporter和Journalist的区别是什么。梁晨的回答让考官们比较满意:Reporter的职责就是告诉公众事情的真相,而Journalist还要对此事件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和评论,给社会舆论和公共意见一个正确的导向,促进社会的发展。因为在这方面的准备不太充分,无话可说的梁晨戛然而止。没想到正是这简短的回答让梁晨感到幸运,因为接下来旁边的考生被问到一个经济的问题,她侃侃而谈说了很多,没想到被瑞士考官打断,因为时间有限,要求每一个考生都回答得尽量简明扼要。

  从这一环节的面试内容来看,作为过来人的几位采访者都提醒每一位报考者,在填报专业时,要对港大的专业设置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对自己喜欢的专业更应该清楚为何喜欢。要注意的是,不能一味地背那些自己事先准备的资料,因为考官会很随机地根据你的回答问其它问题的。最好对能够学习的自己喜欢的专业有一个明确的职业规划,表明自己努力奋斗的目标和方向,这样在面试环节才能讲得深刻而给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毕竟每一个进入面试环节的考生都会被问到这个问题。

  每个考生的单独问话结束以后,接下来就是传说中紧张激烈而有趣的小组讨论了。在这一环节,考官会给出一个社会热点话题,要求考生们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在梁晨看来,在这一阶段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题目中关键词,围绕关键词展开,如果不知道关键词那后面就完全没法回答了。好在当天的问题是梁晨比较熟悉的:“How to reduce the ine GAP between the deferent levels in China?”在讨论过程中,有人回答说要多投资教育,有人说富人要帮助穷人,有人说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梁晨的回答是,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很大了,排到了世界第三位,缩小富贫差距的关键不是考虑怎样创造更多的财富,而是怎样完善分配机制,让财富流入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手中,而不是集中在少部分富人那里。也有的人说应该利用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通过网络贫穷落后地区就可以更好地接触市场信息,促进生产的市场化等等。显然,梁晨从考官的一丝表情中,看到自己的回答获得了他们的赞许。

  正当大家讨论得激烈时,考官突然发问:“你们是否认为扶贫完全只是政府的事情?”面对这一新的问题,大家才明白过来赶紧讨论起除政府以外解决方式来,你一言我一句七嘴八舌的一阵狂轰乱炸中,有的说甚至说到了多让大学生当志愿者扶贫的问题,而梁晨想到的是发挥NGO(作者注:英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一词的缩写,译为“非政府组织”)的作用,而不要把全部责任甩给政府。这一话题讨论没多久,小组里的一个女生把讨论的内容进行了总结,这一环节便结束了。

  如果说前面的问题是考察报考者的知识面、兴趣爱好以及解决问题的视野与能力的话,那么接下来最后的环节,考官的问题才直指报考者的内心:每人思考一分钟,用一句话说明香港大学应该录取你的理由。或许在报考的时候,每个考生希望自己被录取的理由都有千千万,但要想用一句话在众人都面对同样一个问题同时回答时,如何脱颖而出则更显英雄本色。在这一小组中,很多人的回答是自己很优秀、非常喜欢香港大学等原因都差不多,而梁晨的回答则一针见血:“I can think independently,h*e my own idea and learn by myself!”没想到话音未落,便听见端坐在主考席上的瑞士考官脱口而出的“Excellent”。

  或许正如港大一直提倡的“以培养社会领袖为己任”的那样,考官们非常重视个人的成长成才后如何回报社会,助推社会的前进。所以到了面试的最后一个环节里,在整个面试过程中几乎始终保持高度关注而沉默不语的香港考官终于发话问了一个问题。但他的港式英语大大出乎所有面试者的意外,以至于问题说完之后,大家都愣在那里,不知云里雾里。难怪面试正式进行前,漂亮的工作人员还一个劲儿地提醒大家港式英语很难懂,如果没听懂就多问几遍。原以为在全英文授课的港大里,再难懂的英语也不至于太难吧。但事实上,面试结束后的交流大家才意识到,当时几个都惊人地一致地以为他是在对面试过程进行点评,于是在他说完以后大家全部保持了沉默。或许见大家没反应,瑞士考官才又把他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大家才如梦方醒。原来他想问的是:“如果被录取了,你们如何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去帮助穷人?”大家于是便根据自己在面试时所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专业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梁晨的回答是,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要唤醒社会的良知,引导社会的价值观,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伟大的事业中来,让世界充满爱。

  每个人回答完后,整个面试伴随着瑞士考官的一句“不管最终是否被录取,不要忘了你们刚才说的话”而结束。四天后的7月2日下午,梁晨登陆港大网站猛然发现录取名单里有“梁晨”这个名字。当时以为看错了,又以为是同名同姓的人,当仔细核对了“12281336”的报考申请编号时,梁晨才确信自己真的“中奖”了,兴奋得忍不住大叫了一声。大有天在悠悠,人生幸事莫过如此之叹。。 最好的txt下载网

面试重在自信展现优势
从整体上来看,港大没有固定的面试流程,只是规定面试时间约30分钟,采用全英文的形式,大致分为30秒的自我介绍、25分钟的话题讨论和几分钟的自由提问三个环节。一般是六个考生一起面试。对于面试顺序,一般是按高考分数的高低依次排序。主考官一般是两位港大的老师,一位负责提问,一位负责观察。在整个面试过程中,考官都是面带微笑地倾听、观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