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怎么会死?阿凡提奇怪地问,一口锅可以生小孩,为什么不会死?
“多依老爷揪着阿凡提去见官。这县官是乃睿智有为之士,早就对多依老爷欺压乡里不满,认为阿凡提说的很有道理,反而判多依老爷为那口金锅向阿凡提支付药钱。”
康熙和太后都听得精精有味,太后点头笑道:“这个故事有趣!又有警世之意,好极!”
太子突然向诸弟的方向瞟了一眼,笑道:“太后说得极是,真是个好故事!只不知道,九弟会不会也象阿凡提那样,借了金锅就不还了。”
楚言心中大怒,决定数年以后,一定帮着倒太子。妄想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看他怎么被碾成相片儿!
康熙望了望太子,眼中闪过微芒,目光往殿内扫了一圈,厉声问:“胤禟呢?怎么没来?做什么去了?”
九阿哥的几位福晋吓得花容失色,抖抖索索。就连宜妃也惊慌起来。
五阿哥和八阿哥连忙从座位上站起来,躬身走前几步,下跪顿首:“回皇阿玛,九弟出京去了。”
“干什么去了?”
八阿哥咬咬牙,向前膝行两步,磕了两个头:“回皇阿玛,九弟去了云南,想弄些好木材回来。”
康熙盯着他,冷声问:“他要木材做什么?他的府邸不是建好了么?”
不等八阿哥回答,太子在旁轻笑:“儿臣听说,九弟想做贩卖木材的生意,找了好几个人才凑了一笔钱,说是正月之前不但还本,还加付二分利息。八弟,是不是这么回事儿?依儿臣听来,这事儿倒与楚言故事里的阿凡提借锅有些相像。听说,还是八弟帮忙找的保人。”说话时,目光有意无意地瞟过楚言。
楚言暗中咬牙,好你个太子,还挑拨离间!若不是她早就与九阿哥合伙,弄不好还真被他就一个故事搞出几个大仇家。她情场已经失意,只能希望钱场得意了!
临机一动,向太后凑近了一些,微偏着头,有些天真地笑着:“太后,奴婢又想起一个故事,叫做‘钉子汤’。”
太后瞄了康熙和太子一眼,笑着催促:“还不快说,不许卖关子!”
楚言故作为难:“可是,这会儿讲出来,名不正言不顺啊!不如再等等,待会儿轮到太后或者哪位娘娘,奴婢再替着讲钉子怎么做成一锅美味的汤。”
太后笑骂:“鬼丫头,名堂挺多,讲故事还要什么名正言顺?”
她二人说话声音都很轻,却全都落进康熙的耳朵,又因为在康熙身边,受众人瞩目,殿内一半的人都开始好奇钉子如何熬汤。
康熙若有所思,似笑非笑地望着她:“快说吧,朕也想听听!”
楚言瞄了瞄还跪在地上的那两个人,恭敬地答应一声,将模糊记得的那个故事添枝加叶地讲了出来。
“话说某地,处群山之中,最热闹之所在是山坳的小镇。每到初一十五小镇上都会有集市,附近山里的百姓都会老远赶来,卖掉辛苦得来的山货,采买生活用品。这天适逢初一,尚未入冬,又有许多人前来赶集,不想刚才还是风和日丽,转眼间乌云密布,下起倾盆大雨,集市一哄而散,人群纷纷寻找避雨之处。
“小镇往北不远是一座山神庙。一个樵夫担了砍来的柴火,正要去集市卖掉换几个酒钱,突遇大雨,跑进山神庙,却看见平日冷清的庙内已经挤了好几个人。一个猎户模样的人背着竹篓倚在门口,一个小姑娘提了一筐蘑菇,一位大叔担了个豆腐挑子,剩着一板豆腐,一位大婶提着篮子,里面放了一些新摘的蔬菜,一个壮年屠户担子里还有卖剩下的一些肉,有些是赶往集市,有些是从集市回家,都是进来避雨的。
这几个人谁也不认识谁,各自占据一角,互相不说话,都焦急地向外张望,盼望着这雨赶紧停下。可是,雨越下越大,天越来越黑,时近正午,天色却像日落了一样。风越来越大,越来越冷,所有的人都感到饥饿寒冷,可惜,他们或者想早去早回,或者想到集市上吃午饭,都没有带干粮,纵然手中有些食材,也是生的,无法食用。
“这时,伴着一阵山歌,走进来一个年轻人,外面狂风暴雨,他将一口大锅倒扣在头上,倒也将身体遮了个严实,没有沾到雨星。进得庙来,这人放下头上的大锅,对众人微笑颔首,从后面的一口水缸里取了水,在庙堂正中支起大锅,从身上摸出两个铜板,走到樵夫面前问,大哥可否卖我一些柴火?
“那樵夫本是一个豪爽之人,眼见今日这担柴是卖不出去了,也不要他的钱,帮着他将柴架起,点起火来,庙内立刻飘起一股暖意,其他几人虽然淡淡地打量他们,却都略略松了口气。
“樵夫见到那口大锅,不觉好奇,问那年轻人,烧那么多水做什么?
“年轻人笑答,做汤,此时天气转冷,唯有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鲜汤才好解饥驱寒。说着,拿出两根钉子,放进锅里。
“樵夫奇道,只用两根钉子,能作出汤来?
“年轻人神秘一笑,说此乃他祖传秘方,钉子汤,一会儿煮好了,请樵夫大哥一定尝一碗。
“樵夫自是喜形于色,二人围着火堆烤火,一边拉起家常,那个年轻人不时添柴吹火,细细守着那一锅汤。樵夫十分好奇,又问着钉子汤是怎么回事儿。
“年轻人说那两根钉子,是他家传宝贝,早年他家曾经富贵过,这两枚钉子曾经用各式珍馐佳肴浸泡炼制,吸收了天下至鲜至美之味,后来,家道中落,不得已流落四方,食不果腹,幸亏还有这两根钉子,只要有一锅水就能煮出一锅美味鲜汤,聊慰胃肠。
“樵夫听了唏嘘不已,十分羡慕,只因他家境平寒,却没有这样的宝贝。
“年轻人有些遗憾地说,可惜没有盐,汤的味道要淡一些了。
“另外几人听说了这个钉子汤,都十分向往。那个猎户听见此言忙道:我有盐。拿出怀中刚刚买的一小包盐,走了过去。
“年轻人连忙道谢,取了一小点放入锅中。三个人聊天,越发热闹,其他几人看着眼热,却不好意思凑过去。
“过了一会儿,只听那年轻人说,平日做汤,他还会放一些豆腐。那位大叔连忙切了一大块豆腐过去,加入他们。
“有过了一会儿,年轻人提到,若是有肉,喝了这汤,连神仙也不当。屠户笑着取了块肉,切了放进锅里,坐下来一起谈天说地。
“年轻人看看站在两头的大婶和小姑娘,殷勤地请她们一起来烤烤火。小姑娘和大婶对视了一眼,都有些不好意思,却敌不过身上饥寒,终于还是走了过去。小姑娘也想为那锅汤做些贡献,拿出几个新鲜蘑菇,问可不可以放几个进去。大婶也拿了一把青菜出来。
“年轻人大喜,连连道谢,把那几个蘑菇和一把青菜都放进锅中。稍顷,锅里的汤沸了,香气四溢,没有碗筷,年轻人出去折了些细小的树枝来当作筷子,一伙人围着大锅,吃了个畅快淋漓,热气腾腾。
“终于,他们汤足菜饱,互相已如相交多年的老友,天空也已放晴。年轻人珍重地收起两枚钉子,洗净大锅。众人依依不舍,各自道别离去,相约后会有期,一边还在心中感慨,想不到,钉子居然能做出如此美味的汤。”
见康熙太后和一干众人都听得入神,仍在回味,楚言微微一笑,突然问:“皇上觉得,这个年轻人是不是个骗子?”
康熙眼睛微眯,盯了她一眼,却见她一片坦然无邪,转头问向太子:“胤礽,你说呢?”
太子踌躇了一会儿,才说:“此人伪称用钉子煮汤,确有骗吃骗喝之嫌,不过——”
“儿臣以为,此人不是骗子。”十四阿哥突然朗声说:“如果不是此人出现,庙中避雨的那些人不能互通有无,只能忍受饥寒之苦。”
“哦?”康熙欣然一笑,瞟了太子一眼,又问:“其他人怎么想?”
十三阿哥附和说:“儿臣以为十四弟说的是。此人虽然有白吃之嫌,其行为却使其他几人颇为受益,而其思谋巧妙,也很难得! ”
康熙但笑不语,视线飘回楚言身上,有些高深莫测:“讲故事的人怎么说?”
楚言躬身,赧颜答道:“奴婢惭愧!奴婢当初听到这个故事,大呼这些人都上当啦!现在,听了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的话,才知道自己错了!”
“哦?”康熙有些好笑:“你认为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说得对?”
“奴婢以为十四阿哥‘互通有无’四个字说得很好!”
“互通有无,你是说九阿哥行商很好?”康熙盯着她的目光幽深。
楚言有些尴尬地笑笑:“奴婢只是说故事,九阿哥的事情,奴婢不敢妄议。”
“不敢妄议?朕倒是很想听你议一议。”
“这个?奴婢生长在江南,江南人多地少,只因商贾云集,才有称甲天下的繁华。奴婢家中也有人行商,所以,奴婢并不以商人为下品。”
“说得不错!你以为,朕该如何处置九阿哥?”
楚言脑子嗡嗡乱响,心中骇然,膝盖发软,勉强撑着答道:“皇上圣明,奴婢见识浅陋,不敢妄测君心。”
太后见她吓得小脸煞白,身子摇摇欲坠,泪珠在眼眶里打转,深为怜惜,拉了她的手,安慰道:“你大胆说话,皇上不会怪罪你。”
康熙一愣,这才觉得对这个丫头逼得太紧了一些,放松表情,恢复了慈爱的笑容:“你说说,若在你家里,你有个兄弟借了人家的钱跑去做生意,家里会怎么说?”
楚言偷偷看着太后和皇上的脸色,稍稍安心了一些,放大胆子,怯怯答道:“这种事,以前,奴婢的叔叔干过。那时,奴婢还很小,记得祖母听说后,把叔叔叫去,狠狠骂了一顿,最后说,叔叔既然要经商,就要成为一方巨贾,才不坠了祖父的威名。”
康熙望着她,突然哈哈大笑:“说得好!说得好!你祖父当年在西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