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而来的曙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而来的曙光- 第2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的,医疗组肯定会配合你们对船上进行消毒作业,这事情你们先和医疗组沟通一下。但是这几天恐怕只能先让这两条船在港口里呆着,医疗组没有足够的人力去做这个事情。”杜彦德在一旁说道。

    这时他身后的孙文彬终于放下了劣质铅笔,对在场的人说道,“我计算过了,这里的粮食恐怕只能支撑两个月左右,武安村的金银收获不少,但是却没有收获多少粮食,所以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粮食问题。”

    所有人都静了下来,这里的人可都没有经历过什么苦日子,充其量不过是饿过一两顿而已。谁也想像不到粮食危机会是怎么回事。

    “那么贸易部先着手解决粮食危机吧。”杨铭焕望向辜晴倩。

    辜晴倩点了点头说道,“南面的占城港已经不再有足够的粮食了,根据迈德诺人的海图,向南一些的地方虽然还有一些港口,但是肯定都已经被南蛮祸害过了,要想得到粮食,除了等待我们自己种植的粮食收获之外,恐怕就只剩下派船前往大陆地区了,我们暂时只能考虑先前往明州城。”

    在场的人一阵兴奋,除了少数的几个元老外,这里可没有人见过明州城,这里的元老几乎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来到这个新时空后又定居在这安南地区,总感觉是异国他乡一般,对于他们来说能够去一次明州城,就如同异国他乡游子能够回家一般的激动。

    “大家不要太激动,这次前往明州城,只会出动那条五桅船和春晓号,其他现代化船只是绝对不能出动的。”辜晴倩做了个安静的手势解释道。

    “为什么?要是能够出动东风号,一点三万吨啊,还是大铁船,咱们现在光是停在这里就震慑了那么多土著,无论是海上种族还是安允城的土著,哪个不是看到就怕的?”卜众孚有点不甘心,“五桅船不过是条沙船,这种平底船在水浅多沙滩的航道上行驶还差不多,这种长距离运输就有点看不上眼了,另外那船才三百来吨的载货量,东风号顶它十来艘呢。”

    “说是这么说,可是咱们的东风号还有足够的油料前往明州城再回来么?几百海里呢,到了那里肯定没有足够长的栈桥和码头可以停靠,更不要说武国的水师会被吓得如临大敌。另外虽然可以载货一万三千吨,可是怎么运上船呢?”辜晴倩笑着问道,把卜众孚问得哑口无言,“到时候如果停在远海通过小船趸运,那么就会暴露我们的位置,要知道东风号是本时空最大最有威慑力的船只,没有之一。打它主意的势力肯定很多,到时候在海上光是穷于应付这些想不到的敌人都是很让人恼火的事情了。”

    辜晴倩笑着把笔记本放在桌上,站起来说道,“我们还有一个途径可以解决粮食问题,那就是和安允的缙绅大户进行交易。”

    “跟他们交易?”有人问道。

    辜晴倩点了点头,“是的,没错,和这些大户缙绅交易。我们在武安村中缴获了大量的金银财物,这些金银对于我们现阶段而言是丝毫用处都没有的,铜钱好歹还能在工业上用一用,可是黄金呢?白银呢?这些东西放在仓库里可不会增值。我们现在不如直接把这批金银直接投入到安允本地的市场,从本地缙绅手中购买粮食。”

    “可以考虑。”杜彦德表示赞同,同时也表示忧虑。“但是要知道地主老财对于赚钱的事情总是很上心的,要是搞出点什么大斗进小斗出之类的商业欺诈手段,我们怎办?”

    后面的杨铭焕有点无语,“我们这才刚刚踏平了武安村,这可是真正的踏平,我相信在这几年里面都不会有人在这里挑战我们的话语权吧?采购粮食的时候不使用他们的计量单位,使用我们的,千克公斤什么的,用我们的磅秤,他们乐意卖就卖,不乐意走人好了。”

    “是的,”杜彦德不由耸了耸肩膀,“我把这茬给忘了,没错。”

    “那么就借着这个机会把银行搞起来吧?”水汪凼立刻发表意见道,“我们可以通过收购粮食而从粮行渠道发行纸币,出售粮食的人可以通过银行把纸币兑换成银币,这样的话就可以打开我们的纸币使用渠道了。”

    “不行吧?”下面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如果允许从银行把纸币兑换成银币,那么肯定就会出现你发行多少纸币,金库里就回来多少纸币的情形。老百姓对于纸币是完全没有信心的,大明宝钞已经把纸币的信用都消耗完了……”辜晴倩顿了顿,“哦,是大武宝钞,老百姓不信任这种纸币能够当钱使用,因而就不可能造成流通,如果不流通,那么纸币就毫无意义。”

    “没错,”孙文彬笑了起来,“我记得常凯申的反动集团从大陆逃亡台湾之前除了金圆券之外还发行过银圆券,但是由于没有老百姓相信炮党的信用,纷纷在银行挤兑银元,导致银圆券在三天之内就夭折了。”

    水汪凼丝毫不放弃,“哦,那么纸币的问题可以往后稍微推延一点,我们可以先把银行的架构搭建起来,可以提供给农业工商建设方面的贷款,这样我们的货币就能在市面上流通,搞活本地的经济,只有经济活跃起来,钱才不会被白银黑洞吞噬。也只有经济活跃起来,这个市场才能够越来越壮大。”

    “市场壮大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在治安上,”杜彦德瞟了一眼坐在后面的治安部门几位元老,“我们在自己的土地上要能够严格把握本地治安情况,不能让犯罪苗头在东方港冒出来。犯罪集团一旦扎根,以后再铲除就很容易尾大不掉,并且很容易和执政部门相勾结,到了那个时候,就很难撼动它们的根基了。”

    “我们这边不会有什么问题,”沈彬举起手来表了个态就不说话了,旁边的谭炼站起来捧着笔记本说道,“北桥头镇是占城港的辖区,在姱公主的默许下我们对北桥头镇进行的治安扫荡工作做得非常好,到现在为止偷盗行为已经很少发生,而聚众赌博方面的情况已经被根绝,东方港今后的治安模式也将根据这个模式来进行。”
第七十章 缙绅陈小毛
    东方港的海贼开仓收粮的消息轰动了整个安允城,安允城内的两家粮行为之而震惊,因为那些海贼开出的价格是高出他们出售价格一成左右的,并且不限量,有多少就要多少。本地的大户们手头有的是粮食,他们之所以不把粮食出售出去,原因主要还是粮行给出的收购价格太低了。突然冒出了个东方港后,他们从在东方港的各种关系打听到东方港对于粮食的需求量很大,但是他们的粮食进口渠道主要是安南国占城港,并没有向他们买过粮食,许多大户一直试图找机会向东方港出售粮食,却始终找不到渠道。

    这次占城港被南蛮攻击的消息通过东方港被传播了出来,许多安允本地的大户都在抛售粮食以换取金银之类的硬通货准备举家逃跑,唯有一户陈姓大户反其道行之,他用多年积累下来的积蓄几乎全部用来收购了这些抛售的粮食,价格之低简直令人不可想象。此时这个陈大户正站在天井里望着天空,身穿一身东方港产蓝布长衫,左手端着一个粗瓷茶杯,右手轻捻胡须口中念着几句诗词。陈大户名小毛,陈小毛是个土生土长的武国粤人,成化年间举家迁徙至这安南,后来在这安允地界定居下来,至此已经四代人了。因为出生时头顶就有一撮头发,又是“小”字辈,故被取名为陈小毛。

    陈小毛此时已是三十五岁,排行老六,但是前面五个兄弟都不善经营家业,故陈家家业由他把持。这次收购粮食之事是他力排众议的决定,家里的长辈都觉得此事不妥,应该如其他大户一般把家中的粮食抛售掉做好迁徙准备。但是他觉得东方港这帮海贼在初来乍到之时就能以两百人左右击溃两千余官军乡勇的进攻,其必然有其军力上独到之处。此时距离这些自称中国人的海贼登陆已经三月有余,又在海边筑城和建立港口,并且沿海岸建设了诸多大工坊,其必然是打算在此发展。

    他平日里也随着家人一起沿着那条中国人修筑的平整而宽敞的大道前往东方港去看热闹,海中的钢铁巨舶,市场中巡逻的那些挂着红色袖章上书“城管执法”的灰色小褂们,无一不是凸显出这些中国人绝非一般的海贼。近几个月来中国人提供的大批产品诸如布匹、羊毛衫、菜刀、铁制农具、针头线脑等在安允面世,瞬间就差点摧毁了安允原本的市场,以前四钱银子一根针,现在四钱银子可以买一捆针,而且外表光滑,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一捆针里面随便抽出两根针来大小长短针孔位置都是一般无二。更不要说那些便宜的铁制农具,价格便宜了很多,但是质量却比本地铁匠铺里打造的农具要高出太多,还有那些布匹,以往都是由本地农妇在家纺线织布而来的,质量粗糙,穿在身上也极为不舒服。

    当这些中国货一冒出来后,立刻就摧垮了本地的市场。不过还好,这些铁匠铺的匠人、织布的农妇虽然不能再靠生产赚钱,但是却没有成为安允的不稳定因素,因为东方港的工坊正在大量地招收工人,男女不限,开出的工资还相当不低,并且这些中国人还包食宿。这样的条件直接冲击了安允的人力市场,短短一个月之间,安允城里都找不到任何短工,只剩下了长工和佃户,这些长工佃户也不安心,都等着过了年之后也到“海贼”那里去扛活。至于没有人身自由的家奴,近两个月来也开始出现逃亡的现象,很多大户都只能对没来得及逃到海贼那里就被抓回来的家奴实行家法处置,对已经逃到了海贼手中的那些家奴却是丝毫办法都没有。到了那个时候,就只有去找海贼中负责“人事管理”的“主任”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