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连忘返。但是想要探险,只能通过海船,人可以几天不吃饭,但是不能几天不喝水,三五天不喝水就会让人极度虚脱而死。有一次他登上一条亚宁人的洋船,看到里面堆积如山的淡水桶里面都长满了水藻,味道熏人,一众水手过滤之后还不得不加入“朗姆酒”才能下咽。(这是正常的,前几年安徽巢湖蓝藻爆发,虽然自来水厂能够把里面的脏东西都滤掉,并且达到食用级别的标准,却怎么也消除不了里面蓝藻的味道,最终老百姓只能选择购买瓶装水饮用。)这也是为什么那个时代的水手大都是酒鬼,实在是因为不加酒那水就喝不下去。常年喝着这样的水,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都不会健康吧。
“有,我们可以出售ro滤水装置给他们。”刘业强笑了笑,直接抛出了重磅炸弹。
“我勒个去!ro系统?是什么东西?”在场的大多数人对这个新名词充满了好奇,就连周老三也以好学肯钻的神态望着刘业强。
“ro system中文名叫做反渗透膜过滤系统,是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膜分离技术,其原理是原水在高压力的作用下通过反渗透膜,水中的溶剂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从而达到分离、提纯、浓缩的目的,由于它与自然界的渗透方向相反,因而称它为反渗透。反渗透可以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胶体、有机物和98%以上的溶解性盐类。该方法具有运行成本低,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出水水质稳定等特点。”
“还有这么逆天的东西?”有人发出了惊呼,“那不是只要带这么个玩意儿就能穿越大洋了?”
“理论上是如此,但是你必须还要带电池,不然水泵不能把海水加压打过反渗透膜的话就没有办法过滤海水。当然人力抽水也可以达到一定效果,但是会因为水压不持续而导致反渗透膜损坏。”
“与电有关的技术现在还不能提供给那些土著,这点我想已经达成共识了。”杜彦德在一旁插嘴道。
“是的,这样的话只能采用一种土办法,将海水提到高出的水塔里然后通过高度差产生的水压来进行过滤。尽管会比较麻烦,但是远比他们通过收集雨水或者用船上收集不易的燃料煮海水要容易。至于采购ro系统的资金,也远比大量从大陆运输淡水要节约。如果有门路的话,可以和他们商量一下。”刘业强笑了笑,推了推眼镜,接着说道,“对香水的需求是因为他们对于自己的卫生条件不满而导致的,如果他们采购ro系统,那么淡水将不会成为制约他们卫生条件的瓶颈,他们对于洗漱用品的需求也将变得非常丰盛,无论是肥皂牙刷牙膏漱口水洗发香波沐浴露,乃至于坐便器、浴缸喷淋头都是可以可以作为商品与他们进行交易的。这有一个优点就是这些东西我们都可以在穿越过去之后自产,而不需要依赖从我们这里大量采购。”
“那么反渗透膜呢?我们有能力自产吗?”肖竞提出了疑问。
“我国有反渗透膜的生产技术,早在1958年,我国就已经投入了海水淡化的研究,当时的技术主要是集中在离子交换膜电渗析的淡化研究上;随后1967年,国家科委组织全国海水淡化会战,组织全国在水处理和分析化学、材料化学、流体力学等各个学科的精英会战海水淡化。1970年,会战主力汇集中国浙江省的杭州市,组织了全国第一个海水淡化研究室。此期间,他们一直用电渗析技术进行海水淡化,研制成功海洋监测专用微孔滤膜,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电渗析海水淡化站——西沙永兴岛海水淡化站。一度在海水淡化方面成为世界领军人物。1984年,国家海洋局以海水淡化研究室为主体,组建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中国才开始对膜技术重视起来。1992年,国家为了追赶膜方面技术与世界的差距,以“中心”为依托,组建国家液体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开始悄悄研制国产反渗透膜。在2001年杭州某膜制品公司才公开问世,我国也成为了掌握自主反渗透膜技术的国家。我建议执委会向他们购买反渗透膜生产技术,这对我们在新世界的发展将有极大的助力。”
刘业强的发言听得众人心潮澎湃,有这么好的东西,到了那边的大洋上,还不是在洋面上横着走啊!自己有好枪,还可以自己造炮,买上两条六七千吨级的货轮,在海上的饮用水又不成问题,那还不是霸王级无敌的存在啊?
“请等一下,”张元打断了大家澎湃的联想。“这个反渗透膜是什么做得?为什么我觉得这个……膜……会要和……塑料……有关系?”他越说越觉得没信心,迟疑间说的话都开始有点结巴了。
“呃……”刘业强也卡壳了,“就我所知,反渗透膜是实现反渗透的核心元件,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一般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如醋酸纤维素膜、芳香族聚酰肼膜、芳香族聚酰胺膜。表面微孔的直径一般在0。5~10nm之间,透过性的大小与膜本身的化学结构有关。好吧,的确是需要塑料。”
此时一众人刚才澎湃的联想顿时烟消云散,这东西不说量产,就说实验室里都做不出来,买来技术也没有什么用。最多是作为技术储备,看四五十年后自己老了的时候能不能开发出来了。
“我觉得这个技术还是需要采购,我们既然需要到海上进行远洋贸易,就不能自己带淡水满大洋乱窜,更不要说以后还要上的蒸汽机,那东西可必须使用软水。大家总不能用锅子来给锅炉烧软水吧?”肖竞抓着他的记事本笑着说道。“塑料现在的确不能生产出来,可是以后呢?我们总不能就靠蒸汽机打天下了吧?”
他看了看中间坐着的那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周老三,对体育组的人说道:“把他先带下去吧。我们先开一个会。”
第二十七章 不期而遇的会议上
周老三被带出去后,肖竞对刚才的审问做了一个总结。“我觉得我们要穿越的新世界还是地球,虽然地名和人种这些有一定的偏差,但是我觉得总体不会变太多,至少我们要去的中国大陆是不会有变化的,那么我们有必要选择一个适合发展的地方成为我们的基地,大家可以稍候讨论一下哪个地方比较适合。另外作为大量携带人员和机械设备的运输工具,我们只能选择大型货轮,作为护航而言,我们必须采购一些小型船只作为护航之用。”
听众们大多都点了点头,体育组的卜众孚提出了意见,“护航船只的问题我们可以想办法去购买海军退役舰艇,作为军用船只而言,保养这些事情都要比一般民用船只要好很多,海军也是有很多渔船的。就算是购买那些渔船,稍加改装也是可以当作另一个时空的战舰使用的。”
“那火炮的问题怎么解决?”
“就是,我们只有轻武器,就算在海面上能够保持三四百米的火力压制,也不能抵抗敌人海军的大炮啊!”
谷福林在一旁神秘地笑了笑,“大家看北洋水师看多了吧?明代的火炮射程非常短,即使是红夷大炮这种军国利器最大射程也不过三四公里,而且以明朝的船只无法承载这种威力强大的红夷大炮的后坐力,在发射的时候甚至要先吊到平台上去发射,相比较下,我们要面临的最多是射程不过600米的大炮。”他稍微停了停,很满意旁人求知若渴的眼光接着说道。“在海面上很少有平静的时候,明朝火炮的瞄准根本就是一个笑话,在600米的距离他们连航空母舰都打不中,这点不是小看明军,而是当时全世界海军水平都很低,英国人的海军曾经要求必须逼近到100码才准许开火,一百码还不到一百米。这就是滑膛火炮的悲剧射程造成的悲剧打发,所以那个时代跳帮作战才是主流,先用实心弹轰击,然后靠近用葡萄弹或者霰弹扫荡对方甲板,然后让水手跳帮过去占领敌船。”
林深河笑了笑,点头表示同意。“那个时代的火炮射程是比较悲剧的,我们过去后能够自行铸造和加工线膛炮,射程比滑膛炮提高的不是一点半点,足以在红夷大炮的最大射程外打他们的脸。”
“我们在海上能使用火箭筒吗?我是说rpg。”袁振力提问道。
“能,但是不推荐,因为我们的船上储存的工业设备比较多,易燃物自然也比较多,火箭弹发射时产生的尾焰温度相当高,如果在封闭空间发射足以烧死发射手。在船上最好还是不要使用火箭弹。”
“可是经常看到毛子在他们的船上打火箭弹啊!”袁振力对于他的火箭船设想依然抱着期望。
“船上可以准备一些火箭弹,但是不到万不得已,最好还是不要拿出来用吧。把自己的船点着了的话,到了最后还是要自己泡海水的。”一旁的卜众孚笑了笑,答道。
“哦,对了,那就趁着咱们现在都在,搞个表决吧。”这时一个又黑又瘦的家伙站了起来。“我是电力组的潘岱。现在主管电力部门。”
大家都没有说话,等待他的下文。
“是这样的,我们电力组已经把清单列出来了,要是等到穿越大会去了解采购清单的话,未免也太晚了,所以我就趁着大家都在,把我们的清单跟大家通报一下。”潘岱边说边从文件袋里掏出一叠纸来。
潘岱现在三十多岁,戴着一副大眼镜,头发乱蓬蓬的没有仔细打理过,他作为一个临时工,他在某电力集团下属的企业工作长达八年之久,一直是属于干活最累,工资最少,功劳找不到,黑锅你来背的那种。这种工作做久了容易让人觉得不舒服,因而他很干脆的选择了离职,到一个自己有能力和资格的新时空去当领导。
“我只能说根据我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