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活用党的理论,正确地处理了人民内部矛盾,就是冷处理。
米拉有强烈*自由观念,他被很多人称为“教授”,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也有很强的*自由的性观念,于是教授的称呼深入人心。在米拉被称作教授的时候,教授还只是单纯的教授意思,只是是教授学术抄袭之风日盛之后,人们赋予教授以叫兽之名号,于是连带着孙晓野跟着受牵连了。不知是教授还是叫兽的称呼成了王力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米拉感到很受伤。
二栋的学生都参加过米拉开办的小型性知识沙龙。他的即兴演讲信手拈来、风趣幽默,将本来并不枯燥的性知识说得更加不枯燥,他的学员们激动地热泪盈眶哈喇子直流,紧紧握住米拉的双手。他以前的宿敌更是跟他化干戈为玉帛,紧握的双手久久不能松开,一如1972年周恩来总理和尼克松总统机场会晤。沙龙往往在小手电灯光熹微之时还是不能结束,第二天晚上更是集合了一层楼的私人手电台灯,宛如手电台灯展销会。米拉的江湖地位日渐隆盛,又有了“博士”、“博导”、“专家”等等称呼。不知是专家还是砖家、博士还是勃士的称呼让米拉再次感到很受伤。有时米拉自嘲自己只是个山寨版的米兰&;#8226;昆德拉。
随着饭岛爱、松岛枫等著名艺术家的动作片在中国抢滩登陆,相形这些艺术家们身体力行的言传身教,A教授的“兽叫”则显得苍白无力,名声日渐式微。只是他打水或自习或吃饭途中,偶尔会有几个人念念不忘“教授”、“教授”地嘘寒问暖,提示他昔日的辉煌。米拉天然拥有了反日意识,只是不久之后,即被艺术家们招安了。
这次钓鱼岛事件再次唤醒他的反日意识,当他看到QQ空间遭很多人分享的一横老师的反日视频时,他激动了,高呼“抵制日货”。他没喊“抵制仓井”,因为他自己也没有勇气抵制硬盘里80个G的动作片。由此可见,大部分人的抵制日货口号都注了水,只是选择性抵制——只对别人适用,只对部分日货适用。中国人高呼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但喊口号的传统被新一代愤青继承下来并发扬广大。
世上最牛历史老师袁腾飞说,现在这帮愤青,义和团的三孙子都比他们强。真要上战场尿得比谁都快!高呼打日本捐一个月的工资,这帮粪青连工作都没有,只能捐躯。这帮爱国青年被他成为爱国贼,瞧,多形象的称谓!
爱国贼不知道,我国各级官媒用的摄像机照相机录音笔无外乎索尼、佳能、奥林巴斯、尼康等,抵制日货对媒体来说就意味着自杀。
米拉教授沉浸在视频某粪青“如果抵制日货多少天,日本企业倒闭多少多少家”,并为此激动不已,好像日本只是天朝赏口饭的蛮夷之地。这时,孙晓野抛出一句:日本真正离不开中国的只有稀土,而中国离不开的是日本的工业文明。一边是视频某粪青呐喊,一边是孙晓野振聋发聩的自白,米拉感到很彷徨,很怕孙晓野旧事重提再引发一场风波。视频关掉,经过双方坦诚而有效的沟通,他们达成一致:抵制日货只会获日!
但是,关于是否该采取武力收复钓鱼岛,米拉认为非打不可,孙晓野表示双方要保持克制。最后两人搁置争议共同睡觉,以避免在中日开战前寝室内部开战。但是当晚孙晓野就喊出“打到米拉的老家去”的梦话,米拉操起一把扫帚,在寝室来回巡航半宿。马加爵事件没有重演,米拉从此以后心理有了阴影,梦游都会抱着一把扫帚。孙晓野夜里如厕发现此等奇景,第二天全楼皆知米拉其人奇事,米拉淡定地说了四个字,敝帚自珍。精心挑选的成语并没有赶走嘲笑,却换来“米珍珍”的绰号,而这个外号传诵率一度超过“米教授”。txt电子书分享平台